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行即修心
18105700000009

第9章 感恩:知恩惜福,广结善缘(2)

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停车询问。原来小男孩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洒水车放出的音乐,正是那首《祝你生日快乐》。

司机得知原委,双眼潮热,邀请小男孩坐在驾驶室。那个清晨,整个城市便飘荡着温馨的生日歌。

突然,高僧的耳边也传来这首生日歌,他回过头,发现恶人也在跟着节奏轻轻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高僧会心地笑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性本善,人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恶人对我们的看法,也最终感化了恶人。所以,要时刻保持一颗同情心,我们不能对身处困境的人熟视无睹,那种丧失了同情心的人同时也会把自己推进冷漠的世界。我们也许都听过:“付出是给自己的回报。”这当然是真的,而且比任何理由更值得付出,付出还有一面可能会让人认不出来。付出是一种精力,不但帮助了他人,还为自己创造了更多。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行善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我们要用爱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去付出,去给予,但我们也要明白付出是不求回报的,当你做善事而心存回报的企图时,你的善良已然变味,那就是伪善。然而,当你用一颗无私的心去付出时,你收获到的也将是累累的硕果。

在三国鼎立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个小县的县令。这个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收成不好,兵乱间又损失了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了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即使这样还是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因为饥饿乏力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样的情形,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有人献计,说附近的财主鲁肃是个乐善好施的人,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

于是,周瑜带上人马去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来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不是一个平凡的人,断定他日后必成大器,同时也被他心系百姓的行为所感动,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说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见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飞黄腾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也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虽然说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每个人都会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我们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可能不会马上报答我们,但他会记住我们的好,也许会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解我们的燃眉之急。所以,帮助急需帮助的人,懂得雪中送炭,也许就因为这样的一次善行,就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帮助了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作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就会少了很多阻碍,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我们不是说,助人就一定要得到回报,我们也不可能都那么幸运,但是,善良是我们的灵魂所固有的一种感情,助人是为我们保持一颗纯粹的、善良的心。

感悟人生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恨,如影随形。利人就是利己、害人胜于害己”。是的,生命因有了爱,而更加富有,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更为芬芳。

5

慈悲之心即是布施

在《贤愚经》里有则故事,说的是王舍城旁,有位极其穷苦的老太太,名叫南陀。在佛诞的时候,南陀很想供奉一盏灯火,可是她没有多少钱财,只好买了一点儿灯油。南陀就带着那盏小灯,到佛寺里燃灯火诚心参拜。说来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无故刮了一阵强风,将所有供奉佛祖的灯火都熄灭了,唯有南陀的那盏小灯火依然在那里燃烧,大放光明。

故事虽然传奇,但也可看出其中的道理:重要的并不在于财物的多寡,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真诚。

若你没有真诚的心做布施,即便有百万家财,又有何用?而若你有诚心做布施,不要说钱多钱少,就算是没有钱,你也能很好地做布施。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布施非有财物不可。事实上,除了钱财、物品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算得上是极好的布施,如教导别人一点儿知识,对他人表现自己的一份热情,这都是布施。

生活中的人们谈到布施,就想到捐款、捐物等募捐活动,以为自己没有多少财物,就不可以布施,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

以财物的多寡论成就功德的大小,这是俗世的观念。我们不能以财物的多寡论功德的大小,如果不能免俗,那就离了行善的本义,布施也就失去了意义。布施是一种向善的精神和真诚的信念。只要你拥有这样的精神和善心,是不论布施的财物多寡的。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有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跑到佛祖面前哭诉:“佛祖啊佛祖,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佛祖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不懂得奉献的道理啊。”

这个年轻人听了佛祖的话,很惊疑:“可是,我是个穷光蛋,本来就一无所有,还讲什么奉献,说什么布施呢?这岂不是很荒谬吗?”

佛祖摇了摇头,笑着说:“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眼施;第二,言施;第三,心施;第四,颜施;第五,身施;第六,座施;第七,房施。”

佛祖向年轻人一一解释了七种布施,微笑着对他说:“凡人有此七种布施,好运便会如影随形。”这个年轻人了解七种布施之后,依言而行,人生自此改变,最后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人或许觉得这个故事玄虚,不能当真,可实际上七种布施确实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交际法则。

第一种眼施。其实就是教导我们要用柔和、善解人意的眼神去看别人。眼睛是心灵之窗,当你用善意的眼神看别人,对方能感受到善意;而当你恶狠狠地瞪别人,对方自然不会对你有好眼色。有时候,一个恶意的眼神甚至能够撩拨起他人的怨恨,若对方是个脾气不好的人,说不定因此就恨上你了。所以,这个善意的眼神是个很重要的布施。

第二种言施。什么是言施?简单地说,要好言好语,避免恶言恶语。当别人没有信心时,说鼓励的话为对方加油;当别人遇到悲伤的事情时,说安慰的话安抚对方的心灵;在平时与人交往时,常说赞美的话。这些都是话语的布施。语言就好像是开山的斧头,一句好话能打动别人的心,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而一句恶语则能伤害他人的心,使对方对你生出怨恨。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好话是结缘,说恶语是造孽。同样是说话,劝别人,讲话柔和一点、客气一点,效果就大不一样。你说自己比较穷,没有钱去布施,那就学会说好话吧。赞美别人,用话语鼓励别人、安慰别人,这就是极好的布施。

第三种心施。心施指的是善心的布施,起心动念对别人心怀善意,这也是种布施。事实上,这种布施是所有布施的基础。没有善心善念,也就不会有布施了。生活中有人要出手帮助别人,对方说:“你有这个心,我就很感激了。”这个心就是助人的善念善心,只要你有这样的善心去待人,就是一种布施。

第四种颜施。颜施则是指保持和颜悦色,给别人一个好脸色。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与你相处的人如沐春风,使双方的关系更融洽,还有利于你的健康。若你不会笑,总是一张“苦瓜脸”,或是一张不苟言笑的“阎王脸”,长此以往,不但心理上会失去健康,而且生理会产生变化。总是绷着脸,脸部的肌肉就会变得僵硬,面部血液循环也不好,自然皮肤也会没有光泽。所以,你应该对人保持和色,经常笑一笑。

以上四种布施可以说没有什么耗费,每个人都能做到,可以经常做。还有三种布施:身施、座施和房施,则可以量力而行。行动帮助人,比如帮人干活、办事,给别人跑跑腿。

不要回报,诚心实意地为别人做一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情,结个善缘,这就是布施。座施就是把自己的座位提供绐别人,这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有所不便也不必强求。至于房施,就是提供房子给别人住,这个似乎在现在看来不容易,也不用勉强。

总而言之,布施是不论财物多少的,财物布施只是布施的一方面,生活中可以用来布施的东西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做布施,即使你身无长物、不名一文,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感悟人生

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慈悲心是一切善缘的基础,所以我们也不能用财物的多寡论功德。

6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有位单身女子搬了家,某日晚上突然停电了,她准备点燃蜡烛,这时忽听见有人敲门。她将门微微打开一看,门外站着隔壁家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听了,心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岂不是没完没了了?”

想到以后可能遇到的麻烦,女子便冷冰冰地回答:“没有!”

小孩听了这话,脸上不仅没有失望之情,反而笑了,还带着一脸笑意:“我就知道你家没有!妈妈怕你害怕,让我给你送蜡烛来了。”

这名女子没有想到,原来需要帮助的其实是自己,只因她失去一颗助人的心。

人生需要有助人之心,才会给你带来快乐。常言道:“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布施,快乐就是布施!

能帮助别人说明你的能力不凡,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若你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你会发现每一件好事都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

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行时总是打着灯笼赶路,路人见了觉得很奇怪:“你已经双目失明,灯笼对你而言毫无用处,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

老人对路人解释:“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就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了。”

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安全,帮助别人就如同帮助自己一样。在前进的路途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

无论人生辉煌还是落魄,无论身处高潮还是低谷,都要有助人的善心,要想着那些还处在危难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尽力搀扶他们一把。帮助别人,有时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结个善缘,也许以后,别人也能帮助你。

须知,谁都可能成为弱者,如果人世间没有关爱,谁能担保自己不会吞咽那遭遇冷漠的苦果呢?

古时有个人冒犯了贵族,被送入斗兽场,与饿极了的狮子搏斗。狮子刚一出牢笼,就猛地扑向这个人。眼看他就要死在凶猛野兽的攻击之下,就在这时,狮子停止了进攻,反而围着这个人打起转来。

原来这只狮子三年前在森林里曾经得到一个人的救助,而他就是狮子面前的这个犯人。因此,他从斗兽场活了下来,国王赦免了他的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救助他人,有时就是救助自己。与其说狮子救了囚徒的命,还不如说是囚徒救自己。帮助别人、关爱别人,自然也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与关爱。即便我们无法帮助别人,也要常怀助人的慈善之心。

有个人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驮着行李的驴去远行,路上驴觉得背上的东西太沉了,就希望得到马的帮助,让它分担一点。然而,马没有理会驴的请求,它不想吃亏。结果,驴半道上就累死了。

没办法,主人只好把所有的行李都架在马背上。马这才意识到,当初如果自己帮了驴就是在帮自己,害死了同伴就等于害自己——马感到自己也快要累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如此。若你有能力给别人提供帮助,请不要吝啬伸出你的援手,不要认为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自己吃亏,等到你也需要别人帮忙时,你才会发现,其实,帮别人就等于帮自己。

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得到更多,比如别人的感谢和由衷的笑脸,还有自己的好心情和对生括的深刻理解,这都是你的收获。

在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获得他人帮助的渴望。当你将一份无私的关怀送到他人的面前,将会给对方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会让你自己体验到最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所以,在生活中,要常怀助人之心。帮助别人,不但可以让你获得快乐,而且有时候帮助别人,就如同帮助自己。

感悟人生

“与人方便,白己方便”。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枝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爱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

7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

唐朝的时候佛教盛行,有位龙潭禅师,少年未出家时,家里十分贫穷,依靠卖饼维持生计,甚至没有地方住宿,幸好遇到了道悟禅师,道悟禅师便把寺庙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便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每次道悟禅师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