四、印度的民主与印度的政治过程
独立50余年来,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从独立之初的“尼赫鲁发展共识”到今天的“改革共识”。在这期间,印度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说,独立之初的共识主要是在国大党内以及国大党与大资产阶级之间达成的,涉及的仅是一小部分的精英分子的话,今天要达成共识虽仍是在精英之中达成,但精英的成分与构成要比50年前复杂得多。在政治力量上,国大党早已失去一党独大的优势;在资产阶级的构成上,不仅有工商业资产阶级,还有农村资产阶级,以及官僚阶层;就是在工商业资产阶级中,还有老财团、新财团、地方财团乃至海外印度人财团等的区别;如果再考虑到印度社会固有的多元文化的特点,而且这些特有的社团在过去50年中极大的政治化,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印度是如何达成发展共识的?这涉及到印度的政治过程。
印度建国初期,印度是广大后殖民地国家治理秩序井然的典型。近十余年来,出现了广泛的各式各样的民众运动,印度已经从传统的鄙视政治以及政治人物的民族变成一个热衷政治的国度。如今,每天发生在印度各地成百上千这样的抗议活动,大部分是和平地进行的,但都潜在地带有暴力。暴力事件在印度逐年增加,被有些人称为“百万造反”。“百万造反”的形势不得不使人对印度稳定的、有序的和有效的政府形象提出疑问。
尽管群众运动给人以危机的感觉,但由于政府与群众双方最终都能够通过对话和谈判,最后达成共识,使矛盾得到解决。谈到民主制度,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选举制度,一人一票选举国家领导人,但选举制度并不是民主的全部内容,民主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通过协商妥协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不同利益集团存在的矛盾,通过调和妥协方式缓解社会矛盾和政治冲突已经成为印度人的政治价值、态度和取向,形成印度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过去的50余年里,印度民主制度先后经历了来自阶级动员运动、种姓主义运动、地方分离主义运动、威权主义运动、教派主义运动的挑战而存续下来。我们透过当今印度政治中“百万造反”现象后面,看到更实质性的特征:独立以来印度政治经历了参与的扩大、调和政治文化进一步巩固以及政治权力多元化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印度政治从独立之初的精英民主过渡到今日的大众民主阶段。印度民主的危机是表面的,民主的深化是其实质。
五、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视角看印度的民主
在对独立以来印度的民主与独立以来,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全面回顾之后,有必要将其放到世界历史的视野中,考察印度民主的性质与意义。
世界现代化进程肇始于欧洲,欧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内涵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国家形态的民族国家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这些层面相互影响。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最终产物和现代化实现的标志,是工业化和民族国家建设逐步地推动并形成政治民主,而不是相反的过程,这一点成为我们讨论印度现代化的起点。
二战结束后世界变化中的一大趋势是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地区原来的殖民地先后获得了独立,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在独立之初,这些国家大多都认同民主的价值与理念,实行普选,建立宪政,制定和颁布宪法,确认公民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等。但没过多久,普遍出现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政变层出不穷。政治的衰败与经济停滞倒退和社会动乱互为因果,各种各样的反民主政权纷纷登场。亚非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似乎向人们展示这么一个道理,民主制度是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的,欧洲的民主制度是在实现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实现,亚非拉国家要想将此过程倒过来,从民主开始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是十分困难的。
然而印度的民主的经验却向人们展示,尽管印度仍是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但由于印度精英阶层对民主的信心,在不断的民主实践中深化了民主,完成从精英民主到大众民主的转变。
巴林顿?摩尔在其名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中指出:由前工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推进中存在三条主要的历史路线,其中第一条道路,是通过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来开辟的。第二条路线同样是资本主义的,却经由20世纪法西斯主义达到顶峰。第三条道路是以俄国和中国为典型的共产主义道路。那么印度属于以上哪一种呢?显然都不是,它既没有经历欧洲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经历俄国和中国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共产主义革命,也没有发生法西斯主义式的“革命”。印度走的是一条非革命的民主道路。当时摩尔尚不能确定印度是否可能形成进入现代世界的第四条道路。在今天,在经历了50年后发展的今天,印度民主的大树在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后,已然长成,任何势力已难以撼动。我们有理由肯定印度的民主发展道路可以归为进入现代世界的第四条道路。
第四条发展道路不仅仅属于印度,印度的民主道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独立后印度民主制度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不具备西方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非西方国家也能实行民主制。
印度的民主经验告诉我们,不应该将民主仅仅看作一种目的或手段,而是应更多地视为一个过程。它不像建一座大厦,只要备足砖瓦,按照图纸,就可以开工建设,一旦建成就宣告结束;也不像寻找金矿,只能在自然条件形成金矿的地方才能找到金矿。民主是个过程,声称哪个国家或民族能或不能享受民主都是荒谬的,声称世界上只有一种民主模式同样也是不符合事实的。民主的过程就像流向大海的溪流,小小的溪流汇成江河,流向大海,途中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形成险滩、急流以及平静的湖泊,千江万河各具特色,决不会只有一个模样,但共同的特点是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将新的水流汇入其中,否则就会因自然挥发而在地球上消失。因此,世上有英国的民主、美国的民主、印度的民主、中国的民主……无论哪种民主都值得我们尊重并加以研究,就像地球上每一条江河都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一样,每一种民主都是构成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85年获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南亚系硕士学位;1989―199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并获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的历史与社会。发表过若干有关印度历史和社会的论文,本文是作者承担的全国社科研究项目《独立以来印度的政治与社会》的主要内容。
印度的国家安全战略
梁洁筠
印度未曾颁布过其国家安全战略,但从半个世纪以来历届印度政府的言行和其安全战略谋士们的论著中,不难看出该战略的形成及发展脉络。冷战时期,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主要实施以军事安全为中心的传统安全战略,冷战后则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内容广泛并带有明显外向性的综合安全战略,其特点为:大力发展和依靠本国的实力,多方拓展外部安全空间,藉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在21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印度将坚持这一安全战略,哪个政党在中央主政皆如此。
一、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
印度国家安全战略,随着国力的增长及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时有调整,但其基本原则一直未变,今后也不会轻易改变。
(一)以“印度中心论”为理论依据,不断扩展维护国家安全的外部空间
“印度中心论”是1944年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撰写《印度的发现》时提出的,他说:“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也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印度独立后,历届中央政府都奉行这一理论。其内涵就是把保卫西北边界、阻止大国势力染指南亚事务及控制印度洋作为印度的安全总目标,以确保印度不仅成为南亚地区也成为地缘上与之相连的地区的中心。印度不允许任何大国在其西北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扩展势力;不允许任何大国对其周围的小国施加影响;要控制印度洋,成为那里的主宰,反对大国去控制它。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将上述安全总目标所涉及的地区统称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地区”,并为其划了两个圈,第一圈从阿富汗与英属印度的国界线杜兰线至缅甸,包含东南亚到波斯湾地区,第二圈为印度洋周边国家。20世纪90年代,印度的安全视野更加开阔,外延至中亚等。2005年印度国家安全顾问M.K.纳拉亚南在日内瓦第三次全球战略研讨会上称,确保从波斯湾到东亚这一弧形地带国家所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是印度对外关系的重点。
(二)以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为最终目标,力争在建立全球安全环境中有“印度的地位”
《印度的发现》写道:“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这种大国思想在印度统治集团中根深蒂固,其安全战略自然也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冷战时期,印度通过“不结盟”,在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外树立以印度为中心的“第三势力”形象,加强国防能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在国际事务中起了超过其本身实力的作用,维护了印度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后,国际格局剧变,印度的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力图在大国关系的动态平衡中纵横捭阖,以赢得较多战略主动权和安全利益。1998年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国家制定安全战略和提供咨询。同年进行核爆炸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以大国姿态出现,其战略家们称,印度已不能“既保住不结盟及非核化又可以对付安全威胁”,只有在未来多极世界中成为一极,才能在全球安全问题上有发言权,也才能确保印度的安全。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将21世纪称为印度的世纪。M.K.纳拉亚南在上述讲话中将印度列为下一个10年全球决策的参与者之一。印度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疑是重要的一着。
(三)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主要对手,视中国为“潜在威胁”,巴为“现实威胁”
印度统治集团一向认为中国是印度“作为地区及全球大国的最大挑战”。
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后视中国为主要威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一些年来,中印关系逐步恢复正常化并有所改善,边界相对平静。如今,两国关系已达到1962年以来最好状态。在此形势下,印度虽承认中国对它“没有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但仍视中国为“潜在威胁”、“印度21世纪最大的安全挑战”。印度认为,自己已有了较强的综合国力,经济上具备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4位经济大国的条件,军事上有了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不能由于中国国力增强使印度“沦为自己不愿接受的轻量级国家”。
印度对巴基斯坦有一种从根本上否定的情绪,认为印巴分治是“宗教狂热的产物”,是“历史性错误”,缩小了印度的版图,恶化了印度的安全环境,视巴为印度的“现实威胁”,对中巴友好更警惕不已。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已持续半个多世纪,其间军事冲突无数,还曾因克什米尔矛盾打过两次全面战争。印度陆军总兵力的一半部署在印巴边境和毗连巴的海域。
二、印度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层面
六七十年代,印度强调军事安全。进入20世纪90年代,印度强调国家安全的综合性,同时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观,立足于核威慑力量。
(一)经济安全
印度强调经济安全始于1991年国大党拉奥政府时期。其时印度经过独立后头40多年的艰苦跋涉,已建立起一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门类齐全,农业实现了粮食自给,前沿科学列第三世界前茅,科技人员数目居世界第三位,拉奥政府深信,“国家安全意味着经济发展,没有经济发展便没有国家安全”,于是果断地抛弃了既定的发展模式,把半封建半管制的经济改为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强对外经济联系。20世纪90年代中提出的“同心圆政策”,以印度为圆心,由内而外分层次睦邻,由近及远恢复传统上的经济联系,开拓新的经济组合,以使印度“进入世界”,并获取“长远利益”。为获得经济持续发展所需,印度把能源安全看作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前外长贾斯万特?辛格在《保卫印度》一书中称,经济是“国家安全的决定因素”,“能源就是安全”。能源短缺和基础设施滞后是印度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中石油资源贫乏、消费量增大,要靠进口补缺,又是个“瓶颈”。据印度塔塔能源研究所估算,2011年印度的石油消耗量约为1.5亿吨,而本国最多只能生产6500万―7000万吨,每天需进口150万桶。
(二)核安全
印度认为发展核力量拥有核威慑能力是国家安全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力的象征。1954年印度建立了由尼赫鲁兼任部长的原子能部。1972年成立了空间部。1974年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1998年5月进行了系列地下核试验。1999年4月发射了中程导弹。同年8月发表了《核构想草案》,提出实施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战略,建立第二次打击力量即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迄今印度仍在坚持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加紧核武器运载系统的研发,开发包括洲际导弹在内的各种导弹技术,其“烈火Ⅱ”型中程导弹射程可覆盖中国中、南部地区和巴基斯坦,“烈火Ⅲ”型导弹,射程3500公里,可到达中国所有大城市。射程达10000公里,可覆盖全球主要目标的“海洋”洲际导弹,计划近年发射。对军队,进行应付核打击的训练。另外,国际上发生的一些事件,如北约空袭南联盟也使印度体会到一个国家有核威慑力量的价值。
(三)海上安全
印度认为,从古到今,发展海上力量,建立海权,是强国的共同特点。随着对经济安全的重视,印度更加看重印度洋的交通枢纽地位及其周围的战略资源。印度洋是国际经贸的生命线,也是印度海路贸易和能源供应的战略水道。在那里印度大陆连同其海岛共有海岸线7500公里,有大的港口11个,中小港口200多个,每年通过印度洋的约6.2万艘船中一半以上进入印度港口,印度97%的对外贸易亦通过海路进行。印度洋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十分丰富,海湾国家和中亚国家更有“世界能源的钥匙”之称,是西方国家必争之地,也是印度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的地方,对印度在21世纪的命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印度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印度洋控制战略,规定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并控制印度洋制海权;实施兵力投射和武力威慑;保护海上交通线及保卫海洋资源和海洋权益;保卫7500公里海岸线、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350海里大陆架。20世纪80年代,印度加速建立攻防兼备的海上力量以增强制海能力。20世纪90年代,印度继续执行以威慑求扩张战略,声称“主要是针对美俄的海上力量,也要遏制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如今印度已是世界上第十海军大国,其海军是印度洋周边36个国家中最大的海上力量,舰种齐全,有一定外海和远洋作战能力,正加紧研制以大中型远洋舰只为重点的一系列舰艇,包括航空母舰和核动力潜艇,还在阿拉伯海沿岸卡达姆巴建设“亚洲最大的海军基地”。如今印度对印度洋的控制划为三个区,即300里以内海域为“完全控制区”,300―400海里海域为“中等控制区”,700海里以外为“软控制区”。印度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扬言,与印度有厉害关系的海上活动区域已从阿拉伯海扩大到南中国海域。1998年10月、11月印度分别与韩国和越南进行双边军事演习是第一次军事介入南海海区争端,之后又把参加演习的舰只留在那里,单方面增派了侦察机和潜艇等军舰前去,印度官员说这是“告诉中国,印度在南中国海也有利益”。
三、印度的国家安全形势
印度的国家安全环境在冷战后明显改善,不再受大国重大威胁之虞,国内的安全挑战不可避免,但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要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也难。
(一)印度处于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之中
冷战后,南亚地区安全格局随着美苏争霸的终结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以美巴为一方苏印为另一方的局面不复存在,美、俄、中三国出于各自战略需要,都以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为其安全利益的交汇点,相继调整了对南亚的政策,在拓展亚太外交中加大了对印度的争取力度,这为印度构筑了安全的外部环境。
美国冷战后的全球战略重点不在南亚,但其利益要求它稳住南亚,实行比较务实的政策,防止有核的印巴使南亚局势失控影响美国的全球部署和拓展南亚市场的目标。美国是捧印度遏制中国最起劲的大国,已经把印度作为“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和抗衡中国的战略力量,声称印度是美国应越来越聚焦的国家,1995年美国与印度签订防务合作协议;1998年又签订了20多项贸易投资合同和意向书,共计50亿美元,项目之多,金额之大前所未有。2000年美印签署了《印美关系:21世纪展望》文件,建立了两国“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设性、经济上有成果”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又签署了十年军事合作协议,决定拓展军事合作领域,共同开发包括导弹防御系统在内的新型武器。巴基斯坦在“9?11事件”后成了美国军事打击阿富汗恐怖主义势力的前线国家之后,布什调整了对巴政策,平衡了印巴关系,以稳住南亚局面。但从长远看,美国的取向是重印而不轻巴。与此同时美国促进印巴就长期改善关系进行对话,缓和紧张局势和解决克什米尔争端。
俄国和印度的地区和全球战略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对未来世界多极化走向观点相同。俄国视印度为其少有的地缘政治伙伴,又因暂时无力对抗美国,为了确保南亚安全,亟需拉住印度对付美国,并抵销其面对北约东扩的失落,同印度重建了前苏联时期的双边合作。1993年至1998年,两国先后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及有关经济、科技、军事方面共16个协议。1998年还签订了《战略伙伴宣言》,构筑了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如今两国把军事合作当作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印度三军的武器有一半以上来自俄国。正在执行的俄印2010年前的军事合作计划,合同总额约100亿美元;俄印联合开发的超音速航天导弹,属世界首创,使用的是世界一流技术。2005年10月两国还进行了历史上首次联合反恐军演。
中国对印度不构成任何威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崛起是它们最大的利益所在。中国永不称霸是既定方针,和平建设是其必然选择,决不可能对任何国家包括印度构成威胁,说中国是印度的威胁是印度统治集团中某些人的需要,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如发展核武器而制造的口实。印度前陆军参谋长K.森德吉将军在《印度外交政策――21世纪的议程》一书中承认:中国有核武器,但“不首先使用”;“1964年以来没有对印度进行过核讹诈”;“双方也无意军事解决边界问题”。1996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巴时与印巴分别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中印签署了《联合声明》,制定了《全面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实施办法的议定书》等10多个文件。温家宝提出了拓展中印关系的六点建议,包括明确定位,提高两国关系水平;拓展双边交往,密切协调配合;深化经贸合作,寻求互利双赢;扩大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往来;建立安全互信,推动区域合作;推动划界谈判,保持边界安宁等。其中在建立安全互信方面提到,应加强两国的安全对话,进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
南亚地区力量平衡朝有利于印度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印度出于要成为世界大国必须同邻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营造安全的外部环境和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必须得到邻国支持等考虑,调整了对南亚邻国的政策,采取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合作代替冲突的做法,对巴基斯坦以外的邻国甚至提出过“给予印度所能给予的一切而不寻求回报”,与它们签署了一些协议,处理了一些历史悬案,如与尼泊尔签订了《马哈卡利河综合开发条约》,既有利于尼泊尔吸引外资又有利于印度向尼泊尔投资;与孟加拉国签署了《恒河水协议》,缓解了20年未曾解决的纷争;与斯里兰卡减缓了斯对印度派维和部队去斯的诸多怨恨。另一方面,近邻小国在冷战时期寻求外部力量支持以抗衡印度的做法,随着冷战的结束而不再,外部势力也不愿陷入南亚国家冲突;各邻国对发展本国经济、发展南亚地区经济合作有了共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减轻了印度的担心。
这一切缓和了南亚国家的关系,增加了彼此间的依存度,提高了南亚地区的安全系数,也强化了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
印巴关系是南亚安全的最大隐患。1998年两国的核爆炸竞赛和1999年的导弹发射竞赛,恶化了南亚安全环境。如今,印度核力量对巴的覆盖面已大于巴对印的覆盖面,两国从本国首都袭击对方首都只需四、五分钟,而且都有第二次打击能力。这使他们认识到维持“核平衡”,共同生存才是出路。因此不会轻易发动核战争以导致南亚安全失控。1999年2月瓦杰帕伊作为十年来第一个访问巴基斯坦的总理,同巴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声称要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意外或非授权使用核武器的危险;承诺互不干涉内政并表示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对两国的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印度已改变过去拒绝谈判克什米尔问题的僵硬立场,同意开始“全面谈判”,巴基斯坦也不再坚持公民投票和以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作为在其他方面改善关系的前提。但两国的历史积怨难消,关系时好时坏,大起大落,建立安全互信还须时日。
(二)印度的国内安全不容忽视,但不致形成分裂国家的安全压力,矛盾冲突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危及印度国内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多样性,民族、教派、种姓繁多以及社会分配不均,贫富悬殊。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改革冲击了民族工业,使地区发展更加不平衡,改革成果没有落实到穷苦阶层身上,贫富差距更加拉大;信息革命的发展,使人们的政治觉悟和经济期待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印度政坛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权力弱化,地方分权要求强烈,小党林立,政争不断。不同政治经济利益集团的争夺裂变了群众,危及国内安全。
1998年印度内政部提交国会的一份报告称,全国535个县中几乎有一半陷入种种社会矛盾冲突之中。此外,来自边界外的恐怖主义、贩毒和武器偷运等,也恶化了印度国内安全环境,例如,“9?11事件”后就曾发生过袭击印控克什米尔议会大厦、印度国会大厦以及新德里连环爆炸等恐怖事件。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印度国内安全存在隐忧。但是,除了跨国性恐怖活动有不可预测性外,国内矛盾冲突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这是因为:印度国民意识中主张统一的力量比主张分裂的大。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印度已形成全国性的大市场,建成全国性的交通网,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上互相渗透,认同感增强。新兴的中产阶级,经济利益与国家的统一,休戚相关,并日趋走上政治舞台。印度社会的多样化既制造了矛盾冲突,也遏制了分裂主义运动的扩展。印度有十多个较大的民族,数十个小民族和数百个部族,各族人民有各自的独特利益,不时出现要求民族自治、民族独立的运动。但历史形成的各族聚居地的隔离、彼此融合共存而非消灭取代的传统,又使上述运动影响仅累及部分地区,难以形成破坏全国统一的力量。印度是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印度教教徒占总人口的82.4%,穆斯林占12%,印穆矛盾时有发生。但穆斯林散居全国各地,又没有全国性强大政治组织,其所作所为对国内安全影响有限。印度人大国意识重,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对确立其在南亚乃至世界的大国地位十分重要。冷战后外部势力对印度分裂主义势力的支持减少。印度政府有软硬兼施平息民愤的手段与能力,还赋予军队“安内”的任务,即由单一的“御外”改为“御外安内”双重任务。
(三)21世纪初叶印度尚不能达到其安全战略的最终目标,成为世界上“有声有色的大国”
印度现正处于崛起为世界大国的初始阶段,综合国力在未来岁月里会有较大提高,有望步入世界大国行列,但要“有声有色”也难,因为制约的因素仍然很多。经济上,印度的实力同世界大国相比相去甚远,在全球竞争中地位低下。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4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16680亿美元,日本为46230亿美元,中国为16490亿美元,印度为6920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580美元,属低收入国家,另据《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按人类发展指数,印度在177个国家中排在第127位,属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而中国为第85位,美国为第10位,日本为第11位。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称,在未来20年内印度赶上或超过中国的可能性不大。造成上述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人口过多,现有10.27亿,每年增长1.85%,年新增劳动力约700万,到2040年总人口将超过中国;穷人太多,贫困线以下人口按印度官方统计占总人口26.1%,按联合国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44%;人力资源水平低,成年文盲占总人口34.62%,失业率为9.1%,登记在册的失业人数1991年底为3629万,2001年底增至4199.6万。现任财政部长奇丹巴拉姆称,至少还有4000万没有登记。经济发展本身的问题如资源不足、资金缺乏、科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以及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压力,也阻滞了经济的发展。印度一项分析认为,按目前的经济增长水平,印度要100年才能赶上韩国或新加坡。政治上,一党统治不再,以一党为主多党联合统治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在今后相当时期内行将继续,中央与邦、邦际之间的权益争夺,扰乱了印度的政策实施和政治局势。1996年5月至2004年5月的8年中,印度举行了四届大选,按印度宪法规定,大选每5年举行一次,但组织了六届中央联合政府,其中寿命最短的只有13天。上届“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由24个政党组成。本届“联合进步联盟”政府由13个政党组成。军事上,印度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第四大军事强国,三军合计共有130多万人,兵员充足,但军人素质每况愈下,精英阶层子弟不再以担任军官为荣而选择出国深造或从商当企业主。国防工业需要25年才能建成技术上有竞争性、商业上能生存下去的行业。印度拉维?南达上校在所著《印度为下世纪作准备》一书中谈到印度军队的内情时称,军队如今仍有英国二次大战时期的“尾巴”,陆军的组织结构、武器装备系统、机动性及后勤供应“陈旧”,海军军舰“老朽”,执行不了海防任务,深海军力有限,空军的飞机十年前就应退役,迄今未建立起战略空军;军人不满受文职官僚控制,情报网、通讯网不足且互不配合,三军有时不是互相补充而是相互对峙。
印度的国际地位及在全球的作用相当有限。如前苏联解体之初,美国布什总统邀请一些国家首脑讨论形势,印度被排除在外;1997年印度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失败,迄今支持印度出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国家仍有限。印度K.森德吉将军预言,印度到2025年尚不能成为世界级大国。美国前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称,印度自视为潜在的重要全球角色是“过高估计了自身的长远能力”。但印度绝不会放弃其世界大国目标,而一旦实现世界大国梦想,可能对其邻国形成安全压力。印度战略家们有一种说法,随着印度与邻国完成“经济一体化”,一个南亚邦联可能形成,估计约需要25年。
本文曾以《跨世界的印度国家安全战略》为题刊载于《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第5期。2005年11月作修改与补充。
作者简介见作者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