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趣味心理学
18106600000010

第10章

因此,如果你想向他人提出要求,不妨运用登门槛效应,这样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他怎么像是变了一个人

俗话说,人多胆子壮,恃众好逞强。你本来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当知道中国航母成功地巡航回来后,在校园里,你和同学们一起大喊大叫,互相拥抱,并且不顾形象地和大家一起做巡航起降的style;平时一位看似老实木讷的人,被公安机关拘留了,原因是参与打群架,失手将人致伤。我们这是怎么了?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金巴尔多为了证实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的行为的去个性化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些平时很老实的人,在一群疯狂的人当中也会变得疯狂,他做了一个有趣的电击实验。

金巴尔多召集了一些女大学生作为被试,对她们说,实验要求对隔壁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不需要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完全是为了科学实验的需要。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这个女大学生是金巴尔多的助手,她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但当被试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以使那些作为被试的女大学生们相信,她真的非常痛苦。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者穿上了带头罩的白大褂,每个人只露出了两只眼睛,因而彼此间谁也不认识。主持人请她们实施电击时也不叫她们的名字,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被金巴尔多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被试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有一张名片挂着。在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房间里的照明很好,每个人彼此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一情景称为“个性化”。更有意思的是金巴尔多在又一次实验前安排被试们听一段录音,内容是金巴尔多与两位将要被“电击”的女大学生的谈话。这个谈话表明二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其中一个十分可爱,乐于助人,而另一个则很自私自利,让人厌恶。同样在去个性化条件和个性化两种情景下让被试实施电击,结果非常有趣。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不管面对的是可爱的人还是令人讨厌的人,被试都去按电钮。

结果显示:群体的“暴力”的确与“去个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去个性化”是指当一个人在群体中时,他们就不以一个具体的个体存在,而是以群体的成员形式而存在。此时的个人融化于群体之中,个人隐藏其个性,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群体的行为,从而减少以至丧失了对其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失去一定的理性,不再约束自己,使违反和破坏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大大增加。而当个人单独行事时,则自我意识强,因而更能保持从理性的、伦理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清楚自己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金巴尔多认为,去个性化产生的环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匿名的,因为心理觉得没人知道是自己做的,所以就会毫无顾忌地违反社会规范与道德习俗甚至法律,做出一些平时自己一个绝不会做出的行为。二是责任模糊。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集体的成员时,他就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的人数是众多的,他们统一参加了这个行为。参加者人人有份,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为集体行为而承担罪责,由于感到压力减少,觉得没有受惩罚的可能,没有内疚感,从而使行为更粗野、放肆。金巴尔多还认为,一旦去个性化开始并聚集力量,就难以逆转或是停止。

跟大家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当商品传来要涨价的时候,有些人就疯狂地抢购;或者在上班高峰期坐地铁和公交车的时候,一窝蜂地向前拥挤根本不管能不能上去,会不会踩到别人。因为在拥挤的人群中,人们彼此之间更为敏感,变得目光狭小、不顾他人的生命,同时对其他的对象的刺激反应也就大大减少了。此时,人们的注意力只限于当时的,对平时的道德、法律也就视而不见了。从而也就导致群体成员处于了一种无意识状态。这时的人们的情绪和行为都是由发自内心的冲动支配,所以,人们此时也表现得极不稳定,也极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被调动起来发泄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满!因为这时的人们都是一群没有理智的动物集合体,稍有不从就只能激怒他们以至遭到残暴的对待的!

为什么啊?难道那么多的人就没有一个懂法律,明白生命的重要意义的?根本不可能啊,那为什么还会如此呢?那是因为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都成为了一个集体。人们都成为了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心中只有欲望和冲动。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这种本我的力量特别大,它随时随地都想表现自己,它更像个野兽,而不大像人。特别是碰到集体暴力这个外在条件的时候,个人的行为就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传染、暗示等影响,很容易丧失理性,表现跟平时完全不一样,冲动易怒。他们心里其实也会想,这么多人,人人有责,也就等于人人无责,于是就会更多地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

窗户破了,怎么就变成了废墟

一座大厦有一个窗子的玻璃破了,如果一直没有修理,周围的人就会觉得这座大厦没人管理。慢慢地,大厦墙面的涂鸦多了起来,内部也荒废了,最终成了滋生犯罪的温床。这就是说,如果对于轻微的犯罪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的泛滥。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同样的体会: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很多人会跟着在上面乱画乱写;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如果有一个人放一包垃圾在那儿,很快这里就会被堆成垃圾山,有些人会随意地乱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它告诫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学会防微杜渐,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不良现象的扩散。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飞利浦·金巴尔多进行了一项实验。通过这一实验,他总结出人类行为的一些特点。

金巴尔多在纽约的贫民区布隆克斯区的街道上停了一辆汽车,将汽车的车牌摘掉并打开汽车的引擎盖后,他就离开了。结果,不到10分钟,汽车的蓄电池就被人偷走了。24小时后,车上所有值钱的东西被扫荡一空。后来,金巴尔多在中产阶级集中居住的加利福尼亚地区的街道上也停了一辆没有车牌、引擎盖大开的汽车。结果,一周之后,都没有人动过那辆汽车。然而,如果将车窗玻璃打碎一块的话,不管停在哪儿,很快就会有人偷走车上的东西。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抑制了犯罪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一提到纽约,就会想到犯罪。当时的纽约虽然只拥有七百多万居民,却是杂乱无章、不可驾驭,混乱到极点的城市。这里充斥着各种有组织犯罪、毒品交易、贪污腐败、抢劫杀人等现象。街头上,时代广场旁到处都是脱衣舞厅,一些破旧的房屋门口躺卧着许多醉汉和吸毒者,人行道和月台上到处都是流浪汉用硬纸板粘贴起来的简陋住处,公园和街道到处都是脏兮兮的,地铁里时刻都在发生着犯罪事件,红绿灯十字路口处车辆频繁擦撞或路人伸手拦车……那时的纽约曾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怖的地方。

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有效整治,现在我们看到的纽约,则是一个干净、安全、有秩序的繁华都市。美国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比如,美国纽约市交通局为了降低地铁中的犯罪率,用五年时间清除了地铁中的所有涂鸦。结果,地铁中的恶性犯罪案件大幅减少。后来政府利用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结果有效地消除了犯罪环境,杜绝了犯罪的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对那些看起来是轻微的“过错”保持高度的警惕,如果对这种行为予以放纵,不闻不问,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犯错。

“羡慕”是因为不了解

很多乔丹的球迷都把乔丹称为“神”、“王”,疯狂地羡慕他。球迷羡慕乔丹,觉得他厉害是因为他们对乔丹感兴趣,其次,他们不了解或不能完美掌握他的技术、他的拼劲、他的心态,所以羡慕。如果你让一个只对足球感兴趣连篮球赛都没看过的人去羡慕乔丹,我想你一定会大失所望。

“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例外”,这句话真像真理。因为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而少数几乎不去羡慕别人的心智正常的人,有两种情况,一是非常自信,甚至可能有的时候很自大;还有一种就是把很多事情都看得非常淡的人,凡事都是真正的“无所谓”。这两种人,都非常少见。

羡慕别人或许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人因为羡慕他人而放弃了自信和追求,那么他的行为是愚蠢的。羡慕那些人只是因为我们对该领域不熟悉而已。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羡慕而是努力去了解那个领域的知识,去研究它、解析它。其实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来说就是人类对未知恐惧的本能。

举个例子,比如你懂重装,你懂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还有一些软件的安装操作,你自己会觉得自己电脑水平很高吗?不会,你会觉得和那些电脑高手相比,简直是不堪一击。但在像我这样对电脑安装一窍不通,只懂电脑最基本操作的人来说,你的电脑技术就是很强,我会羡慕你的好技术。同样,你无法想象一个电子城的老板会因为你懂得一些基本维护知识而羡慕你,他只会觉得你差不多也只是个初学者。绕来绕去,到底你的电脑技术是好还是坏呢?其实以各自主观经验的标准来说,大家的判断都没有错,只是参照物不同罢了。

这个例子就可以比较完美地说明我们羡慕的原因。正是因为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当对这个领域相当熟悉了,你会发现羡慕的情绪也往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淡定。

所以,我们经常羡慕别人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去熟悉、去掌握。而和自己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愿意去试、去熟悉,那么对他人羡慕的情结很快会打消。而如果以为自己的不熟悉就是自己的无能,放弃了努力放弃了熟悉的经历,那最后真的可能验证原来对自己的错误的猜想。譬如爱情,暂时还单身的朋友,不是爱情抛弃了他们,只是他们对爱情还不够熟悉,或者真的时机未到而已,与自己爱的能力无关,只是需要时间和熟悉的过程。所以,周围的幸福情侣,大可以去羡慕,但也大可不必自卑什么。

明知不是真的,你怎么还跟着哭

我们都知道电视剧里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虚构的,但它往往能影响观看的人。女友会因电视剧的一个场景让男友学习,这样追求自己,妻子因为电视里某些情况和丈夫争执起来……电视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老老实实地坐在电视前面,跟着它共同进退。更有甚者,不少观众跟随悲伤剧情的发展而掉下心碎的泪水,把眼睛哭得又红又肿。这一切不得不让人惊问:“电视剧真这么有魔力,让人情不自禁?”

你身边是否就有这样的人,或者你自己是否本身就是经常这样呢?看电视剧的时候,里边的人物哭得稀里哗啦,你在外边也是伤心不已。里面主角因为一个问题争执不息,你跟老公也因此不愉快,好几天谁都不搭理谁。

为什么有些艺术作品能够拨动观众内心的心弦,并且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在观众心中?是什么使得一部电影如此令人难忘?这就是演员、情节与观众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一旦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强势情感链接形成,就意味着观众进入了演员的角色,产生了情感共鸣。有学者曾得出结论:当观众感觉自己和演员相似时,观看的情节体验就变成了现实,这样就很容易被说服并接受人物的真实性。因此,观众自然会在他们所观看的电视节目中进行大量的情感投入,也就会很容易地跟着哭或者发怒了。

例如电影《盗梦空间》里面的主人公道姆·科布在人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潜入他人的梦中,窃取别人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人们坐在电影院里,与电影中的人物一起历险,不时地发出惊呼、感叹。等到看完电影回到家就会想到自己也曾经历过“梦中梦”;更有甚者,看电影之前没有,但是看完之后便开始有“梦中梦”的现象。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感共鸣”也是一项十分实用的心理学原则。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人可以接受我们的观点与想法,但是却很少能达到要求,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为什么他人不愿意接受,不能体会我们的心境呢?这就是因为我们没能做到使他人产生同我们的“情感共鸣”。那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别人与自己情感的共鸣呢?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很难产生共鸣,我们必须先诱发对方与你交谈兴趣,再经过一番深刻的对谈,让彼此更加了解,这时候才能逐步产生共鸣。

情感共鸣可以作为社交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非常实用,它能迅速提高交际的成功率,又可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也是利用了这一理论。其实在与人相处,想向别人提要求时也是非常实用的。首先你要先避开对方的忌讳,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让对方放松心情,等对方一步步赞同你的想法后,他们便不自觉地认同了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