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简单逻辑学
18107600000028

第28章 跟逻辑高手学招——思维的演练,突破逻辑博弈的瓶颈(8)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此类情境的人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合作。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合作呢?社会理论家是这样理解的,人们通过一种建立信任和维护信任的机制来实现的。生物学家将这种机制称为“互惠利他”。从本质上来说,假如人们重复相见,事物就会不断地变化。在农夫这个例子中,可能他们每年都会面临同样的收割情况,期间也会出现许多类似的农事问题,而这些时候互相帮助可以使双方都获利。这么一来,假如一位农夫背信弃义了,那随之而来的代价是昂贵的——其他农夫对他的信任会立刻消失,而且还很有可能以牙还牙,以拒绝与其合作来自我保护。而这种情况假如重复发生的话,整个逻辑就完全不同了。因为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商讨”,只要双方中有一方有继续合作下去的意愿,那双方就会继续合作下去。任何企图欺骗的一方很快就会受到惩罚,在下一次收成的时候,就会被拒绝合作收割了。就像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诺德在其经典著作《合作的演化》一书中所说的,这一逻辑不仅仅适用于农夫,而且还适用于那些遇到相似情境的人。在这些情境中,合作是上策,欺骗是威胁。

1915年,英国陆军上尉杰弗里·达格戴尔带领一批新兵来到比利时境内的英德交锋前线,奉命替换战壕中已精疲力竭的部队。然而,在达格戴尔的部队还没替换上阵之前,他就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英国的士兵根本没有处于警戒状态,即便敌军清楚地出现在目标范围之内,他们也毫无射杀的意向。达格戴尔后来回忆说:“德国士兵就在他们的阵线后面,在一把手枪就能打到的距离内来回走动,而我们的人却视而不见。我私自下定决心,假如我们接管前线的话,绝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些人显然忘了自己正在打仗,双方都采取了‘和平共存’的策略。”

这种行为可能会让达格道尔感到疑惑不解,但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却很好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经过了刚开始的血战阶段之后(这一阶段部队相对来说比较机动),进入到一种僵持的堑壕战状态,交战双方相隔一片几十米宽的荒地互相对峙。数个月的时间,士兵每次面对的都是同一个人。经过持久的重弹炮轰,双方弹尽粮绝,但双方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共识,如果双方都对敌人手下留情,熟视无睹的话,就不至于丢掉性命了。所以,经过无数次的互动之后,交战双方都学会了相互合作,以自己的合作换取敌人的合作,而假如任何一方违反了这种规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对方会发出猛烈的攻击进行报复。如同退役军人们回忆的那样,炮轰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而且落点也是可预测的,交战双方都在向敌人显示自己的技术,作为一个含蓄的警告,与此同时也表示他们不希望敌军有伤亡。某位士兵曾经说:“交锋线上平静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交战双方没有一方想要抢夺对方的领地,假如英国人炮轰德国人,那德国军队就会以牙还牙,所以对双方造成的损伤都是一样的。假如德国人又炸毁了一片战壕,让我们损失5个士兵,那英国人会立刻回击,连轰带炸地也杀5个德国人。”

即将离开前线的部队将这一和平共存原则教给他们的后续部队,让他们谨记:“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当然说到底,这种互惠利他的行为绝对称不上是真正的无私,只不过是为了使自己摆脱复杂的情境而采取的一种聪明的策略罢了。过去这三四十年来,许多生物学家和社会理论家逐渐相信,一切无私的行为背后都有相似的策略性想法,而且无私行为的目的永远为了得到回报,所以,无私永远是乔装的自私。研究人员发现,利己主义者可以通过好几种机制,利用现在的付出获得将来的回报,而互惠利他行为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机制。通过善意的行为,一个人可以累积别人对自己的感激和义务。无私的行为有助于一个人建立一种值得信任的声誉,而这种声誉可以在日后兑现成别的好处。

在任何有可能出现欺骗的情况下,追逐自我利益的各方之间采取这一类“战略性”的合作都离不开不断重复的互动,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使自己的合作成为战略性的诱饵,诱使其他人合作。假如缺少了这种重复互动的机会,合作就像荒漠中的小花,用不了多久就凋谢了。在“一战”中,那个“和平共存”的动人故事最后的结果令人非常沮丧。战争接近尾声时,引入坦克作战后,战争流动性大大加强,军队也更加机动,再也不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重复遇到同样的敌人,并跟对方长久对峙。所以,“和平共存”的原则也随之消失了。

以上所谈论的,是直到最近为止,对于人类合作行为的主流想法的一个简单的总结。其中大部分想法都有其合理性,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人类的确是自私自利的群体,并出于策略性的动机进行相互合作。我们生来就不停地进行着博弈,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生理技能非常善于发现欺骗。举例来说,当某些情境暗示我们有被欺骗的可能时,一般来说我们会比较容易搞清楚其中的微妙模式。试着看一下这道谜题,假设你最近搬到了北京的近郊,然后某人告诉你前往市中心的最便捷方式就是乘坐地铁。现在看看以下四张卡片:

天安门

燕郊

地铁

出租车

这四张卡片中,每一张上都有一面标出人们想去的地方,另一面则提供了他们前往目的地所使用的交通方式。现在你要做的是,指出只要翻哪张卡片,就能知道卡片上的信息和人们告诉你的信息是否相符:去天安门的人是否一直都坐地铁。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有必要翻看的是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卡片。翻第一张卡片是因为这个人想去天安门,所以卡片的另一面最好是“地铁”。此外,你还需要翻看最后一张卡片,因为这个人要坐的是出租车,所以卡片的另一面最好没出现“波士顿”。假如你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正确的答案也没必要太担心,因为在大多数这样的实验中,只有大约25%的人说出正确答案。不过这种实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让我们再做一次这样的实验,这一次实验中情境的逻辑完全如上,只对实验内容的信息稍作改变。现在我们假设,有人告诉你某个学校的孩子在下午可以分到蛋糕吃,但是只有那些帮忙打扫了游戏室的孩子才能分到蛋糕。现在,有四张卡片,卡片上有一面的信息是关于孩子有没有打扫卫生的,另一面则是关于孩子有没有吃过蛋糕。因此,这四张卡片如下:

吃过蛋糕

没吃蛋糕

打扫了卫生

没打扫卫生

现在跟上一个实验一样,你还是要指出,只需要翻哪几张卡片,就能确定孩子们都没有违反这个规则。答案也一样,还是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卡片。这看起来是不是简单了很多?在这种实验中,大约65%的人能得到正确答案,而且这些答案就像是自动的大脑反应。原因非常简单,实验的内容激发了我们的大脑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材料。你不需要检查每一个没有吃过蛋糕的孩子,或是打扫过卫生的孩子,因为他们不可能违反游戏的规则,只有那些吃过蛋糕,或没有打扫过卫生的孩子才需要接受检查。借助这种逻辑设计的一系列实验,我们不难发现:欺骗的本能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对于我们人类的进化史来说,在不被欺骗的情况下,学会跟他人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即便我们很擅长察觉骗术,单凭这一点也不能意味着人类只愿意在不断进行的关系中进行合作。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社会理论家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并不是像纯粹的理论所阐述的那样。利己主义的逻辑暗示,假如某个人不再期望在未来得到回报的话,那所有形式的无私行为都会彻底消失。但事实却完全与此相反,毕竟没有人不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回报,于是我们中有些人成了“真正的无私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