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智商决定经商
18261500000057

第57章 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

企业的基础是个人,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没有了解个人能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企业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活力,企业的所有问题都在于人。

——张瑞敏

日本三泽之家公司总经理三泽千代常常提及一个“鲶鱼”的故事。据说渔民在挪威捕捞沙丁鱼时,总是想方设法,将沙丁鱼活着带回渔港,因为倘使能将活的沙丁鱼带回去,就可以高价出售。可是这种努力总失败,沙丁鱼在中途多半死掉。然而,其中一艘船总能让沙丁鱼活着回去,该船船长将这作为一个秘密不让其他渔民参观船上放置沙丁鱼的鱼槽。后来人们发现,他在鱼槽里放入了一条鲶鱼,当鲶鱼进入鱼槽后,沙丁鱼发现这个陌生的家伙,觉得新鲜而又紧张,左右冲突,于是活蹦乱跳起来。

海尔兼并企业的一贯做法就是先派去企业文化中心的人,他们认为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只要企业注入了海尔文化,一条条“沙丁鱼”立刻就活蹦乱跳起来。

青岛海尔集团在兼并原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时,海尔总部首先派企业文化、资产管理、规划发展、资金调度和咨询认证五大中心的人员开赴红星,开始贯彻和实施“企业文化”先行的战略。

全新的海尔观念,使原红星员工受到强烈震撼。集团还组织员工参观海尔冰箱公司,使他们亲眼目睹了海尔科学有序的管理现场,领略到其精髓“责任到人”的涵义。还是原来红星厂那些人,还是那些设备,海尔也没注入资金,只是派来几位领导,红星厂在被兼并后三个月开始扭亏为盈。

海尔的做法与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是一脉相承的,其成功的核心都是充分实现对人的关注,使管理回归到本原。

例如,海尔非常注重开发人才的潜能。他们一方面创造先进的科研开发条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出台向优秀科研人员倾斜的包括工资、住房、职位升迁等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专家级人才以及高学历、高能力的博士生、硕士生加盟海尔,成为技术创新工作中各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海尔对科研人员还采用“赛马而不相马”的动态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科研人员内部把外部竞争效应内部化,每个人的收入不是上司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根据科研人员的成果创造的市场价值决定开发人员的报酬。同时借鉴国外高科技公司的经验,在海尔计算机事业部逐步实现了科研人员股份制,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

不激励没有本事的人,只是任他得过且过,大不了浪费一个人力。但若激励不得法,令他去帮倒忙,或者愈帮愈忙,不但分内事没做好,还连带影响到别人,为害甚大。

过去有句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把企业比作大河,职工比作小河。而我们认为员工不应是小河而是源头,如果源头不冒水,大河肯定就干枯了,小河是用户,用户从大河中得到收益,又反馈给源头,这就是源头所需要的利益。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发挥能动性,保证科研开发的活力。

对下属进行激励应该注意的是:凡是大家看法想法一致,要公开对下属进行激励,目的在于获得大家良好的回应,以扩大影响;若是见仁见智,而又非奖赏不可,便应暗中进行,以减少误解或不满。有些行为,例如为维护公司信誉而与外人争吵,应该私下感谢,避免大家仿效。

普遍性的可公开实施,特殊性的,除非众所公认,否则以暗中为宜;牵涉到个人荣誉的可私下激励,涉及单位或团体荣誉的,则公开表扬;大家差不多的奖赏宜公开,而彼此相差较多的,最好暗中奖赏,以激励较差者下次努力赶上。公开等于撕破脸,而用“无所谓”来应付,就失去激励作用。

沙丁鱼是由于受到刺激,才保持生机勃勃。人才也需要激励,激励是商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领导一下子并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人,因此,可能会用不准人。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纠正,遵循因事设人的法则,一定要用准人、用好人,避免用错下属的情况发生。

没有竞争压力的组织一定会走向没落和衰亡。管理者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适当的张力,从外部引入竞争、引入冲突、引入动力,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整体效能。而真正有效的工作团队如同一支成功的足球队,全体队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同时更要密切配合,精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