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就业指导
18271200000012

第12章 农业职业的特点

这里所指的农业职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以及相应的教育、科研、管理、推广等工作的总称。就一般农业职业类型而言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无论是农业的生产、科研活动,还是农业推广活动,都是与自然界打交道的工作,首先受地域的影响,因不同的纬度、地形、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干旱地区要选择、培育、推广抗旱品种,高寒地区要选择耐寒品种。东北的优质大豆品种引到南方栽培,就表现为生育期短,提前成熟,产量低等性状。同样,把南方的作物引到北方,也会因干燥、寒冷而不能正常生长。这与工业产品生产和技术的应用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农业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状况不同,决定了一年四季不仅工作内容不同,工作的紧张程度也不一样。农业活动特别强调“农时”,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因农时造成的损失是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地栽培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北方温室、塑料大棚的建立,使季节的差距正在缩小。

再次,较长的周期性。这是由农业的环境特点和对象的生物特性所决定的。种植业或养殖业的一个周期,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十几年。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科研和生产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谨慎性。

农科职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从业者的活动环境全部或部分是户外活动。

二、职业类型差异大

农业职业类型是生物体、自然环境和人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生物的复杂性和环境的多样性,形成了千差万别职业类型。首先,从横向看,农业类职业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了农、林、牧、副、渔各业,每个类型的职业其职业内容、职业特点和职业活动内容都是不同的。显然,种植业不同于养殖业,种棉花的不同于种甘蔗的,林业活动和水稻生产在活动内容上也相差甚远。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果农、菜农、桑农以及养鱼专业户、养鸡专业户等多样的职业类型。

其次,从纵向看,农业类的职业又包含了产前、产中、产后等多种生产环节和各种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产前是指农业生产前的各种准备与服务工作,例如种子、化肥、农药的生产、准备与服务工作;产中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如播种、施肥、灌水、病虫防治等;产后则主要指农产品收获后的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近些年,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出现了许多专业化的农业服务组织,如植保组织、灌溉组织、机耕组织、技术服务组织等,正在逐渐形成系统的农业职业体系。

再次,从与科技的关系方面看,我们还可以把农业类职业分为科研、教学、推广和应用等环节,农业科研是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而从事的研究工作。如研究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机制,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新的生产措施等。农业科研工作者工作在实验室,还要进行田间试验,并经常开展生产调查活动。农业推广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是联结研究人员和农民的桥梁。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是农业生产者在推广人员或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创造性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

农业类职业的广泛性为农业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十分广泛的就业范围,但由于职业类型间的巨大差异,所以对从业者的要求也是各种各样的。

三、职业分化程度低

农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行业,是百业之首。农业出现最早但分化程度最低。职业分化是从一种职业不断地产生出新职业的过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劳动分工(包括社会分工和劳动集体内部的分工),就是把社会劳动划分为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同时把劳动者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劳动岗位上,从事不同的工作。二是由于职业内容的变化引起了同一职业内部不同的工作内容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逐渐独立出新的职业。职业分化的程度是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在我国,除了农业科研、教学等职业岗位和少数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类型职业还处在未分化阶段。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化程度低,二是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发达。大部分农民从种到收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方法,一个农民负责着从种到收的所有活动。由于专业化程度低,决定了经验在农业生产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限制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正处在由自给型经济向商品型经济的转化过程中,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农业类的职业类型包括了农业科研、试验、推广、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各个方面,这是实现农产品增殖的必然途径。然而,农业生产的商品化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各类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才能解决小农生产和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矛盾。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刚刚起步,少数发达地区的农业服务化体系初步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适合市场需要和适合某种自然条件要求的农业技术、作物品种的研究、培育,良种的供应和推广,化肥、农药、饲料的供应与使用,科学管水、用水,农业生产过程的服务,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传播和预测,农业政策、法律咨询,农产品的销售服务,农业信贷的管理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促进农村职业分化的有效途径。

四、职业流动性差

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由于社会劳动条件的变化和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从一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另一个不同种类的工作岗位上的现象。职业流动不同于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域或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地域或单位,而职业流动则是指从业者职业地位的改变。例如四川的农民到北京来种地,这种职业未发生变化的流动属于劳动力的流动。原来种地的农民变为在乡镇企业做工,虽然并没有发生地域的转移,但由于职业地位发生了变化,既属于劳动力的流动,也属于职业流动。因此劳动力的流动是比职业流动更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的流动进行了分类,首先,根据职业流动的方向可以把职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同一水平工作岗位间的流动,水平流动的社会原因多是社会职业的结构性变化引起的,大规模的职业水平流动往往是由科技的发展推动的。垂直流动是指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职业岗位间的流动,有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的区分。从一种较低的工作岗位转移到较高水平的工作岗位称为上向流动,反之,称为下向流动。

其次,根据参照对象不同,可以把职业流动分为个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之间的流动。前者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类型的变化,而代际流动是同上一代相比较而确定的个人职业地位的变化状态。

在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的身份转变严格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不仅在城乡间的流动处在凝固状态,在农村内部的产业分化也同时受到了限制。就连农民养只鸡、做小生意,也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在这种体制下,劳动力和职业流动都是不可能的。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农民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定,从根本上启动了农村的分工分、分业和职业流动与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乡村工业的崛起,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为农民变换职业和转换身份创造了条件。从根本上打破了沿袭几千年的、以农为主的人只能是一辈子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封闭式循环状态,使中国从一个不流动的社会转化为一个流动的社会。但农民身份的转变仍然受到诸多限制,身份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百万农民流动大军”所形成的民工潮只是一种“打工潮”。因此造成了职业流动低,阻碍了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五、职业结构不合理

所谓职业结构是指社会体系中各类职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类型和数量上的比例。合理的职业结构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农业类职业内部结构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服务结构决定的。我们可以把农业类职业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总体结构;第二个层次是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加工业等内部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程度的一种反映。合理的职业结构应该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又要使生产结构系统处在最佳的状态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行业内部职业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与其他四业的比例关系明显偏高,未来的发展趋势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产值的比重要逐步升高。各业内部的生产结构也存在许多问题,以种植业为例,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粮食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围绕粮食生产安排经济作物,促进农业产业由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三元结构的转变,在生产丰富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同时生产出更多的优质饲料,加速饲养业的发展。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的构成,促进农业内部职业结构的合理化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结构不合理的第二个表现是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科技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协调等方面。据1996年农业部农业统计资料统计,全国各地区农业科技人员60237人,其中农业科技管理人员11004人,农业课题研究人员30991人,科技服务人员18242人,按1996年末实际耕地面积9546.6千hm2计算,每5千hm2才有1名农业科技服务人员。除了科技人员数量与我们这样的农业人口大国不相称外,科技人员结构也存在不协调问题,如农业推广队伍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农业教育人员缺乏,农业教育工作者主要分布在大、中专学校,农村的大部分乡镇,没有农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而农业综合发展的研究和管理人才几乎是空白。正是这种状况使得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