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农民企业家
18203600000070

第70章 胡海生回来了

孙建平送了围巾以后,料想戚美丽不会太生气,但继续约她,又觉得有点心虚,所以这件事只待另想办法。

没过几天,胡海生回到了戚卫镇。他顺利攻下北方五城,硕果累累。他签下了差不多五十多个愿意贩卖铅笔盒的贩运船老大,并相互留了详细的联系方式。

“海生,你的机器在球山村已生产十多天了,带你去看看!”孙建平第二天又出现在戚卫镇。

“嘿,这么急啊,昨天深更半夜的刚回戚卫镇,你今天就让我去球山村呀!还没为我洗尘接风呢!”胡海生跑了一趟业务,明显的有点瘦了,但精神劲头很好,说话利索多了。

“洗尘接风嘛,这个一定要的,我会安排的。只是,你自已的机器,不想看看放在哪儿,还有怎么生产的呀。”

“这个当然要去看看喽,这就走吧。真辛苦你为我操办了这事,我还没筹钱给你呢!”

“没事,我巴不得你不要了,我照单全收”

“哪有的事,无论如何得分一台给我的嘛!”

鲍海棠也搭话进来:“你们去球山村,要不带上我吧。我也想去看看,这球山村的铅笔盒厂,是怎么就装在农房里生产的。”

“没什么两样嘛,镇里的工厂,就不长得象农房嘛!”孙建平说,“海棠,你还是在镇里管机器,别跟着捣乱!”

孙茹花朝鲍海棠笑笑,摇摇头没有说话。她的意思无非是:算了,这哥们有他们自已的事,我们管好镇里的活就是。

孙建平与胡海生正准备动身,却见厂门里走进了戚美丽。她一来就笑着说:“啊!是海生回来啦!都几天啦!生意怎么样!怎么没人请我吃庆功宴呀!”

“美丽,你怎么也有空啊!在镇上这几个月,还没见你来过我们工厂呢!”胡海生对冒出来的戚美丽感到惊讶。

戚美丽也是最近半个多月来,走得勤了一些。她知道胡海生与陈卫星都不在,来的时候遇到的都是几个姐妹们,所以窜门就象回家一样,无拘无束的。他见胡海生回来,而陈卫星不在,于是问道:

“陈卫星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吗?!”

“哦,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他走的是北辙南辕,跟我方向完全相反!”

戚美丽不知道他们怎么个走法,只是客气地“哦”了一声。

孙建平说:“美丽,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球山村。我跟胡海东正准备去!”

“好啊,除了你们两个,还有谁!”

“没了,就三个人。海棠和茹花要管厂没时间。”

“谁说没时间,让孙茹花一个人代管就够了嘛!就是不想让我跟嘛!”鲍海棠嘟哝着嘴,心里很是不爽。

戚美丽道:“一个人管理也可以呀,那海棠跟我一块去吧!”

“走吧,别浪费时间了,快!”孙建平说着顾自向厂门口去了。

几个人跟着孙建平,去码头,经江南河道,到达了球山村。

未进入球山村,大家就都听到机器隆隆的响声,一个肯定是副食品厂的,另一个是村子里传出的。

踏上河埠头,孙建平说:“铅笔盒生产厂就在农户的房子里,外表什么都看不出来,但那是工厂,不,应该说是作坊!”

“这挺新鲜的,村里都真的办起了工厂啊!我以为自已在镇里做广播,什么大小消息都一清二楚。村里农家办工厂的事,这是新事物嘛!怎么没见报道与宣传啊,我一直还都不知道!”戚美丽听着村子里的机器声,看着一根根高大笔直的电线杆,突然觉得这球山村比戚家村先进多了。

“走,先到我家,那里有一台机器,隔壁我叔父家还有一台。”

孙建平带着三人往自家走去。他家的门紧闭着,门玻璃上挂着卡其色布帘。敲了门以后,有人拉开了布帘,原来是孙德顺。

“建平你回来啦!”

孙德顺忙拉开拴着的门,把他们几个人让进了屋内。屋内机器声音很大,每一次压模都是重重的咔蹦一声。

一台高大的铁机器立在一个水泥平台上,正用马达呼呼带动,冲压出一个个铅笔盒版片子来。机器后面的房子里,放着几个木框打好的铅笔盒货包。

两个工人,一个在机器上操作,一个在安装铅笔盒,装好的盒子,整齐地一个个码着叠放在架子上。

“好熟悉的声音,这机器跟我们戚卫镇是一样的呀!”鲍海棠第一个嚷开了。

胡海生拿起冲压下来的一个半片铅盒,对着光线掠了一眼,笑道:“可不是一样的嘛!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一样的机器,一样的铅板,一样的模具。”

孙建平笑道:“还是一样的最好,轻车熟路。机器万一有故障,修起来也方便。”

“你家里的这台,不会是算我的吧!”胡海生看着工人熟练地生产,心里美美的,想不到这趟出去个把月,居然又增加了一台机器,真是幸福。

孙建平拍拍他的肩头,心情特别开朗。这不戚美丽踏进了他家的大门,而且瞪着好奇的眼光东看西看。现在的孙建平家,那是比镇里的人家都有魄力嘛,一台大铁家伙制造出产品,昂然一副小工厂的样子。

他笑着回道:“当然,你的机器嘛我才懒得得管理!更不会把它放在我的眼皮底下生产的嘛!这是我自已的机器!怎么样!”

鲍海棠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比对着铅笔盒的做工,依然闷闷不乐,她自然是为没钱增加机器而惆怅。

胡海生订了一台,自然很想知道哪台机器是属于他的,追着问道:“建平,快快带我去看我的机器,安装在哪家的农户里啊,跟你的是不是一样的啊!”

孙建平又带着三个人,到了村长老孙头的家,这里安装着胡海生的机器。

“唉,建平,跟你的那台,无论机器的成色,还是型号,都是一模一样的嘛!”胡海生眼光发亮,喜不自禁,也不管机器还在生产,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固定的铁皮疙瘩。

“我做事,你还不放心啊!跟我的那台,就是一个厂家引进来的嘛!”

鲍海棠说:“建平,你自已两台,你妹妹又增加一台,你家不是有四台了吗!分一台给我得了!我想办法筹钱去!”

“那不行!”孙建平道,“刚开始的时候都认过的。你已经否决,就不能再要了。”

鲍海棠不死心,有点气愤地道:“你两台,茹花两台,你家机器太多了,分一台还不行吗!”

孙建平看着胡海生道:“海生,我还有两台,跟你说过的吧,就是那个冲压徽章的机器,有没有兴趣要一台。”

“说过的,不过我还是算了吧!增加一台眼前的这个,估计就够我筹钱好一段时间!实在吃不消。”胡海生看了看鲍海棠,“海棠,要不你来一台徽章制造机器?”

鲍海棠嫉妒地瞧了一眼胡海生,道:“你不要激我,说不定徽章机器比这铅笔盒的更好!”

孙建平道:“两台机器都还没生产,安装好了,都摆在那儿呢?不知道要生产什么徽章,我正在考虑这件事呢?走,我们看看去。”

说着,孙建平领着三人出了老孙头的家,直奔孙书记家去。那两台冲压徽章的机器,就安装在孙书记家,以及他隔壁的老书记家。

“机器的成色,跟制作铅笔盒的相比要旧一些。听原厂的工人讲,最初他们厂是做徽章的。现在厂里有毛主席像章的模具,还有共青团团徽、五角星帽徽、大中专学校的校徽模具,只是没有一起带过来。”孙建平对大家解释。“如果能够生产出徽章,不知道徽章有没有市场,又到哪些地方去推销?”

胡海生说:“我到北边的五个城市走了一趟,眼界增加了不少,只要你去推销,还是有办法的,这个市场我看还是自已问出来的。我们不象那些国营单位,是有部门下订单任务生产的,而且国营厂的销售部门,是正常上班接订单的,不会象我们一样,亲自跑许多城市。上门去找买家去订货。”

“按你的看法,徽章应该向哪些单位去推销?而且市场的总销量大不大?我们如果生产出徽章,人家到底要不要?”孙建平想从跑过外地市场的胡海生口中,得到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两台机器摆在那儿不生产,总不是那么回事,那可是投下去的钱哦,至少要收回成本的。虽然他对于这两台搭售过来的徽章机器不看重,但觉得要试试。

胡海生略一回想道:“我到过一个城市的大学。你知道的,我对大学还是有梦想的,虽然高中还没上就辍学,但这个美梦还是留在心里。那天我踏进大学校门,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穹门上的校名,还有学生们胸前佩戴着的校徽。那校徽一戴,那大学生显得特别有份量,这是一种标识,名符其实。我觉得这徽章生意,是不是从校徽做起。”

孙建平眉着一皱,也道:“说的也是,听说一所大学,都有好几千人,而且学校每年有新生入学,需求量应该比较大。铝徽章不会生锈,一批可以用许多年都没事,我看如果学校愿意订的话,整批的数量不会小。”

一直没说话的戚美丽,这时插话道:“我看吧,还是共青团徽章的数量更大。现在那么多的初中和高中,团员数量很多的,一个县,一个市,那数量真是庞大。”

孙建平笑道:“原来你也会做生意啊!小看你了!只是我一直不知道这共青团徽章,我们能不能生产,而且学校到底是怎么采购的,我们能一所所学校的送货过去卖吗?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渠道?”

胡海生道:“美丽,你正好可以帮个忙。你不凡向你准爸打听一下,是否知道有关徽章方面生产销售管理上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