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英)
做生意不能只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创新、不前进,最终会被时代发展的大潮所淘汰。商人要想保持事业长盛不衰,就必须随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更新不仅仅是产品的创新,还要有管理上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创新,是做大的唯一出路。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杰弗里说:“创新是做大公司的唯一出路。”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而这种竞争主要是创造力和创造性的竞争,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来自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革新。所以,现实的情形是要么革新、不断创造,要么就是死亡和破产。
以前,在美国的飞机制造业中,波音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正代表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放眼未来,一个是目光短浅;一个是大胆创新,一个是谨小慎微;一个是把长期优势看作首要任务,一个是把短期利益当成优先选择。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近视眼”使得它总是那么“吝啬、保守”;“近视眼”使它做出了放弃研制新一代商用喷气式飞机的决定;“近视眼”使得它处处落在波音公司的后面。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多引擎轰炸机的时候,一些飞机制造公司都把多引擎一词解释为双引擎,唯有波音公司雄心勃勃地突破技术难关,设计出了四引擎的巨型轰炸机。“空中堡垒B17”就是该公司的最佳杰作,数年间就生产了12731架,在对德战争中发挥了无比的威力,波音之名也由此让世人知晓。
不久,波音又推出了B29重型轰炸机,共制造了4000架,投下了17万吨炸弹及燃烧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也是这种飞机。因大量制造轰炸机,促使波音公司的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波音公司因此被人称为“不知后退的勇夫”,“像条野牛在向前狂奔”!
从20世纪50年代起,波音公司又集中技术力量,研制并大量生产八引擎的超级空中堡垒B52轰炸机,这种飞机在越南战场上成了最活跃的角色。与此同时,波音公司着力研究喷气飞机。他们认为,随着世界形势日趋向和平方向发展,除了制造用于战争的军用飞机外,还应大力发展民用喷气客机。
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蜗牛步子的航空事业,有损美国的威信。”美国政府决定制造超音速喷气客机,估计需要资金45亿美元,拟定仅由一家公司负责,由政府辅助90%的资金。当时有不少飞机制造公司竞相争取这一生意,但激烈竞争的结果,唯有波音公司得到了这项任务,因为几乎在同时,他们已投资1600万美元开始研究了。1958年10月,他们首先推出了波音707,并立即交给泛美航空公司在纽约和伦敦之间的航线上试航。
当时,道格拉斯公司也积极竞争,决定迎头赶上,但他们在时间上迟了整整两年。1961年,波音公司又推出了波音727和737,使道格拉斯公司望尘莫及。当其他公司拼命追赶之时,波音公司又推出了超大型喷气客机747,这种飞机可载客490人,若改货物可载1000吨。波音公司始终在技术领域中占尽先机,在航空界中一直占有绝对的优势。
半个世纪过去了,道格拉斯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就不得不同麦克唐纳公司合并,成了“麦道公司”的一部分。而到了1997年,波音又兼并了麦道,并且两家合并了之后,新的公司仍叫波音,而麦道永远消失了。美国波音飞机公司靠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抓住一个又一个机遇,成长为全球第一大飞机制造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在经济发展史上,制度变迁能否成功或者说制度变迁走什么样的道路,取决于两个因素的共同制约:一是复杂的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二是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报酬递增”。在前一个因素的制约下,制度变迁不可能完全按照初始阶段设计的方向演进,往往一个偶然事件就会改变制度变迁的方向。就后一种因素而言,当“报酬递增”普遍产生时,制度变迁就会得到支持和巩固,而且在这个基础上一环扣一环,沿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
波音公司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印证了诺斯说的“报酬递增”:创新造就初步的繁荣;初步繁荣支撑着创新继续深入;深入创新造就进一步繁荣;繁荣再支持创新。这一良性循环是波音公司的发展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是头脑竞争的年代,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使人们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去解决。经营者必须创新求生存,抓住一切机会,全力以赴地革新进取,才能获得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