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特许经营管理概论
18241900000028

第28章 特许经营企业的物流管理(1)

学习目标与要求

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

熟知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计划与采购流程。

掌握特许经营企业的仓库作业管理流程。

掌握特许经营企业库存合理化的内容。

熟知特许经营企业包装与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内容。

理解特许经营企业运输合理化的内容。

掌握特许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

掌握特许经营企业物流合理化的目标及实现配送作业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13.1 特许经营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13.1.1 物流的定义与作用

1.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的作用

(1)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

(2)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3)物流是发展企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的发展,靠质量、产品和效益,物流作为全面质量的一环,是接近用户阶段的质量保证手段。更重要的是,根据“第三利润源”的理论,物流通过降低成本,间接增加企业利润,通过改进物流直接取得效益,这些都会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13.1.2 物流的价值与目标

1.物流的价值

1)物流的时间价值

“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本来就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做“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正是有了这个时间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的最高价值,才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效益,才能起到“平丰欠”的作用。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以尽量缩小时间间隔来创造价值。但是,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

2)物流的场所价值

场所价值(又称地点价值或空间价值)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而创造的价值称做“场所价值”。

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

3)物流的加工价值

“物”通过加工而提高附加价值,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不断注入,增加了“物”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其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流通加工的特殊生产形式,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方式的加工而增加附加值,这就是物流创造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创造加工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它不能取代正常的生产活动,而只能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一种完善和补充。但是,物流过程的增值功能往往通过流通加工得以体现。所以,根据物流对象的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加工活动,可以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网络经济时代,物流作为基于用户的服务方式,依托信息传递的及时和准确,得以有效组织加工活动,因此它的增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4)物流的利润价值

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可以通过降低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间接提高利润,这只是物流利润价值的一个表现。对于专门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通过有效的经营活动,可以为企业创造“第三个利润源”,也就是说通过物流企业的有效服务,可以为生产企业创造利润。

许多物流企业,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成为自己的“利润中心”,可以成为企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中的许多物流活动,例如连锁配送、流通加工等,都可以直接成为企业利润的来源。

5)物流的服务价值

物流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和服务对象结成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这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物流的服务价值,实际上就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价值。

2.物流合理化的目标

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它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即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达到一种趋于“合理”的均衡。

(1)距离短。物流是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这种移动即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中的移动,移动的距离越长,费用越大,反之,则费用越少,所以物流合理化最理想的目标是移动的距离“最短”。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门到门”、“线到线”、“点到点”的送货,进一步缩小了运输距离,大幅度减少了运输上的浪费。距离短还包括装卸搬运距离短等。

(2)时间少。这里主要指产品从离开生产线算起至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加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例如运输时间短、保管时间少、装卸搬运时间少和包装时间少等。

(3)整合好。物流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物流运输、仓储、包装等几个功能的有机组合。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仅仅在某一方面单一发展,而其他几个功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达不到物流系统整体的“均衡”整合是不可取的。

(4)质量高。质量高是物流合理化目标的核心。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物流各功能要素及各环节本身的质量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物流企业要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质量、时间、品种等安全、准确地将货物送到指定的地点,这是物流合理化的主体和实质。当然,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就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5)费用省。在物流合理化目标中,既要求距离短、时间少、质量高,又要求费用省,这似乎不好理解。实际上,利用减少交叉运输和空车行驶会节约运输费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库存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的功能,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加快仓库周转,避免货物积压,也会大大节省费用;利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卸搬运作业,既能大幅度削减作业人员,又能降低人工费用。

(6)安全、准确、环保。物流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物流过程中货物不能出现被盗、抢、冻、晒、雨淋的现象,不能发生交通事故,确保货物准时、准地点、原封不动地送达。同时,诸如装卸搬运、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作业,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尽量减少废气、噪声、震动等公害,要符合环保要求。

3.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

现代物流管理,从宏观上讲是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物流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佳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从微观上来说,现代物流管理就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物流基本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配置,来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物流系统的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服务目标、快捷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制目标、安全性目标。

(1)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损、无货差,且费用便宜;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了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

(2)快捷目标。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及时地送到,这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达物流、联合一贯制运输、高速公路等管理和技术,以及把物流设施建在供给地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的配送计划等手段,都是快捷目标的体现。

(3)节约目标。节约目标指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的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取得效益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逐步发展立体化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流通领域中,除了节约流通时间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商品的价值,所以通过节约来降低支出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优化目标。生产领域的规模经济早已为社会所承认,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也可以追求规模效益。在物流系统中,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是否适当,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信息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都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

(5)库存控制目标。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的积压,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这也是宏观调控的需要,它直接涉及物流系统本身的效益。在物流系统中,正确确定库存管理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6)安全性目标。物流系统的各环节都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避免各种事故,尤其是货运事故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损失。

13.2 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管理

13.2.1 采购的定义与作用

1.采购的定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定义,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采购的方式可以是批发或零售,可以是公开招标采购或网上电子采购,也可以是供需双方面对面的直接交易采购。采购是需方为获得货物、技术、信息或服务进行的一种交易活动,在流通活动中属于商流,货物、技术、信息所有权已发生转移与服务的完成意味着采购的完成。

2.采购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采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情况下,企业产品的成本中外购部分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因此,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采购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大小,采购与采购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

13.2.2 特许经营企业的采购管理原则

随着采购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采购的职能是寻找资源,而不仅仅是采购,采购由客户需求拉动,由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从对采购商品的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好的采购不仅仅是满足对物资的需求,还要满足资源有效利用的要求,即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从适当的供应商、适当的地点购进适质、适量和适交(适当交货)、适易(交易条件)的物料。

1.选择适当的采购时间

采购部门的主要任务,不但要配合实际的需要决定在何时购入物料,而且为了经济利益的目的,更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意价格的变化,并在经济趋势分析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以期在最有利的时机买到最适宜的物料。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流行的采购理论是基于零库存和准时制。也就是在不对生产和客户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大量减少库存的持有量,这样一来,为确保采购计划的完成,减少和杜绝“窝工待料”,及时库存就是零库存的最好补充。这就需要在最适当的时候进行采购。人们一般通过临时采购、周期采购、合约采购等来实现适时采购。

2.以适当的价格采购

价格为物料采购时签订采购合同条件中最重要的条款。就采购方的特许经营企业而言,物料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很高,是影响产品竞争力与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而物料成本中,采购价格是否合理非常重要。以往有人总以为一般物料的采购越便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价格过低而使供应商有损失,供应方会设法偷工减料以劣质品或不符合规格品抵充交货,有时因价格过低而拖延交货,降低供应服务质量,因此采购方所受的损失可能会更大。所以,采购价格应以达到“适当价格”为最高目标。为此,采购员必须根据市场行情,分析物资的质量状况和价格的变动情况,选择适宜的物料进行购买。

3.以适当的品质采购

质量与规格是采购物料的基本要素,所有物料的采购必须事先依据所要求的性能或质量列出技术要求,依据技术要求寻找供应源,再做价格比较与决定包装、运输等方式。采购物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特许经营企业采购人员或物料管理部门无权自行决定采用何种质量的原材料,必须根据技术要求的原材料质量进行采购。但实际采购时,市场情况或供应商的情况会经常发生变动,如何选择最适合的物料,特许经营企业采购人员需要做出恰当的采购决策。

4.以适宜的数量采购

如何决定“适当采购数量”是特许经营企业采购部门的一项重要决策任务。采购量的大小决定生产与销售的顺畅与资金的调度。物料采购量过大造成过高的存货储备,令资金积压,成本上升。物料采购量过小,则采购成本提高。因此,分析影响采购数量的因素,采取经济定购量等方式,适当的采购量是非常重要的。

5.以适宜的交货时间采购

自请购(由采购物料使用者提出的采购请求)订购开始,经制造、运输、交货及验收等作业,称为物料前置作业,所延续的时间为交货提前期或物料前置作业时间。最理想状态是交货时刻正好是计划中的使用日期。人们总希望交货提前期尽可能短,并且希望准时交货,这就要求在注意自己内部物料请购程序与手续完备的基础上,供需双方彼此间要建立合理化的采购作业程序。

6.以适宜的地点采购

通过对物料的数量、品种、价格等的选择后,很重要的一项是供应商的确定,这直接影响最终交货地点、交货时间、交易合同等的确定。通常特许经营企业会利用“群集效应”和“准时制”理论,同时考虑沟通方便、处理事务快捷便利、建立供应商引进制度、寻求优良供应商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综合考虑选择最佳供应商、最佳供货地点、最佳合同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