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自然图腾
18241400000008

第8章 鲜卑族的萨满教信仰

地域特色——北方信仰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民族的萨满教信仰,在经历了远古的原始崇拜后,经过汉唐等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其发生、发展及形态体现出萨满教这一民间宗教信仰特有的发展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风格的信仰方式,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民族的文明进程。

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族和蒙古族先民的萨满教信仰外,还有鲜卑族、锡伯族、朝鲜族等有关萨满教的种种崇拜与传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体现了萨满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早期鲜卑的宗教信仰是萨满教,它和早期鲜卑人的生产方式有关,即以游猎为生。

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印证了萨满教在早期鲜卑阶段的存在。东部鲜卑萨满教的情形没有直接的记载,一般多以《后汉书·乌桓鲜卑传》注中引王沈《魏书》有关乌桓葬俗的记载为旁证:

始死则哭,葬则歌舞相送。肥羊犬,以彩绳缨牵,并取亡者所乘马、衣物、生时服饰皆烧以送之。特属累犬,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至葬日夜,聚亲旧圆坐,牵犬马历位,或歌哭者掷肉与之。使二人口诵咒文,使死者魂神经至历险阻勿令横鬼遮,护达其赤山。然后杀犬马,衣物烧之。

这段描述生动地反映了东部鲜卑萨满教的显著特征。首先,因为东部鲜卑与乌桓地理位置相连,经济、文化多有相同之处;其次,以万物有灵为基础,并与狩猎、捕鱼、巫术活动相结合的原始信仰,正是我国北方各族萨满教的共同特征。

拓跋鲜卑的萨满教,据《魏书·礼志》记载:

谴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后所立桦木生长成林,其民益神奉之,咸谓魏国感灵祗之应也。

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与生存有关的自然现象不理解,因此把桦木的自然生长看成是神灵所赐予。这也就是鲜卑部落中原始宗教信仰。

《南齐书》记述鲜卑人的祭天礼仪时说:平城西有祠祀天坛,立49个木人,每个长丈许,每年的4月4日这一天杀牛马祭祀。这条记载中保留有萨满教祭祀礼仪等祭拜形式。

立木人以祭这种形式,正体现了作为原始宗教一种的萨满教,是处于蛮荒状态时期的人类在同大自然搏斗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依赖于自然的原始思维意识的一种主观反映,是狩猎部族群体信仰共识的一种主观表现形式的延续。此外,北魏祭松与匈奴崇柳亦可视为萨满教习俗的一脉相承的反映。

在鲜卑人的原始崇拜中,天神居于特殊的尊贵的地位。考古发现嘎仙洞鲜卑石造墓室北魏石刻祝文中也有“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的记载,可见祭祀中的马的规格高于牛、羊,反映了游牧民族重视骑乘的文化传统。

崇拜星象也是鲜卑族的一种常见的现象。《魏书》谓乌桓“敬鬼神,祠毕皆烧之。饮食必先祭。”

鲜卑族在崇拜方面与东北古族乌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以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为自己的崇拜对象。据《魏书》卷108《礼志一》中记载北魏太和年间的诏书,其中说道:

先恒有水火之神四十余名,及城北星神。今圆丘之下,既祭风伯、雨师、司中、司命,明堂祭门、户、井、灶,每神皆有。此四十神计不须立,悉可罢之。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北魏的先世,越是早期,祀神越多,后来才逐渐变少。

萨满教作为游牧社会最初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原始时代和大自然进行无比艰苦斗争的产物。鲜卑族萨满教的产生,标志着鲜卑人的思维已发展到能产生复杂幻想的地步,尽管它是荒诞的、颠倒的,但它奠定了鲜卑文明的最初基石。

随着鲜卑族向农牧业的过渡,其信仰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在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后实现封建化的过程中,作为部族原来宗教的萨满教,逐渐被封建社会的道教、佛教所代替,鲜卑族的萨满教消亡了。

[旁注]

蒙古高原 亚洲内陆高原。东抵大兴安岭,西及阿尔泰山脉,北至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阴山山脉,包括蒙古全部,俄罗斯南部和我国北部部分地区。我国的蒙古高原长期生活着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回鹘族、契丹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桓 亦作“乌丸”。我国古代民族之一。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拓跋鲜卑 鲜卑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拓跋鲜卑,包括建立魏朝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等,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大力改革,促进北魏进一步封建集权化,鲜卑人日益汉化。

北魏 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又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存在时间从386年至557年。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道教 又称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道教奉轩辕黄帝为始祖,奉老子为教主,奉张道陵为祖天师。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阅读链接]

拓跋鲜卑把马鹿称为“神兽”,当成本部族的图腾,这在《魏书·序纪》和《北史·魏本纪第一》中有更明白的记载:“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於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这里的“其形似马,其声类牛”的“神兽”,据专家考证,就是马鹿。《魏书》作者虽然添加了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拓跋鲜卑图腾崇拜的社会现实:“神兽”马鹿是拓跋鲜卑的图腾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