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棉花
先猜几个谜语吧。
“长木梢,短木敲,金鸡叫,雪花飘。”你猜是什么?千万别猜成了打更啊。
“白雪纷纷,伯乐操琴,问是何调,人人知音。”这个雅得很,想想茫茫大雪中,铮铮琴音破空而来,多么冷寂又多么美好啊。而且故事是喜剧性的:此调寻常可见,人人都是它的知音。这是什么样的琴什么样的音呢?
“一根树儿又无丫,一条黄龙缠到它,雷公火闪连连子打,越打越开花。”单从字面上看,容易想像成树儿与黄龙的爱情,这桩不合礼教的爱情让天公震怒,所以要遭雷打呢。但树儿是坚贞不屈的,在狠狠的打击中竟开出花儿来,让人想到白素贞。只是,它与爱情,大约是间接的关系吧。
“玲玲珑珑一座台,红粉娘子坐上来,琵琶弦子叮当响,几朵鲜花慢慢开。”这个谜面,太平的现世景象里,隐含着一丝丝不超越现实的浪漫。
现代生活离这个行当的消失,大约只有二十年,它曾是乡村儿童心目中最美好的记忆,许多人对音乐的好奇,大约就是从它开始的,比如我。
它就是弹棉花。
麦子种了,红苕挖完了。深秋的风有了很浓的冬意,乌鸦成群地飞过,在秋收过的大田里寻找过冬的食粮。这时,弹花匠扛着他的大弓出现在乡村的山道上。我们和狗跟在打扮古怪的弹花匠身后,仔细研究他那身行头。硬栎木大弓最沉,驴皮拧成的弦子紧绷在弓上,常常由弹花匠的小徒弟单独扛着,小徒弟紧抿着嘴跟在师傅身后,大约被那弓压得出不了声。胆子大的跑上前去,用手指勾了一下弦子,并没有发出悦耳的声音。师傅肩膀上挎着一个大圆盘,那叫挨板,手里提着线拐子,他的布包里应该装着一个小小的扃(音)锤,悦耳的乐音就是扃锤和驴皮弦子合奏出来的。所有的家伙都油光锃亮的,一看就是弹花匠的传家宝,不知用过了几代人。
清晨,弹棉花的声音像水中的涟漪,在村子里一波波地荡漾开来。“嘡——”“嘡——”一声紧跟一声,单调的,带点颤音,一下一下,仿佛敲在心上。从来没有音乐的村庄,有了某种诗意。与此同时弥漫的,是煎鸡蛋和炒腊肉的香味,年节的气味提前到来了。
我们坐在门槛上,眼也不眨地盯着弹花匠,仿佛在看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弹花匠和他的徒弟戴着黑色的有金属洞眼的口罩。旧棉絮被拆成一块块的,堆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弹花匠扛着弓,从容地围着台子行走着,手里的扃锤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弦子,陈旧的棉花在“嘡嘡”的歌唱中慢慢变白,最后蓬松成一朵蓝天上的白云。弹花匠和徒弟的头发胡子也在“嘡嘡”的歌唱中变白了,是粘上去的棉绒。一般人家只是将旧棉套拿出来,加上一点新棉花翻一遍,只有娶媳妇嫁姑娘,才舍得称上几十斤棉花,打几床新花套。弹好的花根据老板要求的尺寸,被整成厚薄均匀的长方形,就开始铺网线。讲究的人家铺新线,红色白色绿色,新婚棉絮上织着大红双喜。旧套翻新,常用旧棉袜旧线衣拆的线,所以我们穿破的长筒棉袜子,总被母亲当宝贝收藏着。铺网线常常由徒弟来完成,手里的长竹杆灵活地在线拐子和棉絮间来来往往,像一只吐丝的蚕。当师傅的这个时候坐到一旁去,脱下口罩,悠闲地吃上一锅土烟。网线铺完了,开始擂套,两手捉着挨板在棉絮上用劲儿地磨,有时也站到挨板上去,扭着腰像跳舞。看热闹的不只小孩子,村里人都来看,常有男人在这个时候开女人的玩笑,我们一哄而散,觉得磨套没有弹花铺线有意思,那些男人女人却觉得有趣得紧。
花弹得细不细,线铺得匀不匀,套磨得紧不紧,边儿锁得好不好看,这些都是打好棉套的关键。一个好的弹花匠,同时也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弹棉花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说不出来的美感。特别喜欢古筝,但第一次听到古筝的时候,我想到的却是老家弹棉花,是弹棉花的声音启发了一个乡村儿童的音乐感受。
铁匠铺
铁对古代人类的意义,不亚于因特网之于现代人。有了铁器,生产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战争的杀戮也更可怕了,农耕文明和冷兵器时代,是铁的风流天下。打铁这门古老的手艺,也便繁荣并一代代传了下来。
土砖砌的泥炉,原木做的风箱,大树墩上放着黑黑的铁砧,随便一个什么地方,比如一筒卷席搭成的窝棚,这就是铁匠铺。原始、简陋、却必不可少。做风箱通常用泡桐木,因泡桐木不怕火烧,搬起来又很轻便。将粗壮的木头从中间一劈两开,挖空,装上镶鸡毛的活塞,合紧后在两头打上紧紧的铁箍,就成了。泥炉大多临时垒建,因为乡村的铁匠铺是流动的。铁匠的家业都是铁家伙:一把茅钳,据说从茅山道士手里传来,不怕人使法弄妖,夹任何东西都不会掉;一把大锤,帮锤的用;一把小锤子,师傅拿在手里,指挥帮锤的人,指哪打哪,相当于乐队指挥的指挥棒,停打的时候,将小锤搁在铁砧上借惯性轻敲几下;一把錾子,将烧红的铁块剪成需要的形状。原始、笨重、看不出任何艺术特色。
打铁是力量与火的艺术。一块铁,烧到什么火色开始打,打的时候用多大的力,全在打铁人心中,火色和力量决定着铁器成功的概率与质量的好坏。好的铁匠才能将活干得快捷利索,不费铁不费炭、不费人力时间。錾截、钳卷、锤敲,铁匠用笨重的简单工具完成复杂的高难动作,坚硬冰凉的粗铁于铁匠,犹如裁缝手中的布,瓦匠手中的泥,它像火一样热烈、像水一样柔情,方、圆、长、扁、尖,铁锤翻飞,汗如雨下,铁匠们胸有成竹、得心应手。风箱呼呼地喘着,火苗熊熊地烧着,大锤紧跟着小锤,叮——铛——叮——铛——,一唱一合,在力量的锤打中完成从铁到铁器的使命。锻烧和敲打反复交替,红色的铁块渐渐变成了犁、耙、锄、镐、镰,菜刀、锅铲、抓钉、门环、斧头、火钳……最后,趁热浸进冷水淬火成形,“吱拉——”一声,一件作品在白烟弥漫中诞生了。
打铁有一些禁忌,比如腊月二十四不打铁,传说这一天是祖师爷太上老君的生日;打铁时忌说“软”字,说了“软”字,打出来的东西没有钢火;如果家中有人生孩子,打铁的人三天内不能回家,怕将秽气带到铁匠铺来,触犯了祖师爷,不吉利等等,对小孩子倒没什么规定。小时候最喜欢看打铁时四散飞溅的铁花,喜欢听铁匠们喊号子,雄浑的号子与铁锤叮铛同步相应,“嗨!”嗬!叮——“铛——”是师傅和帮锤的一问一答:打这里!“好!”打重点!好!问答进行于打铁人的心灵和眼神之间,是真正的心灵感应。他们的对话内容很丰富,结果便是在铁匠铺里渐次排开的崭新铁器,它们散发着新鲜的青色光芒,仿佛在排队等待着走到田野去。男人们高高低低、或缓或急的吟唱、风箱始终不慌不忙的呼叫、铁与砧的金石合唱,铁匠的小锤指挥的,真的是一支交响曲呢。原始、纯朴、粗犷,是让人怀旧的曲子。
自从有了铁匠这个行当,最浪漫最潇洒的铁匠,当是号称竹林七贤之首的稽康,这个人好酒,善书画,善琴,临刑一曲《广陵散》,已成千古绝唱。他的另一个特殊爱好,就是打铁。《世说新语》载其“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如此好体貌,大概是打铁健身的功劳?而最神秘最悲壮的铁匠,非干将莫邪莫属,剑分雌雄,能定天下,三年铸得,反被杀身,但终于有赤的勇敢献身,有侠客的英雄相惜,遂成就了千年流传的传奇故事。
铁匠铺,原本和杂货铺一样,在乡村随处可见,铁匠,九佬十八匠之一,民间生活的常见人物。随着机械化,一切消失于无形。新型建材层出不穷,铁,曾经的风流金属,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
放蜂人
世界上有放马的、放牛的、放羊的、放鸭的,都没有放蜂的那分浪漫。
放蜂人追逐的,是花儿;放蜂人收获的,是香甜的蜂蜜。
哪里有花儿,放蜂人就率领他可爱的小小劳动者们赶到哪里,他是蜂群中的王之王。
这一次,王之王将他的临时居所安顿在一条小河边,春天来了,小河流淌着两岸金黄,在放蜂人眼里,那不是金黄色的菜花,是流动的蜜河。
靠着一道高坎,搭着一个油布棚,棚内一张板板床,一个煤炉一口锅。木板的简易桌上放着一碗菜,半锅饭。这就是放蜂人临时的家。
把蜜蜂带到花儿盛开的地方,就等着收蜜吗?那样的话,放蜂人天天怎么打发他们的日子呢?他们又没有翅膀,不能跟着蜜蜂们去采蜜。
放蜂人一刻也闲不着,可做的事情多着呢。他把蜂箱打开,一板一板地取出蜂房,用刀刮去蜜蜂们多做出来的蜂房,摘去多余的王台,消灭掉只吃不做的雄蜂。王台多了,容易分群,分群就会减产。一个养蜂人最多只能管理五十箱的群,所以要对蜂群进行人工控制。群里的雄蜂只吃不做不说,还得工蜂喂它们吃,也影响产量。
这种清理工作是个细致活儿,放蜂人轻手轻脚地,用软毛的刷子慢慢将蜂房上的蜜蜂刷到蜂箱里。虽然天天跟这些小东西打交道,养蜂人还是常常被蜂蜇。蜂蜇对他们来说就像被小蚂蚁咬了一口,不疼不痒不肿,因为常年被蜂蜇,他们体内的风湿已被蜂毒完全祛除。蜂疗是最好的风湿治疗办法,不过放蜂人可舍不得用他的蜂给别人治风湿,蜜蜂蜇完人,自己就死了。
最昂贵的蜂产品,是蜂毒,其次蜂胶,然后才是蜂王浆、花粉、蜂蜜。放蜂人削下几个王台递给我,要我尝尝原汁原味的蜂王浆,呀,又酸又辣,一下子颠覆了记忆中蜂皇浆口服液的味道。呵呵,蜂王带领工蜂们酿造甜蜜,自己一辈子吃的,却是这个吗?有点替蜂王遗憾。不过这蜂王浆的营养价值,可是顶尖的,只供蜂王食用。读书时,有钱的家长都给孩子买蜂皇浆口服液补身体,心里可羡慕啦。放蜂人看我对蜂王浆崇拜的样子,就说,我们可以自己生产蜂王浆,你要吗?我问多少钱一斤,他说出来的数字并不昂贵。一斤原汁蜂王浆可以生产多少盒蜂皇浆口服液?可一盒蜂皇浆口服液的钱就能买到一斤原汁蜂王浆。放蜂人的辛苦和蜜蜂的勤劳这么不值钱,再加工出来的商品却成了高档消费品。我有点为放蜂人和他的劳动大军鸣不平了。
在放蜂人的指点下,见到了神秘的蜂王,比其它蜜蜂个子大、颜色深。蜂王很忙,一个洞挨一个洞地巡视呢。见到王来,群蜂退让,颇有王的威严。
菜花谢上了顶,小河现在流动着两岸青雾,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黄。菜花蜜已被成千上万只小蜜蜂搬运到放蜂人的蜜桶里,洁白如玉,凝如膏脂,揭开蜜桶,浓郁的菜花香扑面而来。一个春天的油菜花香全被收集在这里了,我在蜜香中闻到了春天和阳光的味道。
我说,我真喜欢你们这样的生活呀。
放蜂人笑了,一年四季,挑着破破烂烂,东奔西跑,像野人一样。跑一年,也挣不下多少钱,有什么好呢?蜂这东西娇贵,对环境要求高,现在环境污染太厉害了,不好养呢。
那就别放了,把这些蜂全送给我吧。
真叫不养了,又有点舍不得啊。自在惯了,不喜欢打工的束缚。一天见不到我的蜂,心里就想呢。放峰人说着,割下一块雪白的蜂房,非要我尝尝最新鲜的蜜。小小的六角形的圆洞中都是亮晶晶的蜜,一口咬下去,蜜汁四溅,甜得我直哈气,这甜,真能把人甜晕过去!
不知道放蜂这个古老的职业已有多长的历史,人类什么时候将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小勇士驯化成了酿蜜高手?放蜂人有点像谁?像吉普赛人。不过放蜂人在大地上“流浪”,靠的不是手艺,是驿蜂的技巧,他是五十个蜂群的酋长。哪里鲜花盛开,放蜂人就和他的臣民在哪里安营扎寨,他的“流浪”生活始终伴随着鲜花和甜蜜,始终在与大自然联系最紧密的地方。
真希望我们的环保程度高点再高点,环境好点再好点,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四季生活在绿色和鲜花之中,可以在自家阳台上养几群蜜蜂吃自家酿的蜜,好到城市里也有放蜂人安营扎寨的条件,想休闲的时候,就去他那里领几箱蜂来放放。
乡村十五
年过到十五,就算结束了。从初一到十五,在乡里,这是尽情玩耍的时间,过了十五,就该到田里去伸伸胳膀露露腿了。
小时候,又盼十五又怕十五来得太快。
盼十五,因为十五母亲会蒸十五粑粑,还会拿下灶头上的腊肉,炒两碗油汪汪的肉片。计划经济,粮食紧巴,人要掺菜度饥荒,更没有给猪吃的,喂个年猪,能长到两百斤就算大猪了。杀了,自家只能留一半,另一半得卖给集体。年过完,灶头上只剩下几块薄薄的长肉,一年的油水全在这了。不到过十五,桌上已全素。
谁家的十五粑粑吃的时间长,谁家这一年的日子就会好过,母亲从来都是好强的,她做的十五粑粑能吃一个多月,来了客,在饭甑里蒸上几个,吃饭之前,一人先吃一个粑粑。客人总会夸一句:“还有十五粑粑呀!”母亲的笑容里藏了几分得意。十五粑粑在这段时间是我上学的午餐,在十多里弯弯拐拐的山路上,边走边啃。红苕面里掺了点玉米面,黑色的粑粑里闪着点点金黄,里面包的有时是咸菜,有时是红豆。因为时间放得长,粑粑有点酸,苕面有点甜,加上芯子的一点咸,感觉越嚼越有味。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大约懒得望它一眼。可有十五粑粑吃的我,多么幸福,别人带的都是红苕洋芋,或者是掺了洋芋末的苞谷饭,感觉只有我把年留住了。这样的十五粑粑放在柴火里烧一下更好吃,常常偷了家里的粑粑,和小伙伴们在野地里烧;如果某天我很乖的话,母亲会在做早饭时,在灶洞里给我烧个粑粑吃。那样的日子好遥远,有时想,我有过那样的日子吗?那时的母亲,多么年轻,红红的脸蛋,扎着两个短刷子,自来卷的头发在耳后卷成两个小拳头。而我,喜欢在父亲的双腿间钻来钻去。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腊月间,哥哥带着我满山转,我们在找一个最大的树蔸蔸,这个蔸蔸是大年三十晚上守岁时火垅的主角,三十的火大不大,旺不旺,全靠它了。还有一点,它得烧到到正月十五才算完成了使命。十五的晚上,火虽不是主角了,但火里的蔸蔸一定还得是那个蔸蔸,这十五晚上火垅边的闲话家常才跟年有整体感,年节的气氛和快乐在同一个蔸蔸带来的温暖中流动着。十五晚上的主角是灯,每个房间里,只要有灯,都点得亮堂堂的。还要给逝去的亲人送去一盏十五的灯,月亮好的夜晚,看着满山灯火,感觉阴阳两界都在过十五呢。有一年,哥哥拿篾片和皮纸糊了一个灯笼,召集了好多小孩提着灯笼满山走,路过一个人家,听到火垅屋里讲得好热闹,就拿那个灯笼罩在火垅屋的窗户上,嘴里一齐发出各种怪叫,农家的木头窗户上也糊着皮纸,突然照进红艳艳的一团,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屋里的人惊叫着跑出来,我们一窝蜂地逃去,狗也夹在中间狂吠着凑热闹,我们撵回狗,又去吓唬下一家。
也曾挤在人群里看过玩龙灯,窄窄的街巷,挤得水泄不通,只给玩龙灯的人留下晒场大一块儿空间,锣鼓家业“锵锵切”地敲着,人群裹着采莲船、狮子、蚌壳精和那只唯一的龙灯向前移动。一条街游完,只挤在他们跟前的人沾了光,将什么都看得真切。散场时去看舞龙灯的人,花花绿绿的蚌壳是纸糊,狮子是母亲纳鞋底的线麻扎的,龙灯不过一张长布,上面画了龙鳞,舞的人举着个棍上下舞动就是了。采莲船里的花姑娘和蚌壳精都是男人扮的,脸上的油彩还没洗,拿着铜杆烟袋在抽土烟。
现在,元宵节、放焰火、吃汤团、赏花灯、猜灯迷等等已快将乡村的“过十五”覆盖,在我的乡村,人们还是习惯“过十五”,真的很怀念“十五粑粑”和十五的最后一个蔸蔸火。
膪包香
女儿皱着眉头,说鸡蛋汤有怪味,她不吃。我闻了一下,是生菜油的味道,煎油时间可能短了点。不由自主地又对着女儿开始进行忆苦思甜教育,出生于世纪之交的女儿是典型的新新人类,我们曾有过的生活,对她来说像上古时期。每当我忍不住说“我们小时候”的时候,女儿便做出无奈状:又来了。
今天,我忍不住给她讲起了膪包的事。知道膪包的人大约还有不少,从农村出来的孩子,谁没吃过膪包炒菜呢?现在的农村,用膪包的人家大约找不到了,这农家灶头的必备物,和石辗、石磙、石磨、连枷、风斗车、煤油灯一起,被富裕起来的农村生活赶到了记忆深处。
我们小时候,一年四季只有极少数时候才用菜油炒菜,比如逢年过节、来了客人,平常炒菜用什么呢?用膪包。什么叫膪包?猪身上长咪咪的地方,特别松软,那里的猪肉叫“泡头肉”,这泡头肉其实就是猪的乳腺,不好煮烂又没什么膘水,但它有一个特殊的用处,就是做膪包。杀猪的时候,杀猪佬下肉时在这里剜下两大块带皮的泡头肉,在肉皮中间挑个口子,系上一根棕叶绳,老板娘拿来两个大碗,一个碗里盛上一个,等肉冷了,就成了两个圆坨坨的膪包,然后被高高地挂上灶头,必须挂高一点,防猫狗防耗子。
根据自己的想像,我把膪包写成了“揣包”。每次做饭时,膪包被请了下来,锅烧烫了,拎着膪包在锅里“揣”几圈,锅上就有了一层明亮的油光,肉落在热锅上发出美妙的滋滋声,随之一阵青烟腾起,肉香四散。趁油气尚在,将要炒的菜倒进膪包的香味里迅速翻炒。膪包不能老在锅里“揣”,两个膪包,得算计着用到第二年杀猪,揣出一层薄薄的油光来就可以了。每到吃饭的辰光,大老远就能闻到炒菜的肉香,很多次放学回家,追着肉香跑进厨房,以为有肉吃呢,看到的却是萝卜茄子四季豆,心里充满了失望。用膪包炒出来的菜,有肉香却不见油星,正长身体的孩子,想念猪肉近似疯魔,狠不得吃了膪包。膪包是不能吃的,它是一家人一年的油罐子,吃了它,就只有吃白水煮菜了,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乖乖地在膪包的肉香里嚼着萝卜白菜,想像它们像肉一样美味。
过生日的时候,母亲会特意给我炒一碗油盐饭。母亲紧紧地按着膪包,用力在锅里“揣”着,油烟大起,薰得母亲皱着双眉,直到锅底积上一汪肉油。母亲用这汪油给我炒出一碗油汪汪香喷喷的油盐饭,加上从甑底捞出来的一个石磙蛋,这就是我的生日礼物。油盐饭名符其实,除了油就是盐,对我来说却滋味无穷,直到现在,还想念着。再好吃的生日蛋糕,也赶不上童年的那碗油盐饭。母亲用力“揣锅”的样子似乎还在眼前,那时的母亲,脸上有两块胭脂红,自来卷的头发梳着两个小刷子,头发太卷了,小刷子像两个毛毛球蜷在母亲的耳后,母亲端给我饭碗,笑眯眯地叫我小寿星佬。
我笑着对女儿说,你总是嫌我炒的菜油腻,我去菜市场买块泡头肉,做个膪包,天天炒菜给你吃吧,我保证那样炒出来的菜绝对油而不腻。这样我们可以节约不少的油。现在油贵呢,借此我也可以重温童年。女儿哈哈地笑了,连说可以。
讲完膪包的故事,女儿碗里的鸡蛋汤拌饭也吃完了,这一次没有说“又来了”。艰难的生活,回忆起来却并不觉得有多么苦涩,甚至希望生活能再来一遍,哪怕回到膪包炒菜的童年。农家的灶头,已找不到膪包的踪影,但膪包的香味,在记忆深处依然浓郁着。菜根香的生活,大约要经历膏肥脂厚之后,才能体会。
膪包不是“揣包”,这“膪”字,意思就是猪胸腹部肥而松软的肉,没想到真有这么个字呢!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