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与性格
18263800000015

第15章 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习惯剖析】朋友之间,最令人动心的是对方时刻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总是先于自己一步进行周到的安排。在这方面,杰出的外交家周恩来堪称典范。

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多次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晤。当他们聚在一起商讨问题的时候,周恩来总是提醒工作人员把屋里的电扇关掉。原来,细心的他发现苏加诺有些怕风。尽管自己要承受酷热的煎熬,但是周恩来却设身处地为国际友人着想,令苏加诺异常感动。这件小事密切了双方的信任,加强了彼此的合作关系。

周恩来总理身上体现出来的杰出外交家的胸怀、气质和风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善于进行换位思考的结果。最大限度地从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权衡利弊,采取周密的行动,这就是周恩来外交艺术魅力的制胜法宝之一。

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是我们建立友谊、赢得对方青睐的重要方式。因为换位思考意味着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作出的决策才更有推行的基础,更容易达成目的。此外,和朋友产生误会的时候,进行换位思考还是我们有效化解矛盾、保持友谊的良方。坦率地说,维系朋友关系花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将它破坏,这种损失是巨大的;所以换位思考可以使我们冷静处理并积极面对眼前的窘境。

“人生中难得有几个真心的朋友,”我们要养成进行换位思考的习惯,给朋友理解和友爱,以真心换来真情,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心得感悟】换位思考是我国传统的道德要求,孔子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典型的代表。而在外国智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太福音》中有这样的记载:“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此,在处理朋友关系时,我们要坚持这种黄金法则,才能使自己避免成为一座孤岛,从而在个人持续发展、建立融洽人际关系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行动指南】马克思指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坚持换位思考的原则,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自己进行换位思考,不能强求对方也这么做。进行“换位思考”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不能凭借主观意愿苛求对方,否则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进行换位思考只能默默地进行,成为我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动,不能表达出来,也不能在主观上要求回报。朋友之间的给予和索取是不讲对等的,它是一种长远的投资,更是我们心灵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