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18211300000015

第15章 聪明之人糊涂处世(2)

4.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郑板桥有句话是“难得糊涂”为官者在对待功名利禄的问题上若能糊涂一点,也算是入了佳境了。然而,现实中总有一大部分人往往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只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懂得“花不能全开,酒不能不醉”的道理。其实,这种假糊涂反而是真聪明。

东汉明帝刘庄的侄儿刘睦就是故作糊涂的人。他从小好学上进,读了许多书,喜欢结交有学问、有道德的儒士,与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志趣不同。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洛阳朝贺,临行前,北海敬王刘睦问前去朝贺的官员说:“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这位官员回答说:“你忠孝慈仁,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爱戴。臣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禀告,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这样说呢?”刘睦说:“你所说的是我以前的情况。我现在的心境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见了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天除了在王宫与嫔妃饮酒作乐,就是外出狩猎游玩,对正业毫不在意。”

刘睦为什么要说这一番假装糊涂的话呢?是事出有因的。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些志向或者广交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聪明的刘睦不得不故作糊涂人,教人说出那番话,实际上是一条假痴不癫,明哲保身之计。

人称七贤之一的刘伶,也是一个善于假装糊涂,真聪明的人。刘伶之所以要做假糊涂人,是因为他要有所遮饰。自东汉党锢之祸以来,党同伐异,动辄杀人,已是家常便饭,刘伶不傻,当然看得明明白白。正当司马氏倡导儒学时,刘伶却倾慕玄风,大讲无为之化,又同阮籍、嵇康一见如故,“携手入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思想上既不能保持一致,组织上又有敌对之嫌,当然就十分可疑,不堪重用了。刘伶心里明白,便不能不事事小心,处处提防。(《晋书》)刘伶传说他“澹默少言,不妄交游”,正是他谨慎小心的表现。他不惜意于文翰,多半也是怕被人抓住了把柄。如果再装出一副终日纵酒、胸无大志的模样,便更不致引起对手的嫉恨。

刘伶为了避免遭杀身之祸,假做糊涂人很富于戏剧性:他在家中喝酒,全身脱得精光。有人看到,觉得不成体统。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房舍,以房舍为衣裤,你们干吗要钻到我裤裆里来呢?”

他驾鹿车出门——那时牛车、羊车、鹿车都有,并非独有马车——带着一壶酒,又叫仆人拿把铲子在后面跟着,并对他说:“我要是醉死了,你就掘个坑把我埋了拉倒。”宋代辛稼轩词“醉后何妨死便埋”便是用的此典。刘伶喝醉了酒,他也会同人争吵。及至那人急了,真要揍他,他却和颜悦色、指着胸脯向人道:“这几根鸡骨头,哪当得起您老的拳头。”逗得那人一笑而罢。刘伶的妻子堪称贤德,可是她也未能真正弄懂刘伶喝酒醉糊涂的本意。刘伶的妻子也像一般人家的妻子一样,把照顾丈夫的身体看得比照顾丈夫的心理重要得多。因此,她也像一般人家的太太一样,把酒都藏了起来,不给刘伶喝。刘伶犯了酒瘾,只好去恳求太太给他喝一点。于是急得刘伶的妻子大大发作了一番,把酒壶酒杯统统一起砸了。十分伤心地哭着道:“按说,你早该把酒戒了!”刘伶和颜悦色地安慰太太道:“您说得对啊,我是早该把酒戒了。不过,你也知道,我缺少自制能力,只有在鬼神前立下誓言,才能真正戒得。你且去准备酒肉吧。”一席话把刘太太哄得心花怒放,飞也般地办下酒肉,供在神像面前,请刘伶立誓。刘伶支开太太,跪下祷祝,祷辞是:“天生一个刘伶,老酒当作性命。一饮便是一斛,再喝五斗酒醒。妇道人家的话,千万不可去听。”祷祝过后,便喝酒叉肉,吃喝起来。待到刘太太进屋,刘伶早已醉倒在地了。许多人因为刘伶这些轶事,说他忘情肆志,悠悠荡荡,无所用心,好像真是一个对人间万事全不系怀,遗世独立的逸士高人。其实,刘伶完全是为了得个善终,才假做糊涂人而天天喝得酩酊大醉的。

聪明的人在大事面前“难得糊涂”,其实心如明镜,绕开了置自己于死地的陷井,巧妙地保全了自己。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并不是认为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切不可也随便套用这一原则。汉代政治家贾谊说:“大人物都不拘细节,从而才能成就大事业。”这里的“不拘小节”,就包括了该糊涂时别精明的待人处世之道。

吕端是宋太宗年间的宰相,此人学生出身,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虽然经历了五代末期的天下战乱,人情艰苦历练不少,但仍是满身读书人的呆气,似乎是个十足的糊涂宰相。有人为此说吕端糊涂,可宋太宗赵光义却偏偏认为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任命他为宰相。后来赵光义病重,宣政使王继恩害怕太子赵恒英明,做了皇帝以后会对他们这一党不利,于是串通了参知政事李昌龄、都指挥使李继熏等,密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为太子。此时,吕端到宫中看望赵光义,太宗快不行了,吕端发现太子却不在旁边,就怀疑事情有变,其中很可能有鬼,便在手板上写了“大渐”二字,让心腹拿着赶快去催太子尽快到赵光义身边来,这个“渐”字的意思就是告诉太子皇帝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侍候。等到赵光义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宣召吕端,商议立谁为皇帝。吕端听后知道事情不妙,他就让王继恩到书房去拿太宗临终前赐给他的亲笔遗诏,王继恩不知是计,一进书房便被吕端锁在房中。这时,吕端便飞快来到宫中。

皇后说:“皇上去世,长子继位才合情理,现在该怎么办?”意思很明显,想立长子赵元佑。吕端立即反驳道:“先帝既立太子,就是不想让元佑继承王位,现在先帝刚刚驾崩,我们怎么就可以立即更改圣命呢?”皇后听了无话可说,心里只有认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端仍不放心,他要眼见为实,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清楚,认出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事先能明察阴谋,有所防范;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击破奸主;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现象迷惑,不仅明智,实在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小事糊涂,大事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来“小事糊涂,大事精明”无疑是成功的待人处世之道;假若相反的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那就坏了,事情非搞砸不可。

感悟:

俗话说:水清无鱼,人清无友。乍听起来,似乎太“世故”了,然而,待人处世中许多事情往往都坏在“认真”二字上。有些人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以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不允许有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他们常常是大事糊涂,小事反而不糊涂,特别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哪怕是芥蒂之疾,蝇屎之污,也偏要用显微镜去观察,用放大尺去丈量。于是,在他们的眼里,社会总是一团漆黑,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尔虞我诈。普天之下,可以与言者,也就只有“我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真正的处世高手凡事不会太“认真”,该糊涂时糊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未尝不可。

明代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中说:“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意思是说,大聪明的人,对小事必模糊不清;大糊涂人,对小事必定会仔细观察。对小事观察入微乃是糊涂的根源,而对小事模糊不清则正是产生大聪明的根本所在。

5.划清糊涂与聪明之间的界线

从表面看来,聪明与糊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它们的界线并不是十分明显的。况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聪明之人要随机应变,讲究说话的谋略以化险为夷。

纪晓岚是个智者,而且他是个由“聪明到糊涂”的智者,这种经过人生幻化的智者就不是普通的智者。他的智慧帮助他渡过了许多劫难,直到晚年,机智仍与他相伴。

嘉庆七年(1802年),纪晓岚这位已79岁高龄的老臣,再次出任会试考官。在此之前,他已有两次充任会试正考官,两次乡试主考官,还曾被任命为武科会试正考官。每次主考,他都谨慎从事,严防出错。在这次主考阅卷中,他还感慨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三度来登凤敲堂,萧辣两鬓已如霜。

衰翁宁识新花样,往事曾吟古战场。

陆贽重临收吏部,刘几再试遇欧阳。

当年多少遗才憾,珍重今操玉尺量。

这好像是表示自己要慎重取人。可总是天不遂人愿,偏偏在他最后的一次主考、特别谨慎从事的时候,却出了一点不大不小的麻烦。

原来,考试后不久,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斟酌,确定了前几名的名单和次序,并对试卷加有详细评语。当时尚未发榜,属绝密信息。谁知这些情况都一一透露了出去。举子之中,连纪晓岚的评语也一清二楚。这下子可捅了大漏子。

举子们免不了议论纷纷:“试卷诗未等提榜,怎么漏了出来?”

“前几名莫非有考官的亲戚?”有人推测地说。

“说不定啊,钱能通神,营私舞弊者多矣!”又有人附和道。这些话传到纪晓岚耳朵里,他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按照当时科考纪律,泄密之人不仅丢官、蹲监狱,甚至还要杀头。有关人员也要牵连进去,正考官和副考官负全责,自然脱不了干系。大清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牵连之广,处罚之严厉,可是触目惊心。此次科场风波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将引发一场灾难。

考虑到此,纪晓岚把另一名正考官左都御史熊枚和副考官内阁学士玉麟、戴均元找来,商讨此事。

熊枚说道:“被取之人与诸考官并无任何关联,系秉公取录。即使有私情,也只有保密,绝不会泄密的。”

“泄漏此事看不出目的,可能事出偶然。”戴均元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纪晓岚也觉得此事奇怪,泄漏此事无非把水搅浑而已,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可能是无意中出错。他反复权衡,最后决定把事情揽在自己头上。于是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道:“此事待我去面见圣上。”

嘉庆帝这时早已得到禀报,虽然很恼火,但也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他下令追查,又把纪晓岚召来问话:“老爱卿,此事系何人所为?”

“启禀圣上,臣即是泄漏之人。”纪晓岚慢条斯理地说。

“你——”嘉庆皇帝听后很吃惊。他知道纪晓岚向来办事谨慎,这种事决不会出在他身上,可能另有隐情,于是接着问道:“卿又何故泄漏呢?”

只见纪晓岚非常平静地说道:“为臣书生意气,每有佳作,反复吟咏,难免在朋友谈论中漏出几句。此事实出无意,如圣上动怒,纪晓岚甘愿领罪。惟求圣上开恩,不要株连他人。”

嘉庆皇帝自然明白纪晓岚的用意,无非是要消解此事。现见事情仅仅是偶然出错,也就怒气消了一半,于是下令撤回追查此案的大臣。一场将要掀起的大风波,就在纪晓岚巧为周旋下而平息下去。那些参与此科会试的大小官员个个感谢纪晓岚,至于那真正泄密的人,虽不敢明言,他的感激更是至诚至深的。

后来,纪晓岚将此情况做出解释:“臣等竭二十余昼夜之力,往来商榷,务核其真,虽识见祷昧,不敢自保其无讹,然黜伪崇真之念,则协力矢之,均未尝逾越尺寸也。”但不管什么原因,嘉庆皇帝并没有怎么追查此事,纪晓岚也没有受到什么处分,这其中或有纪晓岚与嘉庆关系密切的因素,但主要的恐怕还是查无实据的原因。然而,此事确实反映了纪晓岚勇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恐怕这是纪晓岚之所以被他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感悟:

我们知道,超凡的才华加上非凡的承担责任的勇气换来的不一定就是成功!人生如戏,演绎着幻化无穷的各种偶然情况,稍有懈怠就会有闪失,因此必须学会在糊涂与聪明之间划清楚只有自己知晓的界线。不能盲目越出,既要让对方明白己意,还要让对方能接受。这是一门很深的处世学问。

6.傻中精与精中傻,哪个更精明?

生活中经常听人评论某某人傻中精,某某人精中傻,实际上这都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问题,是以偏概全。假如你能换个位置,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想一想,你就不难发现,内中还有不少不可言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