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双胞胎的情况或许很值得研究,却不具备太多的科学意义,比如有的双胞胎在考试时会出现同样的分数,甚至连错题都错得一样。但我们也能够这样解释,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相同,并且脑部结构相似,所以会做出几乎相同的答卷。
争论一直在持续,科学家认为那些坚定地相信心电感应的人根据的往往不是科学依据,而只是道听途说,越传越神的故事被披上了神秘的色彩,变得更加引人注意。
即使有一些证据看起来意义重大,但也不排除巧合的可能,就算人们都承认了心电感应的存在,但也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解释出它是怎样发生、为何发生以及如何进行的。正如人类基因之父克里克所说,科学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并不轻易否定。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心电感应”的存在,所以心电感应还不能说是一种科学的说法。
安慰剂效应
当你花高价钱买来一瓶号称夜间补水效果非凡的免洗面膜并使用时,的确是相信那种非凡的补水功效。于是一夜睡得很香甜,心里也满怀期待。第二天,镜中的自己果然容光焕发。但这样的效果与其说是那款面膜带给你的,不如说那是你一夜安睡无梦的好结果,这就是安慰剂效应带来的影响。
安慰剂效应是亨利·比彻博士在1955年提出的,它又被称为“受试者期望效应”。他在当时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强大的安慰剂》中,分析了15种安慰剂的临床实验,研究了1082个患者后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35%的病人在使用安慰剂后病情能得到有效改善。
起初这个效应只被运用于医学上,医务人员可以将安慰剂用于治疗病人。当病人听从医生的诱导而对某种药品产生坚定不移的信任之时,就可以增强这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医疗质量。
但并不是所有人身上都会产生安慰剂效应。安慰剂反应者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喜好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很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为了检验药品的真实疗效,消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人们又发明了一种叫作“双盲测试”的检验方法。
一种新药研制出来,在投入使用之前,研究者都要请来一群被试进行实验。这些被试都患有该新药针对治疗的疾病。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给他们吃这种新药,而另一组则只给他们吃与新药形状相同的安慰剂。两组病人都不知道自己吃的究竟是真药还是“假药”,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测试新药药效。这是一盲。
另一盲则在工作人员处。两组进行药物分配和管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有新药和安慰剂,但发放药物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发出去的是真药还是安慰剂,因而也不可能给患者以暗示。
结果可以举例说明,如果服用新药的患者当中有35%的人病情明显好转,而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也有35%的人病情好转的话,则证明此新药基本没有任何作用。
可是,为什么那些服用安慰剂的人当中也有一些人病情好转了呢?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吃的只是安慰剂,以为自己吃的是新药,为此他们会积极地去对抗病魔,更好地吃饭、运动、睡觉,更多地期待康复。
实际上,人类使用安慰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明知无用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了希望。不过最后,有些病人果真奇迹般地康复了,有的甚至还平安地渡过了诸如鼠疫、猩红热等鬼门关。
20世纪20年代,安徽某位高官的老母亲卧病在床,请日本、德国医生治疗都不见效,最后请来名医冉雪峰诊治。
在详询病情诊脉后,冉雪峰开出了一个处方:北柴胡、丹皮、鲜生地、元参、花粉、知母。另外,他特意加了药引:“上好野山参一两,在瓦上煅为白灰,煎汤作引。”
老太太服药以后,果然十分奏效,病体不久就痊愈了。那位高官送给冉雪峰一部稀有的殿版《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以示感激之情。
事后,很多同行不解:冉雪峰开的处方并无稀奇药物,为何有这样的疗效呢?冉雪峰解释说:“这位老太太平日养尊处优,这次偶然感冒发烧,并非大病。我用的药很普通,但这些贵人不信贱药。我把野山参烧灰作引,其实并不起药理作用,只起精神作用。老太太一看药贵,就认为是好药,病就好了。”
在这里,名贵的野山参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是现代研究所说的“安慰剂”——没有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的“药”。冉雪峰所运用的,就是“安慰剂效应”这医学和心理学规律。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行医生涯中,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在来到杜斯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也可能像参加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
杜斯医生指出,牙医和其他医生一样,有时会用误导或夸大医疗需求的办法来引诱病人买药或接受较费钱的手术。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在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并不鲜见。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这种“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
调查显示,大部分疾病,只要不是那些导致猝死的,都有可能不治而愈,尤其是轻度过敏和感冒这样的疾病。
“安慰剂效应”也同样被一些江湖骗子运用到了极致。他们经常寻找一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不断向他们灌输自己手中的所谓“神水”、“神药”的功效。由于希望病情能够得到缓解,患者就会在服用这些“神水”之后感到病情有所好转,其实不然这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在作怪,千万不要盲目地进行宣传,否则会害了更多的人。
“购物狂”的精彩时刻
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都可以算是理性主义的购物者,会综合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因素。其中,对于你来说,实用性是最重要的,通常你只买有用的东西,确保信用卡不会透支,也不会在逛商场时搞得自己疲惫不堪,你也不会为了炫耀而消费,因为你知道所有的商场都差不多,这么做也根本没必要。但是有些人例外,她们就是《购物狂》里的方芳芳……
购物是一些女人最乐此不疲的休闲活动,无论是在何种情境下,生活在无聊中还是繁忙中,一些女人做得最多、兴致最高的依旧是购物。购物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彰显独立自我的过程。女人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幻想和情绪进行采购。
但是相信你也一定经常看到这样的女人,当她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哪怕是对自己毫无用处或是不久前刚刚买回家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买下来,回家后又后悔不已。有人戏称她们为购物狂。
王璇今年32岁,她在一家外企做管理人员,年薪不少,工作也不累,家里人都为她有这么好的工作而骄傲。按说王璇工作好几年,她的薪水足可以买房买车了,可是她却迟迟没有动静,还是租房子住,天天挤公交车上班。爸爸妈妈经常劝她赶紧买房子,可是每次他都找好多借口推托,大家也都对王璇这样的行为疑惑不解。只有王璇自己知道为什么,因为自己手上根本就没有钱。
这事要从王璇上大学的时候说起。王璇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城镇,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也都是在那儿完成的。高中毕业之后,王璇考上了一所很有名的大学。自以为是天之骄女的王璇,到了学校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不过是只井底之蛙而已。同学们所穿的衣服,所谈论的牌子,是她在小城生活了十几年都没见过的。王璇感到深深地自卑。于是王璇决定让自己跟其他的女孩一样,穿漂亮的衣服,买有名的牌子。由于家里条件一般,负担不起她除上学外的其他需求,于是她就开始没日没夜地打工。当她拿到工资之后,马上直奔商场,买上一大包的名牌衣服。在买衣服的时候,王璇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回到学校之后,看着同宿舍同学羡慕的目光,王璇觉得自己又是那个天之骄女了。
从此以后,王璇对购物的热情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半个月她就要去逛一次商场,每个季度都要把自己衣柜里面的衣服全部更换一遍。随着赚的钱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也是越来越严重,虽不至于每月入不敷出,但也加入了月光一族。
王璇自己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打算戒掉疯狂购物的习惯。可是每当经过高级服装店的门口,她就会想起购物时的快感、旁人羡慕的眼光,马上又把戒掉购物癖的念头抛到了九霄云外。
心理学家认为,购物狂就是完全冲动购物的人。一部分女人会有这种购物狂倾向,她们对商品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一面对中意的商品就会特别冲动。同时,女人在消费时更容易受到他人观点的左右。
购物狂的类型
有些购物上瘾的人在商场猛刷卡、掏腰包,一回到家就对刚刚入囊的“战利品”失去满意感,将它们压在箱底。于是,人们把购物狂分成以下四个类型:
1.自恋消费型
这类购物者,在买下自己中意的昂贵货品时,好像是灰姑娘穿上了水晶鞋,她们从心底里觉得自己在那一刻变成了公主。她们觉得自己的品位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2.冲动消费型
这种类型的人购物没有目标、情绪化,缺乏自制力。买东西会让他们觉得舒服、愉快和满意。多数人以为冲动购物是一剂良药,是安慰自己、提升自我价值和自我保护的方式。
3.疗伤消费型
这种人在购物时能够克服内心的不良反应,如不愉快的童年回忆,脆弱的感情关系,模糊的自我身份等。如果说冲动型购物是由于头脑发热,那么疗伤消费型则属于购物有目的的,买东西等于治疗自己的伤痛。
4.强迫型
这种类型的购物者能够借购物换取快感,让自己忘却紧张,减少压力和空虚感觉。但是购物完了之后,他们会对自己有深深的厌恶感。因为消费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自尊自爱,反而让他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这种循环的过程让他们更加苦恼。
每一类型的购物狂都各有各的特点儿,共同点在于给自己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还可能影响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在毫无节制地疯狂购物过后,带给他们的反而是更多的痛苦和悔恨。要纠正过于强烈的购物欲望,合理、有计划地消费显得非常重要。
一定要减少逛商场的次数和时间,学习“货比三家”来减少冲动消费,养成每天记账的习惯,看着账本自己花出去大把的钱,就会对购物有所控制。
很多购物的人都喜欢刷卡,这种习惯就不利于控制消费,因此建议有购物欲望的人改为现金支付,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消费额度,对自己的消费可以有所控制。
购物狂已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遇到问题就逃避,然后通过购物的方式摆脱烦恼的人越来越多。要摆脱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药物治疗是其次,主要是心理辅导,当然,特别严重的建议进行专业方面的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