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学全书
18250400000187

第187章 苦难是一笔意外之财

有一次,一些知青参加了一个回顾上山下乡的座谈会,题目是“青春是否无悔”。会上资格最老的知青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他的发言大意是:“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割取一段来评价其有悔无悔、值不值得,而应该联系当前你正在做什么,以及你将来要做什么来评价。如果上山下乡对你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目标不是资本、财富,而是损失,或毫不相干,那么你用不着说大话,你当然可以抱怨说,我不下乡的话本来可以上大学,当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现在却不得不从头来争取人家早已得到的东西,我下乡是白白浪费了最宝贵的青春。但如果你今天的追求与你青年时代的经历有着本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那就不同了。我很早就着意把生活、生命当作一个整体,并通过不断的反省使它熔铸为一个整体,每一部分都是宝贵的、不可失去的。”

确实,苦难是人生最有用的经验智慧,是成就一番事业之前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澳门大富豪何鸿燊能有今天的成就,小时候的苦难可以说是他的一大笔财富。否则,也许现在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家子弟。

在何鸿檠小的时候,突然家道中落,年少的何鸿燊无法接受这冷酷的现实,又不得不面对这冷酷的现实。想当初,衣食无忧,进出都有仆人侍候。现在父亲、哥哥流亡南洋,家居陋室,空空荡荡,没有当家人,仿佛天都塌了。这一切都压在母亲柔弱的肩上,母亲和姐姐常为柴米油盐的事小声嘀咕,一家人忧柴忧米、忧穿忧用,这种情绪也传染给了最年幼的何鸿燊,他常常担忧老鼠偷米;第二天没有米下锅;上不成学。

晚上躺在硬板床上,望着母亲忧郁的神色、简陋的家具,脑海里就浮现出富丽堂皇的洋房、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成群的奴仆、进进出出的阔佬贵妇。他那时还傻想,如果父亲和哥哥回来,就会把富贵荣华带回来。何鸿燊最不堪忍受的,是原来那些亲戚见何家财大势大,见了何家人总是恭恭敬敬,低眉顺首。现在他们对何鸿燊一家避而远之,见到何鸿燊还摆架子,甚至百般嘲弄。有这样一件事情:一次,何鸿燊牙齿被蛀烂,需要补牙。正好他家一个亲戚是牙医,过去一直来往,每次来何家都要逗何鸿燊开心。何鸿燊就去他的牙科诊所,做牙医的亲戚正闲着,翘着二郎腿坐在旋转椅上,没有起身,爱理不理的。

“来这里做什么?”“牙坏了,想补牙”“身上有钱吗?”“没有钱。”牙医亲戚笑起来。何鸿燊不懂世事,不知他问这些干什么。以前何鸿燊来他诊所玩,他主动给何鸿燊检查牙齿,还说了许多保护牙齿的知识,从来没有提过钱的事。何鸿燊正纳闷,牙医亲戚怪声怪气地说道:“没有钱,走吧,补什么牙?干脆把牙齿全部拔掉算了。”何鸿燊瞠目结舌,想不到亲戚会变成这个样子!何鸿燊不禁泪如泉涌,扭头就走。回到家里,向母亲哭诉。母亲也伤心地流泪,母子抱头痛哭。这件事给何鸿燊很大的刺激,使他从富家弟子的旧梦中彻底清醒过来。多年以后,成为巨富的何鸿燊回忆辛酸的往事,仍恨得咬牙切齿:“想不到人穷,亲戚便如此势利。”经过家境变故后,何鸿燊一家人都感觉到人情冷暖,母亲更是终日以泪洗面。何鸿燊于是下决心要争一口气!在父亲破产之前,何鸿燊在香港名校——皇仁书院读书。他是出名的公子哥,淘气的把戏没人比得过他,读书就大为逊色,学业太差,被分在差生班D班。过去家中富有,成绩再差也可以读下去。现在家里朝不保夕,仅靠母亲打工赚取微薄的生活费,哪里还有余钱为儿子缴学费。

一天,母亲把何鸿燊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指出两条路供他选择:一是退学,帮家里赚钱;二是靠拿好成绩获取奖学金,否则,家里无法保证昂贵的学费。何鸿燊不禁想起做牙医的亲戚,想起了家庭变故,选择了第二条路。家穷促使他早熟,他明白穷人只有靠读书方可出头。何鸿燊发愤苦读,到学期末,成绩居D班第一,这个成绩,在A班也能排中上水平。何鸿燊如愿以偿获得奖学金,开创了皇仁书院D班获奖学金的纪录。以后,何鸿燊年年都获得奖学金。

何鸿燊回忆道:“我发誓要成功,这是一种挑战,但真的没有报复的成分——发愤图强无论如何还是为了自己好。我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没有人喜欢贫穷而无能的亲友。”从心理上说,苦难,实际上可以刺激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取得更多的财富,那么,知道了这些以后,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刺激自己,从而取得比现在更好的成绩!

如果你将过去的苦难看成是人生的损失,而不是将它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的话,你就肯定无法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和力量,你的宝贵资本就被你白白浪费掉了。

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就必须改变对苦难的消极态度。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当然,经历一帆风顺的人也没有必要非得去自找苦吃。但是,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别人的苦难你也可以用心去体会,你一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两位母亲的谈话,令我深有所感。

一位说:“我现在有能力给孩子们最好的,就绝不亏待他们,这是儿女运气好,生在我家。”

另一位不以为然:“从小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如果长大了没有本领给自己最好的生活,怎么适应?”

“那就养他一辈子又有何妨?再说,父母的一切,到头来还不就是儿女的?”

“至少得告诉他们,身在福中更要知道珍惜呀!”

她们的话使我想到被纵溺的孩子,会影响未来人格健全发展,就算养他一生,也是害他一世。靠父亲余荫的纨绔子弟,养成了虚骄浮华的习气,不知如何奋斗求生存,倒常听到挥霍殆尽后,步上绝路。

读报见一则寰宇趣闻:“豪门新家教:衔着金汤匙出生,不准用金汤匙吃饭。”

现代部分富豪家长已觉醒,试图给跟着保姆长大的孩子们渴望的爱,在成长中让他了解凡事并非唾手可得,生活舒适,但不过分奢华,正常的家庭教育,是不会把孩子宠坏的。

那么,是否在贫困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更有出息?

听来一件人人传诵的佳话,父亲是一幢大楼中二十年如一日勤奋的清洁工人,儿子从小帮忙做工,长大后获得高学位,毕业后被公司重用,几年后升为总公司副主管,就在大楼中上班。老爸以儿子为荣,欣喜他一步一步踏上人生阶梯,自己以做工为乐,绝不轻言退休。

父亲的自豪,给了儿子荣誉感,也许少年时曾羡慕同学的父亲是高官富商,如今了解了人生永远的顺境在于自助。

一位大企业家一再强调,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苦,是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没吃过苦,就会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想逃避,日久会变得好逸恶劳,很难获得成就。”

前面那位母亲,应该了解在富裕环境中,仍要激励一个年轻人学习奋斗的精神,才是身在福中最大的福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任何人都要经历痛苦的折磨。可以说,痛苦是生命的盐,没有它,人生就会淡而无味。记得尼采说过:一切痛苦之中都孕育着快乐。的确,在痛苦之中寻找快乐,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痛苦的本质是能量,你遭遇痛苦就是获得力量。痛苦哲学是强者的学问,你如是弱者,痛苦就是折磨。痛苦——锤炼钢铁的砧子。磨难就是磨砺,就是淬火。好钢只有经过淬火才能坚韧,只有经过磨砺才会锋利。惟有痛苦能让人生充满激情,它催人奋进,激起人们自强自立的力量。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句;革命先驱孙中山更是发出过“愈挫愈奋”的铮铮誓言。

贝多芬两耳失聪却“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完成了举世闻明的《第九交响曲》;瘫痪在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为他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下了最完美的答案;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经受了十年的“文革”打击迫害痛苦的洗礼,而创立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代伟人和精深的理论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所有这些,就是对“艰苦磨难,方现出英雄本色”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