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特色与先进教育思想借鉴)
18210400000017

第17章 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2)

特别是在做专题作业时,这种以“岛屿”而坐的方式优势就更加明显。因为专题作业一定要求以组为单位,集体创意、构思、找资料与制作,那么这些小组成员无论上下课与否,都可不必出座位,也不必与他人调换座位,就可直接分工合作,直接利用自己座位旁的电脑,上网查找资料,方便而快捷。

一位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学生说道,这种以“岛屿”而坐的形式,让她觉得有朋友,有安全感,心不必像以前那样感觉空落落的,不会做功课时还可以一起讨论。还有同学说,原来两人坐在一起说话,老师有时不易发觉,而现在要说话,旁边会有人来揭穿并制止。

二、老师应和

那么,作为教育管理者、引导者的老师是怎样看待这种以“岛屿”而坐的方式呢?大多数老师认为,这种方式易于学生讨论。

除此之外,它有利于老师控制和管理学生。

以前一进教室,只觉得整个教室都是学生,有点“眼花缭乱”;现在分组而坐,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有位老师的班级有五个小“岛屿”,即五个小组,她让各组学生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原则是好听而别致,然后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并设计出一张积分表,张贴于教室前面的报栏中。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日常表现(包括学习与品行)决定各个小组的积分情况。这样一来,分散在各小组中那些懒惰调皮的学生,会因为面临着来自组里其他几位组员争取加分的心理压力而努力学习,而荣誉感也会驱使优秀生自发地帮助后进生。无形中,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老师对课堂纪律的控制也相对容易一些。

但也有老师指出,新加坡小学每班人数在40人左右,分组而坐,会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不利于老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如果像西方那样,全班人数控制在20~25人左右,情况可能会好一些。

三、“奇怪”坐式的延伸

为了控制课堂纪律,小学低年级(1~3年级)的老师在分组而坐的基础上,又想出了一种新的“吃果果”的坐式。

如果你从低年级的教室门前走过,你一定会经常看到一群小朋友盘膝端坐于白板前的地上,呈众星拱月状围在老师的身边,听取老师在白板前的讲解与演示。为什么要这样上课呢?

新加坡的任课老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上课时间一长(新加坡小学生连续上五个小时的课,两个半小时后才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有些小学生就会心不在焉,坐在侧对着白板的学生,就会利用座位的便利与其他小组的同学挤眉弄眼。老师让他们集中坐在前面,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低年级小学生个头小,所占空间不大,也为众星拱月式坐法提供了便利。这种众星拱月式坐法适合于非写字时的教学,特别是老师用大图书给小朋友讲故事时,他们会看得更仔细、听得更真切。如果是写字教学,一般在原桌椅上进行。

四、“奇怪”坐式的由来与远景

这种以组而坐的“岛屿”式座次排列,是新加坡教育部在组织校长与教师去美国参观访问后,基于对新加坡教育的远景——“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公民(Thinking School Learning nation)”的思考而借鉴实施的。目的是让学生以这种方式来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合作学习,最终达到创造性地学习。这是新加坡教育部门一贯鼓励创新思维的又一具体体现。近年来,这种以组而坐来排列课桌的教室数量正处于不断上升趋势。

寓教于乐的课外辅导活动

新加坡的学生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为了分数,学生也在拼命“啃课本”,不仅在学校里努力,回家还要去上补习班。但新加坡政府官员认识到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而这两者正是新加坡21世纪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加坡前教育部长张志贤表示:要对学校课程进行检讨,积极推动思维技巧、独立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于是,新加坡教育部先着手改革大学入学制度。新加坡新的大学入学制度不仅扩大了招生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且修改了评价的办法,使评价标准更全面,更科学。正如新加坡《联合早报》说的那样:“新的入学标准旨在宣扬新的学习观念和积极态度。它在保留现有教育制度的优点的同时,也引进了有助于改善和巩固孩子们的教育的新元素,在二者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所以,新的入学标准也向社会传递了一种信号,即仅有书本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必将给新加坡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新加坡的教育是充满活力的,也是充满创意的。

走进新加坡小学三年级教室时,发现了很多新鲜的设置。教室里面养了乌龟、小鱼,还有给它们喂食的小瓶,这是科学课老师让他们学习的内容。教室前后的墙上镶着张贴板,学生的作业或手工作品可以随时贴上,随时取下。当他们的作品被展览时,他们就很自豪。教室里的桌椅很轻巧,易搬动。每间教室的桌椅摆放都不尽相同。有的围成四个正方形,有的摆成几个梯形,有的全班围成一个圆,这些都是根据不同教师上课的需要随时调整的。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每个教学班不准超过45人,人数少的班只有十几人。所以,学生们在教室里有很大活动余地。

在新加坡也有“看教学”,就是校长每年都要听每一位老师讲一次课。评课的标准是新加坡教育部早就定好了的,而且做成了一张打分、写评语的表格。最后,校长在表格上依据标准对课作出评价,形成书面意见,并与老师交流。

比如,老师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程所涉及的目标是否通过学生的活动达到的?学生在被提问时是否被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他们不让老师用灌输的方式。老师讲的话多而学生没有活动的课就是失败的。老师必须让学生有兴趣去学,必须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新东西。

以上提到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内的体现。另外,还有课程辅助活动(简称CCA)。这些活动包括:音乐类的古筝班、手铃班、华乐班(中华传统乐器演奏班,简称“华乐班”)、合唱班、舞蹈班;体育类的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科学类的有机器人制作;还有男女童子军组织等等。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将被写入他们的成绩单,这对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和各项素质的和谐发展无疑是最好的“指挥棒”。课程辅助活动的教学质量也是新加坡教育部考核学校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实,这一项活动最初叫作课外活动(简称ECA),后来新加坡教育部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更名为课程辅助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花费是很大的,全部由新加坡教育部支出。参加哪一项课程辅助活动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知识学科设置的局限性,是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原则的,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各项潜能。

除了常规性的课程辅助活动,新加坡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这些都是极好的“生活教育”。

比如,“卖旧货”。学生以班为单位,收集起自己家里不要的旧东西,如衣服、玩具、饰品、文具等等,有时也有他们自己在科学课上种的蔬菜或自己家里做的食物。在每学期末的那一天,学生就在学校餐厅里摆起自己班级的摊位;然后,就以各种方式叫卖,推销自己的产品;当看到某些商品不容易卖出时,就会适当降低价格,直到卖出为止。这一天,学校是向社会开放的。学校附近的居民都可以来买东西,老师和学生自己也会买。锻炼了孩子们求生存、做生意的本领,让他们懂得讨价还价。班里把这一天赚的钱全部交给学校,由学校用来帮助贫困的学生,或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

新加坡的一所中学又呈现了一次精彩的教学活动。那是一班学美术的学生。老师问他们有什么理想,他们说想去法国游览,因为那是艺术之国,历史悠久。可是,没有钱作路费,怎么办呢?于是,老师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赚钱呢?”他们想了想,说:“我们会画画。”于是,他们就画了很多的画,摆在展厅里公开向社会出售。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果然筹到了去法国的钱。终于,这些孩子在一个假期里实现了他们的“法国梦”。这件事轰动一时,让学生和老师振奋,也让全新加坡人振奋。

另外,每年完全由学生想点子为老师们庆祝教师节,学校组织学生到野外露营,到敬老院或孤儿院做义工等等,都是很好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生活锻炼。

在新加坡看到的这些充满创意的教学活动让我们想到我们的教学现状。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45分钟课堂之内,那么45分钟之外呢?我们可以做的是不是更多?

一、课外辅导活动的培养目标和组织形式

新加坡的教育虽然注重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指标,但和中国却有很大不同,在课外活动方面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新加坡的学校一般上午上主课,下午大多是各类课外辅助活动,共有几十种之多。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至少选一个课外辅助活动小组,并且要记学分(新加坡的大学生只有拥有了课程辅助活动的分数才能入住学生公寓)这些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所有的课外辅助活动强调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比如说,通过体育来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公平的态度及团队精神;艺术表演给学生培养一种亲切感及对多种族社会中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欣赏能力;制服团体活动通过向学生教授自恃力、顺应力、纪律意识及服务他人的意识,把学生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民。除对学生价值观的教授之外,课外辅助活动也把学生打造成具有企业家精神、勇于冒险的态度和欣赏美的能力的综合人才。

除了课外辅助活动之外,学校也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领导课程、冒险露营、社会的礼仪工作室和包括在CDP 之内的多种生活技巧研究会等。新加坡的中小学还规定,学生课余时间还必须参加一定的社区服务。每参加一次记一次学分,凑满一定的分数才能过关。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该项计划包括六个方面的活动:

1.“好朋友”计划:即以个人或小组帮助某同学功课,找原因,安排复习。

2.关怀与分享计划:劝说同学捐玩具给不幸者,捐钱物给灾区或难民。

3.担负校内领导责任:高年级学生监督彼此言行并关照低年级同学。

4.到福利收容所和儿童组织服务:即根据年龄安排不同活动,如小学生可邀请不幸者参加各种庆典,中学生则帮助处理家务和协助不幸者参加体育活动等。

5.清洁环境计划。

6.各种临时服务:这些活动可结合道德教育课的内容来安排,使学生从中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习惯,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公民义务感。

新加坡近年来还兴起组织中小学生赴海外浸儒的活动,意在让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之外,给孩子们创设更多的生活体验环境,在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

二、新加坡:课外活动也能拿学分

新加坡注重提高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该国教育部将原有的“课外活动”改为“课程辅助活动”,并规定了相应的奖励分标准。

新颁布的“课程辅助活动”是学生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外组织活动的奖励分,都可计算在课程活动成绩里,但学生必须先参加学校的主要课程辅助活动,才能为校外的活动争取奖励分。如果他们在参加了校外活动后,却不愿意参加校内同样活动的话,也不能获得奖励分。

新加坡教育部校外课程辅助活动的计分原则是:代表受教育部承认的组织参加与专题计划、表演和比赛等,可得1分;除完成目前所居社区的参与计划,另外完成30小时的社区服务,可得1分;代表受教育部以上机构认可组织参与国际项目、演出或比赛等,可得2分。同时规定,参加纯属交流、礼仪性质或私人交际活动的不得得分。

三、新加坡课外活动贵族化——帆船高尔夫进校园

近年来,一些花费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诸如帆船、高尔夫球以及保龄球等纷纷出现在新加坡校园里,成为中小学生热衷的体育课外活动。

新加坡的圣希尔达小学为了使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更加多样化,在几年前成立了一个帆船俱乐部。尽管参加帆船训练所需要的花费比其他课外活动高出许多,但这似乎并没有对学生们构成障碍,参加俱乐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价值4000新元(约2万元人民币)的帆船进行每星期一次的训练,学校也与国家帆船中心建立联系,专门为那些希望进一步提升驾帆技术的学生提供额外训练课程。此外,新加坡务立中学的老师们发现,许多青少年喜爱保龄球和高尔夫球运动,于是学校在3年前开办这些课程,并把保龄球列为学校的正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