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18101600000038

第38章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4)

④活动参与情况。

⑤社会交往水平。

⑥认知发展水平。

⑦遵守规则情况。

(2)活动区活动指导的一般性策略

①要随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教师要观察、记录、评估幼儿的表现,要关注而不要干预。

②要尽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思考,不要急于提供答案。

③要注意发挥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④要注意进行个别指导。

⑤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来弥补幼儿园条件之不足。

⑥要坚持必要的教育管理。

⑦要时刻注意幼儿的活动安全。

⑧要进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

⑨要善于适时介入。发现孩子遇到困难了,和孩子一起玩,要间接的参与活动,教师的指导一定要慎重,你的一句话,一个暗示可能是发展了孩子的能力,同样也可能扼杀了孩子的潜能。(当孩子不能游戏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当游戏要中断时)

3.整理阶段(结束部分)

①帮助孩子梳理、归纳、总结经验。

②针对在活动区中幼儿生成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发幼儿再次游戏的兴趣等。

③指导幼儿按要求整理活动区。

活动区活动的指导是一种灵活、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具体活动中的指导,要根据自己本班的情况,根据不同活动区的情况,根据孩子在玩的情况变化,是一种情境性的指导。

(二)设计和开展区域活动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该既不能过度放任,让孩子绝对的自由,又不能高度控制,而应该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规则教育非常重要。

(2)材料的投放问题。在选择投放的材料时,考虑的应是材料对孩子的学习价值,而不应盲目攀比,追求高档化、逼真化、成品化,而应给孩子相对原始而基本的半成品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对孩子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更大。

材料的投放要体现生活化、特色化,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

(3)区域与课程目标融合的问题。区域活动计划要与幼儿园整体课程计划同步制定和执行,课程目标与区域目标是统一的。有的活动是需要集体进行,有的活动是可以在区域中进行,当然,在目前幼儿园孩子数量多、活动场地小的情况下,区域活动创设有些难度,但是区域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导向是正确的,是适合幼儿发展的。区域课程目标隐含的、多元的,也是开放的;区域课程的内容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区域课程的组织形式也是集体、小组和个别交互进行的;区域活动的评价是真实、客观、全面地。

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们应该把活动区创设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把开展区角活动和组织集体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活动区的效益,让幼儿在快乐的自主性的游戏中健康、富有个性地成长!

第三节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

1.有利于学前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明确指出了幼儿园必须与家庭、社区相互配合,以提高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1992年,国务院在发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定:“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园应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幼儿教育的知识,支持社区开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动,争取社区支持和参与幼儿园建设”。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见,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是贯彻实施幼教法规的需要。

2.有助于与世界学前教育的接轨

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倡导幼儿园要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以丰富、加深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日本在《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1991—2000年)》中、美国在《0—8岁儿童适宜性发展教育方案》(1997年)中,都强调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促进儿童在体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最佳发展。国际教育组织也呼吁要关注儿童的社会学习,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紧密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重新界定教育的使命时指出,为了实现世界公民目标,“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ICEA)在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了《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以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健康卫生人员、工商人员、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宗教组织、休闲娱乐机构及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关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是我国学前教育走向世界、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

3.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学前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能够完成的,也不是家庭或社区单方面能够胜任的,必定需要三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形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育人平台,充分发挥出学前教育的整体功能。

4.有益于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包括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这几个方面既相互独立也相互依存,忽视、轻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阻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进程,这已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实践和科研所证明。

二、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策略

(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策略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即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具备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他们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才可能畅通,幼儿园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反对。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那么彼此间就再也不会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威胁,双方就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树立为家长服务意识,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一方面,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要做调查研究,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状况及需求,并尽力帮助家长解决这些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培养和发展自身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

1.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

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进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1)教育活动开放日

教育活动开放日可以是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设施设备与师资力量等情况的参观、访问,也可以幼儿入园后的一日或半日活动的参观与听课。入园前的开放日,可以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来园,熟悉新教师和新环境,消除陌生感。

(2)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孩子的进步。举办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的目的就在于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对幼儿园放心,并给他们教育的信心和方法。

(3)接送交流与家访

这是一种以访问、谈话为主要方式的个别交流形式,主要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加强沟通,交流经验,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4)家园联系册

这是一种书面形式的个别交流方式。

(5)便条或电话联系

简短的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往往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就可以把孩子的点滴进步传达给家长。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子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子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子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亲子教育通常在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学校里进行,大致有以下一些形式:

(1)家长会

家长会大多由家长集体参加,其内容相对集中于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2)家长园地

“家长园地”或“家庭教育专刊”等是从文字的形式定期对家长进行指导的一种形式。

(3)家教现场指导活动

这是一种互相观摩、直接指导的活动方式,常常是由教师通过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或家长目前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活动设计,家长通过现场观摩来学习。

(4)家长沙龙

家长沙龙主要是为提供家长宽松的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机会,可以由幼儿园提供场所,也可以由家长自愿在自己家里组织。

(5)家庭互助组

家庭互助组是幼儿家庭之间的一种在家庭教育方面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形式。

(6)社区教育基地

社区教育基地是幼儿园亲子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发展教育和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幼儿教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式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幼儿教育的社会风气。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其中起着领导作用的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其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而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

1.建立资源库,为资源整合提供基础

幼儿园可用的社区资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有些资源具有即时性,比如社区内的重大活动———元宵灯会、重阳舞狮会等,对这些活动的时间,幼儿园是无法自己安排的;有些资源具有长效性,如社区内的各种设施等;有些资源具有不可重复性;有些资源可以反复使用等。因此,分门别类地收集各种社区教育资源,建立资源库是运用好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的保障。

2.用活资源,为资源整合提供平台

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使幼儿有了更多的选择来确定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有助于让幼儿对学习一直保持一种新鲜的感觉,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和经验。我们从幼儿发展和活动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社会文化资源、自然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平台,让幼儿在自主选择中获得发展。

练习与思考

一、简答题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3.常见活动区的功能。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5.活动区活动的指导。

6.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策略。

7.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

8.科学发现区的特点是什么?

二、分析题

1.亲子教育是目前幼儿园教育的一种普遍活动,谈谈你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看法。

2.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普遍存在着“四少一多”的现象,即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环境互动少,纪律约束多。也有提出了类似的“四少四多”的问题,即教师设想多、幼儿参与少;相对独立多、与幼儿兴趣结合少;过分强调装饰性的多、可供操作探索的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试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