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人教育心理学
18258900000017

第17章 德育心理

人的心理虽极为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德,另一方面是才。德育心理就是品德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它涉及的问题很多,这一章只着重讲三个问题:德育心理概述;成人学员品德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成人学员品德教育的任务和思路。

第一节 德育心理概述

一、德育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德育心理

德指品德,育指教育,心理指心理的现象和规律。德育心理就是指品德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那么,德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呢?各人的观点不同,角度不同,表述的方式也不一样。

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章《品德及其形成》,共讲了四个问题:关于品德的概述;品德的结构与形成过程;品德培养途径的心理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A·B·彼得罗夫斯基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第九章是《德育心理学》,共讲了六个问题:德育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个性的结构及其形成;德育是完整的个性结构的形成;学生心理学研究;有非社会的儿童心理特点;学生个性在集体中的形成。

邵瑞珍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中第十章是《人格因素》,共讲了四个问题:动机对学习的定向作用;焦虑与学习;教条主义与极权主义;学校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以上三本书,虽然观点、角度和表述方式都不完全相同,但却有许多本质上相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德育心理研究的基本范围。

1.德育心理概述;

2.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过错行为的矫正。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指品质,德指道德,品德指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心理品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人是社会的动物,他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的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各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是道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在我国,良好的品德就是指个人按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比如,勤奋学习、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奉公守法、艰苦朴素、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等,都是我们国家要求每个公民具备的品德。

所以,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的结构虽然极为复杂,但仍可归结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

1.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它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2.道德情感。它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一般说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或他人、本人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新认同并要求得到维护的道德观念时就会引起积极的的情绪体验,否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3.道德意志。它是伴随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而产生并准备按照道德标准发动和维持行为的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坚定不移,坚贞不屈和坚持不懈的信心、决心和毅力。

4.道德行为。它是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是履行和维护道德的实际行动。

一个人品德的心理结构,就是由对道德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有机结合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其中对于道德的认识和对于道德的情感是主观的;道德意志是主观过渡到客观的准备;道德行为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一个人具有某种道德认识,不一定就会具有某种道德情感;具有了某种道德情感,不一定就具有某种道德意志;具有了某种道德意志,也不一定就具有某种道德行为。只有一个人具有某种稳定的道德观念,并在它的支配下一贯地出现某些道德行为,我们才说他具有某一品德。所以,要是知道某人有某种品德,就可以预见或期望他在特定情境下将如何行动。

从我国的情况看,建国以来我国的德育心理研究一向比较薄弱,只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迅速的进展。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有鉴别地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大力开展我国的德育心理研究工作,才能逐步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德育心理学体系。

(三)加强品德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论从社会需要方面看,还是从个体发展方面看,加强品德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需要看,品德教育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一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除了依靠强制性的党纪国法来调节以外,还要靠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列宁曾经尖锐地指出:“有了新的道德可以使人类社会摆脱旧的进入新的,否则要开倒车。”而新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也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因而要加强品德教育。

从个体发展看,德和才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两个相得益彰的侧面。只有具备为真理而奋斗,为造福人类而拼搏的优秀品德,才有可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刻苦钻研,不断增长和发挥自己的知识与才能,也才能对技术精益求精,竭尽全力攀登科学高峰。反之,如果一个人利欲熏心,贪图享受,追求虚荣,即使智商很高,也会不学无术,其聪明才智很难发展和发挥。古人说“利令智昏”“玩物丧志”,都是指不良品德对智力发展和发挥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当然,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也会影响其品德的发展和形成。因为他能够依靠聪明才智更快、更正确地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洞察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了解人生的奥秘,从而也就容易形成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与才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德。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了彻底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德,就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低级趣味和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光关于德与才有以下精辟的论述。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就是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认识主要是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标准及其意义的认识。它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道德知识的掌握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掌握了一些辨别是非、评判善恶和好坏的标准,但这些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没有概括化和系统化的。例如,我们常常知道了某些事和人是好的,另一些事和人是坏的。但为什么是好的,为什么是坏的却不知道,没有提高到理性去认识。

2.道德概念的形成

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学员在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中,经过类化便逐步地掌握了一些道德概念,即衡量是非、好坏和善恶的基本尺度,并逐步学会用这些尺度去辨别是非。

3.道德判断的发展

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学生应用已经形成的道德概念分析评价具体道德行为的过程。这种分析评价的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

为了促进学员道德判断(即道德评价)的能力,教师应当经常进行道德评价的示范,如利用教材内容和日常发生的典型道德事件作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还应当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教育的环节,如命题作文、主题班会、电影座谈、过失分析,开展小评论、评选三好生等活动组织学生对有关道德事例展开讨论,然后通过小结予以提高。

4.道德信念的产生

道德信念就是坚信道德认识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和动力性的道德观念,即坚信无疑的道德认识。

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判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道德认识形成的核心就是形成道德信念。

从根本上讲,人的道德认识分为性质不同的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约定俗成的道德知识。例如通过伦理学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报刊的宣传等,人们知道了社会要求人们评价是非好坏和善恶的标准,并且也能讲出这些标准,甚至还可以通过写文章、做报告论述和宣传这些标准,但却不一定坚信这些标准和按这些标准去做。另一部分是个体坚信无疑的、并且准备决心去实行的认识,这就是道德信念。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人的道德信念,而不只是给人一些道德知识。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情感是与道德认识、特别是道德信念密切联系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例如,人们进行善恶评价或考虑该不该行动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总要产生种种情绪体验,或激动、振奋、羡慕、自豪、心安理得,或愤慨、失望、厌恶、惭愧、忐忑不安,等等。

道德情感从内容上说是极其多样的,比如自尊感、荣辱感、友谊感、同志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人道感、阶级情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等等。所有这些情感都与一定的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难以严格区分。比如自尊感总是跟“一个人应当尊重别人,也要受到尊重”这种观念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这种模模糊糊的观念就会成为人与人必须相互尊重的清晰的意识。这些观念或意识成为一种需要,实现时就心平气和、心满意足,实现不了时便感到不快、厌烦、恼怒,这就是自尊感。维护个人尊严的情感可以发展为维护集体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情感。缺乏自尊感就不会有荣辱感、责任感,甚至于自暴自弃成为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其他的道德情感也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直感的道德感

直感的道德感是由某种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性较低,表现迅速的道德定向作用的情感体验。比如,有些人常常由于莫名其妙的不安感或突如其来的荣辱感迅速地制止了自己不当的需要与行为,或作出大胆而果决的举动,事后才清晰地意识到这种行动的是非曲直。尽管这种体验来得突然而且不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但它仍然和人们过去在道德环境中受到周围舆论的影响并取得行为成败的经验有关(比如自己或别人出现某种行为曾受到人们的称赞、议论、讥笑等等)。

2.想像性的道德感

想像性的道德感就是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激起的较自觉的情感体验。比如一个人想起了岳飞、文天祥、杨靖宇、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甚至一棵劲松的形象时,多半会唤起一种对高风亮节、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于是激情满怀,表现出坚定性或自我牺牲的壮举。这类体验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人们受到了生动的道德范例的感染,领会到其中的含义,铭刻在心的结果。为了培养这种道德感,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包括读物、电影、戏剧等)经常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和这些人物进行对照。

3.伦理性的道德感

这是一种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更自觉的情感体验,是把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如前面提及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属于这一类形式,它是和爱事业、爱国旗、爱领袖、爱祖国、爱党、爱人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等情感交织在一起,并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当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与忠诚,以及祖国的繁荣富强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时,上述体验才能成为深厚而持久的道德感。培养这种道德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既不能急于求成地向学生空讲大道理,也不能满足于感染而不进行必要的说理。对学生动之以情,寓理于情,并根据其理解能力,适时地晓之以理,学生就会将已有的道德体验在道德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成为自觉的、深刻的道德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就是教师本身的情感问题。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培育学生情感的园艺家而不是一个冷淡无情的教书匠。教师要想使学生有丰富的感情、高尚的情操,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爱憎分明,善于表露真情的人;是一个在颂扬良好品行时能唤起学生敬仰、倾慕之情,在鞭笞劣行时能激起学生的愤慨、羞恶之情的人。教师若能真诚地关怀学生,与学生共享苦乐、休戚相关,就会赢得学生的敬爱,建立师生之间的正常关系和深厚感情。这不仅有助于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也意味着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孕育。

(三)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培养

成人道德意志力的培养应当采取更多、更细致的方法。比如,向学生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进行关于意志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引起学生自觉锻炼的意向;给学生创设一些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克服困难的情境,引起内心的矛盾与意志上的紧张,并适当地给予某些帮助与支持(如激励、期望、信任、方法指导、暗示后果等),使他们经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还可以引导他们从意志力上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如分析在动机、情境辨认、方法抉择、果断性或坚定性等方面的优缺点,激起进一步锻炼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道德行为的形成

一个人光有善的愿望和热情,如果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而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有时也不能取得合乎道德要求的效果。

要想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觉化,还应当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使人对行为应答发生得更容易,它的受阻会引起消极体验,因而也成为一种需要或行为的内部动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道德行为转化为某种品质的关键因素。

要使学员通过有意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使学员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第二,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学员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三、过错行为的矫正

过错行为就是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例如恶作剧、故意违犯纪律、无礼貌、打架、撒谎、考试作弊、损坏公物等。

怎样矫正过错行为呢?关键在于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年龄、个性特点的措施。这些措施一般有以下几条:

(一)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经常受到领导、教师的斥责、惩罚和同学们的耻笑、歧视,一般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和进步同学有戒心或敌意,但他们又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同学的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调整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当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些学生;第二,教育同学们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这些学生。只有当这些学生体察到教师的善意,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他们才会消除对立情绪,增强对人的信任感,乐于接受教师和教师的指导,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

(二)抓住有利时机,引起学生内心震动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所以教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不大生效。如果教育者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或情绪波动,而后给予启发诱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经历往往会在他们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过错行为变化的转折点。学生经过这样的震动和教育,就会吸取教训,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指导,成为好学生。教育时机很多,只要及时抓住,善于利用,就会成为矫正过错行为的有利条件。

(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多半缺乏集体荣誉感,而其中屡受批评或惩戒的学生还可能有自卑心。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会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教师若能善于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湮没在问题与缺点中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赞扬或委派某些为大家服务的任务以表示信任,就会使他们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光有个人自尊心是不够的,它的片面发展往往也会使人产生光顾个人荣誉而不考虑集体利益或拒绝别人正确意见的情况,为此必须同时培养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个人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荣辱和责任的感情,它促使个人为争取或保持集体的荣誉而努力行动,改正不符合集体要求的缺点或错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爱国主义感情。正如增强体质也能治病一样,发现学生的长处进行正面培养也很有利于过错行为的矫正。

(四)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尽管不断出现问题,不断承认错误,有时也有进步,但本人并不一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危害以及克服缺点的方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许多实践经验表明,提高这些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好办法之一,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或文艺作品,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地向他们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和改正的办法。一旦学生有了显著而稳定的进步,不但要充分肯定,还要帮助他们一起来总结取得成绩的原因,同时引导他们“更上一层楼”。学生的进步在开始的阶段,往往还只是基于个人的荣辱感,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让他们懂得进步绝不只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实现社会与时代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办法使用得好,就可以使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从而激励自己去改变现状,不断要求进步。

(五)进行考验,反复教育

过错行为的矫正是一个破除旧动型、建立新联系和新动型的过程。在矫正的初期,可以用加强管理、暂时躲开旧环境的某些诱因(如不良的场所、旧伙伴、迷恋的对象等)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这些学生在难以避免的旧环境和诱因条件下产生抗拒诱惑,坚持正确的方向与行动的能力。为此,应当在一定阶段通过考验使他们得到锻炼。考验是一种信任的表示,它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尊严感。成功的考验会提高自信心和意志力,改正不良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考验应当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要有适当的监督和帮助,力求成功,不然,其结果反而更糟糕。第二,允许反复,在反复中坚持教育。反复有双重性。学生如果能在反复中吸取教训,这种反面经验也会成为日后抵制诱因、抑制不良习惯的内在力量。关键是教育者要把这种反复看作是教育的良好时机,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总结教训,引导他们继续前进。

(六)区别对待,因事制宜

学生过错行为的性质、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也不同,因此要想更顺利更有效地进行矫正工作,就必须考虑这些差异,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方法。

对于成人学生的过错行为或品德不良的表现,也可以采取稍许严厉的教育措施,但必须根据其严重程度与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对于初犯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公开的警告办法;而对于再犯与不虚心接受意见的学生则可采用群体说理教育的方式;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孤立的方法使其感到失去群众信任的苦恼,从而鞭策自己改正错误来恢复原有的地位;有时候也可以采用曲折迂回的方法。由此可见,矫正过错行为的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至少目前还没有),但它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考虑教育的实效。

第二节 成人学员品德教育的特点和问题

一、成人学员品德的特征

(一)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相比,成人学员的品德具有自己的特征。这方面成人教育家廖正峰先生有以下精辟的论述。

1.品德内容的职业性与实践性

成人学员具有“在职”的特点,其品德往往打上职业的“印记”。职业道德是成人品德中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角色的义务和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这是因为职业道德是在相应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职业生活是职业道德存在的基础。职业道德内容虽受一定阶级道德的制约,但着重反映的是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反映本职业特有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人们常说的某某人有军人作风或农民意识,或干部派头,或商人习气,或学者风度,这实际上就是表现了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职业道德在品德心理和行为准则上的实质性差异。

2.品德结构的协调性与差异性

所谓协调性,是指在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各因素平衡发展的状况。这方面成人学员优于青少年学生。品德与自我意识和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是同步的。成人学员和青年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一般来说,成人学员品质结构的各种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相互作用和促进是较为协调和一致的。这表现在:成人学员自我道德认识较深刻,自我品德分析较客观,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较强。然而,成人学员之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以及各人社会化过程中自觉性的不同,他们品质结构中各因素的发展也不平衡,且发展过程各具特点,因而在他们品德结构各因素的发展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差异性。

3.品德指向的社会性和自觉性

品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表明,品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归根结底是由当时的社会存在,即受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品德的社会性差异往往反映在品德形式的时代特征上。可见,品德指向是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和原则进行选择和实践的结果。品德价值指向所表现的“代沟”,其实质便是时代特征差异在品德行为和习惯上的反映。就成人学员与青少年学生相比而言,这既表现在选择道德行为动机的需要水平上,也表现在道德行为的自控水平上。

(二)成人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成人学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制于各种品德成分的整体联系和交互作用,即受制于学员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规律之外,其规律还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有序性和终生性

品德形成和发展是有顺序的、逐层深化而渐进的。这是由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道德行为、习惯的强化,品德也从低到高,由浅入深,逐渐发展和完善。这种有序、渐进的发展,决定了品德完善过程的终生性。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便是这个意思。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企求品德教育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因此,品德的发展和完善是一辈子的事,要终身为之努力。

2.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规范性和方向性

个人品德受道德规范的制约,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个人的行为要适合社会道德舆论的要求才能被社会群体和社会大众所接受。这表现在:能否认清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什么身份(角色认同),并对社会道德规范认同和社会榜样的认同。只有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认同,才能把握自己品德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在品德上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即合格的公民。可见,良好的品德形成,是一个道德认识内化和道德行动外化反复交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表现是:首先,把社会意识形态转变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形态,这是道德规范内化成为个人的道德观念的过程;其次,把道德观念外化成个人的道德行为,力求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再次,通过对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把道德行为再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即这是一个“内化——外化——内化”反复循环的过程。

3.品德形成和发展动力的教育性与自律性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人们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外因和内因、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交互作用的心理效应。就学校而言,在教育活动中,学员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主体。经过教育,逐步转化为学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即学员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训练、自我改造和自我培养。这是学员品德形成发展的最高形式,也是学员品德形成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学员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必然促使教师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升华,因而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贵在自律,这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

(三)成人品德心理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品德心理发展的轨迹总体上是向上的,是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的。

1.道德理想和信念变得更加切合实际和科学

道德理想和信念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的动机。只有基于对客观事物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人们所确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才会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毋庸讳言,在我国的一定时期里,人们在品德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的道德认识上,因而对社会主义的道德认识追求纯而又纯,往往带有一定空想成分甚至是“左”的色彩。

存在决定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当代世界的主题、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更系统、更真实的认识。如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离开生产力抽象谈社会主义是错误的。因而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有了新的更加科学的理解,从而使当代中国人的道德理想与信念更加科学,更加切合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具有实践基础和生命力。

2.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不断得到升华和完善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文化体系,塑造、形成了中国人整套完备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经过世代推衍演变为中国人传统的做人模式和行为标准。其表现是:

(1)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以是否符合传统的道德为标准,因而往往倾向于屈从、不尚竞争、重义轻利、重道轻食、重农轻商等。

(2)在道德观念上,讲究礼义操行、乐观知足、重理轻欲、重守成而不尚进取、重无为之治而不尚创新改革等。迄今,这种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仍不时影响着人们的实践。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中有着十分精粹的东西,应当继承。讲道德、尚礼义、重和谐,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轻竞争、轻经济、轻创新进取而重平均、重守成、重知足、重无为等观念和准则与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是格格不入的。同样,唯德取人、唯道量人的过分苛刻单一的取人标准,也无法造就一批大胆敢为、勇敢创新、富于开拓进取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只能产生畏缩、懦弱盲从、无远见卓识的保守人物。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抛弃过去那种单一的以德取人、以德衡量个人价值大小的标准和原则,而代之以人的德、识、才、学,即德才兼备所表现出的能力大小、贡献多少、成就高低作为衡量评定的价值标准。综观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可以发现:体现时代脉搏的许多现代意识和观念,诸如开放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务实观念、自主观念、平等观念和效益观念等,正受到现代社会的推崇。无疑这将对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产生强烈的冲击。这说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品德心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正在得到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不断的升华和完善。

3.职业心理的巨大震荡和更新

职业活动不仅是全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对社会而言,还是对个人而言,职业和职业心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对人事制度、干部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以及对一切同职业有关的制度的改革,反应最为敏感,在这些方面改革所引起的心理震荡也最为激烈。

职业心理的震荡和更新首先表现为“铁饭碗”危机。改革开放前,由于分配和劳动就业的弊端,人们一经就业,就如同进了职业保险箱,端上了“铁饭碗”。可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下,多年端得稳稳当当的“铁饭碗”,如今不那么稳当了。面对“铁饭碗”所经受的冲击和危机,人们震惊、茫然、兴奋、惆怅,酸甜苦辣中蕴含着失去了“安全感”。于是,人们开始以不同的心理承受力和承受方式接受现实。

其次,表现为职业选择方式和选择标准的更新。不管人们怎样评价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对“铁饭碗”的认识,都不得不随改革大潮而进行改变。根据职业意向的权威调查,在职业选择方式和标准上,各种传统的偏见不断受到新的职业心理的挑战。人们的风险意识增强了,职业追求的目标由以往的盲目“攀高”,逐步转向把职业作为自己谋生和立业的归宿。可见,改革开放鼓舞人们去学习、去追求,打破了那种坐享其成、无所用心、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传统模式。

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成人品德教育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

(一)品德教育的意义和学员思想认识上存在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种错误思潮也必然随着商品、科技、文化输入同时进入我国。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新旧体制并存交叉,多种机制和利益关系的更新调整,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急剧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状况。成人学员接触面广,信息渠道多,但由于他们缺乏对社会生活全面的深层次的认识,思想方法简单,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常常难以科学地、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各种信息,这就使得他们在思想认识上产生种种矛盾。既向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的壮丽前景,又有不同程度的疑虑和动摇性;既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改革、开放的总政策,又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既有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准备,又有在国内外传统观念和错误思潮影响下形成的利己主义倾向;既有强烈的渴望成才的愿望,但又缺乏务实精神,眼高手低,忽视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等。以上种种思想矛盾和思想冲突,反映在学生的行动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和不成熟状态,这就决定了加强成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加强教育,学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情绪就不能得到发展,他们的积极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和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的矛盾

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成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工作在完成这个任务上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都有着鲜明突出的体现。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随着德育工作要求的提高和难度的增大,其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但由于部分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现实的、长远的认识,目前德育工作这种应有的重要地位并没有真正落实,德育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尚未受到应有的普遍重视。德育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总目标,必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尚未完全树立起来,因而出现了自觉不自觉地放松和削弱德育工作的现象。成人德育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被动状态,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作还常常停留在表面上,不能真正抓住青年思想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思想教育工作。上述问题影响了对成人学员的品德教育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应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尽快予以解决。

(三)品德教育肩负的任务和教师队伍现状之间的矛盾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如此繁重的任务和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复杂性,对成人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们的德育工作队伍状况与此极不适应。在数量上,目前专门从事成人德育工作的人数较少,教师队伍尚未形成;同时,由于德育工作不能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工作累、待遇低,现有人员也很难稳定。在质量上,目前成人德育工作者从整体上看,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知识结构,都有待提高和充实。许多同志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旧的思想教育方法,面对着新情况、新思想,有些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少数德育工作者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限制,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现实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极个别人甚至还有意无意地传播一些社会上流行的错误思想和观念,从而降低甚至违背了德育的要求和宗旨,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德育工作队伍是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主体不到位,德育工作自然很难有成效。

第三节 成人学员品德教育的任务和思路

一、新时期成人学员品德教育的任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学员的价值观、道德意识、社会行为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使品德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应当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围绕“四有”人才的培养,着重抓好成人学员角色的三重定位。

(一)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角色定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德”放在首位,而德的核心和根本在于培养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进行政治角色定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成为学生角色定位的首要问题。可以预见的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共存、相处和交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青年学生对此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当代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势是意识形态以及以经济和科技发展为特征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斗争,但学生对这一斗争的实质往往缺乏明确的认识,甚至错误地把意识形态的斗争仅仅看成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的差异,天真地想在比较中进行再选择;把西方世界同我国的经济交往看成单纯的互利互惠性活动,而对他们经济活动背后的政治目的缺乏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两种制度斗争的主要内容是人才争夺,其实质是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争夺,而不少青年学生往往不顾民族大义思考个人的得失和前途,把西方世界的人才争夺看成对人权的尊重,把西方社会看成是他们的用武之地。针对上述问题,应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地树立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鉴别力,做到是非分明,能够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二)引导学生进行事业角色定位,培养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目前参加学习的各类成人学生,大都是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骨干,能否教育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因此,抓好学生的事业角色定位,是品德教育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前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明确爱国的基本要求,教育他们正确看待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的兴衰存亡密切联系在一起。鼓励他们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为将来献身四化建设做好思想、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准备。二是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要使学生懂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在今后的几十年时间内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仍需艰苦奋斗。要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勤奋工作、敬业奉献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民情,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关心支持改革,维护改革大局。

(三)引导学生进行人格角色定位,把握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社会环境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人学员品德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对自身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取向有一个基本定位。帮助他们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建设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完善的理想人格上,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坐标、人生培养、人生道路这五个层面,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辨别是非,学会处理各种矛盾。要着重把握好三方面的问题:

(1)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来完善青年学生的道德实践,坚持道德导向的统一性。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里识别正确与错误,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能够正确地选择;

(2)注重情感渗透,要用人格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去教育人、感染人,通过激发情感、理性思索,将外在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要求,逐步转化为理想信念;

(3)尊重学生的独立个性,重视心理教育。成人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价值取向主体化的倾向,针对学生强调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体性、能动性,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新时期成人学员品德教育的思路

随着我国成人教育运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德育必将产生新的变化。我们必须全面地把握德育对成人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未来对德育功能、模式、目标的要求和期望,主动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行相应的改革,构建新的德育思路。

(一)扩大成人德育功能,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化

世纪之交,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科技、经济空前发展,社会更加进步,各国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成人德育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政治教育功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功能范围,拓宽服务领域。《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改革和现代化步伐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除了上述功能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成人德育还将承担整合和服务功能。也就是说,德育在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中还具有统一、调整和综合的职责,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学生从各学科获取的知识如果不能同自身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非知识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专业知识就不能转化为能力,更不能成为生产力。德育恰恰有责任担负起这个职能。通过德育训练、心理调整和咨询,将一切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同学生的文化知识融为一体,综合成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才能。另外,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了经济建设方面来,成人德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之中,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转变成人德育模式,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青年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多侧面、多渠道的综合教育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环境的变化,社会风气以及各种外来信息,无时无刻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得他们视野更加开阔,思想空前活跃。在这种开放性的社会条件下,德育工作必须打破常规,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做法,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的资本主义,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并进行比较、鉴别、思索,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另一方面,要进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净化,家庭德育示范的持续和增强,学校德育力量的加强和优化,努力形成德育的良好氛围。首先社会应该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弘扬正气,营造良好的风气,塑造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其次,要保持家庭德育的持续性,给学生金钱、亲情以外的精神支持,道德教育及人生道路的引导。第三,在对学生进行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等活动,提高德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教育圈”,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确立新的德育目标,由注重知识传播向注重素质提高方向转变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起飞、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很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因此,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国把怎样一个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战略性措施,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尽快确立新的德育目标,改变过去培养人才重知识结构的优化,忽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现状,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播向注重素质提高方向转变。要遵循成人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组织实施。加强成人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

(四)强化全员德育意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学校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适应需要上,而应着眼于建设。要将德育置于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把教育本身的要求和政治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全员德育意识,理顺各种关系,组成以党组织为核心,行政系统为主体,政工干部和教师为骨干的德育工作体系。从实践来看,要形成良好的德育工作格局,就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较稳定、精干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是使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二是加强专业课教育的德育功能和作用,使德育深入课堂,深入专业,深入各门学科的教学,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三要加强“两课”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环节,构造新的德育理论体系,使两课教学既符合实际,又新颖独特,富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四要提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管理、服务人员思想明确,态度友善,服务到位;五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而又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只有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校园德育的合力,才能增强学校德育的合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