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高语罕传
18269000000034

第34章 《一封公开的信——致蒋介石先生》

1926年4月20日,蒋介石在宴请退出第一军的党代表及官长席上特别指出,政治主任教官高语罕在黄埔军校里“每次演讲,有形无形之间,诋毁本校不革命的言论是公开的,大家知道,不必我说了”,“他的用心,先暗示一班同志,对我失了信仰”。【注释1】

5月25日,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表整理党务宣言,国民党中央秘书处书记长刘伯垂、组织部长谭平山、宣传部长毛泽东、农民部长林伯渠辞职。

同日,上海《申报》刊载了蒋介石关于中山舰事件的演说。“中共要人高语罕自上海致书蒋中正(介石)自辩,否认诋毁中伤之语”【注释2】。

语罕在信中说,从广州回到上海后,即想写一长信给蒋介石,但又想事实必定会替他解释的,多言何益?所以一直沉默着!现在既然见着蒋介石的演讲,便要辩一下:“曾记三月二十日事变以后,我在汪精卫先生家会见先生,当时很诚恳的对先生表示我们始终信服先生的态度,先生若果真以同志相待,应该开导我或者是见我有什么不对,更应当声色俱厉的责罚我,使我好晓得改过,先生却很平和的轻轻的答道‘没有什么!没有什么!’”

为什么现在竟加我以‘诋毁中伤’‘有旁的用意’的罪名?我说到这里,不禁身上打了几个寒战,连声说道:‘好险哪!好险!’假使有人要问先生:‘你这岂不是不教而诛么?’岂不是像郑庄公一样,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的态度一样么?先生其何以自解?

先生!老子娘生下我来,就是这副骨头!性子戆直,心直口快,但是我却有一个好处:晓得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革命党人,若是自己不能受人批评,不能公开的承认自己的过失,甚至还去文过饰非,那便是自绝他的政治生命,所以无论何人,凡于人家批评我,指摘我的,我都很乐于接受。今天看见责备我的话,虽然不合事实,但就先生‘应该先拿同志资格来规戒责罚’我的那句话,我已经感奋得了不得了!

总而言之,我不但没有诋毁中伤先生,此后凡遇其他同志有欲诋毁先生、中伤先生的,语罕忝属中央监察委员,定当严加弹劾,以肃本党纪律而森严革命的壁垒。海天在望,诸维珍重。【注释3】

6月4日,陈独秀也致信蒋介石替语罕解脱:“先生所举各种阴谋之第三个事实是:‘至于在学校里面,政治主任教官语罕,彰明较著说我们团体里有一个段祺瑞,要打倒北方段祺瑞,就先要打倒这里的段祺瑞。’我们早已闻有此说,曾函询广东的同志,他们回信说:‘语罕同志初回国,要好心太急切,期望国民党尤其期望黄埔军校也太急切,因此语罕态度都不免急切一点,至于打倒我们的段祺瑞之说,绝对没有,乃翻译之误,语罕已在报上声明过,当不至因此发生误会。’语罕来此,我亦当面诘责过,他亦力辩无此事。我曾告诉他,如果无此事,你应详细向介石先生说明,以免误会。语罕是我的老朋友,我深知他,他一向很老成,当不至有这样荒谬的见解,望先生再详细调查一下。如果语罕真这样说,不但对不起先生个人,并且是中国革命军事工作中理论的错误(详见《向导》第一百四十九期我做的《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军阀?》),是我们应该纠正的。”【注释4】

对此,蒋介石亦公开讲回应:“我在党代表宴会席上的讲演,曾经再三声明。三月十八号中山舰案,是与CCP本部没有关系的,所以我讲的话,并不是对共产党而讲的,故无答复之必要。我绝不承认三月十八日那天的事件,共产党有什么阴谋在内,陈独秀同志以前同我的主张也完全相同,他曾于三月二十日以前给我一个电报和几封信,所论的意见大体相同,所以今天,我可以明白:三月二十日的事件,完全与共产党团体是没有关系的!”

“不过他又来为语罕辩护。语罕在本校的言行,是不是与他所辩护及高之本人所声明的一样,这是不待我讲,各位就可明白的。语罕在他油印给我的信,无异他自己招认他前后的言行相违,损失他自己的人格,我们革命党员说什么就做什么,自己错误了,就自己承认,不要抵赖。我决不敢冤枉人的。大家可以看看他这封信,究竟与他讲演的话是不是相同的?只要大家听过他的演讲,就可以明白了,就知道他这封信的话,完全是骗人的话,不是革命党员的态度,只这一件事,就可以证明陈独秀同志的信,对于事实没有详明,我实在不必多事答复。我从来所讲的话,不单是不冤枉别人,并且有许多的话,我要保持别人的体面和人格起见,所以不能明言,我决不对朋友或同志攻击,排斥的。否则,就是失了我自己的人格;古人所谓‘绝交不出恶言’,所以有许多话我不愿意讲的,对于别人人格有损失的话,尤其是绝对不敢讲的。此事并且当时我曾声明:若要三月二十日这事情完全明白的时候,要等到我死了,拿我的日记和给各位同志答复质问的信,才可以公开出来。那时一切公案,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如果我是冤枉别人家来提高自己人格的——那样的人,绝不是革命党员,更不配做本校的校长!尤为本校长所深恶而痛绝的!”【注释5】

【注释1】杨树标、杨菁:《蒋介石传(1887—1949)》,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7页。

【注释2】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1647页。

【注释3】高语罕:《一封公开的信——致蒋介石先生》,载《向导》1926年6月16日第158期。

【注释4】陈独秀:《致蒋介石先生》,载《向导》1926年6月9日第157期。

【注释5】蒋介石:《停泊于黄埔军校码头的中山舰》,转引自启蒙历史网2007年12月12日《中山舰事件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