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有余——拿破仑出色领导的口才
俗话说:“文章可以别人做,口才还需自己有。”现代社会,领导者的口才十分重要。一个人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得到重用和欣赏,必须具备良好的口才技巧;而要带领团队成员开拓新局面、在管理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也离不开高超的领导口才。
许多人都拥有令人艳羡的学历、令人垂涎的机会,但是因为口才不佳而与成功失之交臂。原因何在?其实,知识是财富,口才是资本;机会是桂冠,口才是阶梯。个人良好形象的塑造、事业的成功、人脉的建立,无不需要出色的领导口才。以口才提升个人领导力,才能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至于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政策明确、执行有力、沟通顺畅,就更需要依靠高超的说话水平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打开局面,以前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如此。
拿破仑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不仅仅在于他能征善战,更重要的在于,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很好地激发下属的热情,使人们信任他、依赖他,愿意跟随他。拿破仑说过:“我对于每个人都抱有极大的野心,深信他们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天分。”
“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腋也。”——《慎子·知忠》
拿破仑的家庭并不幸福。1975年3月,他的父亲席尔·拿破仑患胃癌去世,享年仅39岁。生长于逆境中的拿破仑,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吓倒,他念念不忘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曾经对母亲说过:“我不会永远屈居人下。我们不比别人有钱,但是我一定要比别人更有理想、更有抱负。”
父亲的病逝令拿破仑少年老成。他刻苦用功,深感个人前途只有自己才能把握,要想让家庭摆脱危机,要想使自己青云直上,唯有凭借不懈的努力。于是,拿破仑很早就在思维上具备了大人的某些特征,并学会了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
1784年10月,1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离开呆了五年之久的皇布里纳军校,于当月21日到了巴黎。在这里,他进了一所修建得十分豪华的学校。
这里训练科目的强度很大,拿破仑虽然十分用工,学习非常努力,但发展并不大,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拿破仑成绩最好的科目是数学,但是他的书法比较潦草,拼写亦不算好,以前学的那些拉丁文也忘光了。
拿破仑忘不了他第一次上课时,老师把他抽出来,让他用拉丁文回答:“你是从哪里来的?”
拿破仑回答:“科西嘉岛。”他并没有因为他来自这座偏远的小岛而有自卑感。
老师又问:“你到这儿来想学到什么东西?”
拿破仑不知所措,如果用母语法语回答,他会很流利很顺畅地说出心中的理想,但让他用拉丁语说,就太勉为其难了。
拿破仑只好回答:“对不起,老师,我无法灵活使用拉丁文。”
结果,这位老师把拿破仑狠狠地批评了一通。
在其他方面,诸如骑术,拿破仑也并不高明。由于他个子较矮,只有1.66米,使得他骑术很蹩脚,骑术老师甚至以“笨蛋”来形容他。但是,这丝毫不能减弱拿破仑内心深处的远大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番作为,他根本不在意别人的挖苦讽刺,而是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力图不断进步。
当然,除了把学习搞好以外,拿破仑非常重视个人口才的训练。因为他非常清楚,将来要有一番作为,必须具备相当的领导才华,这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这样,拿破仑刻苦训练自己,使自己不断有新的长进。
当时,学校的校风不正,拿破仑特地上书学校领导者,痛斥学校的一些奢侈作风,认为只有让学生们过惯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们才能适应日后的从军生涯。校长对拿破仑的胆量和见识颇为佩服。在毕业证上,他这样写道:“该生能言善辩,自尊心强,且雄心勃勃,极有潜力,来日终将成就大业。”看来,昔日的拿破仑已经让人刮目相看了。
1785年10月,拿破仑用一年时间学完了需要三年才能修完的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授予少尉军衔。以后,拿破仑不断努力,能力不断提高,从小到大,从少尉到将军,最后当上了元帅、皇帝。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积少成多,铁杵磨成针,有志者事竟成,做任何事情都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注意朝着既定目标循序渐进地努力,就能有所收获。人们对那些具备出色口才表达能力的人,往往发自内心地崇敬,甚至产生无意识地追捧。其实,这些人有今天这样的本领,离不开他们日积月累的努力和勤奋;看不到这一点,就难以对自身产生有益的帮助作用,只能是“盲目的崇拜”。
拿破仑在给阿雅克修的信上曾这样写道:“小的力量,小的成就,把它们集起来就成了超人的力量和成就,你的信心会更足,你的决断会更正确。”小的时候,拿破仑并没有多少先天优势,更没有什么天赋的才华,他唯一令人称道的就是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不懈的努力。在求学的日子里,他正是靠着不断的努力,集腋成裘,才拥有了杰出的素质和非凡的口才,才博得了别人的赏识的。因此,奋发图强的人最有希望,只要肯努力上进,就不怕碰不着认识千里马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