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的煽动口才
18269700000035

第35章 放下架子,深入基层——与士兵一同步行、聊天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

1779年,拿破仑带领部队前往意大利。当时,他率领的这支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的军队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载负着战斗所需的全部军火——包括40门野战大炮在内。

按照事先的计划,拉纳带领先锋部队在前面开路。贝尔蒂埃和拿破仑亲自指挥后卫,因为后卫有炮兵随行。这是整个部队的威力所在。由于道路条件恶劣,部队只能沿一条道行进。漫长的队伍犹如一条灰色的长蛇,在高山深谷中缓缓移动。

部队到了圣彼埃,道路消失了,到处是悬崖峭壁和深深的积雪。没办法,部队只好攀登怪石嶙峋的、堆满积雪的山脊强行前进。每个人心中都十分紧张,行动也格外小心,生怕稍有不慎,摔进无底深渊。更可怕的是,头顶的冰川也有随时崩落的危险。

在整个行军过程中,大炮和弹药的运输最为困难。原先准备用来搬运大炮的雪橇已完全不顶用了。但是,士兵也想出了办法:把松树干按尺码锯成两半,将中间掏空;然后,从炮车上将炮管卸下,装在掏空了的树干中捆好,炮尾朝前,炮口朝后;最后,在炮尾环上系上绳索,由身强力壮的士兵拖着它前进,架炮的车轮则由骡子驮着行走。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得炮兵得以顺利前进。

拿破仑为了鼓舞那些拖拉大炮的士兵,自己不骑骡子,而是与士兵一同步行。前面的队伍不敢稍停一下喘口气,因为一停步就会使后面处在万分危险的峭壁边缘的队伍陷于混乱。前军的脚步和蹄印把深及膝盖的冰雪踩成稀泥,后军须在其中瞒跚前行。

攀登阿尔卑斯山的艰难困苦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拿破仑表现得异常沉着冷静和若无其事。他一面步行,一面同向导们聊天,询问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问他们何以为生,意外事故是否像他们说的那样频繁。他与向导们谈话的神态就好像是在巴黎大街上散步时与人拉家常似的。

1779年5月16日,拉纳前锋抵达秀丽的奥斯塔山谷,其他部队迅速地接踵而降。这支神奇的部队在敌人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沉重打击了敌人,迅速拿下了堡垒巴尔德堡、皮埃蒙特平原。6月2日,主力未受奥军抵抗便进占了米兰,最终迫使奥方投降。奥方接受了拿破仑的苛刻的投降条件,交出了围攻许多日子、半个月前才夺取的热那亚。

领导人放下架子,深入基层,能够让部下切身感受到上司和自己站在一起,大家在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激励作用,胜过任何华丽的允诺。特别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领导人勇敢站到部下中间,而不是选择逃避,是鼓舞士气的唯一手段。

拿破纶与士兵一同步行、聊天,把自己完全融入基层,使自己成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这样一来,大家同甘苦、共患难,夺取胜利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