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塞上古史钩沉
18252900000010

第10章 宁夏丝绸之路新考(4)

第三节 唐代长安至河西的丝绸之路

唐代长安至河西的丝绸之路记载明确,从长安出发,沿泾水经回中道抵达高平,再由高平道沿清水河北上萧关道。香山是长安至河西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便是对丝绸之路必经香山的具体验证。王维在《使至塞上》的纪行诗中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唐代杰出画家、诗人。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三月,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将士,他在这首诗中记述了自己的行程路线与所见所感。

从王维在记行中写到的“边(塞)”“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长河”“萧关”“燕然”这些地名及环境看,王维确实是行进在唐朝的边塞地区。要考证王维在这首诗中写到的地名方位,首先必须知道王维时代唐朝的边防所在。

唐朝自建立起,便与突厥、吐蕃和战无常,军队进退靡定,边防移动较大。鼎盛时,唐安西都护府羁縻西域三十六国,河西、陇右置使节度之,但其边塞内外的对抗势力、属国、羁縻府州,对道路交通也多有障碍。从7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一百年间,唐朝大致以今青海省东北部黄河为界;从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一百年间,西界东移至六盘山、陇山一线。在边界两侧,双方设栅立卡,驻军戍守,中间隔置缓冲地带。

唐朝的北部边防。唐初,河套以北与突厥隔河而治。宁夏河东秦昭王长城被称之为“灵州塞”,是唐与突厥的疆域界标。唐高祖李渊与东突厥始毕可汗以榆中地交换五原地的谈判反映了这一点。据《旧唐书·卷一九五·突厥传》《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载:“隋五原太守张长逊以所部五城附虏”,先称臣于始毕可汗,后又请求率部降唐。李渊提出以“废丰州,并割榆中地”作为与始毕可汗交换五原地的条件;始毕可汗满口答应,接受榆中地划归东突厥,交割五原地归唐。双方交换成功以后,突厥部落处罗子郁射设以所部万帐入处河南,“以灵州为塞。”突厥始毕可汗对此非常满意,还给唐朝“赠名马数百匹,遣骨吐禄特勤随琛贡方物,高祖大悦”(《册府元龟·卷六五三》)。所谓以“灵州为塞”,即唐朝以隋朝在灵州境内所维修加筑的古代长城作为边防长城。这道长城,即是遗存于今宁夏灵武、盐池境内的河东秦昭王“拒胡”长城。《新唐书·卷二一七·薛延陀传》载:“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众四万,骑五千,屯灵武……既而延陀使者来,求与突厥平。帝(唐太宗)曰:我约漠以北延陀制之,漠以南突厥专之,有辄相掠,诛不赦。”由此可知,灵州一线,大漠以北为薛延陀管制,大漠以南、灵州以北为南突厥管制,唐朝以“灵州为塞”,即唐朝以后世所谓延绥长城一线为边防。

唐朝的西北部边防。《龙筋风髓判·卷三》载: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突厥暾欲谷南侵以后,武后曾召集群臣,征询筹边方略。为防止胡人南下,胡马南牧,将军季任状称:“于蔚州飞孤口累石墙,灌以铁汁,一劳永逸,无北狄之忧。”又议:“削橛于塞上,使数千里布满竹钉,以刺突厥马蹄。”将军宋敬状称:“差州兵上下数千里,推砸河冰。”中郎将田海请求“沿旧长城开堑,东至东海,西至临洮,各阔十步,深三丈。”田海所说的“东至东海,西至临洮”的“旧长城”,就是当时遗存于世的秦皇长城。据《资治通鉴·卷二〇九》载: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初,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境……时默啜悉众西击突骑施,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北阻大河,今筑城寇境,恐劳人费功,终为虏有。仁愿固请不已,上竟从之。”由此可知,武则天时代,唐朝是以临洮、榆中、并河以东、北河一线的秦皇长城为其西北部边防。

唐朝的西部边防。《全唐文·卷二八四·敕河西节度牛仙客书》说:“敕河西节度使牛仙客……河西节度内发蕃汉二万人,取瓜州比高同伯帐路西入;仍委卿简择骑将统率,仍先与西庭等计会,克日齐入。比已敕朔方军西受降城、定远城、及灵州,兼取大家子弟,并丰安、新泉等军,共征二万……凡此诸道徵发,并限十二月上旬齐集西庭等州,一时讨袭。时不可失,兵贵从权,破虏灭胡,必在此举,卿可火急支计,无失便宜。”唐朔方军驻防的西受降城、定远城、灵州、丰安城、新泉军城,正是从今内蒙高阙长城、宁夏贺兰山长城,中宁、中卫北山长城至中卫西部长流水、营盘水一线的汉长城。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约公元767年~830年)的凉州词《泾州塞》写道:“行到泾州塞,唯闻羌戍鼙。道边古双堠,犹记向安西。”安史之乱后,今宁夏固原以北至中卫地区及包括河州在内的陇右诸州陆续为吐蕃侵占,安西和凉州尽入吐蕃手中,固原以北的“丝绸之路”亦为吐蕃控制。张籍在记咏从长安(今西安)到安西(今新疆库车、喀什、和田等地)的“丝绸之路”时说道:走到今宁夏固原长城(泾州塞)时,就只能听到羌人的戍鼙声了,在走往安西的古道旁边,耸立着的那两个烽堠,还应该记得过去通向安西的“丝绸之路”是多么的繁忙!张籍对唐疆沦陷,“丝绸之路”受阻,今不如昔的感慨颇深!张籍在这里所说的“道边古双堠”是指“丝绸之路”的汉长城烽堠。这两个烽堠的位置所在,应是确指今中卫市小红山北面双墩梁上的这两座烽燧。因为唐代穿越固原长城,沿清水河从古灵州鸣沙县(今中卫市)渡过黄河通往古凉州的“丝绸之路”,走的正是从今中卫市到武威的凉州古道。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诏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相尚结赞等盟于清水,唐朝“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故新泉军”即今中卫长流水唐代古城,“骆驼岭”即今中卫迎水镇北的内蒙古骆驼山。从唐代驻军古城长流水沿凉州古道西行,经头道墩、二道墩、双墩梁烽燧即至老营盘水长城。双墩梁烽燧、老营盘水长城原系汉代长城烽燧,唐朝以之作为唐军驻防吐蕃的“守界”要塞。现存双墩梁上的这两个古烽燧,一大一小,大者应为汉烽堠,小者当属唐补建。因为此地为唐蕃分界关防,所以在同一地点才有两个烽堠之建制。这两个烽堠是唐蕃分界的标志,在当时是很有名的,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张籍称之为“古双堠”,此“古双堠”也恰在这条“丝绸之路”的古道旁边。从唐灵州鸣沙县(今中卫市)沿凉州古道走安西,所要出境的第一关就是小红山北面双墩梁上的这两座烽燧,唐称“古双堠”。唐德宗时代,过了双墩梁上的“古双堠”,就进入吐蕃控制的通往安西的“絲绸之路”了。卢汝弼系晚唐诗人。他在《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中写道:“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卢汝弼的诗告诉人们,唐代贺兰山不仅有古代长城、烽燧,而且还有驻防古代长城烽燧的将士、兵马,当时的贺兰山古长城仍起着保卫唐朝西部边疆的作用。

现对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历史地名予以考证。

“居延”。唐玄宗时期,唐朝西部的吐蕃势力延伸到陇右及河西走廊一带,切断了唐王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与漠北的突厥一起成为唐朝西北边防的威胁。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武威),凉州是唐代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交往的必经之路。《旧唐书·地理志》载:“上元(公元674年)年后,河西、陇右州郡,悉陷吐蕃。大中、咸通(公元847年~873年)之间,陇右遗黎,始以地图归国,又析置节度。”唐高宗上元(公元674年)年前后,吐蕃东进河西、陇右,至唐肃宗上元(公元760年)以后,河西、陇右州郡,悉陷吐蕃。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秋,崔希逸以右散骑常侍的身份接任牛仙客(675年~742年)为河西节度使。《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吐蕃传》载:“其年(开元二十四年),吐蕃西击勃律,遣使来告急。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吐蕃不受诏,遂攻破勃律国,上甚怒之。”《新唐书·本纪第五·玄宗》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及吐蕃战于青海,败之。”对唐与吐蕃的这次战事,《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吐蕃上》有详细记载:“时散骑常侍崔希逸为河西节度使,于凉州镇守。时吐蕃与汉树栅为界,置守捉使。希逸谓吐蕃将乞力徐曰:‘两国和好,何须守捉,妨人耕种。请皆罢之,以成一家岂不善也?’乞力徐报曰:‘常侍忠厚,必是诚言。但恐朝廷未必皆相信任。万一有人交构,掩吾不备,后悔无益也。’希逸固请之,遂发使与乞力徐杀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于是吐蕃畜牧被野。俄而希逸傔人孙诲入朝奏事,诲欲自邀其功,因奏言‘吐蕃无备,若发兵掩之,必克捷。’上使内给事赵惠琮与孙诲驰往观察事宜。惠琮等至凉州,遂矫诏令希逸掩袭之,希逸不得已而从之,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杀获甚众,乞力徐轻身遁逸。惠琮、孙诲皆加厚赏,吐蕃自是复绝朝贡。希逸以失信怏怏,在军不得志。”(开元)二十五年崔希逸大破吐蕃于青海,同年王维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将士,他在行程中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诗。从《旧唐书·吐蕃上》对唐与吐蕃的这次战事记载看,(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奉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将士时,唐与吐蕃的边防在凉州(武威),当时,“吐蕃与汉树栅为界”,双方还在边界设置有“守捉使”,凉州以西属吐蕃占领区。现学术界考证说,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中的“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据新、旧《唐书》记载,河西节度使治凉州(今武威)。凉州西至张掖约500里,张掖西北至“居延”还有1000里左右,这样,“居延”还在凉州西北约1500里。在这种情况下,王维“过居延”干什么?他“过居延”慰问谁?所以,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居延”肯定不是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东南17公里的“居延城”,而是位于今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古城乡的“居延置(汉眴卷县故城)”。

“属国”。汉唐以来,对于边界以外的各归顺民族,归附朝廷以后仍旧保留其原有国号,以“属国”对待之,受中原王朝封疆大吏保护,和平共处。对于受其他民族侵凌无立足之地的边外民族,则内迁至沿边内地安置,对其酋领封以官爵,仍以“属国”对待之,谓之“属国”或“羁縻州”。《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曰:“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条载:“三水(县),属国都尉治,有盐官”。三水县即今宁夏同心县,其西境古属媪围县。《续汉书·郡国志》载:“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突厥史》载:粟特人原居地在中亚,河中康、安、米、史、曹、何等国皆其所建。颉利可汗政权灭亡后,随东突厥部落南徙降唐。唐朝将他们安置在灵州南界,建置羁縻州。《元和郡县志·卷四》载:“初,调露元年(679年),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户,时人谓之六胡州。”《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载:“默啜者,骨咄禄之弟也……自立为可汗。长寿二年(693年)率众寇灵州,杀掠人吏。则天遣白马寺僧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领十大将军以讨之。既不遇贼,寻班师焉……则天(624年~705年)寻遣使册立默啜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咸亨中(公元670年~673年),突厥诸部落来降,附者多处之丰、胜、灵、夏、朔、代等六州,谓之降户”。《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吐蕃上》载:“咸亨元年四月,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众十余万以讨之。军至大非川,为吐蕃大将论钦陵所败,仁贵等并坐除名。吐谷浑全国尽没,唯慕容诺曷钵及其亲信数千帐来内属,仍徙于灵州。”《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沙陀传》载: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沙陀部众在其酋长朱邪尽忠的率领下,他们沿河西进入陇西,“旁洮水,奏石门,转斗不解,部众略尽,尽忠死之”。最后剩下“二千骑、七百杂畜、橐它千计”,在其妻朱邪执宜的率领下,终于抵达今宁夏灵武,“款灵州塞,节度使范希朝以闻,诏处其部盐州,置阴山府,以执宜为府兵马使。”这里的“款灵州塞”,就是到灵州长城下归顺唐朝。唐朝在灵州地区建置了许多这样的“属国”。

居延属国。中卫黄河北岸西部、香山部分地区汉唐时期地属凉州。《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时媪围县(在今中卫香山)、鹯阴县(今靖远县及其毗邻境)、祖厉县(今会宁县及其毗邻境)属武威郡管辖,武威古称凉州,中卫部分地区属凉州。《旧唐书·地理志》载:“吐浑部落、兴昔部落、阁门府、皋兰府、卢山府、金水州、蹛林州、贺兰州,已上八州府,并无县,皆吐浑、契苾、思结等部,寄在凉州界内。”《新唐书·突厥传》载:唐高宗时,“始置单于都护府……瀚海都护府,领金徽、新黎等七都督,仙萼、贺兰等八州,即擢领酋为都督、刺史。”《新唐书·地理志》载:“东皋兰州,侨治鸣沙。烛龙州、贞观二十二年析瀚海都督之掘罗勿部置,侨治温池。燕山州。侨治温池。”《读史方輿纪要》宁夏中卫条载:“温池废县在卫治东南。汉北地郡富平县地。隋为弘静县地。《通典》:后魏薄骨律镇仓城在此。唐神龙初,置温池县,属灵州。广德后,没于吐蕃。大中间收复,改置威州。胡氏曰:温池县有盐池。唐大中四年,以温池盐利可瞻边陲,委度支制置,是也。宋没于西夏,县废。今卫城周七里有奇”,“燕山废州在废温池县界。唐开元初,复置六胡州,寄治灵州境。以东皋兰州寄治鸣沙界,而燕山、烛龙二州寄治温池界,俱突厥九姓部落所处也。详见灵州千户所。”由上可见,瀚海都护府之贺兰州、烛龙州、燕山州均侨治温池,“温池”即温池县,据郑樵《通志》考证,温池县“即宁夏中卫地”。关于“寄在凉州界内”的“贺兰州”,据《元史·地理三》载,中卫“乃唐灵武郡地”,元立“应理州”。《乾隆中卫县志》古迹条载,中卫县城遗存有“大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重修应理州公署的一块石碑,石碑系元朝“奉直大夫、宁夏府应理州达鲁花赤兼管本州诸军奥鲁管内劝农事甘州海牙”等10位官员署名制立,该碑记称“应理州乃贺兰之故境”,即中卫乃是贺兰州之故境。贺兰州又“寄在凉州界内”,中卫部分地区自在凉州境内。《续汉书·郡国志》载:“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中卫自汉唐以来,地属凉州媪围县、温池县、贺兰州及灵州鸣沙县之故土,唐代在今中卫境内侨治过来自河西、漠北的贺兰州、烛龙州、燕山州等属国,从居延地区徙治而来的其他属国亦在其中。所以,唐代中卫境内有居延属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所过的居延属国,应是唐初侨治在今中卫境内的燕然州、贺兰州、烛龙州、燕山州等属国,概称之为居延属国,而不是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内蒙古阿济纳旗的汉居延县。

萧关。萧关有汉萧关与唐、宋萧关之分,汉萧关与唐、宋萧关虽不在一处,但都在清水河道上。

汉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北境固原长城附近。《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汉书·武帝纪》载:“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载:“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元和郡县志》载:“关内道原州平高县: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载:“甘肃平凉府:萧关在固原县东南。”萧关为西汉雄关,李广为西汉名将,匈奴入侵“朝那萧关……遂至彭阳。”可知萧关与朝那塞皆在汉朝的同一道长城防线上。所以,李广抗击匈奴的萧关所在,当在朝那塞沿线。关于西汉萧关的具体位置,班固注释说:“应劭曰:回中在安定,高平有险阻,萧关在其北。”高平即西汉高平县治,亦即老固原县城,在今固原城关。高平之“险阻”,或长城,或萧关之类的山险关隘,至少应在老固原县城北面,方可阻扼匈奴南下高平县城;若高平之“险阻”“萧关”在今固原城东南的瓦亭、弹筝峡(今三关口)、陇山关、开城地区,则包括高平县治(老固原县城)在内的大半个固原县都被抛弃在“险阻”“萧关”的北面了,那么,瓦亭、弹筝峡(今三关口)、陇山关、开城地区的“萧关”是阻扼从中原北上的汉军呢,还是阻扼从从漠北南下的匈奴呢?假若“萧关”真建于老固原县城东南的瓦亭、弹筝峡(今三关口)、陇山关、开城地区,要此“险阻”“萧关”何用?班固、应劭都说萧关在高平(老固原县城)之北,萧关的这个位置、方向与汉武帝“北出萧关”的位置、方向完全一致。班固、应劭是汉代人说汉代萧关位置,所以,汉代萧关位置当从班固、应劭说,在今老固原县城北面的固原长城(朝那塞)附近。清水河是历史上进出固原的军事、交通要道,西汉萧关当在从固原长城(朝那塞)附近北上清水河道的交通要道上。

唐萧关在今宁夏海原县李旺堡北清水河道附近。《旧唐书·地理志》载:“原州中都督府……萧关,贞观六年置银州,领突厥降户,寄治于平高县界地楼城。高宗时,于萧关置地犍县。神龙元年,废地犍县,置萧关县。大中五年,置武州。”“他楼城”,《水经注》说:“(高平)川水又北出‘秦(衍字)’长城,城在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迳东西二太楼故城门北,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高平川水即今自南向北流经宁夏固原、海原、同心、中卫的清水河,固原长城在固原城北一十五里处。高平川水北出固原长城后继续向“西北流”才经过“太楼故城”。“太楼故城”即“他楼城”,“地楼城”疑系“他楼城”之误。由此可知,他楼城必在今固原以北的海原、同心境。《新唐书·地理志》武州条载:“武州,中。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萧关置。中和四年侨治潘原。县一:萧关。中。贞观六年以突厥降户置缘州,治平高之他楼城。高宗置他楼县,隶原州,神龙元年省,置萧关县。白草军在蔚茹水之西,至德后没吐蕃。”《元和郡县图志》载:“原州……萧关县,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隋他楼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废,别立萧关县,以去州阔远,御使中丞侯全德奏于故白草军城置,因取萧关为名。蔚茹水,在县之西,一名葫芦河,源出原州西南颓沙山下。”《金史卷二六·地理志》载:“天会五年(公元1227年),元帥府宗翰、宗望奉诏伐宋,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及宋既克,乃分割楚、夏疆封,自麟府路洛阳沟距黃河西岸,西历暖泉堡,鄜延路米脂穀至累胜寨,环庆路威延寨逾九星原至委布谷口,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口,秦凤路通怀堡至古会州,自此距黃河,依见流分熙河路尽西边,以限楚、夏之封,或指定地名有悬邈者,相地势从便分画。”以上交界划分中涉及到的具体堡寨,金人所著《大金吊伐录·卷四》有详细记载,其中西夏南境与宋、金西北、西南的分界线是:“泾原路威川寨、贺罗川、贺罗口、板井口、通关堡、古萧关、秋山堡、绥戎堡、锹川口、中路堡、西安州山前堡、水泉堡、定戎寨、乱山子、北谷川、秦凤路通怀堡、打乘川、征原堡、古会州自北直抵黄河,依见今流行分熙河路尽西边以限楚、夏之封。所有界至,如或指定地名城堡处所,内有出入悬邈者,相度地势,各容接连,两相从便分画。”此分界线交界之地中所列的堡寨绝大部分在《宋史·地理志》有记载,如宋萧关,《宋史·地理志》载:“萧关,崇宁四年建筑。东至葫芦河一十五里,西至绥宁堡三十里,南至胜羌砦六十里,北至临川堡一十八里”,宋萧关故址在今宁夏海原县高崖乡石峡口附近。泾原路“威川寨”在今宁夏同心县,“绥戎堡”“西安州山前堡”均在今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东北境,“水泉堡”在今甘肃靖远县水泉镇。从“古萧关”稍北向西沿今宁夏中卫市新堡子川,经“绥戎堡”“西安州山前堡”“水泉堡”到甘肃靖远县古会州(唐会州城在今靖远县北境,距黄河索桥渡不远)黄河岸边,至今还遗存有一路宋夏界堠。绥戎堡及其所辖秋山堡、锹川口、中路堡、西安州山前堡宋夏时属西安州(今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州)管辖。《嘉靖固原州志》载:“石峡口,在红古城西五里,古尝设关,遗址犹存。”据此,宋萧关县约在今宁夏海原、同心交界处清水河附近的石峡口一带,县治应在海原高崖乡红古堡附近。《金史·地理志》《大金吊伐录》中的“古萧关”即唐萧关。关于唐萧关的位置,据《宋史·地理志》,宋萧关南至固原城二百三十六里,据《元和郡县图志》,唐萧关南至固原城一百八十里,因此,唐萧关当在海原县石峡口南五十多里的清水河道上。

王维是唐朝人,走的是清水河大道,指说的“萧关”应是唐朝地名。所以,王维出的“萧关”是海原县李旺堡北清水河附近的唐萧关而非“固原县东南”的汉萧关。唐朝时期,汉萧关早已废弃为瓦砾遗址,王维当然不会在汉“萧关逢候骑”了。

“燕然”。《后汉书·窦宪传》载:后汉永元元年,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率领各将,出鸡鹿塞、满夷谷、稒阳塞,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将窦宪所登之燕然山考证为今外蒙古三音诺颜部的杭爱山,说此山直宁夏北二千余里,盖即古燕然山。注释《使至塞上》的各家大都认为王维所说的“燕然”指的是窦宪所登之燕然山(杭爱山)。考证王维的行程路线,《使至塞上》中的“燕然”绝非指窦宪所登之杭爱山。

今内蒙古阴山西段地处宁夏直北,系高阙汉长城所经。窦宪从朔方经高阙塞、鸡鹿塞、涿邪山登燕然山。据考证,高阙塞,指今阴山西段石兰计西的狼山口汉长城,鸡鹿塞,指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阴山西段的汉长城。从语音上说,“燕然山”快读即为“阴山”。这些考证,亦是汉代燕然山即今阴山的佐证。后来,燕然山演变为泛指河套以北的群山,即今阴山及其支脉,也包括今宁夏、内蒙古交界的贺兰山(汉代卑移山)。唐代曾在今宁夏东南的灵武、盐池、中卫一带建置过阴山府、燕山州、燕然州,作为安置降附少数民族的羁縻州。《旧唐书·地理志》载:“灵州大都督府,隋灵武郡……(贞观)二十年,铁勒归附,于(灵)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二年,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属灵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灵州为灵武郡。至德元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升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灵州。”同书还说:“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朔方节度使治灵州……经略军理灵州城内……丰安军,在灵州西黄河外百八十里……定远城,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西受降城,在丰州北黄河外八十里……安北都护府,治在中受降城黄河北岸……东受降城,在胜州东北二百里……振武军,在单于东都护府城内……”朔方节度使屯守的上述地区,正是今宁夏中卫卫宁北山、贺兰山、内蒙古阴山一线的汉长城。据《旧唐书》《新唐书》,公元647年,原铁勒诸部改为燕然都护府,下属六个都督府、七个州。公元663年,燕然都护府迁往回纥,改为瀚海都护府。由此可知,《使至塞上》的“燕然”是指“燕然州”而非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燕然都护府。唐代设置于今宁夏灵州的“燕然州”“燕山州”“阴山府”,其得名于古朔方(今宁夏)直北的古燕然山(今阴山)。

燕然州。《旧唐书·地理志》载:“燕然州寄在回乐县界,突厥九姓部落所处。户一百九十,口九百七十八。”《新唐书·卷四三下·志第三三下》载:“燕然州,以多滥葛部地置。初为都督府,及鸡鹿、鸡田、烛龙三州,隶燕然都护。开元元年来属,侨治回乐。鸡鹿州,以奚结部置,侨治回乐。鸡田州,以阿跌部置,侨治回乐。东皋兰州,以浑部置。初为都督府,并以延陀余众置祁连州,后罢都督,又分东、西州,永徽三年皆废。后复置东皋兰州,侨治鸣沙。烛龙州,贞观二十三年析瀚海都督之掘罗勿部置,侨治温池。燕山州,侨治温池。”回乐县,后周置,本汉富平县地(《太平寰宇记》)。《旧唐书·地理志》载:“灵州大都督府,隋灵武郡。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远、灵武、鸣沙五县。二年,以鸣沙县属西会州。”关于回乐县的分置沿革,同书说:“回乐,隋县,在郭下。武德四年,从回乐县分置丰安县,属回州……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置回、环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这就是说,武德四年,从回乐县中划分建置了丰安县,属回州管辖。贞观四年,又从回乐县划分建置了回、环二州。《旧唐书·地理志》说,“鸣沙,隋县。武德三年,置西会州,以县属焉。贞观六年,废西会州,置环州。九年,废环州,县属灵州。神龙二年(706年),移治废丰安城”,这就是说,贞观六年,又在鸣沙县地盘建置为环州。由此可见,丰安县、环州俱是从回乐县中划分建置的。也就是说,在鸣沙县的地盘上先后建置过西会州、环州,鸣沙县后来又“移治废丰安城”,即今宁夏中卫城。这样,丰安县、环州俱入鸣沙县,今宁夏中卫市辖境包括了从回乐县(今吴忠市)划分出的丰安县(原中卫县)和在鸣沙县(原中卫县和今中宁县)地盘建置的环州(西会州,地属鸣沙县)。鸣沙县、回乐县、丰安县、环州均属灵州,唐代通往凉州的萧关道(清水河道)自南向北从鸣沙县(丰安县、环州)穿越而过,王维路经的“燕然州”当在回乐县(今吴忠市)西南鸣沙县萧关道(清水河道)两侧。“汉居延县故城(汉眴卷故城)”在今中卫市清水河西岸的古城乡。《旧唐书》的记载证实,寄治于唐灵州回乐县界的“燕然州”,建置于开元年间,安置的是“突厥九姓部落”。《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九·西蕃地里》载:“温池,唐神龙年置县,县侧有盐池。唐洎五代,节度使兼领温池榷盐事。开元初,置燕然、烛龙二州,寄治温池界,并九姓突厥部落。”郑樵《通志》考证,温池县即原中卫县。此时,正值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将士,于是,他在诗中记述了“都护在燕然”这件事。所以,将王维诗中的“燕然”考证到后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单于,刻石纪功处的燕然山(今外蒙古杭爱山)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此地已非唐境,王维是去不了的。

综上所考,王维《使至塞上》记行中涉足的几个地名以今地言之:

居延,指先秦朐衍戎居住之地,“汉居延县故城”即其遗踪,居延汉简“驛置道里簿”“高平”之北的第二个驿置“居延置”位于此地即其明证。汉“眴卷”县系“朐衍”戎、“居延”人之音变音讹,“汉居延县故城”在今宁夏中卫市黄河南岸清水河西岸的眴卷县故城(今中宁县古城乡)。

属国,指汉唐安置或内迁至长城内外的归附民族,或存其国号,或封其官爵,以属国对待之。中卫自汉唐以来,部分地区系凉州媪围县、温池县、贺兰州及灵州鸣沙县之故土,汉唐在今中卫境内侨治过来自河西、漠北的燕然州、贺兰州、烛龙州、燕山州等属国。媪围县曾为汉属国都尉治。

居延属国,指安置或内迁至今宁夏中卫市黄河南岸“汉居延县故城”所在地区的燕然州、贺兰州、烛龙州、燕山州等属国,概称之为居延属国。

萧关,指唐萧关,唐萧关县域在今宁夏海原、同心清水河流域,其县治应在海原县李旺堡北清水河道附近。

燕然,指燕然州,与鸡鹿、鸡田、烛龙三州俱隶燕然都护,其中烛龙州贞观二十三年侨治今宁夏中卫,故今宁夏中卫唐代亦隶属燕然都护管理。

从上述地名的地理方位看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记述的交通路线。根据以上考证,王维《使至塞上》诗中的地名,均位于从高平(今宁夏固原)沿清水河大道经萧关(今宁夏海原县李旺堡北)至居延属国(中卫河南地区)的历史古道上。以此观之,王维沿着清水河大道(经海原、同心、中宁、中卫的汉唐国道)乘行在居延属国(宁夏中卫河南地区)的土地上,在萧关(海原县李旺堡北)遇到了候骑(侦察兵),方知都护在燕然州(今中卫市)。正是走在这条历史古道上,王维才写出了与这条古道的历史环境、自然环境极为贴切的感受与景观:他站在河边北望旷野,沿黄河北岸的贺兰山、卫宁北山汉长城耸立眼前,唐朝将士调动屯守在汉长城一线,雁阵翱翔北飞,一过长城,便是胡人的苍穹,于是他咏出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西望行程,到处是浩瀚无际的沙海,一座座高耸的烽燧,在沙漠中冒出了直入云天的报警狼烟,极目黄河,落日浑圆,残红的太阳影子与呜咽的河水一样苍凉,于是他咏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走的这条道路是从长安傍泾水越陇山至高平,从高平沿清水河至古灵州渡河,沿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汉唐国道。这条道路全程分为高平道(从长安出发—沿回中道—至固原)、萧关道(从固原出发—沿清水河—经海原萧关—至中卫黄河九渡)、河西道(从中宁古灵州出发—沿河西走廊—至武威、敦煌以西)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