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18211300000031

第31章 君子与小人(3)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来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形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时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等待。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仪对这个官员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时做到小心谨慎。后来,这个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这件事充分反映了郭子仪对待小人的办法既周密又老练。

归纳历史上有关小人的论述,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七类:

一,外表为忠贞,心里想的是利禄,对事专门测度揣摩,喜好逢迎拍马,观言察色以受宠,歌功颂德以卖弄忠诚的人,是小人。

二,结纳身边的人,专心巩固自己的名位,完全没有真话,只知沽名钓誉的人,是小人。

三,只图安逸,醉心于好处,淡泊人情,唯利所在,不体恤他人的人,是小人;

四,讨厌胜过自己的人,喜欢谄媚自己的人,听到他人的善行就妒嫉,听到他人的恶行就赞扬,本身无能,坏的方面却无所不为的人,是小人。

五,专门爱好声色,没有正经的心思,遇到财物就想坏主意得到,这样的人是小人。

六,急于攀结显赫宦官,暗中巴结权贵,不求实学,只图虚名,只要有益于己的,小则冒险存侥幸,大则寡廉无耻,这样的人是小人。

七,混迹于斯文,崇尚旅游,以吃喝为潇洒,以勤事为俗流,以避祸为清高,以消极为无过,这样的人是小人。

所以在待人处世中,与上述七种小人打交道时务必多留个心眼儿,最好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在男女争斗的情况下,同情女性,也是人的天性。人们会想,弱者明知打不过强者,为什么会反扑?当然是被逼急了!被逼迫的人,理当获得同情!这就好比,当一只小猫扑向大狗时,无论小猫是不是在撒野,总能得到喝彩。同样的道理,当比你弱小的小人决定拼命,即使你的实力强得多,又有无数个道理支持你,也最好不要跟他正面冲突。不错!你很强,你是可以一刀砍下他的头,而他顶多只能砍你一条腿。到头来,你一定赢,他一定死。问题是,你非但赢得不光彩,而且当你断了一条腿之后,还能称得上英雄吗?再说,与下三滥的小人斗狠真的有必要吗?

“小人”每个地方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的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对这种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仇视小人固足以显出你的正义,但这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不义。

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认为自己“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而你特意凸显的“正义”,却照出了不少人的原形,这不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吗?

感悟:

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奸,因为他问心无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面目,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他是会对你展开反击的。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还是不同小人一般见识为好,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必嫉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此外,当你发现面对的小人,不惜牺牲他自己的生命、亲人的生命,或“第二生命”,而与你周旋到底的时候,就算你有理,也最好避一避此等不要命的小人。小人固然厉害,但你并不怕他,避开小人完全是因为你根本不值得把太多的精力浪费在一些没有价值的争斗上。一旦把握不好自己的行为界限,得罪小人,他就会想方设法来琢磨你,破坏你的正事,分散你的精力,使你不能安心于工作、学习和生活。

6.君子要不要厚黑

小人的恶毒非一般人能比,作为君子与小人打交道更应该注意,以防被害,必要时不防来点厚黑手段保护自己。

杨炎与卢杞在唐德宗时一度同任宰相,卢杞的爷爷是唐玄宗时的宰相卢怀慎,以忠正廉洁而著称,从不以权谋私,清廉方正,是位颇受时人敬重的贤相。他的父亲卢奕也是一位忠烈之士。卢杞在平日里不注意衣着吃用,穿的很朴素,吃的也不讲究,人们都以为他有祖风,没有人知道卢杞本人则是一个善于揣摩上意,很有心计,貌似忠厚,以厚脸来取得别人的信任的人。卢杞,除了巧言善辩,别无所长,但嫉贤妒能,脸厚心黑,使坏主意害人却是拿手好戏。但大奸似忠,卢杞靠着左右逢源的厚黑之道,很快就由一名普通的官员爬上宰相的宝座。

与卢杞同为宰相的杨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能手,他提出的“两税法”对缓解当时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史学家评论他说:“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可见杨炎确实是个干练之才,受时人的尊重和推崇。此外,杨炎与卢杞在外表上也有很大不同,杨炎是个美髯公,仪表堂堂,卢杞脸上却有大片的蓝色痣斑,相貌奇丑,形象琐屑。

然而,博学多闻,精通时政,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杨炎,虽然有宰相之能,却没有宰相之度。尤其是在处理与同僚的关系上,他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特别是对卢杞这样的小人,他压根儿就没放在眼里。两人同处一朝,共事一主,但杨炎几乎不与卢杞有丝毫往来。按当时制度,宰相们一同在政事堂办公,一同吃饭,杨炎因为不愿与卢杞同桌而食,便经常找个借口在别处单独吃饭,有人趁机对卢杞挑拨说:“杨大人看不起你,不愿跟你在一起吃饭。”

因相貌丑陋内心自卑的卢杞自然怀恨在心,便先找杨炎手下亲信官员的过错,并上奏皇帝。杨炎因而愤愤不平,专门找卢杞质问道:“我的手下人有什么过错,自有我来处理,如果我不处理,可以一起商量,你为什么瞒着我暗中向皇上打小报告!”弄得卢杞很下不来台。于是,两个人的隔阂越来越深,常常是你提出一条什么建议,明明是对的我也要反对;你要推荐那个人,我就推荐另一些人,总是较着劲、对着干。

卢杞与杨炎结怨后,千方百计谋图报复。他深知自己不是进士出身,又面貌奇丑,才干更是无法与杨炎相比,但他凭借厚黑之才,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并逐渐取得了唐德宗的信任。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节度使梁崇义背叛朝廷,发动叛乱,德宗皇帝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前去讨伐,杨炎不同意重用李希烈,认为此人反复无常,对德宗说:“李希烈这个人,杀害了对他十分信任的养父而夺其职位,为人凶狠无情,他没有功劳都傲视朝廷,不守法度,若是在平定粱崇义时立了功,以后就更不可控制了。”

然而,德宗已经下定了决心,对杨炎说:“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谁知,不会察颜观色的杨炎并不把德宗的不快放在眼里,还是一再表示反对用李希烈,这使本来就对他有点不满的德宗更加生气。

不巧的是,诏命下达之后,赶上连日阴雨,李希烈进军迟缓,德宗又是个急性子,就找卢杞商量。卢杞看到这是扳倒杨炎的绝好时机,便对德宗皇帝说:“李希烈之所以拖延徘徊,正是因为听说杨炎反对他的缘故,陛下何必为了保全杨炎的面子而影响平定叛军的大事呢?不如暂时免去杨炎宰相的职位,让李希烈放心。等到叛军平定以后,再重新起用,也没有什么大关系!”

这番话看上去完全是为朝廷考虑,也没有一句伤害杨炎的话,卢杞用厚黑术排挤人的手段就是这么高明。德宗皇帝果然信以为真,就听信了卢杞的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职务。就这样,杨炎因为不愿与小人同桌就餐而莫明其妙地丢掉了相位。

从此卢杞独掌大权,杨炎可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他自然不会让杨炎东山再起的,便找茬儿整治杨炎。杨炎在长安曲江池边为祖先建了座祠庙,卢杞便诬奏说:“那块地方有帝王之气,早在玄宗时代,宰相萧嵩就曾在那里建立过家庙,因为玄宗皇帝曾到此地巡游,看到此处王气很盛,就让萧嵩把家庙改建在别处了。如今杨炎又在此处建家庙,必定是怀有篡权夺位的谋反野心!近日长安城内到处传言:‘因为此处有帝王之气,所以杨炎要据为已有,这必定是有当帝王的野心。’”

什么!杨炎有“谋反篡位”之心?岂能容之!于是,在卢杞的鼓动之下,勃然大怒的德宗皇帝,便以卢杞这番话为借口,将杨炎贬至崖州(今海南省境内)司马,随即下旨于途中将杨炎缢杀。

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杨炎明知道卢杞是个得罪不起的小人,自己的厚黑手段又没有对方高,“惹不起”偏不“躲”,为了芝麻粒儿大的小事,喜怒形于色,犯了卢杞内心自卑的忌讳,甚至公开与对方撕破了脸面,让对方毫无顾忌地与你相斗,最后遭到对手的暗算,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感悟:

因此,精通待人处世厚黑之道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一个公认的原则:不要撕破脸皮。哪怕你对对方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最好还是要和气相处,甚至在达到目的之后,对其亲人也还是要笑脸相迎。这叫“虚与委蛇”。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麻痹对手,二是如果将来形势有变,彼此需要联手,也有一个回转的余地。而如果不懂得这一原则,与正人君子打交道的话,可能还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假如你所遇到的是一个精通厚黑之道,并且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人,那你的麻烦可就大了,弄得不好,被人卖了还在帮着人家数钞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