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草庐漫话
18272100000061

第61章 舞蹈

——我写文章,无定向,无目的,兴致所至,便欣然命笔。一篇篇写来,杂叠在一起,仿佛田间杂色的小花,不艳,不大,红红白白的,虽不气派,不夺目,倒也好看。

舞蹈,是我心仪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美、自由、激情的体现,是人类一种原生热情的绽放,在音乐和舞者无声的引导下,你开始一步步逼近人的本质。

最早接触舞蹈,还是在幼小时候。那时,有一部电影叫《红色娘子军》,是舞剧,老百姓称之为不会说话、只会蹦达的片子。往往看不到一半,人就走个差不多了,而我却是坚持到最后的为数不多的观众之一。

《红色娘子军》我看了不下五遍。不为别的,只因为好看。其意境很像毛泽东写的一首诗:“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后来,才明白,那“蹦达”是一种艺术,叫舞蹈。音乐老师说,舞蹈演员也说话,不是用嘴,而是用肢体。用肢体说话?我有些似懂非懂。上初中时,在学校召开元旦联欢会上,我有一个同学,是音乐老师的女儿,跳起了《白毛女》“风雪漫天”那一段。音乐一起,她就无声地移动脚步,轻盈优美,整个人都沉浸在音乐和舞蹈中。雪花飘飘,音乐袅袅,我感到一种凄迷之美从她白皙的手臂、伤感的目光、舒展的舞姿中散发出来。我突然洞悉了每一句肢体语言,体悟到每一个动作所蕴含的情绪。当她跳到“恨难消,愁无边,心潮汹涌逐浪翻”时,她已是泪如雨下。我也情难自禁,泪湿青衫。

后来,我渐渐对舞蹈产生了一种偏爱。不管是剧院,还是电视,只要有舞蹈节目,我都必看。在舞蹈演员中,我最喜爱的两位是陶金和杨丽萍。陶金阳刚,丽萍阴柔。只可惜,陶金过世了。我为他的离世,痛惜了很长一段时间。好在他的舞蹈会长留人间。杨丽萍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舞蹈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次电视舞蹈晚会上,她表演了舞蹈《雀之灵》。那纤纤灵巧的玉手,尖长而又透明的指甲,柔美而又独特的舞蹈语汇,都散发出神奇魔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再后来,她出神入化的舞蹈《两棵树》、《月光》、《雨丝》等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一双手,无论是表现醒来的孔雀、婀娜的雨丝,还是表现燃烧的火苗,都那么形象、生动、神秘,在不知不觉中你进入她那神话般的舞蹈世界。她是“舞之精灵”,她用肢体诠释着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理解。

随着对舞蹈热爱的不断加深,我的目光开始从中国向世界延伸。从《天鹅湖》到《睡美人》、《胡桃夹子》,到瑞士洛桑贝嘉表演的现代芭蕾《生命之舞》,无不让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最让我难忘的是,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定情一场,男女主人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完全用肢体表现得丝丝入扣,又如痴如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夜深人静,在朱丽叶家古堡的后窗下,一对恋人,在演绎着他们的千古之爱。悄悄地趋进,复又分离,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刚要试着触抚,又倏忽地分开。紧张、期盼、试探,反反复复。转身离去,复又站定,回眸凝望,快步奔回。朱丽叶到了罗密欧的身边,站定,手足无措,张皇、喘息、迟疑、打量、旋转。经过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之后,紧张、焦渴、期盼都达到了顶点,终于合二为一,嘴唇轻轻一吻,朱丽叶害羞地快步离去,罗密欧闭着眼睛,摊开了手,一步一步轻轻往后退着,轻嘘一口气,闭着眼,痴迷了,陶醉了。

看的舞蹈越来越多,对舞蹈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我感到,在舞者身体里几乎注满了欢乐和痛苦,你看他们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上那样曼妙而节制的开绷直立、凌空腾跃,就仿佛带着有形和无形的镣铐,既受制又解放,既痛苦又欢乐。就在受制和解放中,迸发出快乐、美丽、自由、激情。看看《海盗》中自由的双人舞。看看西班牙风格的《雪蒙达》,真是奔放、热烈,那仿佛是人类一种原生的热情,被压抑了许久的激情,现在一下子从他们的身体中绽放出来了。

我喜爱舞蹈,它是美、自由、激情的体现,更是人类一种原生热情的绽放。在音乐和舞者无声的引导下,你开始一步步向人生命的本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