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地处陇山北麓,《山海经》称之为崇吾之山,西周、秦汉泛称北山,魏晋以降称之为牵条山、牵屯山,为今六盘山北麓及香山的统称。此地古称周环约500余里,系汉代安定、北地、武威三郡交界之地,黄河环绕其西麓、北麓,清水河自南而北从其东麓流入黄河。从固原北行约40公里即进入香山地区。长安至西域经高平道、萧关道者必经此地而后渡黄河。
关于媪围的地望。考证媪围的地望,必须注意媪围与其前其后驿置的关系。从高平(固原)向北的第一个驿置是媪围。媪围地处高平之后,在居延置之前。媪围是水名还是县名?古书多同音异字,先从高平(固原)以北与“媪围”同音的地名钩索考证。
温围水即今宁夏清水河。今清水河先秦称乌水,因乌水流经高平城,汉代亦称高平川水,北魏称若水,唐、五代至宋称蔚茹水(又名葫芦河),明清称清水河。《水经注校·卷二·河水二》载:“河水又东北迳于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高平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东北迳眴卷县故城西。”董祐诚注释说:高平川水即“今日清水河……今清水河自固原州北流至中卫东鸣沙堡西入于河”。同书在高平川水条下肥水条载:“高平川水……高平又北,经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二百里牵条山西,东北流……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治……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县东有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据考,“肥水”源于今宁夏海原县西华山西麓,上流称园河,下流称石峡口水,流经海原县西安州、关桥、石峡口入高平川水,其支流“违泉水”亦入高平川水,“温泉”地处高平川水流域。《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原州萧关县条载:“萧关县(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於故白草军城置,因取萧关为名。蔚茹水,在县之西,一名葫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
《太平寰宇记·卷之三十三》载:“蔚茹水,一名胡卢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中。”由上可知,高平川水先秦称“乌水”,高平川水的支流南北朝之前就有“违泉水”“温泉”之称,唐代称高平川水为“蔚茹水”。“违泉水”“温泉”得名于此地有“温泉”“盐池”。“乌水”“若水”“蔚茹水”系一音之转,一脉相承。蔚茹水即高平川水,即清水河。《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宁夏中卫条载:“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又西南有温围水,流入大河)。”《水经注签》说媪围县“西南有泉源,东迳其县南,又东北入河也”即指此水。《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宁夏中卫条载:“清水河,在镇南三百五十里。河流甚狭,自平凉府固原州流经此,经宁夏中卫鸣沙故城南,注于黄河。一名胡卢河。宋元丰四年,宦者李宪自兰州伐夏,至胡卢河而还即此也。”对照南凉大将焦朗向禿發傉檀建议“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今宁夏中卫沙坡头),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的记载,温围水实即“蔚茹水(清水河)”,蔚茹水即温围水之音讹,清水河即温围水(蔚茹水)之今名(见《晋书》“阳武下峡”之战)。关于高平川水古称“若水”还是“苦水”的问题,《合校水经注》说:“官本曰:案,苦近刻讹作若,下同。案:朱讹赵改。刊误曰:若水。《方舆纪要》作苦水,云水味苦,故名。下并同。”据王国维《水经注校》,高平川水北魏时本名“若水”。现从高平川水魏晋十六国称“温围水”,唐、五代至宋称“蔚茹水”来看,“若”与“温”“蔚”系一音之转,“若水”“温围水”“蔚茹水”近音相承,与“苦水”并无因缘,应是“若”近刻讹作“苦”,而不是“苦近刻讹作若”,应以王国维《水经注校》北魏称“若水”为是。温围水之地名或疑与汉安定郡三水县曾居住过昭武九姓之“溫”姓月氏族有关。《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载:“月氏道,莽曰月顺”,清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认为“月氏道,疑即在盐茶厅,以处月氏降者”,《隋书·西域传》载:“康國者,康居之後也。遷徙無常,不恒故地,然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溫,月氏人也……支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旧唐书·地理志》载:“温池,神龙元年置……燕山州,在温池县界。亦九姓所处……烛龙州,在温池界,亦九姓所处。”昭武九姓部分民族曾居留过的月氏道(盐茶厅)、温池县大致在宁夏今中卫市(海原县已划归中卫市)及同心一带。依王国维考证,先秦时代,周朝西北境的西胡诸族,是由东向西逐步迁徙的,河西走廊至西域留下了他们的迁徙踪迹。南凉大将焦朗之所以向禿发傉檀建议“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今宁夏中卫沙坡头),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的截击路线,这是因为温围水道(即蔚茹水道、今清水河道。水“道”指沿水而行的道路,非指河床,下同)原本就是自长安经平凉、高平、眴卷、鸣沙、古灵州、万斛堆、月支都督帐通往凉、甘、瓜、沙西域诸州的丝绸之路的交通干线(参见《高居诲使于阗记》),也是自高平、眴卷、鸣沙、经鹯阴(今靖远县)渡黄河至兰州、武威以西的交通路线。
媪围县系汉代古县,《汉书·地理志》载,在武威郡下辖10县,媪围县即其一。《后汉书·郡国志》载,武威郡下辖13县,媪围县亦即其一。对于媪围县的地望,《水经注校·河水二》有明确记述:从今甘肃榆中县开始,黄河流经各郡县域境依次是“又东过榆中县北”境、“又东过天水北界”“又北过武威媪围县东北”境、“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境、“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天山。河水东北流,迳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境、“河水又东北迳麦天城西,又北与麦天泉水合”“河水又东北迳麦天山西”“河水又东北迳于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河水又东北迳眴卷县故城西”境,从《水经注校》记述的上述各郡县的域境看,“榆中县”“天水郡”“媪围县”“勇士县”“祖厉县故城”“眴卷县故城”均在黄河榆中段自西南向东北环流的东岸、南岸,亦即均位于陇西黄河段的内岸。陇西地区五代时地属南凉,《晋书·載記第二十六·禿發傉檀》载:南凉“其地東至麥田、牽屯,西至濕羅,南至澆河,北接大漠。”据考,“麥田山”即今甘肃靖远县哈思山,“牽屯山”亦称“牵条山”,即今宁夏中卫香山,“媪围县”自属其地,中卫香山地属南凉。据《后汉书·郡国志》,东汉时媪围县属武威郡管辖,陇西地区故属安定郡的鹯阴县(今靖远县及其邻境)、祖厉县(今会宁县及其邻境)亦属武威郡管辖。由此可知,东汉时今陇西地区的鹯阴县、祖厉县和中卫香山的媪围县同属武威郡辖境。所以,今人不能一听媪围县属“武威郡”管辖,就以为媪围县必在河西地区,并将其考证在今甘肃、宁夏黄河西岸的甘肃景泰县诸地方去。实际上,高平川水先秦称“乌水”,在高平川水(温围水)入黄河处与眴卷县故城之间汉唐以来就有“违泉水”“温泉”“若水”“温围水”“蔚茹水”诸水名,上述水名皆系今清水河流域的水名或清水河在先秦、魏晋、唐宋时代之名称,汉代媪围县(温围县)、唐温池县、五代威州(今宁夏同心县)均建制于清水河流域并因上述水名得县、州名,“温”围县即“媪”围县之音讹别字,这是无庸置疑的。据此,媪围县境域在今甘肃、宁夏黄河段南岸清水河流域的中卫香山地区,不在黄河西岸、北岸的今甘肃省景泰县境内。中卫香山位于高平(宁夏固原)北面,北至黄河南岸,“其地周环约五百余里,东南接壤灵州胭脂川,西南与靖远柴薪梁、高峰子、芦沟联界”,今宁夏同心县韦州(古威州)及其毗邻地区在历史上曾属眴卷县、鸣沙县境域,温池县、威州、韦州之名当由汉媪围县之名传承而来。“驿置道里簿”中的“媪围”置是高平(今固原)北面见于记载的第一个驿置,丝绸之路的“高平道”“萧关道”都是沿清水河道北上的,故“驿置道里簿”中的媪围驿当在清水河道宁夏海原县黑城附近,这里古属媪围县境。
《晋书》“阳武下峡”之战对“温围水”“媪围县”在香山清水河流域的验证。《晋书·载记第三十·赫连勃勃》载:“勃勃初僭号,求婚于秃发傉檀,傉檀弗许。勃勃怒,率骑二万伐之,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之,其将焦朗谓傉檀曰:‘勃勃天姿雄骜,御军齐肃,未可轻也。今因抄掠之资,率思归之士,人自为战,难与争锋。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百战百胜之术也。’傉檀将贺连怒曰:‘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今牛羊塞路,财宝若山,窘弊之余,人怀贪竞,不能督厉士众以抗我也。我以大军临之,必土崩鱼溃。今引军避之,示敌以弱。我众气锐,宜在速追。’傉檀曰:‘吾追计决矣,敢谏者斩!’勃勃闻而大喜,乃于阳武下峡凿凌埋车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关于禿发傉檀与赫连勃勃的“阳武下峡”之战,《晋书·載記第二十六·禿發傉檀》亦有记载:“其後傉檀又與赫連勃勃戰于陽武,為勃勃所敗,將佐死者十余人,傉檀與數騎奔南山,幾為追騎所得。”
“阳武下峡”之战是赫连夏与南凉之间的战争。赫连勃勃定都统万(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国号大夏,史称赫连夏或胡夏。赫连夏据有河套、朔方之地,最盛时北据今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北部和甘肃之一部,南占今陕西延安和高平(宁夏固原),高平曾为赫连勃勃的南都。禿发傉檀定都乐都(今属青海)自号凉王,史称南凉。南凉据有武威郡以南及陇西、香山之地,其东南有后秦姚氏和西秦乞伏氏,东北有赫连夏,西北有北凉沮渠氏。义熙三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请求秃发傉檀嫁女于己,秃发傉檀予以拒绝。赫连勃勃大怒,率二万骑兵讨伐南凉。赫连勃勃率军自南凉西北境的杨非南下攻至支阳三百余里,杀伤南凉万余人,驱掠其人口二万七千、牛马羊数十万而东还。秃发傉檀兵发陇西,与赫连勃勃战于“阳武下峡”。
现对“阳武下峡”之战涉及到的若干历史地名予以考证。
岭北,指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
杨非,在今甘肃永登县西。
支阳,在今甘肃永登县南。
阳武下峡,指今甘肃省靖远县大庙村黄河古渡。十六国时期,吕光于公元386年(东晋太元十一年)占据凉州,称酒泉公,国号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史称后凉。《晋书·载记第二十二》载“(吕)光于是次于长最,使吕纂率杨轨、窦苟等步骑三万攻金城。乾归率众二万救之。光遣其将王宝、徐炅率骑五千邀之,乾归惧而不进。光又遣其将梁恭、金石生以甲卒万余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奕于攻其东,光弟天水公延以枹罕之众攻临洮、武始、河关,皆克之。”《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一》载: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凉王光以西秦王乾归数反覆,举兵伐之……光又遣其将梁恭等以甲卒万馀出阳武下峡,与秦州刺史没弈干(【周按】“干”应为“于”。)攻其东,天水公延以枹罕之众攻临洮、武始、河关,皆克之。”《读史方舆纪要》靖远卫条说:“阳武下峡,在卫东北。晋隆安初,后凉吕光攻乞伏乾归于西城。遣其将梁恭等出阳武下峡,与后秦秦州刺史没奕干(于)攻其东,不克。义熙三年,赫连勃勃击南凉,入枝阳,驱掠而还。秃发傉檀引兵追之,勃勃于阳武下峡凿凌埋车以塞路,逆击傉檀,大破之。胡氏曰:阳武下峡,在高平西,河水所经也。”胡三省说“阳武下峡”是高平西面黄河流经之峡,顾祖禹说“阳武下峡”在靖远卫东北。关于“阳武下峡”的具体位置,道光《靖远县志》“方域”条载:靖远县“东有北阳武下峡滨大河,西南有北亥渡,北有黄河堰,皆大河所经也”。《读史方舆纪要》靖远卫条载:“(靖远)卫西南又有北卜渡。元志:‘自兰州而东过北卜渡至鸣沙河,过应理州正东行,至宁夏路’。鸣沙河即宁夏中卫鸣沙山南黄河也”,鸣沙山即今中卫沙坡头。北阳武下峡毗邻北亥渡,北亥渡即北卜渡,一过北卜渡即入中卫鸣沙河,北卜渡在北阳武下峡,为元明时期靖远与中卫的黄河分界处。道光《靖远县志》“山川”条载:黄河“自兰州省城东北行一百九十里,至平滩堡大浪口入靖远界,又东北行九十里,抵北城下,又东北行二百三十里,至大庙堡下峡,出靖远界入中卫界”,大庙堡下峡为元明时期靖远与中卫的黄河分界处。由上可知,北阳武下峡即大庙堡下峡。
今甘肃靖远县东北至宁夏中卫的黄河段俗称红山峡与黑山峡。红山峡南起甘肃省靖远县北水泉镇黄湾中村黄河岸边小黄沙湾(距今靖远县城北30多公里),北至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黄河西岸即景泰县五佛寺),峡长约90公里,距今靖远县城120多公里。黑山峡南起靖远县北境黄河东岸大庙村,北至宁夏中卫市西黄河岸边沙坡头,峡长约85公里。从道光《靖远县志》记述的黄河从靖远县城东北行至大庙堡的地名、里程看,大庙堡下峡即黑山峡入口处,古称北阳武下峡,亦即阳武下峡。既有“北”阳武下峡,应有“南”阳武上峡,红山峡入口处即为“南”阳武上峡,亦即阳武上峡。阳武上峡汉称鹯阴口,东距鹯阴县古城约10公里,为古代黄河古渡之一。红山峡入口处后世亦称迭烈逊渡。康熙《靖远县志》载:“迭烈逊故城,在(靖虏卫,今靖远县城)北七十里,明初设立巡检司防守,建置船只,索桥通凉庄路”,“莎(索)桥,在迭烈逊,旧置船只,通凉庄路”,“造船八艘,每艘十一人持之,隶迭烈逊巡检司。”红山峡上口水泉镇黄湾中村小黄沙湾距今靖远县城北30多公里,与康熙《靖远县志》载迭烈逊渡在靖远县城“北七十里”相合,故迭烈逊渡即阳武上峡。
黑山峡入口处古称阳武下峡,亦称孛罗口、大庙下峡,此地历为从固原北上经萧关转向西行至凉州的黄河古渡所在地,是丝绸之路的交通支线。据敦煌发现的《水部式·鸣沙石室书》记载:“会宁关有船伍拾只,宜令所管差强了官校检校,著蕃兵防守,勿令北岸停泊。”会宁关即位于今靖远县双龙乡北城滩黄河渡口所在地,与阳武下峡毗邻。《元史·河源附录》载:黄河“东北行一日,洮河水南来入河。又一日,至兰州。过北卜渡,至鸣沙州。过应吉里,正东行。至宁夏府南”。鸣沙州即今中卫境,应吉里即今中卫城。《元史·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载:延祐六年“六月戊子,以庄浪巡检司为庄浪县,移巡检司于北卜渡。”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自兰州而东过北卜渡至鸣沙河,过应理州正东行,至宁夏路’。鸣沙河即宁夏中卫鸣沙山南黄河也”。北卜渡为元明时期靖远与中卫在黄河段的分界处,北卜渡以南属靖远卫,以北属中卫。北卜渡黄河西北岸即甘肃景泰县五佛寺,东南岸即靖远兴隆乡大庙堡。《靖远新志》亦称北卜渡为白卜桥:“黄河南岸北城滩平顶下东七里许为发裕堡,又名白卜桥,相传唐时没浮桥于此,南岸由李梁沟通石门川,北岸有五佛寺通甘、凉”。北卜渡附近还有索桥渡、哈思吉渡。清康熙《靖远县志》载:“索桥堡城大口子、小口子,即昔年初建索桥地也,盖隆庆初(公元1567年)创筑船渡以通往来,寻因河水泛涨湮没无存,仍以船渡。其码头放迹犹存”。《秦边纪略·卷4》靖远卫条载:“索桥,黄河之津处也,名桥而实无之……东二十里至哈思吉。黄河独兰州有镇远桥,连船施板,车马可通,为河东西之大道。索桥不过鼓棹浮舟,往来津渡而已。庄、凉、甘、肃而往河东,自镇远、索桥外更无他途也。桥非大道,盖宁夏、固原往河西之捷径耳。然西安商旅亦有不由兰州往河西,而取道靖虏以渡索桥者,路捷三日也。硖口在津处下流五里,河东即东岸哈思吉一带,暗门在河燸数步,舟子日纳渡赀一金于官,其利可知。渡河而东至哈思吉。”上述渡口,其位置、名称均因黄河水势变化和时代推移而变换,但大都在阳武下峡一带。
万斛堆,即今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明史·志第十八·地理三》宁夏中卫条载:“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洪武三年州废。永乐元年正月置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宁夏中卫条载:“温围水在(中)卫西南。其下流入于黄河。晋咸宁五年,马隆讨凉州鲜卑,度温围水,是也。胡氏曰:温围水东北,即万斛堆。汉武威郡有媪围县,此水或因以名。媪,讹为温也。义熙三年,赫连勃勃击傉檀至枝阳,大获而还。傉檀追之,其臣焦朗曰:勃勃未可轻也。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扼其咽喉,百战百胜之述(术)也。不从。果为勃勃所败。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焘议伐凉州。李顺等谓自温围水以西至姑臧,即此也”,“沙山,卫西五十里。因积沙而成。或云即万斛堆。晋泰始六年,鲜卑树机能作乱,秦州刺史胡烈讨之,至于万斛堆兵败被杀。”从《明史·地理三》《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的记载考证看,万斛堆即今中卫城西四十里左右的沙坡头地区。
从上述地名的方位看“阳武下峡”之战的的军事路线:
“阳武下峡”之战的全过程。赫连勃勃率军自南凉西北境的杨非(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南下攻至支阳(在甘肃今永登县南),杀伤南凉万余人,驱掠其人口二万七千、牛马羊数十万而东还。赫连勃勃东还的军事路线是自河西走廊向东,越过万斛堆(今宁夏中卫沙坡头地区)抵达中卫黄河北岸的古灵州(今宁夏中卫市黄河北岸)后,从“黄河九渡”南渡黄河,沿清水河东返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根据赫连勃勃东还的这一军事路线,南凉大将焦朗对禿发傉檀建议说:赫连勃勃率领的军队抢掠了许多财产(抄掠之资),人人思归(思归之士),如果我们追至支阳(今永登县南)与其决战,赫连勃勃的军队为了保护所得,定会“人自为战”,我军很难与之争锋(难与争锋)。我们不如从“温围水(今清水河)”道北渡黄河(不如从温围北渡),直趋“万斛堆”(今中卫沙坡头地区)对其进行截击,我军以黄河为险阻(阻水)结营屯守,在万斛堆卡住其渡河东返统万城的咽喉地带(制其咽喉),对其进行截击,这是“百战百胜之术也”。对焦朗的建议,禿发傉檀的另一大将贺连坚决反对,主张对赫连勃勃“宜在速追”,即尾随其后,进行追击。禿发傉檀采纳了贺连的建议,决定对赫连勃勃从“阳武下峡”之路进行追击。赫连勃勃得知禿发傉檀对自己进行“追击”的战术后,便在禿发傉檀追兵必过的“阳武下峡(黄河始入黑山峡的今靖远县大庙渡)”凿开黄河冰凌埋入车辆再让其重新冰冻,堵塞追兵必经的道路。当禿发傉檀的大军追至“阳武下峡”时,赫连勃勃回军反击(勒众逆击),禿发傉檀大败,仅率数骑而逃,几乎被赫连勃勃俘获。
赫连勃勃的进军与撤军路线。从赫连勃勃“自杨非至于支阳”进行攻掠、南凉大将焦朗建议“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的记载看,赫连勃勃西进的军事路线走的是从统万城通往凉州(今武威)的历史古道:即从统万城至灵州地区北渡黄河踏上通往凉州(今武威)的历史古道,经今宁夏中卫城区,翻越“万斛堆(今沙坡头地区)”,沿长流水、甘塘、营盘水进入今甘肃景泰县,从永登县的“杨非”至“支阳”进行攻掠;赫连勃勃东还的撤军路线是从原路返回,即从永登县的“支阳”东返,经景泰县进入营盘水、甘塘、长流水、万斛堆、中卫城区,从古灵州南渡黄河返回“岭北(指统万城)”。
南凉大将贺连向禿发傉檀建议的追击路线。从赫连勃勃“乃于阳武下峡凿凌埋车以塞路”的记载看,禿发傉檀是率军从陇西沿今宁夏海原、中卫香山、甘肃靖远通往河西的历史古道,从黑山峡入口处的阳武下峡(靖远大庙渡)西渡黄河追击赫连勃勃。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赫连勃勃得知他从该路西渡黄河追击的情报后,便在禿发傉檀大军必渡的黑山峡入口处阳武下峡渡口(靖远大庙渡)“凿凌埋车以塞路”,将阳武下峡渡口堵死,致使禿发傉檀的追兵无法渡河,赫连勃勃乘机展开反攻,对禿发傉檀的大军迎头痛击,使之大败而逃。
南凉大将焦朗向禿发傉檀建议的截击路线。从焦朗建议“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今宁夏中卫沙坡头),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的记载看,焦朗的截击路线是从温围“北渡”黄河“趣万斛堆”,这条路线,只有“北渡”黄河才能“趣万斛堆”。在甘、宁黄河段,具备“北渡”黄河“趣万斛堆”这一方位条件的,只能是在东西流向的宁夏中卫至青铜峡这一黄河段。该段黄河正是后晋供奉官张匡业使于阗“自灵州过黄河”的所在地,也正是古灵州元代“黄河九渡”所在地。该段黄河的北岸是“万斛堆”;南岸是温围水(即蔚茹水,今清水河)入河口。焦朗建议“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就是建议禿发傉檀从陇西的南凉本土沿清水河道北渡黄河直趋“万斛堆”,在万斛堆“阻水(以黄河为险阻)结营(驻军屯守,以逸待劳)”,这就卡住、截断了赫连勃勃的东还“岭北(指统万城)”的交通要道,将赫连勃勃的大军困死在“万斛堆”以西的沙海中。“万斛堆”古称“沙关”,焦朗的截击路线确为高招。
综上考述,今宁夏清水河秦汉之前称“烏水”,汉代因“乌水”流经高平城,“乌水”亦称“高平川水”,魏晋十六国称“温围水”,北魏称“若水”,唐宋称“蔚茹水”,亦名葫芦河,明清称“清水河”。“阳武下峡”之战中的“温围水”即今宁夏“清水河”,焦朗建议的“不如从温围北渡”即是沿“清水河”北渡黄河,“驿置道里簿”中的媪围驿在今宁夏海原县黑城附近。
从“阳武下峡”之战的的军事路线看香山地区的丝绸之路:
从南凉大将焦朗向禿发傉檀建议的截击路线看,焦朗所说的这条沿温围水(清水河)北渡黄河,直趋万斛堆(今宁夏中卫沙坡头),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的路线是一条车马大道,这条道路南接高平(固原城),中经媪围置(海原县黑城附近)北抵万斛堆(中卫沙坡头)。汉代古灵州(今中宁县黄河北岸)、眴卷县古城(清水河入黄河处,今中宁县古城乡)、唐、宋萧关(海原县高崖乡石峡口)、五代威州(今同心县)、元代黄河九渡(今中卫市沿河渡口)都位于这条道路沿线,从黄河九渡过河后即进入通往凉州的历史古道。此即赫连勃勃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白城子)进军河西与从支阳(在今甘肃永登县南)撤军返回统万城的路线。这条大道是从长安经—高平道(回中道)—萧关道(海原县高崖乡)—古灵州“黄河九渡(中卫市黄河渡口)”—万斛堆(中卫沙坡头)—凉州(武威)—至西域的第一国道。
从南凉大将贺连向禿发傉檀建议的追击路线看,贺连所说的这条路线是从陇西沿今甘肃靖远县通往河西的道路,即禿发傉檀追击赫连勃勃于“阳武下峡”的路线。这条路线从黑山峡入口处的阳武下峡(靖远大庙渡)西渡黄河,经景泰县芦塘堡即进入通往凉州的古道。
关于居延驿的地望。从高平(今固原城)向北的第二个驿站是居延驿。考证居延驿的地望,必须注意居延驿与其前其后驿站的关系。居延驿地处媪围之后,觻里之前,南距媪围(海原黑城附近)九十里。居延驿系因“居延”之地名而命名,应与设置于此前的“居延”有因缘关系。
据汉唐文献记载,河西走廊东西两端有两个以“居延”命名的地方:一个是河西走廊东端的“汉居延县故城”,另一个是河西走廊西端的“汉居延县”。
关于“汉居延县故城”,《括地志》云:“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汉遮虏鄣,强弩尉路博德之所筑。李陵败,与士众期至遮虏鄣,即此也。长老传云:鄣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战地也。”
关于汉居延县:《汉书·地理志》张掖郡条说:“居延,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读史方舆纪要》说:汉居延县在“(张掖郡)西北千二百里,汉县,属张掖郡……其东北有居延泽,亦曰居延海。古文以为流沙。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使路博德筑遮虏障于居延泽上是也”。
从文献记载、地理方位、里程看,“汉居延县故城”与汉居延县方位相反:“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而“汉居延县”却在(张掖郡)“西北”千二百里,这分明不是一个地方。从现存遗址看,汉居延县遗址在今额济纳旗东南约17公里附近,位于张掖县的西北方向,与“汉居延县故城”位于张掖县的“东北”的方向相反。据居延汉简,“在破城出土的汉简中,有建武三年(公元27年)《侯粟君所责寇恩事册》简文36枚,详细记载了寇恩其人牛车载鱼,从居延出发,往返二十日到张掖贩卖,一次贩鱼5000条,价值40万钱”的事项(《阿拉善日报》载:《古居延——黑城绿洲文化史浅绎》)。从该简文记载看,牛车载鱼,从居延到张掖“往返”需“二十日”,单程需十日。依牛车载重日行六七十里计算,居延到张掖也在700里左右。假若居延破城汉简记载的从居延到张掖的距离与《括地志》同,则可推测《括地志》记载“汉居延县故城”在张掖县“东北”是否为“西北”之误,但从居延破城汉简所载从居延到张掖的700里左右与《括地志》所载“汉居延县故城”在张掖县“东北”1530里看,居延破城汉简所载的居延位置与《括地志》记载的“汉居延县故城”方位、距离大相径庭,这不但不能证明《括地志》记载有误,反而从方位到距离均可断定《括地志》记载的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的“汉居延县故城”另有其地。《读史方舆纪要》引《通典》说:“既於张掖著居延塞,又於酒泉著遮虏障者。甘州之西,即肃州之东,寇之来路,亘乎两州之间,故障塞之设,亦亘两郡。李陵之军,自遮虏障北出,亦望遮虏障南入,可见寇路出入,无不由此也。居延塞即遮虏障”。《括地志》又说:“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汉遮虏鄣,强弩尉路博德之所筑。”同是唐人,对居延塞与遮虏障方位的说法完全相反,一说在河西走廊的极西,一说在河西走廊的极东。究其原因,应是汉居延县故城与居延县新城之区别。
依《括地志》,“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处,据张俊民《簡牘文書所見“長安”資料輯考》换算标准,一汉里约410米,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汉里折合今里约为627公里,即汉居延县故城约在张掖县东北627公里处。以今公路里程测算,张掖东至中卫569公里,汉居延县故城应在中卫城东北约60公里(627公里减去569公里)处。以今地度之,汉居延县故城约在今中宁县枣园堡之东北,枣园堡东即广武故城。据《秦边记略》,“黄河在东南,逾河五里即灵州也”。据古本《范文正公文集》所附《西夏地形图》和前苏联所藏《西夏地图集》标记,古灵州(汉灵州)在黄河北岸,灵州(唐、宋灵州)在黄河南面。其地即黄河灵州古渡。
根据居延汉简“驿置道里簿”,居延驿地处媪围驿之北90里。媪围驿在清水河道宁夏海原县黑城附近。以今地度之,居延驿大致就到了今宁夏海原县李旺堡附近。
“居延”之得名,源于周秦至汉代活动于这一地域的“朐衍戎”之族名。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说:“我国古时有一强梁之外族,其族西自汧、陇,环中国而北……是以中国之称之也,随世异名,因地殊号。至于后世,或且以丑名加之。其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玁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综上诸称观之,则曰戎、曰狄者,皆中国人所加之名;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曰玁狁、曰胡、曰匈奴者,乃其本名。”上述名号的族群,曾活动于今宁夏境内者,如尧时的獯鬻、西周的玁狁、春秋战国的朐衍,实即一音之转。《史记·匈奴列传》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陇以西有绵诸、畎戎、狄獂之戎,在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集解】徐广说“朐音顼”,【索隐】说“朐”“郑氏音吁”,所以,“朐衍”与“居延”亦一音之转,“居延”当属“朐衍”之同名同音异字。颜师古说:“居延,匈奴中地也。张掖所置居延县者,以安处所获居延人而置此县”,“居延人”即“朐衍人”。朐衍戎在春秋战国时的活动范围,【集解】【索隐】均说在“北地”,《括地志》说“盐州,古戎狄居之,即朐衍戎之地,秦北地郡也。”王国维《观堂集林·西胡考下》说:“自来西域之地,凡征伐者自东往,贸易者自西来,此事实也。太古之事不可知,若有史以来,侵入西域者,唯古之西腊、大食。近世之俄罗斯来自西土,其余若烏孙之徙、塞种之徙、大夏之徙、大月氏之徙、匈奴之徙、厭吹哒之徙、九姓昭武之徙、突厥之徙、回鹘之徙、蒙古之徙,莫不自东而西……”。“朐衍戎”亦系自东西徙的戎族之一。对于地名与族名的关系,鲍升在《春秋国名考释》中说:“盖戎无定名,居何地即以何地之名施之。”春秋战国时期,“朐衍戎”主要活动于今宁夏河套地区西南部的中卫、中宁、盐池地区,这一地区的“居延县故城”即是“朐衍戎”活动区域之一,“居延县故城”即“朐衍戎”之遗踪。秦汉时期,随着秦始皇派蒙恬收回河南地,汉武帝征伐四夷,渡河筑长城,“朐衍”等戎逐步北迁西徙,其踪迹所至之处,留下了许多同名、同音的地名印记。如《嘉靖宁夏新志》“古迹”条载:省嵬城,河东废城,未详其始。“关隘”条载,贺兰山有“宿嵬口。”这一地区,与《括地志》所说从光禄城向西北的五城中最西北端的“宿虏城”方位相当。“宿虏城”与“居延城”“朐衍戎”均属同音异字。所以,在朐衍戎活动过的地区,出现了以“朐衍”命名的“居延城”“宿虏城”。今宁夏出现的历史地名“省嵬城”“宿嵬口”,其得名也应与“朐衍”“居延”“宿虏”有历史源流关系,“居延”“宿虏”属“朐衍”的音讹异字。1945年,宁夏曾增设香山、居延、紫湖三个设治局。将“居延”一名置于宁夏,提出者必有其地名沿革依据。
《读史方舆纪要》引《通典》说:“既于张掖著居延塞,又于酒泉著遮虏障者。甘州之西,即肃州之东,寇之来路,亘乎两州之间,故障塞之设,亦亘两郡。李陵之军,自遮虏障北出,亦望遮虏障南入,可见寇路出入,无不由此也。居延塞即遮虏障”。今内蒙额济纳旗及毗邻地区即汉居延县地区,是汉居延都尉所在地,属张掖郡,为汉长城所经。通过对居延汉简文书的研究得知:这一地区汉代北部防线名叫殄北塞,西部防线名叫甲渠塞,南部防线名叫卅井塞,汉居延县、张掖地区并未见有李陵约定会合的“遮虏障”之记载。所以,李陵约定会合的“遮虏障”在今内蒙额济纳旗居延地区与甘肃张掖地区的说法迄今尚无出土汉简可资验证。
《读史方舆纪要》载:“《括地志》:‘汉居延县故城,在今张掖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有遮虏障’。《通典》:‘居延城亦曰居延塞’……居延塞即遮虏障”。据此,“遮虏障”“居延城”“居延塞”均位于“今张掖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处的“汉居延县故城”附近。由此可知,“遮虏障”“居延城”“居延塞”均是“汉居延县故城”附近的同一汉长城障塞的不同叫法。遮虏障位于汉居延县故城(居延城)附近,故又称居延塞。依《括地志》汉居延县故城“在今张掖县东北千五百三十里”的方位测算,汉居延县故城、居延塞(遮虏障)应在今宁夏中卫至石嘴山地区,李陵战地也应在这一地区汉长城(居延塞、遮虏障)外侧“百八十里”处。《史记·匈奴列传》载:“呴犁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正义】即五原郡榆林塞也。在胜州榆林县四十里也。)数百里,远者千馀里,筑城鄣列亭(【正义】顾胤云:鄣,山中小城。亭,候望所居也。)至庐朐(【集解】音衢,匈奴地名,又山名。【索隐】服虔云:匈奴地名。张晏云:山名。【正义】地理志云: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鄣,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虏城。按:即筑城鄣列亭至庐朐也。服虔云:庐朐,匈奴地名也。张晏云:山名也),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彊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正义】括地志云:汉居延县故城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有汉遮虏鄣,彊弩都尉路博德之所筑。李陵败,与士众期至遮虏鄣,即此也。长老传云:鄣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战地也)”。汉使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筑城鄣列亭至庐朐”,史称光禄塞、光禄城,其地理方位在今河套北面的阴山、狼山至贺兰山北段,并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守在光禄塞、光禄城的旁边。路博德在居延泽上筑的障塞,史称“汉遮虏鄣(即居延塞)”,其地理方位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千五百三十里之处,汉里折合今里约627公里,则路博德所筑“汉遮虏鄣”应在今宁夏卫宁北山至贺兰山一线,这一线的汉长城,既见于古文献记载,又有现存遗迹可资验证,与徐自为在阴山、狼山至贺兰山北段所筑的光禄塞、光禄城正好构成统一连接的整体防线。
此处的“居延泽”当指卫宁北山至贺兰山一带的汉代湖泊。这一地区今名腾格里沙漠,自古以来湖泊遍地。20世纪50年代前尚有七十二连湖之说,现长城外侧仅腾格里沙漠中就有通湖、吉兰泰等大小湖泊420多个。《史记·五帝本纪》说颛顼“西至于流沙”。【正义】据括地志说“流沙”在“居延海南,甘州张掖县东北千六十四里是。”张掖县东北一千六十四汉里折合今里435公里,“流沙”约在今甘肃景泰县。“流沙”在“居延海”之南,“居延海”当在“流沙”之北。今腾格里沙漠中通湖、吉兰泰等大小湖泊420多个即分布在景泰县(“流沙”)之东北。据此,先秦“居延海”当指今腾格里沙漠中的通湖、吉兰泰等大小湖泊。“居延海”的这一位置,与《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颛顼“西至于流沙”的方位测算及【正义】所引括地志的注释完全相合,也与《读史方舆纪要》说甘肃张掖郡居延县“东北有居延泽,亦曰居延海,古文以为流沙”的记载完全相合。《史记·匈奴列传》载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守在光禄塞、光禄城的旁边。《新唐书》载:李听又徙灵盐,部有光禄渠,久废钦废,李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读史方舆纪要》载:光禄渠,“在所(明代灵州守御千户所)东”,并引唐史为证:“灵盐部有光禄渠,久废。李听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引渠溉塞下地千顷,以省转饷。志云:渠在灵州,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这说明,今宁夏的汉渠,汉唐时期仍称“光禄渠”,即汉代光禄勋徐自为始开渠也。徐自为在宁夏平原开光禄渠的遗迹证明,宁夏地区确为汉代边防重地,徐自为、韩说、卫伉诸汉代将领在这一地区修筑长城、屯守塞防势在必行。考《前汉书·李陵传·苏武传》,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战,败降匈奴。陵败处去塞百余里。天汉四年,陵在匈奴使人刺杀李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於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天汉元年,苏武出使匈奴,被徙北海,使牧羝。单于使陵至北海劝降。后元二年,陵复至北海上,语武:“闻武帝崩。”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武归汉,李陵置酒贺武诀别。陵起午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难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陵在匈奴二十余年,至元平元年病死於匈奴。李陵所出的“居延”,指“汉居延县故城”所在地区的居延塞,即路博德所筑的“汉遮虏鄣”,指今宁夏卫宁北山至贺兰山一线的汉长城;李陵所至之浚稽山,即今内蒙古长城线上的桌子山;苏武牧羊之“北海”,在西汉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北面的(【史记·正义】)漠北地区。今宁夏贺兰山、卫宁北山是汉代长城遮虏鄣(居延塞)所经地区。长老传说“鄣北百八十里,直居延之西北,是李陵战地也”,可见李陵战地北距宁夏贺兰山、卫宁北山汉代长城不远。至于今甘肃张掖西北内蒙额济纳旗的居延城、居延泽、居延塞的命名,应是朐衍戎西迁张掖后因其族名“朐衍”而后起的地名,这正如《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所说:“居延,匈奴中地名也……张掖郡置居延县者,以安置所获居延人而置此县。”
《史记》《汉书》对“汉居延县故城”在今宁夏中卫市东北的验证。霍去病“过居延”的这次战役,《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有详细记载:“冠军候去病既侯三岁,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以冠军候去病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天子曰: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盭,讨遫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慑慴者弗取,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汉书·霍去病传》“合短兵”下有“鏖皋兰下”四字。)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益封去病二千户。其夏,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郎中令将四千骑先至,博望侯将万骑在後至。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郎中令,郎中令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从以上记载看出,元狩二年春天和夏天是两次进军路线不同的战役。
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出陇西的战役不过居延。《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狩二年春三月,“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斩首八千余级。”《前汉书·匈奴传》载:“明年(元狩二年,前一二一年)春,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得胡首虏、骑万八千余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据上所载,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击匈奴浑邪王的出发地与至达地是“出陇西至皋兰”,其进军路线是“出陇西……逾乌盭,讨遫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至皋兰”,途中所经地名依次为“出陇西”“过焉支山”“逾乌盭”“涉狐奴”“历五王国”等,最终战场是鏖战于皋兰山下。以上记载说明,元狩二年春天的战役是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这次战事的行程是“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而不是说从皋兰又西行“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如果是从皋兰又西行“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则此焉支山就考证到今兰州以西的祁连山去了。祁连山的位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记载:元狩二年,“其夏,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据此,霍去病“至祁连山”的进军发生在元狩二年夏天“出北地”的战役中,祁连山在皋兰西面,东距皋兰二千余里。焉支山在皋兰东面,西距皋兰“千有余里”,应在今甘肃陇西东境。据《吕氏春秋·当赏》载:“公子连去,入翟,从焉氏塞。”《史记·正义》说,“氏音支”,高诱注释说:“塞在安定,是焉氏即乌氏也”。所以,焉氏塞即焉支塞,焉支塞即乌氏塞,在今宁夏固原城北一十五里处。焉支山即焉支塞(乌氏塞)所在之山,亦即今宁夏六盘山北垂。从今甘肃陇西出发,翻越六盘山北垂,沿丝绸北道经今甘肃靖远县抵达今甘肃皋兰,其间距离也就是“千有余里”。以上道路里程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武帝纪·霍去病传》所载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相符。由此证明,焉支山即今宁夏六盘山,而非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关于“乌盭”的地理方位。“乌盭”,师古曰:山名也。依《汉书·霍去病传》记载,乌盭山在焉支山之西,皋兰山之东,位于今甘肃陇西境内。从音韵上看,盭,《广韵》练结切,《集韵》力结切,音列,《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今甘肃靖远县有乌兰山,在今宁夏六盘山北垂,中卫香山之西南,与香山毗邻,均属陇西地区,此地尚遗存有古乌兰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从此渡过黄河可达皋兰县。乌盭山的“盭”字与乌兰山的“兰”字声母相同,韵母音近,乌盭山即乌兰山之音转。乌兰山所在的地理方位,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相符。所以,乌盭山即今甘肃靖远县的乌兰山,属今六盘山北垂。
元狩二年夏天霍去病出北地的战役过居延。《汉书·卷六·武帝纪》载:元狩二年夏,“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斩首虏三万余级。”《前汉书·匈奴传》载:“(元狩二年,前一二一年)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候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裨小王以下十余人。”霍去病“过居延”的战事发生在元狩二年夏天。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其夏,骠骑将军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而骠骑将军出北地,已遂深入,与合骑侯失道,不相得,骠骑将军逾居延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天子曰: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本次战事途中所经地名依次为“出北地”“逾居延”“过小月氏”,终点是“攻祁连山”。西汉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马岭镇),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城)。月氏族先秦时分布于商周西北。小月氏是指月氏族西迁时留下来的一小部分月氏人,《汉书·西域传上》载,秦汉时,月氏居敦煌、祁连间,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月氏乃远去。其余子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小月氏游牧于陇右、河西间。西汉安定郡置有月氏道,《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载:“月氏道,莽曰月顺”。清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认为“月氏道,疑即在盐茶厅,以处月氏降者”。清盐茶厅设于今宁夏海原县城,辖境包括今海原县及其毗邻地区,汉月氏道属境当远大于清盐茶厅境。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城),高平位居从长安通西域的丝绸国道之回中道、萧关道上。元狩二年夏天,霍去病从今甘肃庆阳西北马岭镇出发(出北地),“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居延”地处北地与小月氏之间。从其进军路线看,霍去病是从今甘肃庆阳自东向西进军,必沿高平道(固原境内)、萧关道(海原境内)西渡黄河,其经过的“居延”应在从今甘肃庆阳西北通河西走廊的丝绸国道上。“居延”在今海原县李旺堡附近的这个地理方位,与“驛置道里簿”中的汉“居延置”地处“高平”“媪围”之后,北距“媪围”90里的道路地名顺序、方位、距离完全符合。
对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出陇西”、夏天霍去病、公孙敖“俱出北地”的战事,《前汉书·匈奴传》概括记载有误:明年(元狩二年,前一二一年),“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候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据《汉书·卷六·武帝纪》《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出陇西”,公孙敖未“出陇西”。元狩二年夏天霍去病、公孙敖未出陇西,是“俱出北地”。在本次战役中,“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俱出北地”,但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失道,不相得”,公孙敖虽“出北地”但未“过居延”。所以,霍去病是孤军出“北地二千里,击匈奴,过居延”的,此处的“过居延”,经过的是“驛置道里簿”中的汉“居延置”,亦即《括地志》中的“汉居延县故城。”
上述记载明确表明元狩二年“春天”与“夏天”是两次进军路线不同的战役。元狩二年“春天”的战役是“出陇西”,“过焉支山”“至皋兰”,不过“居延”。汉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在六盘山西麓。焉支山在皋兰东面,西距皋兰“千有余里”,是陇东、陇西的界山。元狩二年“夏”天的战役是“出北地”“逾居延”“至祁连山”。居延在北地与小月氏之间。汉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马岭镇),在六盘山东面,属陇东地区。祁连山在皋兰(今甘肃兰州)以西,东距陇西“二千里”,与今祁连山地理方位相合。焉支山与祁连山东西相距二三千里之遥。《括地志》说:“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此说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汉书·武帝纪·霍去病传》所载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的地理方位相反。删丹县西距皋兰(今兰州)445公里,折合1000余汉里。如《括地志》所言,焉支山(删丹县)在皋兰西1000余里,霍去病何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皋兰在焉支山(删丹县)东1000多里,“过焉支山(删丹县)千有余里”无皋兰可觅。焉支山之名源于先秦时期生活在在今六盘山地区的“焉支(焉氏)”族,山以族名,故称焉支山,实系先秦时期沿习下来的六盘山的另一古名。今六盘山北麓有胭脂川(即焉支川,在中卫香山东南),南麓有胭脂峡(即焉支峡,在泾源县),均系古地名。《西河故事》说“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此歌之“焉支山”,即今六盘山,“祁连山”即今甘肃祁连山。一些研究者将此歌之“焉支山”考证到内蒙古阴山,这也与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的地理方位相反,实错。
综上所述,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的这次战事并不经过“居延”。近年有研究者依据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出陇西”的这次战事和“驿置道里簿”关于“居延置”的记载,将“居延置”考证在河西的古浪大靖和景泰之间,还说什么“西汉第一国道”到达固原(高平),不翻越六盘山,而是经今天的景泰芦阳一带,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然后经过今天的大靖一线抵达凉州,再由凉州前往张掖、酒泉、敦煌。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关于觻里的地理方位。觻里,据《康熙字典》,“觻”的第一种读音是卢古切,音禄。觻得,张掖郡所属县。据“驿置道里簿”,觻里在武威郡揟次驿之东,觻得县系张掖郡治,远在觻里驿、揟次驿之西,觻里驿绝非张掖郡觻得县之驿站。据《元和郡县图志》灵州条载:“长乐山,旧名达乐山,亦曰铎落山,以山下有铎落泉水,故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今吐蕃置兵守之。”《太平寰宇记》灵州条载:“废鸣沙县……长乐山,按《十道记》云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近长乐山。下北山,一名铎乐山,以山下有铎落泉水,故以为名。旧吐谷浑部落所居。”《宋史·郑文宝传》载:“威州在清远军西北八十里,乐山之西。”《嘉靖宁夏新志》韦州条载:“蠡山,在城西二十余里……旧不知何名。”由上可知,长乐山、达乐山、铎落山、乐山、蠡山实为一山,均指今宁夏同心县之罗山。罗山汉代当写作“觻山”,后世讹为长乐山、达乐山、铎落山、乐山、蠡山诸名。依“驿置道里簿”,觻里应因“觻山”得名,系设置于今宁夏同心县城附近的驿站。
关于偦次驿的地理方位。据《汉书·地理志》,偦次驿在武威郡有其对应的县名。据《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载:“眴卷,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水经注·河水二》载:“高平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东北迳眴卷县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别出为河沟”。据考证,汉眴卷县故城大致位于这一地区。这一地区今属中宁县古城乡,是汉代高平川水入河处,是高平道、萧关道抵古灵州渡黄河赴西域的丝绸国道所经。“眴卷”与“偦次”系一音之转,“眴卷”之得名,应源于“偦次”。依“驿置道里簿”里程计,偦次驿当在今宁夏中宁县清水河段古城乡附近。
即便固原驿与媪围驿之间还有尚未面世的驿站,但依《水经注》记述,媪围驿必在河东之香山地区,偦次驿必在汉武威郡与安定郡、北地郡交界地带之武威郡东界,而居延、觻里二驿则在汉北地郡西境。媪围驿、居延驿、觻里驿在河东、河南的位置,将安定郡之高平驿、武威郡河东香山之媪围驿、北地郡河南之居延驿、觻里驿、武威郡河东之偦次驿连接为一条通道。至此,从居延“驿置道里簿”、悬泉汉简、《额济纳河汉简》列举的驿站地名看,长安通往敦煌的丝绸之路,依次通过京兆尹、右扶风、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8郡,现见于记载的驿站虽然仅有30多个,但从这些驿站的地理方位上,可以看出西北丝绸之路经过香山地区的真正路线。汉简“驿置道里簿”中的媪围驿、居延驿、觻里驿与《汉书·地理志》方位、名称不符的情况,源于香山位于北地、安定、武威三郡交界区域,各王朝在郡县归属沿革中将香山东拉西扯、变来变去所致。
西北地区异地同名现象较多。《汉书·地理志》北地郡载:“廉。卑移山在西北。莽曰西河亭。”《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危,俗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廉县西北的“卑移山”与敦煌县东南的“卑羽山”发音相同。类似“卑移山”“卑羽山”这种异地同名现象,如两个“焉支山”、两个“居延”、两个“鸣沙山”、两个“卑移山”,它们都位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因此,不排除媪围、居延、觻里、偦次等县名、地名原在河东、河南,后来,由于部族由东向西迁徙,这些县名、地名也随着部族由东向西移置或寄治;反之,由于部族由西向东迁徙,这些县名、地名也随着部族由西向东移置或寄治。
从汉简“驿置道里簿”的记载看,高平驿之北的第一个驿站是媪围驿,媪围驿约在今宁夏海原县黑城附近。第二个驿站是居延驿,南距媪围驿九十里,约在今宁夏海原县李旺堡附近。第三个驿站是觻里驿,南距居延驿九十里,约在今宁夏同心县城附近。第四个驿站是揟次驿,南距觻里驿九十里,约在今宁夏中宁县古城子附近(汉眴卷县故城)。上述驿站都设置于从固原至鸣沙的清水河道沿线。
汉简“驿置道里簿”记载的从长安到姑臧(武威)的这条古道,在汉代饶歌《鼓吹曲》中曾有传唱:“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回中道即高平道,是从长安通西域的必经之地,萧关自古就是“灵武咽喉,西凉襟带”。汉萧关在今宁夏固原长城附近的清水河道上,唐萧关在今宁夏海原县清水河道高崖乡石峡口附近,汉灵武在唐鸣沙县黄河北岸,属汉北地郡境,西凉原指甘肃、宁夏黄河西岸至武威以西。汉代《鼓吹曲》叙写的长安——高平——萧关——北地——出西河,正是先秦时期即已开通的“回中道”“萧关道”“河西道”,即从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