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嶂以为邻”。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劳动生产,参禅悟道。虽无意出世,可那样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心的潇洒,着实令人神往,“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中国禅宗与大自然关系之密切,禅僧们对大自然的眷爱之深,是其他任何门派或学派都无法比拟的。说大自然本身就是禅宗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毫不过分。
禅宗是在山水间成长的。达摩归西,二祖慧可(神光)早早地就将衣钵传给三祖僧璨,不知所终。为避后周毁佛法难,僧璨与弟子们隐藏在安徽皖公山十多年,过着禅农结合的日子。他以后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道场,都建在山林。六祖更是独身一人,在深山野林隐居修行十五年后,才出山弘法。到马祖道一建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已形成了十分完整的、禅农结合的制度。百丈怀海身体力行,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日常劳动成了参禅悟道的必修课。
禅宗弟子得法后,另建道场,也必定是去有山地可开发耕种,人烟稀少的深山野岭,称为“住山”或“开山”。“开山鼻祖”一词,由禅宗而来。人的五官中,鼻居正中,主贵,称“鼻祖”。所以称开山高僧为“开山鼻祖”。
后来有个说法,叫“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说反了,是禅僧的艰苦奋斗,开创了一处又一处的名山品牌。
沩山灵佑禅师,奉师命住沩山,创建道场。“是山峭绝,杳无人烟。虎狼纵横,莫敢往来。”灵佑结草而居,靠拾橡子充饥,过了五年,始终没有人到山里来。
只有当人们传闻山里有高僧时,才会有人居住到山里来,而且人会越来越多。但那个地方太冷僻,没有人知道,也没人敢来。有一天,他出山到山口时,一群虎狼挡在路口。他就说,如果我该留下来,你们就散开。如果我不可能在这里创建道场,你们就吃掉我。那群虎狼居然散去,他又回到山里。
只有不畏艰险,才能与虎狼共处,开山创业。
后来,又来了一批师兄弟帮忙,开荒种地,伐木建寺。僧人进出,外界渐渐知道了山里的情形,一批又一批的人进山开垦,帮助建寺铺路,在寺庙周围定居下来。来投奔的僧人也越来越多,沩山终于发展成有一千多禅僧,香客不绝于途的名山名刹。禅宗“一叶五花”,五花之一的“沩仰宗”,就是沩山灵佑和弟子仰山慧寂所创立。
禅僧开山历程,大都如此。可以想象,禅僧对山水鸟兽花草林木,自有独特的感情。以至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禅理。若不是浸润在大自然中,日日与苍松翠柏、修竹山花相伴,是不可能以翠竹黄花喻禅理的。
由于禅宗多远在深山,禅农结合,自给自足,所以历史上多次法难,使在都市大邑,靠人供养的佛教其他门派,几乎都遭灭顶之灾。唯有禅宗,没受多大影响。
每日有蓝天白云相随,与高山流水为伴。乃至读经参禅,每有所得,每有所悟,自然出口便离不开澄潭秋月、春雨杏花了。
有则禅话,说是在法会上,一女子坐在靠近佛祖的地方入定,到散会时还没出定。文殊菩萨心里很不平衡,就问释迦牟尼,为什么连他文殊都没能坐在佛祖近旁,而这个女人却坐得这么近?佛祖说,你让她出定,问她自己吧。文殊将那女子托起放下,上天入地,都没法让她出定。佛祖说,像你这样,就是再来千百个文殊也没法让她出定,就叫来了远在亿万里外的罔明菩萨。罔明菩萨只在女子耳边轻轻弹指一声,女子就醒过来了。
禅话所说,无需深探。简而言之,就是文殊菩萨心有所住,被法所缚。罔明菩萨无智无得,自然解缚。
对这则禅话,许多初学的禅僧都不理解,向禅师请教。
石门易禅师口颂一偈,回答了问题。
坐拥群峰覆白云,
莺啼深谷不知春。
岩前花雨纷纷落,
午梦初回识故人。
满目清秀,不染一粒尘埃。若不知来历,没人会认为它是佛理诗,完完全全的一首山水隐逸诗。
那则禅话所隐喻的是,浸润于佛法,与佛法浑然一体,无所谓出入。文殊以蛮力,当然不可能让女子离开佛法。“罔明”,即不明白,浑无分别,没有文殊那远近之分,出入自如,所以一弹指,女子就出定了。
女子、文殊和罔明,其实是一人。浑然一体,无进无出。若不是浑然一体,自然有进有出。
石门易禅师以禅僧与大自然浑然一体的关系,解说了这则禅话。禅理与自然相通。
《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我们也不去深解个中佛理,说的就是浑然一体。
宝觉禅师对这段经文有一偈颂:
黄花漫漫,翠竹珊珊。
江南地暖,塞北春寒。
游人去后无消息,留得云山到老看。
是在说经吗?当然是。可我们读到的却明明白白的,在写塞北江南天地云山的游历。同样是以大自然在比喻禅理。
有学僧问:“如何是障?”
禅师答:“长天秋水,孤骛落霞。”心有所住即障,心无所住即不障。
问:“如何是分别影事?”什么是自性真心的投影?如何是无自性的存在?
答:“千江有水千江月。”
在禅宗语录中,上述之类的诗偈问答很多。禅与大自然已浑然一体,不可分离。说禅即自然,自然即禅,是一点都不过分的。乃至“无处青山不道场”了。
生活在在大自然怀抱里的禅僧们,既有辛勤的田间劳作和严肃认真的修行参禅,也有轻松愉快的休息和率性而行的散淡从容。
唐代惟严禅师在马祖道一处得法后,马祖道一对他说:“将三条篾束取肚皮,随处住山去。”腰上勒着竹篾,开山创建道场,可见艰难。
惟严禅师走进了澧州药山,“住药山后,海众四集”,人们称之为药山惟严。
药山惟严并不提倡弟子死读经,只在劳动和大自然中启迪弟子。劳动和大自然的沐浴,能净化心灵。有个清净心了,再读经也来得及。经易读,心难净。不是不读经,而是以更多的时间在自然间实践。
有一天他正在看佛经时,一个弟子问:“和尚平常不许人看经,为甚却自己看?”这里的“不许”是不赞许不提倡,并非不允许。
药山惟严说:“我只图遮眼。”
弟子问:“某甲学和尚,还得也无?”我也学你看经,可以吗?
药山惟严说:“你若看,牛皮也须穿。”你如果看经,牛皮看穿了也不理解。可见药山惟严不是反对看经,只是反对读死经,越读越执迷不悟。
大弟子道吾、云岩陪同药山惟严在大殿外坐看山色。惟严指着山上一枯一荣两棵树问道吾:“枯者是,荣者是?”又是以大自然为课堂和教材。和马祖道一禅师以野鸭子叫声启迪淮海一样。
道吾答:“荣者是。”
药山惟严赞许说:“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
又问云岩:“枯者是,荣者是?”
云岩答:“枯者是。”
药山惟严也赞许说:“灼然一切处,放教枯淡去。”
正在这时来了个高沙弥,药山惟严问他同样的问题。高沙弥答:“枯者从他枯,荣者从他荣。”要枯的随他枯,要荣的随他荣。药山惟严说:“不是,不是。”
药山惟严问荣枯,是借荣枯二树,启发弟子见色明心。禅门宗旨,明心见性,十二时中禅师凡有所问,都是直指人心。“灼然一切处”,即照亮一切的那个心。光明灿烂的是心,枯淡平和的是心,清净无染,了无挂碍。那个高沙弥就树论树,所以药山惟严说“不是,不是。”这则公案,历来解读者甚多。有的甚至扯到“因明”(佛教逻辑),扯远了。禅宗没那么复杂。离开明心见性,不是禅宗。
天高地广,山清水秀。在大自然的课堂里,禅宗的教学,真可谓天真活泼,生气勃勃。而诞生在大自然间的诗僧画僧,禅修之余,以诗画寄情山水,从从容容地挥洒着禅风法雨。
当时的澧州太守李翱,是个禅宗信奉者。仰慕药山惟严,专程上山拜访。进山门时,药山惟严正坐在树下看经,脚旁放着一瓶水。李翱进门,药山惟严连头都没抬一下。李翱咳嗽了一声,随从大声说:“太守在此!”可老和尚依然如故。
李翱性急,就大声说:“见面不如闻名”。挥袖而出。
药山惟严这才说:“太守何得贵耳贱目?”耳目都属六根,没有贵贱之分。
李翱忙回身拱手认错。又问:“如何是道?”
药山惟严并不回答,只是以手指指天上的白云,又指指脚旁的水瓶。问李翱:“会么?”懂吗?
李翱答:“不会。”不懂。
药山惟严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水在地上,云在天上,一切自然,不起妄想,这就是道。李翱一听就明白了,这才行礼致谢,口颂一偈:
炼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话,
云在青天水在瓶。
临别时,李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戒、定、慧是佛门必修“三学”,以克服贪、嗔、痴“三毒”。
药山惟严答:“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戒定慧成了用不着的“闲家具”,李翱莫名其妙。药山惟严说,太守你要想做到戒定慧,必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也就是让大自然洗涤掉心中的种种欲望,否则永远会有烦恼。
禅僧热爱大自然,已完全把自己融入了大自然,禅心如云,随缘率性。一天夜里,药山惟严一个人登上药山孤峰绝顶,恰逢云散月朗,清辉弥漫,浸润天涯海角。药山惟严身心明彻,仰天长啸,啸声直传到九十里外的澧州城。第二天,城里居民相互打听啸声来处,一直追寻到药山,才知道是惟严禅师月夜长啸。李翱又作诗一首赠药山惟严。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啸一声。
禅师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就是如此。要说那长啸声里是否蕴涵着难以言传的禅意,是也可,不是也可。宋代云峰文悦也有一声长啸:
片片残红随远水,
依依烟树带斜阳。
横筇石上谁相问,
猿啸一声天外长。
桃花流水,烟树夕阳,翠竹横道,猿啸天外。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禅师,那份喜悦,那份情怀,无法向人诉说,只有以一声声的长啸,尽情抒发。
佛门讲缘,中国禅宗和大自然的缘,是不二之缘,不解之缘。甚至于可以说,是大自然哺育了中国禅宗。禅宗和大自然密不可分,也就难怪禅宗许多言论,和崇尚自然的道家相似了。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嶂以为邻。”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劳动生产,参禅悟道。虽无意出世,可那样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内心的潇洒,着实令人神往,“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禅门多诗僧画僧,与大自然的不二之缘,应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不热爱大自然,很难有爱心,也很难挥洒自如。“禅心如云,了无挂碍。”随风飘拂,顺其自然。
在对大自然的认识上,儒、释、道同样一致。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儒、释、道能融为一体,自然而然,也如“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蕴涵于自然而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