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初高中女生99%需要妈妈的关爱
18260000000018

第18章 用平常心对待女儿的“人际交往。”

友情是沃土,滋润着“女儿花”

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翅膀,谁能够离开好朋友不感伤。朋友是人一生当中不可或缺的。而初高中纯洁的友谊几乎都能“新鲜常在”,值得强调的是,少女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分清友情和爱情。不要因为一时的懵懂和冲动而抱憾终身。

1.切莫将早恋一棍子打死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早恋”时,家长千万不要拳打脚踢,施加重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那么当女儿有了“早恋”的苗头,或已经“早恋”了,当妈的应该怎么做呢?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遇事愿意向父母诉说的习惯,这可以让孩子觉得你能了解她们,能站在她们的立场上,用她们的观点和思路去分析面临的情境。

做父母的一定要采取民主的教育方式,这样你就能知道她们真实的想法。而且这对于培养孩子开朗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特殊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态,给以必要的疏导。当你与孩子的关系比较融洽后,彼此间也会比较容易沟通,孩子也会向你讲述自己的想法。对青春期出现的变化,不妨“拆穿西洋镜”,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隐私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将减少有意无意的文饰对正常教育的干扰。

爱情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有别于其他生物类的浅层生理冲动,其“深沉”包括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所以,爱情才成为人类独享的一种情感。爱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式,她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她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正意义的人的标尺。因此,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爱的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懂得爱,还要让孩子在懂得爱的过程中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思想成熟的人。

教会孩子识别他人,特别是识别异性的方法。人说初恋是美妙的,在孩子们眼里,初恋的对象是不可能再好的完人,其原因在于对异性的特殊感情蒙蔽了真实。因此教给孩子如何摆脱微妙情绪的影响去识别异性,并鼓励她们结交更多的异性,有助于辨识异性和把握自己。这方面的教育似以社会见闻和小说故事为好。

认识社会,认识婚姻。由于言情小说和影视的煽情,孩子们往往对真实的社会和婚姻欠缺了解。如果带着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去观察亲友的家庭,到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事务处去了解现实的婚姻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一起讨论,也许大部分孩子就从绮丽的梦幻里脱身而出了。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要先补课

大多数家长小的时候没有经过多少性教育,对青春期的感情处理也没有多少经验,因此,父母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教育孩子,是个严肃的问题。

在家里,不少家长都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技能和本领,当孩子遇到早恋的时候,他们选择用“堵”和“打压”的方法来对待。其实,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时,家长应补充与孩子沟通的知识,如果缺乏的要及时补课,经常和孩子们讨论恋爱、性爱等话题。

不要夸大早恋的作用

对于孩子的早恋,要冷静思考,不要夸大早恋的作用,也不能夸大早恋的危害作用,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才能对话。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疏导远比堵更为重要。

2.让孩子们尽情交流自己的烦恼

“女儿13岁了,没有太多玩伴,想找家住附近、年龄相仿的孩子做朋友,共同玩耍。”这是一位母亲近日在网上为女儿发的一则征友信息。她对性别、人数都没有要求,但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门当户对”。

按照这位母亲的想法,为女儿选择一个“优秀的、可靠的同龄人做朋友,可以避免她沾染上坏习惯”,而且一旦孩子交友成功,朋友们可以到对方家吃饭甚至过夜,家长们也许会带孩子组团出游,从而形成一个固定的小圈子。

这位母亲爱孩子的用心可谓良苦,但这样的思路却未必行得通。

第一,小孩子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处于逐步发展和形成时期,都还没有定型,即使你现在选择的是一个优秀的可靠的同龄人,但不能保证他就一直优秀下去,因为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孩子的“可塑性”决定了今天是“好孩子”,明天未必是好孩子,同样,今天是“坏孩子”明天也未必还是坏孩子。如果今天的“好孩子”明天变成了“坏孩子”,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第二,即使你不让自己的孩子和自私、喜欢说脏话的孩子交往,人为地在他们中间划一条“三八线”,把他们分隔开,但并不保证她不会受到“坏孩子”影响。因为同在一个托儿所、幼儿园里,即使相互之间不来往,但她还有眼睛,别人的所作所为她都可以看到,她还有耳朵,别人所说的话她也可以听到,可以说。家长即使限制得了孩子的交往,但无法限制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孩子照样还是要受影响。

第三,且不说家长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划定“朋友圈子”,能不能为孩子所接受,能不能限定孩子和朋友的交往,即使能被孩子勉强接受,这样自小为孩子划定“朋友圈子”,将孩子限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也必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心智健康的发展。

因此,如果真想为女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她快速学会怎么样交朋友的话,重要的倒不是为孩子找朋友,人为地划定一个“圈”,而是要尽快地教会孩子什么样的行为和语言为“好”,什么样的行为和语言叫“坏”,什么样的孩子叫“好孩子”,什么样的孩子为“坏孩子”,从而正确引导孩子自觉地亲近好孩子,远离坏孩子的影响。

为了孩子能有自己的朋友,给家长几点建议。

①帮助孩子寻找朋友。如果孩子已经交上了朋友,家长要及时给以强化,比如对孩子说:你有了自己的朋友,很好。

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或者说:”我很想见见你的朋友,你看可以吗?如果孩子还没有朋友,则应积极帮孩子寻找。比如让孩子与家附近的朋友一起玩,与同事或同学的孩子一起玩,最好是同龄、近龄的。适时与孩子讨论他们交往的情况,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帮孩子选择朋友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能够合得来,二是能够优势互补。孩子们的优点在互动过程中强化、发展,孩子们的缺点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克服。还可以利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与孩子朋友的家长约好,带孩子一起出去旅游、度假,创造孩子之间的交往机会。这种方法很有效,家长带动孩子交朋友。此外,亲戚的孩子之间更容易交往,有这方面条件,应充分利用。

②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孩子交朋友,大人对孩子的朋友要当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小朋友来家里时,家长应该说:“我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而且要让孩子认真接待一番。一旦孩子们自己玩起来,学习起来,家长就可以退居“二线”了。孩子们时间观念不强,要适时提醒,提醒的方式要注意:“时间不早了,是不是约定下次来玩(或学习)的时间,你们商量一下,好吗?”

③给孩子交朋友以具体指导。孩子毕竟是孩子,与朋友交往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细心观察,给予指导。孩子们之间出现摩擦或者裂痕,家长应该了解原因,做出分析,指导孩子们化解矛盾。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长,影响了学业,应跟孩子们一起讨论,让孩子们认清利弊,主动采取措施。几个孩子在一起,往往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头儿”,做好“头儿”的工作很重要。

④与孩子朋友的家长主动交往,共同指导孩子、带动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孩子成了朋友,家长都有交往的需要,因为家长都存着某种担心。家长们来往之后,对孩子是一种促进,许多具体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有一句名言: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的女儿应该在朋友圈中长大成人,这对于今天的独生女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