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拿破仑的煽动口才
18269700000157

第157章 掩人耳目,将计就计——外交与军事配合,夺取胜利

“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

在军事斗争中,谋略向来占有重要位置。在对付奥地利军队的时候,拿破仑又开始借助自己的谋略智慧,夺取最大的胜利。

1800年1月25日,拿破仑对陆军部长贝尔蒂埃下了一道手谕:“我的意图是要组成一个预备军团,由第一执政亲自指挥。它应分成三个军,每军又分二个师。”六个星期后,拿破仑又进一步指示道:“成立一个预备军团,共6万人,由第一执政直接指挥。该军团将以第戎为集中地。”

3月初,预备军团在第戎组成,似乎是作为莱茵军团的增援。许多外国间谍迅速赶往第戎。4月初,外国间谍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没有军队的司令部。这个所谓的预备军团大约只有3000到6000的新兵和服役过期的老兵,其中还有一些残废军。间谍们看到拿破仑于5月6日检阅了这支人数不上7000人、大部分没有穿制服的预备军。

这些情报飞快地传到伦敦、维也纳和意大利,人们得出一个结论:预备军并不存在。于是,各种讽刺拿破仑预备军团的漫画出现了。其中一幅画中画着一个12岁的孩子和一个装着假腿的残废军人,旁边写着“拿破仑的预备队”。梅拉斯也由此断言:“实际上没有什么预备队,只是妄图用一支六七千人的新兵和残废军人来迷惑我们。迫使我们解除对热那亚的包围,诱骗我们扔掉真正的捕获物而追捕影子。”正当联军司令部兴致勃勃地嘲笑拿破仑的时候,在法国东南部,一支真正的预备军正秘密而迅速地集中在瑞士边境。

为了掩人耳目,防止别人知道自己前去指挥军队,拿破仑离开巴黎前夕,当着另外两名执政和各部长的面对吕西安说:

“明天写出致各省长的通报,你和富歇送给各报去发表,只说我已出发去第戎视察后备军。你还可以说。我或许最远要去日内瓦,但是要肯定说我离开巴黎不超出15天。你,康巴塞雷斯,明天主持国务会议。我不在时,你是政府首脑。对国务会议也这么说:我离开是短期的,除此之外,别讲任何事。让国务会议确信我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满意,我希望他们继续下去。你同时还可宣布我已任命约瑟夫为国务会议成员。出什么事的话,我会像雷电一样赶回来。我把法国的一切重大利益全托付给你了,我希望不久维也纳和伦敦就会谈起这件事。”

就这样,在这重重烟雾弹的掩护下,拿破仑率领着犹如从天而降的军队。历经千难万险,跨越了阿尔卑斯天堑。5月16日,拉纳前锋终于抵达秀丽的奥斯塔山谷。此后,拿破仑的军队不曾遇到任何抵抗,奥地利的梅拉斯将军则完全被蒙在鼓里。17日,法军抵达沙蒂隆。在这里遇上了小股奥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军,奥军惊慌失措。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方向也会冒出一支法国军队。由于仓促应战,再加上兵力悬殊,奥军很快败北。

拿破仑就是巧妙地利用了反间计,来了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煞有其事地表演政治秀,以此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外交与军事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正是优秀指挥员的高明手法!

外交中利用间谍是十分平常的事情。《三十六计》中有反间计,即“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所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的例子。在外交上更是常用将计就计的招数,把敌人引入自己预先设下的圈套。

拿破仑为了战胜奥地利军队,采取掩人耳目、将计就计的做法,欺骗了奥地利的决策者。这种把外交手段与军事战略结合起来的做法,体现了谋略制胜的精髓,是夺取胜利的大智慧。从这一点,我们看出拿破仑睿智的头脑、高超的指挥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