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做证的石头
18264100000012

第12章 银行前的水坑

唤归

余显斌

三年了,隐藏在大山的深处,长发披肩,衣衫褴褛,他,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野人。更可怕的是,他的心已经彻底地死去。

三年前,他贪污了几万元,从而锒铛入狱。

面对着人生的跌宕,那时,他坐在办公室里不言不语,整整一天一夜。其间,他多次准备自杀。可天亮后,依然长叹一声,走向了公安局,准备自首。

他舍不得妻子,更舍不得自己牙牙学语的儿子。儿子,是他的命根子。

走的时候,他留恋不舍地吻着孩子花骨朵似的嘴唇,然后对妻子说,等着我,不久,我就会回来,我们一起好好地过日子。

可是,妻子并没有等他。三四年后,传来一个消息,妻子走了,带着儿子,另嫁了他人。

一夜之间,监狱里,他老了许多。

失去了家,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失去了精神的支撑。他,成了孤家寡人,成了一堆被别人抛弃的狗屎。他想,从此,再也没有人等待他回家了,也没有人同情他了,更别说爱他怜他。他的心,死了,一夜间。

哀,莫大于心死。

他不想改造,也不愿改造,因为改造已失去了目的和动力。他愿意死,死,是一种多好的解脱啊,这以后,再也没有了思念的折磨,没有了等待的痛苦。可是,出于一种渺茫的希望,他没有自杀。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出去,找到自己的儿子,看上一眼,然后再自杀,一了百了。

他越狱了,而且出乎意料地获得了成功。

风声鹤唳,东躲西藏,他来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由于风声紧,他再也不敢出去了,在这座山里一躲就是三年。三年中,他采摘野果,渴饮山泉,与山林野兽为伍。三年来,他须发虬结,衣衫破烂,几乎已丧失了语言能力,甚至是思想能力。

但,在他的灵魂深处,仍闪现着一个念头,见见儿子。

这座山里,草药很多,常常,会有一些人上山采药。

躲在山林深处,他经常暗暗观察着他们。这时,他才深深地感觉到,人,是多么地亲切啊!

在这些采药的人中,他经常会看到一个孩子,上十岁的样子,穿得很烂。看见这个孩子,他就想起自己的儿子,那个长着花骨朵一样嘴唇的儿子,那个奶声奶气地喊“爸爸”的儿子,现在,他也这么大了吧,没有了爸爸,他大概也像这个孩子一样,小小的,就肩挑起生活的艰难了吧。

他的心里,升起一种温柔,一种愧疚,不自觉地走了出来。

看见他,孩子愣了愣,有点惊恐。看着他一身破衣,脸色温和,本能的,孩子的心里又平静下来,掏出一个馒头,递过去。他接过,大口地咀嚼起来。这是三年来,他第一次吃到的最好吃的东西。

看见他吃完后,意犹未尽的样子,孩子又递过一个。

“不,我——都让我吃了,你咋办?”三年来,第一次,他开口说了话。

“我家里还有。”孩子眨着亮亮的眼睛。

他接过来,泪,一滴滴落下。他想,他的儿子也会这样善良的,一定的,因为小时,他连虫子都不敢踩。

孩子走了,他,这次竟无来由地担心起来,怕山高了,怕路陡了,怕孩子摔倒了。这孩子啊,太小了。

从此,每天,孩子上山,总会给他带点吃的东西。

从此,每天,孩子上山,他都会提心吊胆。

也是一个早晨,阳光如水,当他接过孩子的烤白薯,目送孩子爬上云雾中,越爬越高时,他的心,又一次慢慢地吊了起来。

云雾深处,突然,传来一声叫喊,是孩子的。

他感到自己的心“噌”的一声,仿佛掉了下来,扔下烤白薯,向山上爬去。

孩子摔倒了,躺在崖下的一块草坪上,昏了过去。

他俯下身去,慢慢抱起孩子,仿佛抱起一个熟睡的婴儿,生怕一不小心会弄醒了。孩子睡在他的怀里,长长的睫毛阖着,上面挂着阳光的碎片。他俯下身子,无声地吻着孩子的脸,就像自首那天,吻别自己的孩子一样。

然后,背起孩子,一步步,他向山下走去。

由于送的及时,孩子得救了,可他,又一次走进了监狱。当我去采访他时,问他后悔不,他摇摇头。我问为什么,他笑笑,却说不出来。

他不知道,是小孩的爱,如一声漫漫长夜中的呼唤,让他深陷在恨的深渊中的良知突然醒来,走出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