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学生不可不读的橙色历史经典
18243600000008

第8章 晏子使楚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韩。魏惠王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

田忌、孙膑率军向东穿插进入中原,直逼魏都大梁。庞涓率十万大军迎头拦击。孙膑认为,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彻底消灭敌人。只要一遇到魏军攻击,他就命令齐军转身逃跑,并且在逃跑中把营地军灶数量由上一天的十万个,减到第二天五万个,继而又减至三万个。庞涓随后追赶,他摸着灶台,骄傲地说:“齐军已经胆怯了,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三天之内,逃跑的士兵就超过了七万。胜利离我们不远了!”

庞涓斗志昂扬,声势汹涌,干脆抛弃粮草和重兵器,甩下步兵主力,只利用数量有限的轻装精锐战车兵,一天走两天的路,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跑到河北省马陵地区收住了脚步,在魏军必经的马陵道伏下一万只弩机,等待庞涓上钩。孙膑把一万只弩分成内外三层,在马陵道两侧上好了弦,像捕耗子器那样架起来。弓弩手们埋伏在草丛中,排列长达三华里,刚好可以把庞涓的五千轻锐战车队夹住。

根据情报,孙膑预计庞涓会在薄暮时分到达马陵,于是特意选了道旁一棵大树,剥去树皮,上面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

夜色降临,庞涓的轻锐战车进入了马陵道,人困马乏,极度疲劳,前端道路也被阻塞了。庞涓亲自到前方视察,突然,他发现一棵被剥了皮发白的树干,隐约有字迹,但由于天暗,很难辨认。起风了,耳边风声呼啸,似有千军万马袭来。虽然内心发怵,庞涓还是命人点起火把。庞涓大睁着双眼,默念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庞涓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还没来得及让士兵撤退,孙膑部队的箭雨就瓢泼而至。魏国士兵还没来得及还手,就都一批一批倒下了。

庞涓受多处箭伤,两个儿子也死于乱箭之中。他仰天长叹,悔恨自己曾经对孙膑的残忍,最后拔剑自刎于那棵树下。

■知识链接

庞涓观阵

庞涓和孙膑同是战国时代人,他们是同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年少的时候,他们一起跟随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长,为兄,庞涓为弟。一年,魏国国君招求天下的贤才,庞涓听说后,先下山到了魏国,被魏王任命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而孙膑觉得自己学业还未精熟,他想进一步深造,所以决定不出山。这时,孙膑仍在山中刻苦学习,先生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十三篇细细教给了他,孙膑的才能远远超过了庞涓。不久,孙膑下山做了魏国的军师,他俩共为魏国服务。后来,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找了个理由刖了孙膑的双脚,使他残废。孙膑只好逃出魏国来到了齐国。在齐国他被任为军师,田忌任大将。孙膑、田忌带兵攻打庞涓,并排成阵势挑战,庞涓乘车观看,认得是孙膑颠倒八门阵。但是,他破不了此阵,最后大败逃回魏国。庞涓观阵的典故是说庞涓虽然认得孙膑的阵法,也能指出阵法的名字,但他并无破解之法,而后大败。孙膑使用的阵法,是庞涓耳熟能详的,但是庞涓只掌握了这些阵法的布阵之法,却没有寻求到破阵之道。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叫晏子。晏子虽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有一次,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国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故意在城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要晏子进去,借此挫一挫齐国的威风。

晏子到了楚国,迎接他的一个官员说:“请晏子大夫走这里。”晏子看了看那个门,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您做使臣?”晏子严肃地回答:“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张开袖子,天就暗了下来;一起洒一把汗水,就会汇成一场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没本事的人被派遣到没本事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最没本事,只好出使到贵国来了。”

楚王听了觉得很没面子,为了缓解压抑的气氛,楚王就设宴招待晏子。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有两个差吏押着一个囚犯来见楚王。楚王问:“被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哪里人?”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楚王笑嘻嘻地看着晏子,意味深长地说:“齐国不是很富有吗,怎么偷盗起来了?”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地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就是甘甜的橘子,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就是苦涩的枳子,它们仅仅叶子相似,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圣人就是圣人啊,可不能跟圣人开玩笑啊!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知识链接

晏子及《晏子春秋》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夷维人。他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博闻强识,头脑机敏,善于辞令,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而闻名诸侯。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子,将其比为管仲。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晏子》,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

晏子的心胸

晏子辅佐齐国三公,一直勤恳廉洁从政,清白公正做人。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拒。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都被他辞绝。不仅如此,晏子还时常把自己所享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他善良无私的胸襟和坦荡宽阔的心地,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