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边宠边吼育英才
18107100000015

第15章 不要拿“生气”说事——提高爱的质量,疏导孩子的情绪(1)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呈波浪式上升的,孩子的情绪发展也是如此。不拿“生气”说事,提高爱的质量,一步步疏导孩子的情绪,奇迹就会逐渐出现。

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还记得几年前,我回老家过年时,一位亲戚带着她8个月大的孩子来家里串门,这个宝宝的脾气显然不是很好,要什么东西,如果大人没能立即给他的话,就会“哇哇”地哭。等孩子闹完了,大人再给他吧,“小家伙”更是想都不想就丢掉。这位亲戚很无奈地说:“才这么点大,脾气就这么坏。”事后,她又跟我讲,其实,自己的宝宝并非第一次这么做了,好多时候,总是表现得蛮不讲理,让大人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在这个小宝宝的表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感到很好奇:这个“小家伙”到底想要什么东西,才让大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给他呢?于是,我猜测这大概是不能给宝宝玩的东西,比如易碎、危险的物品。但是,大人又为什么要“等他闹完了再给他”呢?如果原本就可以给孩子,那么为什么不在他一开始要的时候就干脆地给他呢?这个矛盾的态度不仅宝宝不明白,就连我这个成年人也不明白,难怪宝宝要发脾气呢。

那么,在责怪宝宝人小,脾气倒不小之前,我认为,我们做家长的,有必要先看看我们的行为有没有让他发脾气的理由。一般来说,宝宝在困了、饿了或是病了的时候,才会发脾气,其他情况是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如果宝宝发脾气是因为我们大人的某个举动,那么,就要看看这个举动是不是有道理了。

如果大人的所作所为有道理,比如,宝宝不能玩有危险的物品,那么,宝宝发脾气就是正常的,我们大人也不用太在意,毕竟孩子的愿望没有满足,发发脾气抱怨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如果发脾气的是小小孩,我认为,家长最好还是给他找一个替代品,转移一下注意力,这样孩子就会停止发脾气了。

如果大人的所作所为没有道理,比如,这位亲戚来家做客时,表现出的前后矛盾的做法,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做家长的最好是改进自己的行为,做到说话算数,不能给的东西无论孩子怎样哭闹都不妥协,能给的东西也不逗孩子,而是痛痛快快地给他。

借着这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儿童情绪这个话题。现如今,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很多宝宝在家中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一旦生活中有不如他们心意的事情发生,就会赖在地上,张牙舞爪,大发脾气。而面对宝宝的大发脾气,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往往是用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方法试图把宝宝“安抚”或是“镇压”下去,结果,孩子的情绪依然高涨,爸妈也被弄得筋疲力尽。

其实,作为情商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情绪管理能力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花费很多心思认真教育的一个内容。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而尖叫、满地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则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这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不利的。

那么,一丁点的宝宝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呢?做家长的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宝宝刚学会走路那会儿,一天到晚,总是沉浸在走路的兴奋中而废寝忘食。

以我家笑笑为例,我很清楚,那时的他一心想尝试自己的能力,也是如此渴望做平日里做不了的事情,试验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还想做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笑笑总是频频受挫、频频发火、频频哭闹,按笑笑爸的说法,“我们的笑笑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跟自己顶牛”,尽管如此,我们俩依然很清楚,这就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于是,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爱发脾气的宝宝时,没有把他当作一个时时处处需要大人照看、保护的婴儿,也没有不停地给他灌输这样的思想:“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爬”。我不想让亲子之间此起彼伏的冲突在我们的家庭中重演,我们唯一做的就是跟上宝宝的变化,换一种方式来处理他的事情。

如果说,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爱发脾气皆因为成长天性使然的话,那么,生活中,也不排除另外一些客观因素导致宝宝爱发脾气。

两三岁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也进一步发展。可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增强,不满足的情况也时常发生。然而,受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事情不如他们心愿或是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只能用“大动肝火”来表达不满情绪。可以说,发脾气是此阶段孩子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而孩子的叛逆也是最令父母头疼的事情。

有这样一类孩子,平时受到家人过分的呵护和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当他遇到批评或相反意见时,便无法忍受。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平时很少在孩子身边的话,更是希冀于每一次的相聚来给孩子所有的补偿,这种情况下,即使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会不管不顾地满足。反之,当孩子的欲望没能满足,则会大发脾气。而有些孩子则是因为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发脾气、大哭大闹后,家长就屈服了,从此,孩子就发现了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气作为要挟父母的手段。

另外,还有一种孩子的坏情绪是与父母的坏情绪或是暴躁脾气有关。这种孩子的父母常常情绪不好或是脾气暴躁,孩子莫名其妙地受责骂,或是父母许诺了的事情又言而无信,这让孩子无法理解,久而久之,导致心情压抑或不满,转而用发脾气来发泄。

总之,我认为,作为家长,要能够了解孩子这种情绪的本质,并且能够预见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有情绪,尤其重要的是,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时,尽量做到少一些惊恐,多一些冷静。

负面情绪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表妹是个两岁半孩子的妈妈,由于工作的关系,儿子小虎11个月的时候就和表妹分开了,事后,表妹一想起这件事,就会愧疚地跟我讲,“一想起这件事,我就特别心痛。”后来,直到小虎1岁多,母子俩才重新聚到一起。

现如今,小虎已经两岁半,上了幼儿园小小班,性格活泼开朗,就是特别任性,不让他做的事情,他总是非做不可,要是大家都在幼儿园做体操了,他又偏偏不做,一旦什么事情不依他了就满地打滚。

看着眼前这个可爱又任性的孩子,表妹的感受总是很复杂。有一段日子,她总会问我,“是不是我和小虎分开的那段日子,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我该怎样教育小虎呢?”

看来,跟儿子分别一年的事实,给表妹造成的心理阴影,远远超出了这件事本身给小虎带来的伤害。现在,表妹已经把正常的行为当做心理创伤的表现,小虎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会让她联想到分离的那一年。

小宝宝跟最亲近的人分开一年,的确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挫伤,但是这并非不能弥补、无法治愈。我告诉表妹,既然你们母子已经团聚了,就意味着你完全有机会和儿子重新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何况,小虎现在还小,一切都还来得及,而且这么小的孩子根本没有树立起集体意识,在幼儿园不参加集体活动也是正常的。我还告诉表妹,如果你总是动不动就把所有困惑都归罪于那一年,后悔和负疚心理对你对孩子都是不利的。

两岁半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建立自我、将自己与他人分离、树立心理疆界的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反抗期”,他们的意志往往会跟现实、其他人(尤其是成年人)发生激烈的冲突。与此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由于情绪尚未发展成熟,不能控制自己的恼怒,也不会用语言交流来表达自己,因此,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大发雷霆。于是,在大人眼里,他们就被贴上了“任性”的标签。

其实,任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表现,孩子的任性也是一件可贺可喜的事情,说明他的内心力量足够强大,在不顾一切发泄自己。而且负面情绪的经历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尽管很多家长不喜欢负面情绪,认为那是坏东西,应该压制下去。尽管很多家长受不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内心希望他们痛快地接受任何失望,不要哭闹。可是,别说是孩子,即便是成人,也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事实上,任何强烈的情绪体验都有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习把握自己的情绪,进而促进自身情商的发展,而负面情绪更是上天赐给孩子的礼物,有助于他们的生存,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只不过,对于儿童而言,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做父母的,所要做的,不是去镇压孩子的情绪,而是无条件地接纳他们的情绪,把孩子的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们成长的机会。与此同时,家长还要牢记: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我们应该负责的,所以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的一位朋友出差了,最牵挂她的,当然是超级黏妈妈的宝贝儿子。第一天,“小家伙”主动要求来我们家打发时光,没一会儿工夫,就把自己埋到笑笑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们主动到朋友家去,在“小家伙”面前,我们谁都不敢提“妈妈”两个字。

玩着玩着,“小家伙”看到妈妈的一件衣服,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说给我们听:“妈妈没穿衣服怎么办呀?”当天气渐渐暗下来时,“小家伙”又说:“天黑了,妈妈会不会找不着路啊。”而我,在那一刻,差点感动得要和他一起哭了!

在那颗幼小的心里,简直是无时无刻都牵挂着妈妈啊。可是,更令我感动的是,“小家伙”一直在努力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表达他对妈妈的想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那一份难言的不安。孩子的小心思竟然是如此的微妙。有些时候,他们会把一些不快埋藏在心里,不让别人知道,朋友的宝贝儿子不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吗?

笑笑也会这样,如果我出差或是哪天下班回得晚了,他一定表现得特别乖,远比我在家时省心多了。就算我把他一个人放在爷爷奶奶家半个月,他也表现得特别乖,让爷爷奶奶疼爱不已,还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笑笑他一点事也没有,每天开开心心的,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但是,就在我半个月后去接笑笑时,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内心和表现并不一致。当我们见面时,笑笑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一下子就扑过来,反倒有一点矜持。爷爷开玩笑地说:“笑笑,你不回北京了?”这时,他才“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这一哭不要紧,惹得全家老少心里都毛毛的,而我却欣慰地笑了,心想:“好了,这口气终于发出来了。”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点:当孩子明显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相比安慰、劝导、解释这些徒劳无功的处理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就如那次时隔半个月的相见,当我再次面对闷闷不乐的笑笑时,不必马上问个究竟,应该让他有一些独处时间,当他独自闷了半天,你再去问他,他自然会向你倾诉。

总之,当我们做家长的试图想尽一切办法去制止住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负面情绪就是一条必经之路,做好准备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才会让他们真正得到安抚,健康成长。

保护孩子的负面情绪——理解孩子的胆小

工作中,身边不乏这样一些孩子:见生人就哭,不敢自己去做事,处处需要大人陪着。也经常会有家长问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胆小,这该怎么引导?”“为什么我想方设法地锻炼孩子的胆量,收效却甚微?”其实,如果我们站在心理学的角度重新看待孩子的这个特点,就会发现,我们大人平时对孩子胆小的理解原来有很大出入。

一次下班回家,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一家三口,可爱的小女孩,两三岁的样子。我走进去站在里面,小女孩迅速地移动到妈妈身后。我微笑着问小女孩:“你好,你几岁了?”小女孩立马把脸紧紧地贴在妈妈的腿上,一声不响。

妈妈低头对小女孩说:“别不好意思,告诉阿姨你几岁了。”这时,小女孩躲藏得更深了。妈妈一脸歉意地对我说:“她有点胆小,不太大方。”一旁的爸爸也急了:“快出来跟阿姨讲话呀!”直到他们离开,小女孩都没有开口。

电梯里的这一幕,让我想起10年前,我的一位德国老师在教学现场演示的一个心理治疗。一位家长焦虑地向他求助:“我那6岁的女儿特别怕黑,不肯自己待在房间里,怎么办?”

老师的回答完全颠覆了我的理念:“你的女儿很敏感,她很懂得保护自己。”刚说完,德国老师就翘起他的大拇指,对女孩子说:“你很棒!”原本还缩在沙发里、紧张不安的小女孩,顿时脸色明朗起来,治疗结束时,居然更是一副开心不已的样子。我猜想,大概是因为终于有人帮助她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她了。

这位德国老师所演示的,正是“保护我们的负性情绪”的主题。而我在电梯中遇到的那对父母,以及我们平时所做的,则完全相反。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我们常常表现出批评、压制、否定、责备,甚至是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