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修养观
18254600000020

第20章 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就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学校一切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发展学校最重要的是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校园人文精神,形成有活力、有生气、宽松和谐、开拓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熏陶人,造就学校所特有的品格和气质。因此,对一所大学人文精神及其校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不仅要从历史和传统中去领悟,更要从现实和发展中去把握。

一、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有校园就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伴随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学校教育而产生的,具有萌芽、孕育与形成、发展的过程。一般认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大约是在清末至“五四”运动时期;但校园文化这一鲜明的概念在我国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第十二届学代会,在干部选举中,几位学生候选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并以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纲领的重要内容。同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搞了一个“校园文化建设月”。尔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几乎同时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5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召开“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会”。11月,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肯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写入文件,中宣部和国家教委对此均表示大力支持。至此,国内外的文献中从未提出过的“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在实践中已逐步形成。

1986年,沈辉在《青年研究》和《上海青少年研究》上首次发表讨论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和《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发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兴趣。此后,全国各地对校园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使得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1991年10月15日,全国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在承德召开。与会者几乎涵盖了全国主要的校园文化研究者与操作人员,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对校园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研讨会,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大学修养观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它具有文化品质的内在规定性、继承性和传播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在知识传播、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就。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和诞生,都必须具备文化创造的主体、对象以及一定的文化创造得以进行的手段和环境。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同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一样具有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且在孕育和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客观条件,不仅具备了一定水平上的物质基础和相当程度上的理论前提,而且学校系统本身具备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具备了从事文化活动的独特对象,具备了文化得以产生的独特创造手段和环境。如果说,一定水平上的物质基础在构筑校园文化硬件上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话,那么,相当程度上的理论前提在形成校园文化软件上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纵观我国现代校园文化,其形成在物质上主要仰赖于整个国家、社会大系统的经济巨大发展、校园内部整体性的财政投入,以及在此基础上校园管理者和校园文化个体条件的日益改善;在理论上更是有赖于社会系统性的文化理论研究以及校园文化个体在精神上、理论上的趋前行为,比如社会大环境的改革开放、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其的重视与研究,使一些长期支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概念被审视、否定,而许多曾遭到抵制和批判的思想开始被重新认识等,都对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存在的条件与空间。当然必须看到,作为校园文化形成理论前提的诸因素中既有正面、积极、引导性的因素,也不乏反面、消极和制约性的因素,甚至在某种特定环境下逆向因素的作用更大、紧迫性更强。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双向作用,使得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出现一种强大的势头,表现出校园文化主体以及社会系统对健康先进的校园文化的渴求。

校园文化正是通过借助于各种各样的具体途径和物质载体而形成的,诸如通过课堂教学、理沦沙龙、社团活动、校园环境以及其他文化艺术活动和人文景点建设等搭起桥梁,校园文化主体通过这些途径和载体来提出自己的要求、反映自己的愿望;而校园文化建设者则借助于这些途径和载体来了解、关心乃至引导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校园文化更进一步走向发展创新的道路。近年来,校园文化的发展首先是呈现出社会化趋势,并从长远上体现出它与社会文化的合流(整合)规律,而这恰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因为校园文化发展有赖于社会进步,而社会也必须以学校的发展为前提、以教育的腾飞为龙头。其次是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使其在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在内容上则进一步走向高品位。特别是思想最活跃、最勇于探索、最少传统束缚的大学生们,开始真正运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观察世界,反省过去,面对未来,并在不断反省与批判的同时大胆地学习和借鉴来自不同渠道的思想、理论、观点和文化,形成了自身的主体意识,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使校园文化不断走向创新发展的道路。因此,从形式上看,是由单一向多样、由简单到复杂,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规律,表征着校园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由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所决定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类生活、交际、工作方式等的不断完善,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生活要求和简单、朴素的交际活动,他们要求更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来充实、提升、完善自己。因此我们说,校园文化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和内容上的高品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弥漫在大学校园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有社会整体文化及其他亚文化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具备了我们关于“文化”的普遍认识,比如客观性、继承性、民族性、整体性、阶级性等,校园文化也都同样具备。而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有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在年龄、经历、地位、文化教育及情趣、需要、价值观等方面彼此相同或相近,在心理上彼此沟通、互相接纳。由他们的个体行为形成的共存的文化现象,反映了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认知和生活状态,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又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文化,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是教育特征。学校的教育功能决定了校园文化具有十分显著的教育特征,它包括校园文化的教育性、示范性和可塑性等特征。教育性是校园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无论是正规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的各项活动,或者校园的环境、建筑物等等,无一不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其表现包括知识的传授、思想品德的培养、审美情趣的陶冶等等;同时,校园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同时代的校园人和同一时代不同学校的校园人在价值、审美等方面的取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他们各自接受了不同的校园文化模式的示范,所以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大至理想信念、小到服饰发型都无不起到示范作用,发挥着潜移默化、细致深远的作用;此外,可塑性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现实社会的背景下实现的,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客观条件的变化必然导致校园文化的变化,校园文化同样接受社会文化对它的选择和调控。

二是时代特征。校园文化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联,从而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批判性、突变性、超越性等。校园文化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批判来实现自身的继承和发展的;突变性指的是校园文化的飞跃发展,即对原有模式、原有基础的突破;超越性则是指校园文化突破原有模式的必然趋向,如果说突变指的是一种过程,那么超越指的是一种结果。

三是校园特征。校园特征是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校园文化特殊性的核心所在,独立性、多元性和弥散性是这种校园特征的主要表现。独立性是指校园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也是指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讲,校园文化有自己的系统,并不能完全被社会文化所概括、代替;而各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它们具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和模式。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多元的,主要模式之中也有多种模式,校际间的校园文化也是多元的。弥散性是指校园文化能够自由活泼地在校园各个角落传播,它主要从校园文化的形式、方法与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来,这是校园文化校园特征的又一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有”新人。这种特殊使命,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二是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三是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引导人们致力于祖国的富强、民主和文明;四是爱校如家的深厚情愫,维护母校声誉,促进母校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为把学生培育成“四有”新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每一个大学生既能有不断汲取精神思想的动力,得到道德文明的修养,从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又能很好地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使校园文化的深刻意义和独特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这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催化剂。

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校园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与动态开放性,使得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扩展。综合考察校园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特别是基于对其时代性特征的把握,我们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个学校中具有三个主要功能。

一是陶冶功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第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陶冶功能,其作用是通过“氛围”陶冶的方式来实现的。相对于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大学校园文化在陶冶人格和灵魂方面更具有独特的功能,这体现为通过文化无意识地对校园成员进行渗透。以校训、校风、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而与这种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校园成员起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作用。校园文化的这种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思想修养、心理引导、艺术美育和规范凝聚等方面功能体现出来的。

从思想修养功能方面来看,大学在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引导、性格的培养、意志的锻炼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校园文化恰恰是通过其环境、氛围、设施、活动等,以生动的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从而使他们在理智上受到启发、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调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积极性,综合塑造学生的人格;校园文化对校园人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能产生独特功效,这就是其心理引导功能;校园文化还能帮助校园成员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校园成员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造客观世界;此外,校园文化对校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发与约束规范作用,进而能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社会功能。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成员,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社会化功能和校园文化的社会辐射功能等方面。人生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面临许多社会化的课题,这些课题能否顺利完成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完成其社会化课题的重要时期,而校园文化的熏陶就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十分广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都包括在内。归纳起来,校园文化尤其是学生的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社会化、行为规范社会化和人生责任社会化三个方面。而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校园文化亦对社会文化产生辐射作用,即校园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倾向,特别是对校园所在地区的文化在价值导向和沟通、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这不仅表现为向社会输送一定素质的文化人,而且还在文化建设的模型上为社会发展提供范例。

三是生产功能。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能孕育出新思想、新观念及新的物质文化形态,如学术研究中的人文精神、科技成果乃至师生课余的校内外服务,比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科技咨询与推广、举办各类培训活动等等。这种生产功能对一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即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体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文化产生认同感,从而实现对精神、心灵、性格的陶冶和塑造。同时,校园文化又具有其特殊功能,特别是其教育的基本功能在每一个校园成员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使他们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努力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灵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吸收着社会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是推动社会文化前进与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在一定程度上,它左右甚至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就这个层面而言,在中国转型期社会文化的建设中,要着力构建更具先进性的新世纪校园文化格局。

大学教育的最高原则在于塑造学生的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勇气,大学的主要魅力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任何一所大学,其确立的校园文化方向,都鲜明地反映着自身的办学理念、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云南民族学院为建设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要继承文化传统,应对现实选择,在实践中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办学理念。这就是:面向社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全面发展,致力整体建设,发挥特色优势,优化要素结构,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建设综合型、民族型、现代型的高水平大学。要实现这一办学理念和目标,必须加强具有自身特色的包括政治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文体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其中,政治文化建设是灵魂,道德文化建设是基础,学术文化建设是核心,文体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

一要以“德”为主线,建设以先进性为特征的校园德育文化。育人先育德,“德”是人才全部内质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核心,把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树立自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德育的基本点。我们要紧紧抓住理论教育灌输、社团文化养成、社会实践服务等切入点,通过“两课”教育、党团组织生活和“双学”活动等途径,把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素质教育模式中去,努力构建素质教育新模式。在校内注重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教育和引导学生把握好成才立业的政治方向和道德品质,推动学生首先从思想上、政治上走向成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变,接受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进行省情和建设家园的立业教育,在校内外形成立体式德育文化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爱国爱省、报效家乡的信心和决心,以先进的理论和模范事例推动学生优良道德的生成、理想信念的坚定,为他们的成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要以“才”为主线,建设以创新性为特征的校园学术文化。“空气养人”,这是北大提出来的校园文化理念。的确,学术空气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组织部分,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学术活动作为培育和营造学术空气的主渠道,正是它的绚丽多彩和精益求精,才使得大学校园不断绽放出一朵朵校园学术文化的奇葩。要建设现代化的大学,没有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空气不行;而高水平的学术活动,没有原发性创新不行。在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中,要突出创新这个主题,凸显科学文化这条主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内外课堂相联系,使学生开拓思路,丰富知识,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以良好的适应能力去应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社会。我们坚持建设“唯真、唯勤、唯和”的学校学术文化氛围,将内外课堂相结合,以全国“挑战杯”、全省“科技文化活动”、全校“创新杯”科技创新活动为龙头,多渠道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特聘教授讲座周”、“人文学科系列学术讲座”、“自然科学系列学术讲座”、数学建模竞赛、学生科技成果与学年论文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在校内形成浓郁的校园科技学术文化氛围。

三要以“学”为主线,建设以综合性为特征的校园育人文化。大学面对的是世界科学技术的前沿,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规模化和综合化特征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时代需求也同时对各层次人才提出了挑战,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更是对科学界和教育界提出了分工与协作相融共济的时代命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习”已成为陪伴人们终身的“随身物”融入了人才的基本素质。校园育人文化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在着力培育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分工与协作,既是宏观的、绝对的,又是具体的、相对的。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本职岗位的静态需要,而且要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因此,校园育人文化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素质。我们在开展大规模的校风建设活动中,着力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要求师生朝着“忠诚教业,传承真知”和“崇真笃实”的目标奋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要以“识”为主线,建设以内涵美为特征的校园环境文化。自古以来,美育就是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精华,美能启真,美能辅德,美能促体,美育蕴含在育人的全过程中。作为知识荟萃的智慧殿堂,大学校园中的一楼一瓦、一草一木,都洋溢着特定的文化美,广大师生无时无刻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感染。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开发这些资源,启示师生的审美意识、道德养成、爱国爱校精神,净化心灵,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蕴含着人文、艺术、科学精神的校园建筑,就是传播文明、养成道德的生动教科书;校园各具特色的亭台、花园、草坪,就是培育栋梁的第二讲台;校内浓缩着历史的雕塑、人文景点,就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示范和延续;代表着高校形象、精神的校牌,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等标志,其体现的结构美、抽象美、历史美、内涵美,就是校园特色文化的提升和特定精神的智慧。通过这一切,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体现,特色的校园文化跃然展现,美观大方、品位高雅、内涵丰富的文化特色就成为校园环境文化的源头活水,随历史而常新,随时代而升华。

五要以“体”为主线,建设以健康为特征的校园生活文化。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内容。我们的人才,不仅要为祖国建设、民族富强拼搏奉献,更重要的是,要以健康的身心、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健康延长着智慧的周期,保证着知识的活力,磨炼着人才的意志,延伸着校园文化的生命。我们要大力培养终身锻炼的生活文化。合格的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杰出的能力,更需要健康的身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培养昂扬向上、品位高雅的校园生活文化,积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促进知识学习的一切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校园文化的受众,是处于成熟期的广大青年,通过构建以健康为特征的校园生活文化,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养成追求终身健康的良习,激发学生的进取勇气,使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这是大学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义。

六要以“养”为主线,建设以规范和谐为特征的校园管理文化。文化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影响和熏陶,同时也体现在规范和塑造上。从外在的行为规范到内在的行为养成;从他律的强制约束到自律的自觉追求,校园文化的作用无时不在,一刻不停。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其情绪和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两级性,浮动的心理状态、多变的心理因子、多元的社会文化、参差不齐的社会追求,都可能对他们的行为趋向产生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制度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校园各种秩序,同时也能规范集体意识、约束不良习气,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有利于校园集体文化的生成和凝聚。在校园管理文化的建设中,应以学生综合测评和教职工考核为龙头,以评比、表彰、创建活动为载体,从严治校,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积极引导,杜绝功利性短期行为,充分发挥制度育人的作用,实现归口管理基础上的相互协调,达成类别特色基础上的和谐统一,体现制度管理内在逻辑的合力,使校园管理文化能上水平、出效益。为此,我们在校风建设中,明确地提出了“求是、务实、团结、高效、廉明”的管理服务作风建设目标,并使之在具体的管理服务工作中充分体现出来,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