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卫生
18268700000013

第13章 个人心理健康应该怎样维护?

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预防心理问题产生的最好办法。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自然没有万能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技巧,有的只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一般性原则。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自我认识的错误往往是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有着清晰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客观评价和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也不因自己的不足而畏首畏尾。

(2)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能否正确地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是心理正常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标准。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以及环境的变化,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改造环境以满足自己的主观意愿。心理有问题者则往往置客观规律而不顾,脱离现实或逃避现实,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自然只落得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的下场。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得到他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消除孤独感,改变个体不良心境,同时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感,从而有利于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4)努力工作,适当休闲。工作对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工作不仅能使人保持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把理想转化为行动,而且可以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让人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巨大价值。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忙碌而压力巨大,人们还应当学会运用休闲来调剂身心健康。

(5)寻求他人的帮助。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当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譬如情绪难以平静、无法客观地认识自我时,不妨与亲人和朋友多加沟通,取得他们的心理安慰和理解。必要的时候,应当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不要等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才想到找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