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18273500000031

第31章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他的声音

须发雪白的孔子钻出车棚时,天刚蒙蒙亮。车旁搭着两个帐篷,弟子们还熟睡着。广袤的大地上薄雾迷漫,一片寂静。极目四望,荒无人烟。因连年不断的战争,这儿的百姓们都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不远处就是黄河,河水汹涌澎湃,如千军万马在吼叫厮杀了一夜,而且还将继续下去。孔子下了车,往河边走去。

已经好些年了,老人驾着木头轱轳的马车,带着弟子们,在黄土飞扬的泥路上跋涉。风尘仆仆地奔走呼号于各国之间,向大大小小的国君们宣传礼治,请求他们“克己复礼”,克制兼并争斗,恢复西周的制度,结束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

弟子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什么是仁?国君们克制自己,恢复以礼治国就是仁。一旦恢复礼治,天下就归于仁德了。

可是,无论大国还是小国的国君,都没有人听他那一套。有的招待他住几天,有的干脆连见都不见他。

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同样有许多人不理解他。认为他想复辟倒退,拖历史发展的后腿。可是,处于那么个天下大乱,中国分裂成大大小小几百个国家,互相厮杀,民不聊生的时代,除了回首往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和平,他还能想什么?

他也曾经到快灭亡的东周首都洛阳,找到在国家图书馆担任馆长的智者老子请教,怎样才能恢复西周的礼治。

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说,你所说的过去,那些人和他们的骨头都已腐朽了,只有他们说过的话还在。更何况,君子若有时运让他发挥作用,那就不妨施展才能。若没有机遇,就隐居起来,安安稳稳过日子。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即便有很多货物,也深藏不露,等待时机。德行很高的君子,大智若愚。去掉你自以为是的骄气和那么多的幻想,还有太多的志向。这些都对你的身心健康无益。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孔子告辞老子,出来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说,可以用网捕兽,用钓丝捕鱼,用矢射鸟。龙是怎么样的,他不知道。龙是不是乘风云在天外呢?今天看到老子,他是条龙吗?

这段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对话,很重要。说到儒家与道家的同异,追本溯源,非至此不可。

听听老子刚才的话,很有后世大禅师的味道。但孔子太执着于“克己复礼”,就好像后世有些参学僧人,太执着于佛说法说一样,并没悟出个中道理,而是一头露水,无法捉摸,认为老子是一条玄而又玄的龙。他很尊敬老子,但却不放弃自己无谓的努力。

孔子是个绝顶聪明的圣人,他当然明白老子说的是有道理的。他也不会不明白,今天不可能退到昨天,今年不可能回到去年,已经变化了的一切,不可能恢复原样。孔子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明知其可为而为之,一般人都能做到。也有人做不到,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让个座。人格品质低下,一切只为个人,就无所谓可为不可为了。为理想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许多时候,恰是英雄本色。

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和孔子及其他弟子走散了,夜晚无处过夜,就睡在城门洞里。早上看守城门的人开门见到他,问他从哪里来,他说自己是孔子的弟子。看守城门的人说:“就是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啊。”可见孔子的固执,那时就已经名闻天下了。

记得鲁迅写《狂人日记》,本不想写。他认为,许多人在一间铁房间里昏睡,一个清醒的人呐喊,把人们叫醒了又无法脱离,还不如就这么昏睡死去的好。约稿的陈独秀先生对他说,你怎么知道把人们叫醒了,就没有办法冲破这间铁室呢?于是有了《呐喊》。

自孔子始,为了理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为儒家风范。“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便是极致。老子的理想是“小国寡民”,顺其自然,所以他不必奔走呼号。不过,孔子明白,他做的一切都是复旧而不是创新,是退而不是进,所以他内心充满了矛盾。

老人家自己也经常问自己,是不是连自己最崇拜的先圣周公也不同意自己这么做?要不然,为什么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呢?他对弟子们说,我实在是太衰老了,周公对我也不抱什么希望了。还说,如果理想实现不了,就退隐江湖,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了。老人家连谁能跟他一起泛舟湖海了此残生都想好了。

在周游列国前,孔子对颜渊说,用我的主张,我就干。不用,我就隐居起来。只有你我才能做到啊!想到的也是如果不成功就退隐。他那时候就想到,要国君们克己复礼是很艰难困苦的。在匡地,他和弟子们被匡人当成强盗,围困了好几天,只因孔子的模样很像强盗头目阳虎。后来人们终于弄清他不是阳虎,才放了他们。可见他们这一伙人,因为长年的野外生活,风吹日晒,衣衫不整,面黄肌瘦,一个个都不像读书人了。

当他们离开匡地,狼狈不堪地赶路时,孔子叹气说,我们惶惶然的样子,真像丧家之犬啊。

舜帝和周文王时,吉祥的凤鸟出现过。伏羲氏时,黄河里有龙马背负八卦图出现,象征天下太平。可现在,凤鸟不来了,黄河里也不再出现八卦图了。那个楚国的狂人就是这么讥笑孔子的。他问孔子,凤鸟在哪儿呀?道德沦丧,凤鸟不会来了,你别做梦啦!盛世不再,天意如此啊!

孔子脚步很沉重,慢吞吞地登上河堤。久久的看着旋涡连接,一泻千里的黄水。昨夜基本上没有合眼,他在思考是不是该结束这么多年的奔走了。弟子们都已经起来,追上了孔子,跟在老师身后,静静地看着河水。

虽说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几十年的努力不仅没见到一丝希望,而是战乱愈演愈烈,孔子应该想到,冥冥之中,自有非人力的法则在起主导作用。所以才会“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认识到这一点,还要一意孤行,那就是逆天而行了。

他并没转过身来,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过去的一切就像这样奔腾不息,昼夜不停,一去不复返啊!身后的弟子们都听见了。当后人编辑《论语》时,《子罕篇第九》作了如下记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离开河岸,车马不再往黄河上游去,而是掉头顺流而下。孔子带着弟子们,回曲阜老家去了。

孔子不再奔走呼号,回老家教书育人去了。老人明白了,希望不在那些君主身上,只有一代代的后人能理解,能去努力,天下才能恢复礼治。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一来,中国出了一个历朝历代,下至童蒙,上至帝王,都必须顶礼膜拜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

孔子带着奔走列国的失败回家了,但孔子终于成功了。他传授给后代的,依然是以礼治国。

历史好像是在绕圈子,当他奔走呼号的年代也随流水逝去,后世又回到了开始。孔子的伦理规范,成了两千余年不变的金科玉律。尽管时代在变,内涵也有所变。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称自己是“礼仪之邦”。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是不是悟,无人知道。我读《论语》,就是这么读,这么理解的。因为不管是谁,即便是圣人,对从未经历过的事,都有一个认识和总结过程。孔子如此奔走呼号“克己复礼”,对他老人家来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孔子之悟,是对事理的悟。这样的悟,每天都在发生,属于社会,使我们能妥善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社会由此得以进步。孔子和他的思想永远是入世的,至今一如既往。

孔子之后近千年,佛禅到中国,与儒道结合,形成禅宗。禅宗所说的悟,是对“自性真心”、“本来面目”的悟。是一悟千明,圆通无碍。那是一种怎样的悟?无法言说,只属于个人内心世界。简单地说,就是回归清净的内心世界。人人如此,也就是礼。

要说孔子复礼,也只不过是一个手段,是针对天下大乱而言。最高理想是社会和谐,互相友爱,充满爱心的“大同世界”。《论语》这本书中难得有抒情文字,描述人们和平安乐生活的,好像只有《先进篇第十一》一段文字。

孔子回老家曲阜后,有一天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学生闲坐聊天。孔子让他们说说各自的理想。子路、冉有说如果有机会,自己将治理好面积不大的小国家。公西华说他只想在祭祀活动中,当个小小的穿着礼服的祭祀官员。这些都是孔子追求的礼治的内容,可孔子并没有赞许他们。

在他们各抒己见时,曾皙顾自在弹瑟。孔子对他说,你也说说吧。曾皙放缓琴声,嘎然停住说:

“我和他们三个想的不一样。我想,暮春季节,穿着春装,约上五六个成年的朋友,带着六七个孩童,一起到山麓的沂河里戏水洗澡,洗完澡,在祈天求雨的舞雩台上沐浴春风,然后唱着歌回家。那该多么快乐啊!”

曾皙既不谈治理国家,也不谈礼仪,孔子听后却很欣慰地长叹说:“我赞同你的想法啊!”

奔走呼号也罢,以礼治国也罢,不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安逸快乐的生活吗?曾皙所想,正是回到家乡后孔子的心境。也是老人家的理想社会。

禅门说,瞬间即永恒。说的是绝对无区别,是抽象的无“分别心”。

而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那个瞬间,在世间是永恒的。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他的声音。

佛说:“刹那,刹那,恒转如瀑流。”生生灭灭,如奔泻不止的湍急的瀑流。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一切都过去了,就如这昼夜不停,奔流而去的河水。

老子告诉人们:“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变化。

人生、社会、生命、历史、大自然,乃至一切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中,不停的消逝和新生中。这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法则。而那一切的存在,都只不过是瞬间即逝。空而不空,实而不有。瞬间即是永恒。

这也是儒、释、道三家的又一共识。正因有许许多多的共识,才能融会一体。

孔子奔走呼号几十年,我相信,那几十年里,老子对他说的那番话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他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直到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一声长叹。

这一声长叹也只是瞬间,而其中蕴涵的,却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