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的288条妙计
18261600000024

第24章 充分意识信息的价值

第一节 聊天的内容里有大量有用信息

做船业,是要落心机下去的!要研究。自己嘛,一定要肯吃苦,要努力,船在外面走,你就要跑来跑去,报告、情报就要多,电话要通,要灵!譬如说,现在中东的局势你自己看不清楚,那么你怎么去决定一条船租务的处理方法?

——包玉刚(世界船王)

法国许多公司获信息别具一格,“工作晚餐”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聘请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名流作兼职顾问,这些顾问的工作就是定期陪公司董事长共进晚餐,通常称“工作晚餐”。进餐时,两人边吃边谈,从政治到军事,从高科技发明到新产品的开发动向,从国际国内时事到市场动态……海阔天空,无所不谈。董事长或提出几个自己关心的问题,专家则一一对答如流。

饭毕,两人各奔东西。董事长吃饭的同时,也“吃”进了许多最新信息,以及从这些可贵的信息中获得的启示,这给他的公司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而专家酒醉饭饱之余,还能从公司每月获得数千美金的“陪饭”薪酬。

第二节 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

管理中决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承认。但是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也就是给答案上。这是错误的。实际上,管理决策中最常引发错误的是过分强调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正确的问题。

——彼得·杜拉克(美国管理之父)

(1)由“独裁”走向“总裁。”

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决策,要提高决策的正确率,都必须基于群体信息。决策应从一次创业时的“独裁”,走向二次创业时的“总裁”。也就是公司在一次创业的时期,什么事情都是领导者一人定夺;到二次创业时,应该先汇总,然后再裁定,这就是“总裁”。

(2)愿意并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总经理要愿意听取,并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在现实中不少能人在一次创业过程中,确实成绩斐然,但一次创业的成功,很有可能导致创业者骄傲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只会“独裁”。因此,决策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局限性,个人知识的有限性。只有这样,决策者才能真正领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道理,才能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3)建立专家顾问团

当在公司内部征求不到意见怎么办?可以建立专家咨询团或者顾问团,即到外部征求信息。

第三节 敏锐的情报感应能力

对商业信息极其敏感的人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总是时刻需要保持着这种敏锐。信息满天下,专寻有心人。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准确的情报,会使一大笔生意成功。

——刘文汉(香港制造假发的开山鼻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微利时代更是如此。微利时代,虽然信息高度发达,但是,市场形态是千变万化的,综合性、大范围的信息,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出一个局部地区的市场状况或消费动向。经营者既需要把项目放在大市场中来思考,同时也需要在广泛地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市场区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洞察先机,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市场真实状况的判断,然后做出科学的预测。项目只有符合市场的真实状况,生意才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美国肯德基炸鸡早已为国人所熟悉,但对它是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知道的人却不多。肯德基炸鸡打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起初,肯德基公司派一位执行董事来中国考察市场。他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报告说,炸鸡在中国有消费者,但无大利可图,因为中国消费水平低,想吃的多,但掏钱买的少。由于他没有进一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仅凭直观感觉、经验做出预测,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为由降职处分。

接着公司又派了另一位执行董事来考察。这位先生在北京的几个街道上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然后请500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品尝炸鸡的样品,并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及北京的鸡饲料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总体分析,得出结论:肯德基打入北京市场,每只鸡虽然是微利,但消费群巨大,仍能赢大利。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开张不到300天,赢利就高达250多万元。

第四节 信息越快越准,赚钱越快越多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比竞争对手做好一点。就像奥运赛跑一样,只要快0.1秒就会赢。

——李嘉诚

犹太商人认为有了宝贵的信息,得到了好的主意,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经验措施,才能使愿望变成现实,把信息变为金钱,否则一切都还只是空想。

经营者获取市场信息,制定经营策略,为的是要把握机会。所谓机会是指一时一地出现的某种特殊条件,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稍纵即逝。精明的人一旦顺手“牵”着机会,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它,利用它。

靠信息发财,是办实业做买卖必不可少的法宝,没有信息,经营者就像双目失明的盲人,面对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而不知如何起步。

1973年,日本东京三菱公司总部收到了驻卢萨卡情报人员的报告,说扎伊尔发生了军事叛乱,叛军正向赞比亚的铜矿区移动。他们经过分析和推测,认为叛军一定会切断交通。那里出产的铜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交通一旦被切断,必然要影响国际市场上铜的价格。而这种情况尚未引起新闻界的注意,伦敦五金交易所铜的价格仍维持每吨860英镑。

于是,三菱公司决定立即大量购铜。不久,叛军果然切断了交通,使得铜价迅速上涨至每吨921英镑。三菱公司抛出库存,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做生意对信息的要求一是准确,这是前提。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对信息的敏感度死掐着公司成长的咽喉,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核心商务区办公,无疑是看好这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快。这里“快”又有两层含义:一是得到信息快,在别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我方已经做好的各种准备;二是当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后,就要快速拿定主意,敲定方案,安排人员组织实施。

比如得到加工某种产品很有市场销路的信息后,就要快速实施自己的计划:

(1)快速设计

即有销路的新产品,按照其规格、质量、牌子进行设计,且设计的时间不能拖得太久,以免耽误时间,影响快速投产。

(2)快速筹资

设计完成后,要尽快筹集资金。凡是搞经营项目,没有一定资金的投入,问题就不好解决。而筹集资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把需要数量、筹集渠道弄通,一定要资金齐备,不误时机。

(3)尽快投产

只要生产或经营条件具备了,就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以最快速度,把产品生产出来,把商品调运回来,完成商品上市销售前的所有程序。

(4)销售要快

俗话说:“行情是六月的天,疯狗的脸,说变就变。”当你把产品生产出来、把商品运输回来之后,一定要趁着行情好的时机,赶快销掉脱手,将产品变成货币。当然,犹太商人认为,也会发生另一种情况,当你的产品生产出来,商品运输回来时,市场行情不好,但已分析预测到,等一段行市会涨,行情会好,那就不妨等待时机。这样利用信息,就一定会赚上钱。

第五节 提取有效信息

因为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信息泛滥的时代,现在的老总们每天面对大量的信息而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形下,经过思考的信息加工就显得很重要。我上网也是在有目标、有主题地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当一些信息能够触动我,我就会思考得很深;往往大半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戎巨川(博洋集团董事长)

俗话说,信息灵,百业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经营者必须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随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在于耳聪目明。获取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这就是对信息的“理性算计”。

在洛杉矶市郊外的海边,有一座涂成白与黄两种颜色的二层大楼。四周用铁刺网围起来的这栋大楼,经常有许多警卫带着手枪小心翼翼地在巡逻。这个警卫密布的大楼就是驰名世界、走在时代前端的情报分析公司,它叫做“兰德情报公司”。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产业的时代,拥有优秀的头脑和能供给最新知识和最新技术的公司将大受欢迎。

从事收集大量最新而可靠的情报,然后把它加以研究分析,再把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给公司界和政府机关的生意的公司,叫作头脑公司。这种公司现在在美国一共有400多家。其中兰德公司历史最悠久,同时它的规模、它的情报的正确性也是举世无匹的。

如果在获得信息的时间上并不占先手,但能从各种信息中解析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据此作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上,同样可以占据先手,到达成功的彼岸。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一家贸易公司驻莫斯科的代表,有一次给公司总部发出了一封电报,电报里告诉总部这样一则消息:苏联的几名高级对外贸易官员准备启程前往纽约。

这家贸易公司从这封电报中感觉到了某种可以发财的机会。他们是这样分析的:苏联这么多重要人物前往纽约,显然两国之间有重大行动,而这些行动又如此秘密,可见事关重大。而事情越秘密越会引起重大的反响。

鉴于上述分析,该公司总部电令其驻美国纽约的代表,密切注视这些前苏联人在纽约的活动。前苏联人的行动极为神秘,根本无法同他们接触,更无从知道他们纽约之行的意图,只从公开的材料中了解到接待前苏联客人的美国官员中,有分管外贸和分管农业的。前苏联人在纽约稍事逗留就飞往科罗拉多州去了,至于去干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贸易公司驻纽约代表只得将这些少得可怜的材料汇报给公司总部。

公司总部却从这些支离破碎的材料中分析出了有价值的情报来。他们知道,科罗拉多州是美国的产粮区,当年正值丰收,美国分管外贸和农业的官员陪同前苏联官员前往那个地区,显然是与粮食有关,而前苏联当年的粮食歉收,缺口很大,由此他们判断出前苏联官员此番纽约之行是同美国政府洽谈购买粮食事宜的。

基于这个判断,日本贸易公司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密令其在各国的分支机构同时采取行动,不动声色地从国际市场上购进了大批粮食。由于行动极为秘密,日本人并不亲自出面,而是寻找各种各样的代理人,所以这一巨大行动竟没有被有关方面察觉。

没过多久,苏联和美国达成了一项从美国进口大批小麦的协议。消息透露出去之后,震动了各国的粮食贸易商。世界粮食市场价格顿时暴涨。日本的这家贸易公司趁机将购进的粮食抛售出去,一进一出,转手之间,就使该公司获得了巨额利润。

第六节 时变我变,及时收缩

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戈登·摩尔(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因此,选择作战方向、制定作战方针以及实施作战计划都必须随变化而变化。纸上谈兵、墨守成规、按图索骥,只能被战争的汪洋大海所淹没。

市场竞争是一场没有炮火硝烟的战争,“商情”同样是瞬息万变的。

时变我变,关键在于一个“先”字。必须抢在周围的环境再次“变化”之前,改变已经“过时”的计划,掌握主动权,先发制人。

清朝末年大德通票号的伙计高钰聪颖机灵,善于交际,票号就叫他在外面跑业务拉客户,他善于通过其他人了解客户的性格和癖好,然后上门揣摸他们的心理,投其所好,到了一定火候,才提出建立业务关系的要求。这样,他拉到的业务和建立的客户群最多,深受大德通票号管事们的器重。经过20来年的努力,他成为大德通票号的总经理,是当时各大票号任命最年轻的总经理。

高钰的经营理念与众不同,他崇尚务实,力求实效,认为一个人能干的事就不要分配给两个人,每个人应职责分明,并非常重视号内同仁的精诚团结,避免内耗。因此大德通票号业务量大,但用人却不多,经营效率很高。

高钰还是一个非常具有远见卓识的商界精英,他通过与许多清廷要员建立的良好关系与频繁交往,对清廷的政情内幕了解很深,因而对时局演变判断较准,并能及时调整大德通票号经营策略。山西票号发展过程中的几次灭顶之灾,高钰都有所预见,及时收缩了放贷规模,使大德通票号在颠沛动荡的时局中始终没受到很大的损失。

社会总是处于变革之中,一个优秀的商人要能根据时局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该发展时发展,该收缩时收缩。审时度势,处变不惊。这是一种大商人的素质,有了这种素质,必有大的作为。

在商业活动中中,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即“不拘束于体面,而以时变我变为前提”。依据这一信条,在经营活动和生意谈判中一定要坚持以和为贵,甚至在一定情况下,甘愿妥协退步,以赢得时机发展自己,结果可能是退一步,进两步,实际上还是自身获益。在生意场中,一味地咄咄逼人很有可能使人陷入死胡同,要谨记,时变我变,以变求和,有时甚至要以退让来换得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