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的煽动口才
18269700000029

第29章 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发布命令后不能有回旋的余地

“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论语·颜渊》

1806年的普法战争是一次重要的会战。为了取得决战的胜利,拿破仑亲临第一线给士兵们鼓劲,既调动了作战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军令的有效贯彻。

1806年10月12日,拿破仑来到罗宾斯汉地区视察部队。当时,骑兵部队第二连队就驻扎在远离耶拿40公里的南面地区。拿破仑的到来,使士兵们大受鼓舞。在那个时代,皇帝能够和普通士兵并肩作战,这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

整齐的马队排成了方阵,骑兵们雄纠纠端坐马上,士兵们齐声呐喊:“皇帝万岁!”一时间,口号震天,场面十分壮观。在拿破仑的指挥下,法军占领丁艾奇河沿以及伽达湖江西隘口附近,防备奥军反攻。

很快,精锐的奥地利援军抵达多伦多,在伽达湖边兵分三路南进包围法军。不久,一路援军攻破了法军的一支,包围圈越扎越紧,情况十分危急。这一局面大大出乎拿破仑的预料。

面对严峻的形势,拿破仑立即召集军事会议,讨论法军下一步的行动。当时,诸位将领都认为应该向波河南方撤退;但是,拿破仑却命令道:主动攻击!

在会议上,拿破仑的决断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将军们只得执行。

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拿破仑又宣布命令:“利用敏邱河抵御湖东之敌,以主力部队攻击湖西之敌。”

这位军事统帅的口气仍然不容置疑,必须坚决执行。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将士们没有退路。经过两次艰苦的罗纳特战役,攻击奏效了,奥军连连败退。

领导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言出必行。军令如山,军事领导人更是如此。发布命令后不能有回旋的余地,这样才能让士兵们竭尽全力把军令执行到位、及时采取行动。

本来,拿破仑对敌实行歼灭性打击而取胜是有十足信心的,但是他并不放心,仍旧亲临前线指挥、视察。这样一来,他不但通过与士兵们并肩战斗,以实际行动激励了士兵,还用坚定的命令指挥着士兵,实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目标,取得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军事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