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红孩子
18246600000059

第59章 非智力心理品质(11)

第十一节 孩子学习动机的引导

什么是动机呢?动机是人类从事活动的主观意图,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推动力。人类动机的原动力,支配着人类的不同活动。

人类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它们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1.孩子学习动机的特征

学习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动机是孩子学习活动的主观愿望,是孩子为追求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内在动力。

学习的动机不是学习活动,但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支配着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因此,父母不但要懂得孩子的智力情况,因地制宜地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孩子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知道孩子学习的内动力。学习动机正确的孩子,父母要给予必要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动机的作用,而对于学习动机不正确的孩子要给予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可以认为是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动机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具有使学习活动开始的作用。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孩子才能正确而真正地开始学习。有调查发现,许多低年级孩子之所以学习差,关键就是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学习过程没有开始,他们还在“玩学习”或“玩知识”。

第二,具有维持学习活动不断进行的作用。学习过程是个有始点无终点的过程,而且会发生各种不同内容的变化,遇到各种不同困难。如果没有一个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在遇到一定的障碍时,孩子就会中断学习。只有有了一定的学习动机才能保证学习不断地进行,有许多学习满不错的孩子,突然学习不好了,而且几年后仍没有改善,其原因就是学习动机不稳定,结果造成学习活动中断,学习自觉性降低,成绩下降。有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也有类似的现象。可见,智力超常的孩子也不能不进行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三,具有把学习活动引向一定目标的作用。一个孩子有了学习动机,他就会制定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并为此而努力。一旦达到这个目标,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快乐,从而学习动机更加巩固。如果目标达不到,他们仍会不断地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不会半途而废。

出于对知识的兴趣。孩子经过一定的学习后发现了一些科学的秘密,了解了一定的原理,把一些公式、定律应用到实际中取得了成绩,于是他们对一些知识感兴趣了。为了获得兴趣的满足,他们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喜欢学习。但是有这种动机的学生往往发生偏科现象,对有兴趣的科目能自觉地学习,克服困难,不怕失败,而对于没有兴趣的学科却不在乎,不学习,或者只是应付了事。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些孩子为了将来考大学,为了当科学家、医生等而努力学习。持有这种学习动机的孩子,一般较用功,各科的成绩较均衡,学习态度认真、勤奋,这可以认为是较好的学习动机。

还要说明的是,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易变的,而且也还不是单一的。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上述几类动机的混合型。有不少孩子学习动机不稳定,也许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因一件事而改变。因此,父母要分清孩子的学习动机属于哪些类型,进行引导,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2.怎样培养好的学习动机呢

上面分析了孩子各类型学习动机,那么教师和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理想的学习动机呢?

由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学习动机各有特点,很难详细具体地加以说明,因此本节仅把培养孩子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介绍如下。

(1)用奖励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来强化内因性学习动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惩罚不一定能阻止人们去做某事,而奖励却能鼓励人去做某事。学习是孩子所必须要从事的主要活动,对于他们的劳动,父母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必须肯定其劳动的价值,突出的要给予奖励。正确引导,以奖励为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手段。那些试图用批评、惩罚来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的方法是不行的。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把实验的狗关进箱子,一组给予64次电击,每次持续5秒钟;两次之间的时距随机安排。狗被绑得不能动弹,使它们不能躲避电击。第二天在原有的箱子里用不太高的栅栏隔成两间,松绑的狗可以跳过栅栏,到不受电击的另一间。箱子中的光线逐渐变暗,10秒钟后,电通过放置狗的那间地板,狗可以在10秒钟之内或在电路接通之后,跳过栅栏,避免电击。

结果大多数狗只是无可奈何地忍受电击,不去跳越栅栏。而先前没有经受电击的控制的狗,却能很快学会及时跳越栅栏而避免电击。当然,动物的实验未必能照搬于人类,但至少也能启示我们,心血来潮地任意处罚孩子,使他们陷于无可奈何的境地,是一种非常不适当的做法。

(2)用及时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的方法来强化到怎样的程度等。而学习差的孩子多数都没有一定的目标,走到哪里算到哪里,结果学习很被动。

孩子的学习动机是很不容易摸清楚的。有调查发现,当问他们的学习动机时,他们说的都是教师教的一整套的大道理。其实那些几乎都不是他们的真正学习动机,而真正对他们的学习有支配作用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出于各种好奇。例如,刚入学的小学生,主要是觉得上学有各种新东西:新的小朋友,新的笔、书。好奇心驱使他们学习。还有的仅是因为小朋友去上学了,他觉得大家都去一定好玩,因此他也要去。这种因新奇而有的动机,主要是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它并不能维持太久,一般是半年左右就会发生变化。在这半年中如果教师引导得好,就能培养出有正确学习动机的孩子。

第二类:出于成人的要求或对成人的爱的报答。持这一类学习动机的孩子其数量在40%左右。有不少孩子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这种学习动机往往能保持到中学毕业。一旦上了大学,持这种学习动机的人明显少了,不到10%,而且成绩相差很大,出现两极。在小学,培养这种学习动机是促进小学生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的相当有效的方法。这样的实例很多。例如:一个特级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教育一个调皮的学生。以前这位教师用了多种方法启发他的学习兴趣都没有成功,一次他生了病,教师每天都去看他,并买了东西带着全班同学去看他,关心他的病状,照顾他。这个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病好后,努力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当问他为何会这样时,他说:“老师对我这样好,我要是学习不好对不起她。我要努力学习来报答她,让她看到我的好成绩。”很多学生也正是看到父母为了供自己读书花费了不少心血和财力,觉得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才能使父母高兴。

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许许多多的观察告诉我们,孩子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敏感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

第三类:为了追求分数。不少孩子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高分,赢得教师和同学的夸奖和父母的欢心。因此,他们以获得高分为宗旨。几所学校调查,几乎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承认追求分数是学习动机的一部分。因此,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只要条件许可,相当多的学生都有作弊现象,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这种学习动机当然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是有害的,要尽早引导学生改掉。

第四类:为了获得同学的崇拜和享有威望。孩子都希望在同学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和较好威望,成为“小领导者”。他们不但要从道德品质上、体力上、胆量上,还要从知识上超过其他的学生。这也构成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但是当问到他们时,他们却一口否认这种成功感。如果孩子能从父母或教师那里及时得到自己的学习成就的信息,看到自己的能力,他的学习动机会明显加强,会对自己产生自信,充满创造的成功感。调查中发现,在学生完成作业受到教师表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效果是很好的。若能树立起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学习的动机,效果就更好了。

(3)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学生之所以追求分数,学习停留在追求知识以外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还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他们认为学习是一件难事,求知欲受到压抑。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帮助学生揭露事物的本质,使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求知欲就会得到激发,会更愿意探索新的东西,对学习产生兴趣。因为动机至少是来自于对某一事物的直接兴趣。

(4)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培养其产生学习动机的心理要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是任何需要都能成为学习动机的,只有那些能推动学习的心理因素才能成为学习动机。例如,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表现的需要,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需要,审美和欣赏的需要,追求知识满足好奇心的需要等。这些都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因素,这些需要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能够用自己的创造满足这种需要,并得到快感。因此,教师要多让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完成他们的思考,要多提要求,少加限制,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经过自己的思考后获得成果的快感。

(5)培养儿童有利于社会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也有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有个道德标准的问题。在我们的时代,一切从自私利益出发的动机,都是不正确的。家长和教师要培养学生为国家的建设而学习的动机,这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