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思想道德修养
18129700000008

第8章 身心健康与心理调适

第一节 注重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高尚的道德、精湛的业务,还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本章将讨论身心素质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及如何促进身心健康。

健康的体魄是成才的物质基础。大学的学习活动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紧张而又丰富,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是难以完成学业的。每一个立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知识和才华的当代大学生,都要保持健康的体魄。

一、树立现代健康观念

人类对健康的概念曾经历不同的阶段,健康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历史发展到现代,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因素。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这一健康的定义,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于疾病的单一概念,明确地指出人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要求。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健康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这些认识,对我们认识健康的现代含义很有帮助。

为了加深入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明确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准: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疲劳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具有光泽而少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

可见,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地说,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因此,我们在考虑自身的健康状况时,要注意身心两个方面的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认识到,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如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就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更全面了。身心是有机的统一体,身心健康不可分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心理活动对人体各种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健康的心理对保持身体健康以及战胜疾病都有积极的作用。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大学生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况、更高层次的适应和发展,是一种身心健康的状态。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生理方面的身体健康,要具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生理功能状态良好,并能抵御各种疾病的侵袭,身体发育匀称,有标准体重,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心理健康方面,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变化和影响,保持心理平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有自我调节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及其变化的能力。

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在生理发育方面,保持健康的前提是了解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生理机能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后期,身体形态发育进入稳定阶段,骨骼趋于定型,内脏器官及其生理机能稳定发育,达到一生的最佳状态。大学生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约1500克左右,但脑的机能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观察力加强、记忆力完善、想像力丰富,为接受高等教育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保证。随着年龄增长和营养改善特别是进行体育锻炼,大学生的第二性征将更趋成熟。

在心理发育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一生中四个方面的高峰期:生理变化的高峰,即身体发育成熟和定型阶段;智力发展高峰,即智力达到一生中的最高阶段;需求高峰,即对爱情、事业、理想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达到高峰;创造高峰,即最少保守、最易接受新生事物、最富有创造性的特点。这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生理的成熟导致心理的成熟感,自尊心、独立感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迫切地要求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发展,强调自主和独立思考,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由于体力和机能的旺盛,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力求表现自己的精力和能力,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和批判性大大增强。大学生渴望友谊,追求社会化,但情绪不稳,容易多变。

大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内心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例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尚不高的矛盾、理智与情绪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认识自身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在校坚持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身体健康。但在学习过程中仍有可能生病。由于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又多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人员集中的室内活动,这就为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提供了环境。据各地大学校医院的统计,大学生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风疹、扁桃体炎等。此外,集体生活相互接触密切,传染性的疾病容易流行。

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学习压力大,或由于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长期紧张可导致神经或精神疾病和生理疾病的发生。大学生中常见的高血压、偏头痛、消化性溃疡以及焦虑症、神经衰弱都和学习适应不良有关。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休学的主要疾病。

大学生应该自觉锻炼身体,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同时要了解运动卫生知识、运动技术,防止骨折、扭伤、擦伤等运动创伤的发生。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要讲究科学合理的运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减少意外创伤的发生。

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健康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这里讲的生活方式特指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特点,个人是可以进行选择的。在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不良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在十种最常见的死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保持身心健康,当代大学生必须养成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朝气蓬勃。

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可以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据调查,各种不良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前四位因素是吸烟、过量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和缺少运动。如果大学生能够不沾染这些不良习惯,加之经常锻炼,几乎不多花分文就能期望平均寿命增加十年。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规律,善用闲暇。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都是通过一定的安排而有秩序地进行。一头扎在学习中,置其他于不顾,或者生活没有规律、随心所欲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好学习与生活,养成按时休息的良好习惯,尽量做到不熬夜、不贪睡,晚间的“卧谈会”适时而止,有节制。此外,还要给自己留出闲暇时间,从事学习以外的娱乐、社交、勤工俭学等活动,扩展生活领域,及时消除身心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讲究卫生,形成习惯。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卫生习惯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卫生保健包括用脑卫生、用眼卫生、口腔卫生、皮肤卫生、睡眠卫生、环境卫生等。用脑卫生,是指在充分发挥大脑潜能的同时注意保护大脑,防止大脑皮质因持久的兴奋引发疲劳,导致兴奋与抑制失调、降低学习效率。要科学地安排不同学科的学习时间,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利用多渠道激发大脑的活动机能,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用眼卫生包括读书、写字要保持端正的姿势,注意光线的充足,预防近视。

口腔卫生,要求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容易发生龋齿和牙周病。大学生中龋齿发病率为50%,牙酿炎患病率高达90%,这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保持皮肤卫生必须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和头发,运动后睡觉前及时洗脸洗脚。睡眠卫生包括按时起床按时就寝,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注意正确的睡眠姿势,使呼吸畅通。环境卫生要求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果皮核、纸屑,及时清理室内外垃圾,经常打扫房间。

再次,合理饮食,营养均衡。饮食习惯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包括三餐定时定量,吃好早饭;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协调、不暴食暴饮;少吃多盐食品和甜食;多吃水果蔬菜,做到营养均衡、充分。但大学生中不少人饮食习惯不良,影响身体健康。例如,不少学生忽视早餐,使全天热能供应仅仅达到所需量的25%,影响整个上午的学习效率。还有,每逢年节,或迎新、毕业班聚餐,有的大学生就免不了大吃大喝,引发急性胃肠炎。为了自身的健康,必须注意饮食卫生。

最后,不吸烟,少饮酒。吸烟对人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吸烟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机能减退与紊乱,发生神经过敏、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长期吸烟必然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涣散,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同时吸烟还严重污染空气,危害周围他人的健康。

饮酒过量会引起神经抑制过程减弱,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还会引发血管硬化、胃肠功能受损、降低肝脏功能甚至引致肝硬化,直接危及身体健康。经常酗酒,还可能产生幻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使人格改变、责任感下降。为了维护身心健康,应该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应该自觉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使肌肉发达、骨骼坚固、关节灵活;运动可增强心血管的功能;运动可增强肺功能;运动可促进体内物质代谢;运动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运动还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运动不仅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长期坚持运动可以使人感觉敏锐,观察力增强,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乐观开朗情绪,增强自信心,缓解精神压力,有利于消除疲劳。此外,运动还有利于培养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和勇敢拼博、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有助于培养乐观开朗的情绪。

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基本途径。从事紧张学习等脑力劳动的人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在理论上懂得坚持体育锻炼的好处,但实际上却不能坚持运动。有人担心锻炼浪费时间耽误学习,也有人因怕苦怕累不愿锻炼,还有的人缺乏恒心而不能坚持。清华大学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激励着历届学子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形成了高校体育锻炼的优良传统,促进了大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同时,体育锻炼要讲究科学合理,因人而异。每个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以及季节变化,选择运动的方式和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般而言,一天中最合适的锻炼时间是下午,以1小时为宜。

体育锻炼是健康投资,投资越多,获利也就越多。正如古希腊山崖上刻着的三句话:如果你想健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第二节 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且对大学生的其他素质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绩,得到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所承担和将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更繁重、更艰苦,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更殷切、更全面。只有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一、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就是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它是一种持续的状况,当事人在这种状况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心理健康有四个明显的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综上可知,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各育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极为密切。高校德育是指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政治品质包括政治观点、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思想品质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品质指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德育的这三个方面的养成,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观点、态度、行为、稳定性、倾向性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在特定层面上的反映。事实证明,心理健康的人,有利于培养较高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那些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甚至违法乱纪的人,多少也与其心理不健康有关。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拥有协调的人际关系,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理健康与智育的关系也很密切。智育是指发展智力的教育,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三个方面。有效的学习活动与智力发展全赖于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些都是心理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在此前提下,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和谐的关系,都有助于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潜能开发。心理健康的学生,大多数学习效率较高,学习成绩较好。

心理健康与体育也有密切的关系。体育是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强健的体魄是大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是大学生更好地发挥德、智作用的载体。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育不仅可以强健身体,也可以锻炼意志,转移消极情绪;同时心理健康的人更能吃苦耐劳,有顽强的毅力,表现为更强健的体魄。因此,体育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心理健康与美育的关系也很密切。美育是指对青年学生心灵、行为的教育。美的境界是德、智、体优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理想人格的内在要素。心理健康本身就蕴含着美的成分,比如情感美、意志美、行为美、品德美、语言美。心理健康的人人格统一协调、自然真实,体现着一种性格美。心理不健康的人人格分裂、言行不一、虚伪,达不到美的要求。没有心理健康就谈不上行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不懂得美的真谛,不会赏美、审美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各育关系密切,是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准确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却并非易事。因为心理现象是主观精神现象,它的度量很难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一般而言,界定心理健康可遵循三条原则。第一,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即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是否正确地反映外部世界,有无明显的差异。第二,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即人的心理活动中认识、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第三,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即人的个体心理特征在没有重大的外部环境改变的前提下,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相对稳定,行为表现出一贯性。

根据以上三项原则,一般应该从环境适应能力、挫折耐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意识水平等方面具体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特定的社会角色的要求以及心理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保持对学习较深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而大学生一般智力都比较优秀。学习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学习态度端正,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比较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快乐感。

第二,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自我评价客观,既不妄自尊大而做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可能发展的机会;自信乐观,生活目标与理想切合实际,不苛求自己,能扬长避短。

第三,能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第四,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乐于交往。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第五,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的所思、所做、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第六,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心理健康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调整自我,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能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第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心理健康的人的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心理健康的青年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过于老成或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自己心理是否健康的尺度,而且也为我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应该努力的内容。为了正确地判定心理健康的状况,在理解和运用以上心理健康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随着人的成长,知识的扩展,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因此,要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人的心理健康。

其次,把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情况区别开来。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如果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能与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划等号。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周围的他人扣上心理不健康的帽子。

再次,注意心理状态的过渡现象。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界限分明的对立面,有时是一种连续的过渡状态。从良好的心理状态到严重的心理异常之间也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与正常、变态与常态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有效率地学习、交往和生活。如果由于心理问题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又没有明显的器质性问题,这时就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及时调整。

根据1998年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着中度以上的心理症状,而在生活中曾经被心理问题而困扰的学生、自认为心理素质不良的学生却是一个相当的数字。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根据反应的领域和表现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进入大学后,面临的是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对于绝大多数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和熟悉的生活环境的青年学子而言,今后怎样独立生活,怎样适应新环境都会出现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第二,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加上大学教师的管理方式、讲课方法、学习进度等都不同于中学,新生对学习的适应常常出现问题,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埠,不会安排学习时间与计划,甚至厌学等。

第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更加重视,并试图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经验与技巧,在交往过程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等时有发生,从而易导致心理失调。

第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性心理的发展,大学生活又创造了诸多交往的机会,向往爱情的学生常常会进入恋爱的实践。但由于缺乏经验的指导,有些学生出现单相思,被动卷人恋爱、失恋等苦恼。也有人产生心理异常。

第五,求职择业方面的心理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选择能发挥自身潜能、满足个人兴趣、适应个人发展的工作并不容易。由于对自己不了解,对职业不了解,对走上社会缺乏心理准备,择业渠道不通畅等原因,都可以引发心理冲突或心理问题。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是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与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习环境与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从社会、学校、学生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任何一个人都必定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受到所属社会环境的制约。许多心理不健康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对大学生而言,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思潮与大众传播,社会评价等方面。

第一,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一般政治抱负大,参与意识强,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政策方针非常关注,而且敏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处于激烈变革的状态,各种矛盾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如果思考问题的方法简单化,不能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改革的前途、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困惑重重,就会因为过分悲观、担忧、紧张、焦虑、失望、沮丧而导致心理异常。

第二,社会思潮与大众传播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掌握信息快速,参与意识强烈。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人生观价值观未定型,识别和抵御能力较弱,对西方的思潮和国内一些所谓时髦流行的观点不能正确鉴别,有时甚至盲目附合和崇拜。随着因特网技术等现代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播领域的情况也趋于复杂化。一方面,大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强化了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开辟了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新阵地。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通道上,一些错误的、不健康的信息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冲击。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思想混乱、观念模糊、价值观偏斜,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对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评价的影响。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影响着大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赞许程度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就感;反之,会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从而导致情绪消极。在社会现实中,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评价并非总是客观、准确的,有时还会出现偏颇。“天之骄子”、“人尖子”的评价,会导致少数大学生产生妄自尊大、自我膨胀的错误倾向;“垮掉的一代”、“高分低能”的评价,则会使少数大学生缺乏自信,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从而引发心理适应不良。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常常是褒贬不一,如果缺乏清醒的认识,容易发生困惑,找不准自身的社会位置。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更直接且深刻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校的环境、校风、校园文化等方面。

第一,课程学习的压力和影响。大学生进入了系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阶段。一般来说,课程的压力较大,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较多。如果学习方法不科学,就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产生困难。由于大学生个性特点不同,在学习的道路上,显示优势的时间也不是同时同步的。在学习生活中个人处境的这种多样化状态,也会使人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更加严重的是,有些大学生把市场经济中的竞争逻辑搬到学校生活中来,视正常的学习生活为“竞争”,把学校和班级当成了“竞技场”,这就更加增大了心理的压力,恶化了学习的环境。把同学之间的关系看成竞争关系,就难以有真诚的友谊和帮助,就不可能处理好同学关系,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孤立,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本来,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成功欲、创新性,充分发挥潜能,推进个人的进步。但是,过重地渲染或看重这种压力,也可能变为沉重的负担,有损心理健康。应该懂得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小学不同,这里不是靠排名次、争第一那样的做法显示个人的成绩和处境。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防止学习压力过大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

第二,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包括校园内的生活方式、课外活动、学术气氛等,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学风上。校园文化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学校的传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莫说像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即使地方院校,只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多年来都培育起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青年人向往的地方。但是校园不能脱离社会。社会上曾经盛行的经商风、下海风等实用主义思潮也冲击了大学校园,在学生中引发了出国热、考托热、打工热。一度发生的个别学生的“停学创业”被新闻界“炒”热之后,也使得一些学生心情浮躁、急于求成,出现追求眼前利益等现象。

第三,校园生活条件的影响。校园生活条件包括建筑物、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使人有较好的心理感受,而且有助健康;不良的校园环境容易使人压抑、烦躁,影响生活情趣和学习效率。

3.学生自身的影响

大学生正值青年中期,而青年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课题。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极易出现适应不良,甚至损害心理健康。

第一,生理方面的影响。大学阶段人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对于社会道德习俗、法律和纪律的约束,还不能深刻的理解。因此,这种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的不成熟常常产生压抑感。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紧张、恐惧、羞涩和压抑,影响心理健康。

第二,情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处在最动荡和复杂的时期,鲜明的特征是情绪的两重性。情感丰富强烈,但心境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内心闭锁;情绪容易激荡,但缺乏冷静的思考容易走向极端。这些矛盾和冲突持续过长,强度过大,必然会破坏心理平衡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

第三,个性方面的影响。由于每个大学生出生的环境、条件、父母的遗传与教育方式等不同,个性也千差万别。现代中国优秀人才一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个性心理品质: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富有才能;人际关系协调;自我意识完善。那些性格过于内向、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孤僻封闭、自卑忧郁、急躁冲动、固执多疑、爱慕虚荣、感情脆弱的人,在生活的挫折面前更易产生心理异常。

第三节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对于处在剧烈变迁、迅速发展的变革时代的大学生尤其如此。生活中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威胁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能否把握机会,获得发展取决于每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为了维护心理健康,大学生应该采用有效的心理调适的措施和方法,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状态,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勇敢地迎接现实的挑战。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注意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因为在生活环境中,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预防心理疾病,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健康的人格。那些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常常有人格缺陷,成为心理障碍产生的内在因素。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优化自己的人格品质。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格的核心就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影响着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决定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更决定了人的胸怀和心态。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能对社会、他人和人生持正确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能正确地体察和分析客观事物,保持乐观主义的态度,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中,大学生咨询的问题绝大部分实际上是属于人生价值观问题。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的定型阶段,大学生应该自觉学习,努力提高,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

人格的状况还取决于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越接近现实,自我防御就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反之,过低评价自己或过高评价自己,常会感到焦虑不安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客观评价自己,才能促进入格的发展与完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客观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我呢?

首先,从不同的渠道了解自我。人对自我的认识主要通过三条渠道: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和评价;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相比较。兼听则明,要想客观了解自己,就应该从多方面、多途径人手。不仅要通过实践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以及适应并影响周围环境的能力,而且更需要以人为鉴,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接纳自己的独特性。

其次,合理地定位“理想自我”。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发展目标。制定目标应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唾手可得,而是通过努力可以达成。如果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倍感压力,难免因挫折感而丧失信心;如果目标过低轻易取胜,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失去发展的机会,也可能滋长自负心理。因此,要选择适当的奋斗目标,既有达到的可能,又须经过一定的艰苦努力。这样的“理想自我”的目标,可以增强自信和自我满意感。

最后,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我。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对与自己经验不相符合的观点,往往有固执己见的倾向,妨碍客观地接纳他人合理的看法。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才干,施展才华,同时扩大社会接触面,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增加对自我的了解。

第三,调整自我认知结构。

导致人们对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消极心态的原因不在于人们所经历的各种刺激事件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和解释。个人对事物错误的认知方式,即不合理的信念将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如果一个人认为只有考上理想的学校才会成才,没有考上是最倒霉的事,他就会因自己没考人理想的大学而烦恼、沮丧,心情忧郁。如果他调整自我认知结构,变不合理信念为合理信念,认为“无论上什么学校,只要自己努力都会成才”“世界上的事情未必样样如愿,理想受挫是常有的事,不必太在意,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烦恼就会消失。所以,改变认知是自我调适的重要方法。

二、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人生逆境,十有八九。无论谁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挫折。大学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与同学之间产生冲突矛盾、爱情上的失意等都可能带来挫折感。挫折常常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只有正确认识挫折的作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才能在挫折面前应付自如,保持心理平衡。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和阻力,致使个人目标不能实现,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挫折对人心理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面对挫折如果能认真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目标,奋发拼博,不畏困难,就能达成目标。

“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消极地看待挫折,由挫折而感到痛苦、沮丧、失望,严重的会产生绝望,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引发自伤或他伤的行为。

造成挫折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

外界条件的限制和阻碍。外界条件也称客观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包括个人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意外事件、疾病、亲人生死离别;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法律、风俗习惯、道德等,这些方面的限制也会造成挫折。

个人自身的条件限制。自身条件也称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心理水平等,如个人的容貌、健康、身高、智能水平、知识结构、学历状态、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所限而生活拮据、自我估计不当而使目标无法实现都属于此类原因。

内心冲突而引发挫折。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求多种多样,行为动机丰富复杂。当两种以上需求产生的动机相互排斥时,或同时存在难以取舍时,就会形成动机冲突而产生内心矛盾,这些矛盾不断积累,会导致个人难以适应社会而产生挫折感。

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每个人的反应却有明显差异。人对挫折的反应程度取决于个体的挫折承受能力,即遭受挫折时免于心理失常的能力。影响挫折承受能力的因素很多,如身体健康状况、思想道德境界、性格特征、生活阅历、资源条件等。要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辩证地认识挫折的作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首先最重要的是能否正确认识挫折,建立正确的挫折观。既然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就要有勇气面对它。“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辩证地对待挫折,挫折可以使人奋起,成为争取成功的动力和精神催化剂,使人变得聪明、坚强、成熟;机械地对待挫折,挫折也可以使人消沉;逃避或产生攻击行为。生活中许多优秀人才就是在挫折磨炼中成长,在困境中崛起,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挫折带来危机,但“危险”和“机会”同在,转危为机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树立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就可以适应变化中的任何环境。

培养坚强的意志。爱因斯坦曾说过,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行动,克服困难、障碍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会被消极、不良情绪所控制,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从而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而损害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则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战胜挫折和逆境,不屈不挠,以积极的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优秀的意志品质是大学生高效率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前提是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明确的目标。这样,理想和目标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动力,激励大学生不畏艰难,奋勇向前,使行动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缺乏理想和目标的人前进无方向,行为无动力,生活无兴致,终将一事无成。锻炼意志的主要途径是人生实践。自觉地在实践中经受磨炼或磨难,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在学习和工作中持之以恒,培养耐力和坚持精神。这样,就能锻炼和形成坚强的意志。

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挫折常常引发消极的情绪体验,能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人才能从挫折的不良心态中走出来。怎样调节情缚呢?首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境。一种美好的心境,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苦。良好的心境是消除心理不健康的灵丹妙药,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好的心境表现为情绪乐观、开朗、沉着稳重、轻松愉快等。具有良好心境的大学生对前途充满信心,能采取有效的态度面对现实,理智地接受那些个人力量所不能改变的现实,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乐观、积极、愉快的情绪。其次,要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合理宣泄,以排解消极情绪,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宣泄的途径有:找人倾诉一番,畅快地哭一场,在旷野中大声喊叫,拳击沙袋,到运动场上猛跑一阵等。让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后,会有一种释放感、轻松感,思维变得更灵活、更开阔。无论采用哪种宣泄方式都应注意以不影响或不妨碍他人生活为原则。活动转移也是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头脑中常常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通过从事其他活动就能建立一个新的“兴奋灶”,使注意力得以转移,就可以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如,苦闷烦恼时,出去散步,听音乐,写日记,避开引起不良情绪的事件或人,通过分散注意力或转移注意力达到稳定情绪、调整心境的目的。再次,大学生要学会理智地控制情绪。当要发怒时,先强迫自己冷静一下,迅速思考发怒是否合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明白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方法是控制情绪的前提。当然,具有较高涵养的人,会用文明的方式排遣不良情绪。如,幽默的语言,婉转的抒发,轻松的谈笑,积极的暗示,都是有效的手段。

三、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一般来说,自我心理保健有以下途径。

第一,主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心理卫生知识,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卫生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当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和矛盾而引发不良心理和行为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自我调节,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例如,自我暗示在心理调适中作用很大。消极的自我暗示常常导致消极的情绪,而积极的自我暗示常常是调节情绪,走向成功的动力。自我暗示的基础是对自己能力充分而客观的估计。有些青年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常常归结为自己记忆力差,脑子笨,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学生丧失自信,对学习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越记不住越认为自己记忆力差,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对自己失去信心。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当消极的情绪出现时,肯定自己的能力,用积极的内部或外部语言给自己打气。比如,沮丧、失望时,认识到人人都会遇到困难,这点小事不算什么,莞尔而笑,打起精神,情绪状态就会改善。

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可以通过自学,也可以选修学校开设的应用心理学类课程,或者听相关专题讲座。

第二,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人都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适当的娱乐,不断变换兴趣,就能防止变得迟钝、封闭。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娱乐休闲活动,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得以调剂,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松弛情绪,解除苦闷,增加生活乐趣。同时,参加自己有兴趣的活动还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获得朋友的支持,学习他人的经验,满足社交等精神需要。一个知识面宽、兴趣广泛、爱好多样、性格开朗、精神充实的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强,应对压力办法比较多;相反,一个对什么都兴致索然的学生,必然感到生活枯燥、精神空虚、心理承受力低,甚至还可能导致心理异常。

兴趣的培养无所谓早晚。只要自己喜欢,认为有意义,任何时候开始都可以。大学生的兴趣除了专业学习以外,主要表现在读书、听音乐、玩乐器、参加各类体育运动、旅游、交友、欣赏影视作品、绘画、收藏等方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加这些活动有助于松弛身心,消除疲劳,保持健康;有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助于开阔眼界,锻炼能力;有助于拓展知识,提高效率;有助于个性发展,人格完善。

第三,乐于交往,协调关系。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的失调。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群体,人的身心健康也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交往使人多知,友情使人欢悦。事实证明,大学生中不少烦恼源自于交往障碍和人际关系不良。

人际交往贵在主动,贵在真诚。轵极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相互理解,尊重他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学习交往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使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起自己广泛的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系统包括同学、朋友、师长、父母、亲戚等。有了这个交往系统,可以在朋友那里倾诉,得到理解和安慰,获得支持和帮助,增添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的信心;当朋友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聆听、接纳、关心、共情、鼓励,为他人提供支持力量,协助朋友走出低谷,重振精神。每个大学生都有强烈的交往愿望,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归宿感和充实感,使人精神上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心理上感到压抑、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会受到损害。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真诚相处,体谅尊重,在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去发展、成长。

四、寻求专业机构的指导

在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中,还应该有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的意识。特别是当心理压力较大,内心冲突激烈,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更应主动;及时寻求支持和帮助。心理辅导是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心理辅导是受过专门训练的辅导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通过与来谈者的交流、探讨、协商、解释,对来谈者施加心理影响,改变其认知、情感、态度、行为,促进来谈者心理健康,改善其生活适应,帮助来谈者达到自助的过程。

大学生心理辅导遵循教育、发展、预防、治疗的宗旨,对全体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协助学生健康成长,以达到和完成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一系列教育与服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矛盾冲突而引发的适应不良,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入格成熟与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学业辅导、发展辅导、适应辅导、择业指导几个方面。

心理辅导可以开发心理潜能,促进成长;心理辅导可以排忧解难,增进健康;心理辅导能减轻症状,防治心身疾病。

心理辅导有助于人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并产生出新的思维方式,实现心理放松。对于那些心理行为属于正常范围的人,辅导所提供的新经验可以使他们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才干;对于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辅导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社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学会新的适应环境的方式。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而不是外界的影响造成的,只有调节了自己的内部冲突,才能解决问题,并获得成长;心理辅导为人们更加有效地面对现实提供了机会,使他们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和现实,采取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现实;心理辅导可以深化来谈者对自身的认识,引导他们去发现客观真实的自我,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获得更科学的自我认识;心理辅导可以纠正来谈者的某些错误观念,以更准确的观念取而代之,从而获得适应社会的行为;心理辅导可以为来谈者提供一种新的学习经验和机会,通过与辅导人员的交流,体验新感觉,学习新经验,纠正不适应的行为;心理辅导可以为来谈者提供一种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彼此信任,充满安全感,平等参与,可降低来谈者的心理防御反应。

心理辅导的基本要求是为来谈者保守秘密。因为心理辅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来谈者个人隐私问题,保守秘密不仅是获得来谈者信任,使辅导的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从事辅导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是使得心理辅导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的言行必须以来谈者的利益为重。

近十多年来,心理辅导在我国高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各大专院校相继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配备了专业辅导人员,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有的院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卫生讲座,进行各类心理测验,开展多样心理训练,组织团体成长小组,提供深入的个别辅导,在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大学生中多数人心理是健康的,只是在主动适应环境和寻求更多发展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状态。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有效的调节,扬长避短,提高心理素质。因此,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性帮助,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品格完善。

第四节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健康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2.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什么影响?

3.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提高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