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
18256300000045

第45章 齐王发难 刘氏党起义

吕产和吕禄虽然掌管了禁卫军团,但是周勃和灌婴依然掌管着关中地区及其周围驻守部队的将领,在加上吕氏党羽的最大靠山吕太后的去世,让他们更加不敢公然为乱。

朱虚侯刘章因为迎娶的是吕禄的女儿,因为知道了太后在死前嘱咐吕产等人要举兵自保的阴谋,于是赶紧派遣使者通知他的兄长兄齐王刘襄,准备发兵西征勤皇。

刘章与东牟侯兄弟积极联络各位大臣和将领,准备做齐王的内应,拥戴齐王为皇。

同时齐王刘襄和他的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等密谋出兵西征,但是受到了其丞相的反对。

因为依照汉王朝体制,诸侯的丞相是中央朝廷直接派遣管辖的,拥有地方军政权,所以得不到丞相的支持,很难正式发兵。最后,在刘襄逼迫之下,其丞相自杀身亡。

随即齐王刘襄命驷钧为丞相,将魏勃任命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把国内的所有兵力都集结起来,准备向西争夺政权。

因为亲附吕太后的刘泽所在的琅琊国正在齐国的西面,因此刘襄但是他会出面阻止。

于是刘襄派祝午出使琅邪国,以齐王年幼,需要刘泽辅佐,全军皆听刘泽安排为由,让刘泽一起出病西征。刘泽信以为真,与刘襄见面,不料被刘襄软禁,将他作为人质,让祝午统率琅琊国的军队,参加西征。

发现被骗的刘泽,马上改变了自己高傲的态度,以用自己的身份帮忙替刘襄打点为由,让刘襄释放他。

刘襄认为有道理,于是就派车将刘泽送入关中,随即下令攻打吕产的封国济南,并给其他的刘氏诸侯分发出兵檄文,列举吕氏党的罪行,希望诸侯能一起加入战争。

齐王发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相国吕产的耳中,他快速命令驻军于颖川附近的颖阴侯灌婴军团,与齐军进行对抗。

灌婴在与军团中的其他将领商议之后,决定按兵不动,并在暗中派遣使者去告知齐王和各地诸侯,不要相互残杀,静待吕氏党动作,随时应变。

接到灌婴的通知之后,齐王在齐国的西界停兵,等待下一步的消息。

虽然吕产和吕禄掌管着指挥大权,但是两人并没有太多的人脉,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将郦商,但是郦商却在这时候生病了,让吕产等人更加不敢轻易发动兵变。

周勃虽然是军事最高首长,但是却没有实际的兵权,不过因为有良好的人脉关系,他却能够在这时候发动兵变。

周勃与丞相陈平一起策划,用少量的侍卫部队把郦商劫持住了,威胁郦商的儿子郦寄前去游说吕禄。

于是郦寄给吕禄让吕禄把关中的军权归还给太尉,并让他请梁王吕产放弃禁卫军指挥权,返回梁国,表示只有这样才能阻止齐国的军事行动。

一向缺乏胆识的吕禄,在分析了局势之后,也想要把兵权交给太尉周勃。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吕禄还是遣人通知了吕产和吕氏众元老,因为意见不一,最后也没有定论。但是因为吕禄和吕产已经有了这种心态,就不自觉地放松了对禁卫军团的掌控。

后来,吕禄外出狩猎,偶然间经过吕嬃府,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吕嬃。吕嬃听完之后大怒,也清楚了吕产和吕禄不足为谋,只好告诉吕禄,吕党的大势已经去了,并把家中的珠宝取出来,嘱咐家人各自逃离。

相国吕产随即召见了史大夫曹窋,打算商量一下如何应变,这时出使齐国的贾寿正好回来,向吕产报告,灌婴已经把齐、楚的大军联合起来,准备反攻长安。大惊之下的吕产,立刻进攻召见吕氏长老,商量对策。同时得知消息的曹窋也把这个消息迅速通知了陈平和周勃。

周勃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就马上率领侍卫部队,准备进入禁卫军团的北军驻营,但因为吕氏党羽早有准备,周勃不得入。后来在掌管军事信令符节的襄平侯纪通的帮助下,成功进入北军营寨。

随即周勃又下令让郦寄和典客刘揭一起去游说吕禄道:“皇帝已经下令,让太尉守北军马上归还印件,并自动请辞,不然就会有祸灾。”一直对郦寄颇为信任的吕禄随即把引见交出,还让出兵权,归周勃指挥。

后来,吕产也被周勃等人除去。

这时刘章的部队也到了。于是率军通知报周勃,周勃亲自出来接见,并对刘章表示了祝贺,随即周勃下令把南方的指挥权收回,并对吕氏党羽进行追捕,不留一人。吕禄、吕嬃、燕王中通都遭到杀害,鲁王张偃被废。

虽然审食其是吕党众人,但是曾经多次调解功臣们与吕太后的危机,于是恢复了他的左丞相职。济川王刘太担任梁王,随即请求齐国撤兵。

因为郦商之子郦寄在这个事件中功劳重大,于是准其继续维持爵位,但是不久郦商就去世了,其子郦寄继任为曲周侯。

当时正在荥阳的灌婴,听闻魏勃怂恿齐王反叛,于是就派遣使者召见魏勃,对他进行责问之。随即把魏勃的官职撤去,罢兵,班师回朝。

功臣党在陈平和周勃的领导下,已经控制了关中的情势。随即,他们一起商量重建刘氏政权的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谁来继任皇上。

陈平认为要用力高祖的子嗣中最年长和贤能者为帝。随即就有大臣主张用力齐王刘襄。

就在这时刘氏元老琅邪王刘泽因为刘襄对自己的欺骗,于是对这个意见非常反对,他还以齐王舅父可能会重蹈吕氏的覆辙为由,坚决反对让齐王继位。

于是大家只要另择人选,这时有人提出了代王刘恒。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是薄氏所生。因为薄氏出身低微,且薄氏一族一直谦卑节俭,在加上刘恒是刘邦直系亲属中,辈分最高,年纪最大且一向有宽厚之心。最后大家决定拥立代王刘恒。

但是此时,刘弘依然为皇帝,所以一切都在暗中进行。

刘恒接到拥立他为皇上的文书之后,立刻把群臣召集过来商议,朝堂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汉室还没有稳定,那些大臣不过是高皇帝和吕太后的威严,才准备立刘恒为帝,而另一派则认为现在政权已经稳定,可以胜任皇权。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刘恒把双方的意见都向薄太后进行了报告。太后听到双方的辩论理由之后,也迟迟不能做出决定,于是就建议用卜筮进行测算,得到的却是大横之兆。占卜者表示:“大横庚庚,余为大王,夏启以光。”

刘恒一听反问道:“难道我不就是王吗?”占卜者随即回答:“所谓天王,也就是天子。”

于是刘恒就把薄太后的弟弟薄昭召了过来,派遣他去会见周勃,了解对方的真正用意。

周勃等诚恳地告诉薄昭,他们是真心想要让汉皇的政权以及天下的安定才会拥立刘恒的。于是薄昭把这些都向刘恒禀报说:“依我观察,大臣们都是真心实意地想要用力您当皇上,不用怀疑了。”刘恒听后大悦,笑着对支持他去就任皇上的宋昌道:“我决定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继任大统。”

于是刘恒就前往长安,准备继承皇位,当队伍到达高陵附近时,刘恒就下令让军队暂时驻扎,派宋昌到长安去通知,观察诸位大臣的反应。刚到达渭桥,宋昌就看到丞相陈平就率领着所有的官员在这里等候迎接刘恒等人。于是宋昌马上回报。刘恒就命令部队向萎桥行进,刚刚到达,等候的大臣们纷纷拜谒称臣,刘恒也马上从马车上下来答拜。

很快,周勃就单独来到了刘恒的身旁,并小声地对他说:“希望能让我们单独谈一下!”这时,站在刘恒旁边的宋昌却当场拒绝说:“如果你要谈公事,在这里说也无妨,如果要谈私事,王者并没有私事的!”

周勃听到之后,马上跪下,把皇上的玺印和符节献给了刘恒。刘恒却辞谢道:“我看这件事还是先到代王官邸大家再商议吧!”随后,群臣就跟随刘恒进入了代王邸。丞相陈平等再拜表示:“现在的皇帝刘弘并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因此并没有权利掌管汉室,也无权奉宗庙。而大王是高皇帝的亲生儿子,继承大统再适合不过,希望大王能够立刻继承天子之位。”

刘恒于是就依照着礼节,西向谦让三次,南向谦让两次,才同意继承天子的皇位,群臣依照礼节在旁边进行了侍奉。

但是一切都没有结束,因为现在皇宫里还有个皇帝,因为现在群臣的工作就是先要把这个皇帝轰下去。

东牟侯刘兴居表示:“在诛杀吕氏的时候,是让我的兄长朱虚侯负责,因此我并没有建工的机会,现在就把这个‘除宫’的事交给我来办吧!”于是刘兴居就和夏侯婴一起进宫办理此事。看到刘兴居与侯夏侯一起到来,刘弘就向二者询问了来意。刘兴居明确地挑明说,刘弘并不是高皇帝的血亲,没有权利继承天子位,随后又命令那些保护皇帝的侍卫队把兵器留下,离去,其中有几个侍卫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不愿意撤离。宦官总管张释乃见状,对他们当面进行了训斥,并要求他们撤退,这时侍卫们才纷纷离去。

在夏侯婴等人的威胁之下,刘弘乘着夏侯婴等人早就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皇宫。被带离皇宫的刘弘马上问道:“你们到底准备怎么安置我呢?”夏侯婴马上回答:“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安排你住的地方的”随后,刘弘被送入了少府,暂时在那里住了下来。夏侯婴妻子率领皇帝车舆来到了代王府邸,准备迎接刘恒入宫,向刘恒表示内宫已经完全清除。

当晚,刘恒就进入了未央宫,随后就封宋昌为宿卫将军,让他带领南北禁卫军团,与郎中令张武一起负责皇宫里的行政工作。

之后,还把吕后留下的残存势力清扫干净,并在当晚举行了朝仪,大赦天下。刘恒就是汉文帝,也就是创造了“文景之治”的一位英明的君主。这时候,汉皇室才进入到一个更加安定和平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