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上善若水
18266900000014

第14章 蒙古汗国时期的全真道

蒙古汗国时期,成吉思汗大力提倡尊道,主要体现在对道教领袖丘处机的尊重和对全真道的优渥。

丘处机掌教时期,正值宋金对峙,蒙古汗国南侵之际,政治格局巨变,局势错综复杂。由于丘处机社会声誉日益高涨和影响不断扩大,使得金王朝、南宋王朝,以及创建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都认识到丘处机的价值,都向丘处机发出邀请,期待着与他商讨治国安邦之策。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在北部草原崛起。为了一统天下,成吉思汗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并且向金发难。在蒙古大军的威逼下,金宣宗被迫迁都至南京即今河南开封。

迁都后的金宣宗为了让丘处机出山议政,下诏赐他“自然应化弘教大师”之号,又多次遣使诏请丘处机进京商讨国事,但均被丘处机婉言谢绝了。

南宋宁宗也希望丘处机为其服务,曾经多次遣使诏请丘处机为南宋效力。对此,丘处机是辞不赴命,坚卧不起。在当时,各地邀请丘处机之人络绎不绝,但是都被他一一谢绝了。

恰在此时,远在中亚战场征战的成吉思汗也遣使诏请丘处机了。当成吉思汗得知丘处机博古通今、才能超群后,便想诏请丘处机为己所用。为此,处于戎马倥偬之中的成吉思汗仍对于诏请丘处机之事表现出了格外的重视。

成吉思汗曾两次遣使召请丘处机,可是丘处机隐居山林,深入简出,避而不见。成吉思汗求贤若渴,不肯放弃,于1219年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刘仲禄备轻骑素车、携带手诏再次诏请丘处机出山,演绎了自三国以来又一个帝王虔诚躬迎,礼贤下士的故事。

成吉思汗诏请丘处机的目的非常明了,一是为了求取长生之术,二是为了安民抚众,三是成吉思汗本人看中了丘处机作为道教领袖的声望和地位,以及他提倡的抚众安民的道家学说。

成吉思汗在《召丘神仙手诏》中,向丘处机讲述自己的行为都是按照全真道教旨去做的,以及他聘贤辅政的迫切心情,并且至诚地说:

朕心仰怀无已,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悬阔,有失躬迎之礼。朕但避位侧身,斋戒沐浴,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以沙漠远游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持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

于是,刘仲禄以宣差便宜使的名义奉召前往中原敦请丘处机。成吉思汗赐给刘仲禄的虎头金牌上写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的谕旨,使他沿途享有方便行事的各种特权。

成吉思汗不远千里三派朝臣诏请丘处机出山的举措,终于打动了丘处机。丘处机审时度势,决定应召西行拜见成吉思汗。丘处机应召西行的目的在他出发前赠给朋友的诗中明确写道:

十年兵火万民愁,万千中无一二留。

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

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

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

由这首诗中不难看出,丘处机不远万里西行的目的,是为了中原百姓免受屠戮。

1220年,丘处机率领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18位高徒从山东启程北行。是年二月二十日,丘处机携弟子抵达当时蒙古管理下的燕京,即后来的北京。

燕京当地官吏、士庶、僧道纷纷前往卢沟桥迎接这位大汗请来的神仙,而蒙古燕京长官石抹咸得卜亲自为丘处机安排食宿。丘处机后来才获悉成吉思汗已经率蒙古大军西征,根本不在漠北草原,离燕京更是越行越远了。

已经年过古稀的丘处机不想西行,希望在燕京等大汗东返后陛见,并自草《陈情表》奏请成吉思汗裁决。成吉思汗非但不允,反而再次下诏恳切催促丘处机西行。

1221年,丘处机不顾年迈体衰,率弟子踏上万里征途,向塞北高原挺进。历时4年,终于抵达西域大雪山之巅,即后来的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谒见成吉思汗,大谈养生之道及治国方略,颇得成吉思汗赏识。

当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时,果真是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便十分欢悦,立即设宴款待丘处机师徒一行,并且开门见山地向他讨要长生之术和长生不老药。

丘处机坦诚地直言:“但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爱其诚实,又问起统一天下之策时,丘处机对曰:“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杀人。”并且建议成吉思汗“少杀戮,减嗜欲,敬天爱民”。

丘处机提出的主张,成吉思汗都欣然接受。因此,后人评说丘处机有“一言止杀”之功。据《元史·释老志》称:

太祖时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虽然丘处机所言并没有被成吉思汗完全认可,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时蒙古军的杀伐之害。后来清代的康熙帝称赞丘处机道:“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成吉思汗待丘处机甚厚,而且尊称他为“神仙”,赐爵“宗师”,掌管天下道教。

在后来丘处机、成吉思汗二人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丘处机还不断以身边小事来劝诫成吉思汗。

一次,成吉思汗打猎射杀一只野猪时突然马失前蹄,可野猪却不敢扑向成吉思汗。事后,丘处机便入谏说:“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圣寿已高,应该少出去打猎。坠马,正是上天告诫陛下。而野猪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护着陛下。”

成吉思汗对此十分信服,告诉左右人说:“只要是神仙的劝告,以后都照做。”

还有一次,成吉思汗过桥时,桥身一下子被雷劈断了。丘处机便说,这是上天在警告不孝顺父母的蒙古人。于是,成吉思汗就诏告国人,听从神仙的指示,要尽孝道。

丘处机还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以“敬天爱民”为本,应该体恤百姓疾苦,保护黎民生命。丘处机在成吉思汗身边待了一年之后,自北印度返回中原。虽然当时战事频仍,成吉思汗还是派出5000骑兵,予以护送。

为了表达对丘处机的尊崇,临别之际,成吉思汗还赐予丘处机“金虎符”和玺书,下诏免除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成吉思汗还命令燕京行省将原金代的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

从此,丘处机得以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蒙古汗国国师的地位。丘处机凭着成吉思汗赐予的虎符和玺书,解救了大量中原人,使数万被蒙古贵族掠夺为奴的人重获了自由。

从丘处机西行论道来看,一方面劝告了成吉思汗“止戈为武”,给中原百姓带来了相对和平安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他也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带到荒凉的草原,丘处机的西行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元对全国的统一。

1224年,77岁高龄的丘处机自雪山返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就是后来的北京白云观。

当时太极宫一片凄凉,遍地瓦砾。于是,丘处机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3年完成,使殿宇楼台焕然一新。1227年5月,成吉思汗以丘处机道号“长春真人”作为道观名,亲自将修葺一新的太极宫敕改为“长春宫”。自此,燕京的长春宫为道家第一丛林,成为全真道的中心。丘处机还在成吉思汗赏赐的原金代皇帝的御花园琼华岛修建了“万寿宫”。

全真道建立的宫观,是全真道士出家后集体诵经修养之地。这些建筑是从古代我国传统的宫殿、神庙、祭坛建筑发展而来,是道教徒祭神礼拜的场所,也是其隐居、修炼的处所。

道教宫观在其布局、体量、结构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建筑格局和建筑方法,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道教宫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

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对称的建筑布局,也表现了追求平稳、持重和静穆的审美情趣。

在大的宫观,道众住房多在东部。按照阴阳五行思想,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西跨院则为配殿,或是作为云游道众和香客们的临时客房。

大多数宫观的建筑格局,为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道教认为这种格局对应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

大的宫观由数进四合院、三合院纵向铺开,层层院落依次递进,形成鳞次栉比的发展势态。道教认为这样可以聚四方之气,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区分神的等级。

在整体布局上,道教宫观模仿人体,讲究突出中轴线对称。在建筑结构上,为土木建筑,宫殿式结构,讲究天圆地方,阴阳五行。在选择地址上,重视风水。

道教宫观建筑还吸收了佛教寺院建筑的某些特点,表现在殿堂布局上,一般是山门、灵宫殿等在前,主要殿堂后中,藏经楼等在后,西厢为配殿等。

丘处机在燕京即北京地区除了广建道教宫观外,亦广度道徒,并且还创建了平等、长春、灵宝、长生、明真、平安、消灾、万莲8个传道组织。全真道进入全盛时期。

蒙古汗国时期,丘处机成为北方道教的领袖,全真道不但在北京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丘处机开创的全真道不但对我国民间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影响就更大了。

丘处机与全真道直接影响了北京民俗节日的形成。如北京正月十九的“燕九节”就是为以丘处机的诞辰为纪念日而形成的。

东归后的丘处机,可以说声名如日中天,燕京地区更是家喻户晓。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四方道众云集白云观即长春宫东侧下院建筑,以菊花为献,表达他们对丘处机的敬仰和祝福,希望他健康长寿、永远不老。

由北京燕九节的形成由来和重阳节要到白云观去会神仙的习俗,也可以看出当年全真道及教主丘处机的影响之巨大。

[旁注]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汗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有积极意义。

虎头金牌 蒙古汗国时期就已经使用的军官牌符之一。牌与符是一回事,分为虎头金牌、平金牌、平银牌3等,又称为虎符、金符和银符。大致上是万户佩虎符,千户佩金符,百户佩银符。虎符还有三珠、二珠、一珠的区别,三珠为最高,只有上万户府达鲁花赤,万户以上的掌军者才能发给。

行省 原为中央派出的高级机构,以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南宋、金时已有行省之称。元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全国增设10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明初撤销行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清初增为18个行省,后又增为22个行省。

塞北 古代指长城以北。塞是指边塞、要塞,相当于今日的明长城。而以此为界,以北的部分已经出边塞,故名塞北。亦泛指我国北部地区。偶尔会与塞外一同使用。地形以高原为主。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少数民族集居地区之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丛林 凡道家子弟的聚集修行之地,都有个称谓。大者为“宫”,次之为“观”,余者皆可称“庙”,单间者亦可称“堂”,不一而论。这些宫观庙堂,统称为“道教丛林”。道教的全真派、正一派都是如此。全真教第一丛林是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

八卦方位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后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乾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

风水 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也称青鸟、青囊。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认为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那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

白云观 天下道教第一丛林,道教主流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位于北京。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元初,丘处机改为长春宫,后来其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白云观为世界道教上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唯一完整的明版《正统道藏》。

[阅读链接]

在全真教发展史上,丘处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丘处机也是一个史册有名的高德道长。

1191年10月,丘处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栖霞。他回到家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故居的基础上扩建了滨都宫。根据《栖霞县志》记载,滨都宫内及其附近,当年建有丘真人考妣墓、长春仙井、丘真人庵、铁树等。丘处机回到栖霞后,消息很快传遍了登州、莱州和宁海州,他先后到三州弘扬全真教,足迹踏遍了昆嵛山、崂山、罗山、蓬莱、掖县等著名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