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加坡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特色与先进教育思想借鉴)
18210400000016

第16章 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1)

《卖火柴的小女孩》精彩课堂实例

倡导教师在多元设计取向下积极构建新课型,使教学走出一元模式。课程改革推进至今,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课程设计越来越精致,课堂教学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人们也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精心打造的小学语文课堂却不尽如人意?教师又该如何设计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和新加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透视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某些现状,解析原因。

一、案例呈现

教学设计一:

环节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如: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录像或录音呈现内容,请学生听后用简洁的言语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3.学习生字词。

环节三: 精读课文,深化体验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小组里交流。说说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

2.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四次幻境,体验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3.指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和想象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验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之情。

环节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在拓展部分,设计如下问题:

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

2.《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华。回家后将部分内容讲给弟弟妹妹听。

3.比较以前学过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和现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教学设计二:

环节一:熟悉课文,感受课文

1.简述课文内容;

2.学生朗读(两名学生各读半篇课文);

3.学生讲述感想(一至二名)。

环节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学生说出他们认识或听说过的一些生活陷入困难的小朋友的故事(例如:希望工程的小学生);

2.引导学生提出帮助穷困小朋友的办法;

3.分级进行创作漫画、招贴、电台广播文稿、写信、诗歌、标语等等(活动前先说明规则),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帮助穷困小朋友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

4.各组代表报告。

二、比较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很多小朋友并不陌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改编、收录了这篇童话,但在入选课文时,新加坡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全文只有400字,比中国翻译的内容少一多半。案例一是大陆的教学设计,案例二是来自新加坡的。中国、新加坡两位老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的不同,可以折射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设计取向一元化、教学方法单一化、作品分析模式化。

比较中,可以看出当今的小学课堂还存在以下不足,包括:

1.设计取向一元化

关于设计取向,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存在知识取向和认知取向的分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存在社会需要取向与自我实现取向的颉颃。中国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围绕知识教学展开的,也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整节课教师领导学生在阅读分析中体验、感悟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教者浓墨重彩地详悉了小女孩五次擦亮火柴的种种幻象,学生随着教师的指引,在反复阅读中感受,在深入分析中体验。

不足体现在:教师重视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学生思维加工的过程以及学生“思考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关注甚微,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品质没有得到关注和发展。像这样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设计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还是相当普遍的。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教学设计既围绕知识目标,也关注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隐去了很多繁琐的讲解,对课文的教学只是一掠而过,教师更多的设计是以社会问题和学生的自我实现、能力建构为价值取向,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建构知识提供大量认知工具,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化

从案例中,不难发现,中国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虽然教师的某些设计也在努力淡化灌输的痕迹,虽然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参与学习,但课堂依然是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师试图让课堂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然而在一问一答、环环相扣的设计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所以,无论是“强牵”或是“弱引”,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都很有限。课堂上主要的认知活动也是接受式、再现式的。

新加坡这节课的教学以探究发现为主,教学过程活动化。显然,教者的设计理念是倡导一种以 “探究/研究”中的建构、协商和参与为核心理念的学习观,所以课堂上的认知活动是发现式、探索式的,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情感体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这节课上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教学中学生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主动性,他们参与学习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让课堂成为促进自己多种能力协调发展的课堂。

3.文本分析模式化

在中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文学作品教学中一以贯之地是作品分析法,即教学过程中,串讲串问,以讲代学,以问代学,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文字理解”的层面。固然,今天这样的教学现状,不是一日形成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受前苏联的“文学分析法”模式的影响,我国的教师一直信奉“嚼得碎”、“喂得碎”的讲解理念,因为这样,才能在“考得碎”的应试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这种分数至上、升学至上的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价值取向使得教学中充斥着连篇累牍的讲解和分析。在教师的手术刀下,文本中美好的事物在逝去,只剩下对生字、词语、句段的咀嚼、分析,结果是消弭了文本中的人文魅力,导致蕴含在这些文章中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新加坡的教学设计则打破了精讲精练的模式,一节课50多分钟,40多分钟时间都是学生自主创作及汇报展演,没有繁琐的分析、讲述,学生围绕“怎样帮助穷困小朋友”这个问题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有的创作漫画、招贴准备张贴,有的撰写文稿、书信、诗歌、标语进行宣传,有的排演剧本以供表演,全班同学一直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通过学生对这个著名童话故事的理解,发挥学生多元智能的创造力。

三、启示建议

比较两种设计思路,并不是要用一种非此即彼的观点对现在的课堂教学评头论足,是希望能打开教师的思路,释放教师的创造力,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展示魅力、发展能力、洋溢生命活力的场域。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下一些基本原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1.课程设计视角多元

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必然对课程教材进行再加工,这种二次加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本人的教育理想和设计理念的影响,教师持什么样的设计取向,就会生成什么样的课堂。如:重视社会取向的老师,会努力在设计中引入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发展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重视学生需要取向的老师,会努力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入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他们期望学生在学习中,不只是追求答案的精准或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努力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包括促进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学生的领悟力,丰富学生的体验力等;重视知识传递的老师,则一定在其设计中,凸显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知识的强化训练。而认知取向的老师则会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开动脑筋,他们不希望知识是直接以“告诉”的方式被教给学生,他们更希望知识的习得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建构的过程,他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式。

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教师的设计以知识取向为主,追求知识的记忆、复制和再现,内容是物化了的知识,课堂是封闭的课堂,教学是单一的、线性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被狭隘地窄化为高分高学历。素质教育则强调要以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诉求,课程设计要能有效地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并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扩大自己的课程视野,充分阐释课程教材的潜能,增大课程教材的表现空间。所以,教师要从多元取向的角度去设计教学,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课型设计不拘一格

现代教育中,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从多种视点给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新课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入新课型,改革课堂教学。

关于素质教育需要怎样的新课型,这里有七种课型:即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建构为主导的课型,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以生成为主导的课型和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另外,实际教学中,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开发出了以主题整合为主导的课型,以活动为主导的课型,以创新为主导的课型等。不同的课型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需要不同的设计思路。需要教师从本真的教育教学环境出发,补充引入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3.学习方式二元互补

学习方式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探究学习两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最常见的方式,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铺天盖地都是接受学习的方式,学生只需要空出他的脑袋,去装书本和老师提供的知识,为了保证学生能在考试中,精确地复制和再现这些知识,老师们如庖丁解牛般地肢解课文,精心分析,精确讲解,在考试的聚光灯下,在教师的手术刀下,进入学生视野的不再是一篇篇整体的课文,而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片段。

针对这种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纲要倡导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所以,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现实感或能唤起学生问题意识的课文,或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课文,可以用探究教学的方法,在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寻求联结点,以问题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在纲要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学中,老师们也不该厚此薄彼,我们应发挥二者的互补功能:一方面,既需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以便在短时间内积累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是艺术,课堂是诗化的生活。开放的、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修炼人的内在心智,提升人的外显素质,促进人的能力发展。教师要打破一元取向的定势思维,跳出分析模式的条条框框,发掘课程潜能,创生课程内容,开发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奇怪”的“岛屿”坐式的课堂教学

进入新加坡的小学教室,你会感到自己仿佛在高空中俯瞰太平洋——“岛屿”星罗棋布:每间教室基本由六七个小“岛屿”组成。不同的教室,根据老师与学生的构思,其“岛屿”形态也各异:“T”形、方形、倒“八”字形……但以足球球门形与“F”形较为常见。每个“岛屿”由七至八张小桌组成,一个“岛屿”就是一个组。以每个学生能看到白板上的字为原则,在每个“岛屿”与“海水”的缺口处有一台电脑。

一、学生欢喜

这种“岛屿”形式,学生是如何评价的呢?下面是对新加坡的两个小学高年级(4~6年级)班级,共8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其中一个班属学业优等班,另一个属学业中下等班)。

这些去年还是以传统的两人一组、“一”字式课桌排列方式端坐于教室里的学生,一致认为以“岛屿”而坐,可使课上的讨论变得容易而迅速。以前,当老师布置讨论时,同学们得搬动桌椅,或是扭转身体与脑袋,只听见教室里一片挪动桌椅的嘈杂声,坐着也很不舒服;讨论时,两人面对面挤在一张桌子上,手脚都放不开。而现在,根本用不着挪动桌椅就可以在自己的桌子上与同学们展开讨论。相比以前的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现在每组七人左右,人数相对增加,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老师布置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