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36

第36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策划(10)

2011年2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播出了《乡村教师》节目。节目以最为平凡的乡村教师李章娃为主人公深入展开,在展现人性的真善美的同时又对其中涉及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评析。

李章娃是陕西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窑坡初小的一名教师,坚持在教师岗位40余年,兢兢业业。期间李章娃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成为唯一一名愿意留在极度贫困的镇窑坡教书的老师。最终因其不幸身患重病却医治无效,离开了自己深爱的讲台。在李章娃老师身上可以看到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的善良情怀以及敬业精神。在栏目报道中,记者不粉饰、不造作,用饱蘸感情的镜头语言,真实地刻画出社会基本层面上人们的真善美,他们的苦难、奋争和希望。

四、突发事件新闻评论策划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众通常将这一类无法预知、突如其来的事件统称为突发性事件。目前学界对突发事件的界定已十分明确。2006年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中称突发公共事件(又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①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候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典型案例有印尼海啸、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甘肃泥石流等。

②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典型案例有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南丹矿难、山西溃坝事件等。

③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典型案例有非典事件、禽流感疫情、三鹿奶粉事件等。

④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典型案例有“911”恐怖袭击事件、全球金融危机、菲律宾绑架人质事件等。

突发事件通常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突发性。人们对突发事件的爆发时间、爆发地点、爆发形式以及爆发强度都不可预知。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可知性。但是人类认识事物也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而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就处于人类认识的盲点之中。第二,危害性。我们可以把突发事件看作自然或社会的灾祸,它涉及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团结,并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它可能引起国家及人民的财产遭到破坏、生命受到威胁等后果。甚至大部分突发事件还会造成社会心理的破坏和相关个人心灵的打击,可以说其危害是渗透于社会各个层级之中的。第三,大众关注性。突发事件虽然发生于一瞬之间,但是其影响却是长远的。大部分的突发事件,尤其是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在发生后都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往往突发事件都会成为热点事件,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新闻价值。因此在研究突发事件的新闻评论策划时,可以借鉴热点新闻评论策划的一些方法和特点,再结合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加以分析。

例如在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中,中央电视台成为了针对这两场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核心力量。从人员配备、机构设置、信息搜集等环节上都是其他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而除此之外真正吸引观众的就是针对次突发事件展开的新闻评论。因为相比之下,新闻评论比死板的数字和专业的讲解更感性生动,从另一个角度说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学者在研究中央电视台对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报道时,发现这与之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很大不同,从一个角度来说就体现在新闻评论上。首先时效性增强。中央电视台对突发事件的新闻评论往往能很好的引导社会舆论,防止谣言产生。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发生的10多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28分钟后继而发出第一张地震图片。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的32分钟后播放第一条新闻,在时效性上已经做到不输于其他国外媒体。在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注重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有机结合,使观众能更加具体深入地对此次地震进行了解。可以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不仅满足了观众的信息需求,缓解了公众的紧张情绪,最关键的是它及时有效地分析了观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搭建了一座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其次是可读性增强。在新闻评论中适时添加视频或音频资料,再配合专门的评论使得新闻评论节目生动直观,更加便于观众接受。在地震发生不久,中央电视台就采取了直播形式播报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也相应采用了直播式评论。在评论中呈现的快速及时的图文资料极大地扩展了新闻信息量,使观众在电视机前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这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极大地丰富了新闻评论的影响力和冲击力。第三是增加可信度。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仅仅由政府官员出面评论,还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走到镜头前和观众交流互动。不同领域的专家不仅可以提高公众对此突发事件的关注,还可以引导观众对突发事件进行理性的认知和判断。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为了增加其新闻评论的力度及可信度,在其策划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也非常注重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焦点访谈》就针对汶川地震策划了多期评论节目,如《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救灾,十万火急》《生命大营救》《白衣天使在前线》《救助点一夜》《为了生命绝不放弃》《大灾之后防大疫》《这个六一节》等。这些节目分别被安排于地震报道的不同阶段,为观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在调动观众感情的同时亦引发深度思考。中国地震局的工作人员、各地政府官员、各界权威人士及专家纷纷参与到节目中,一方面给受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杜绝了谣言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评论使观众获得权威的提议和意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政府下一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保障。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因其媒体特点,比报纸新闻评论能带给人们多重感官信息的接收。尤其是电视新闻评论,观众通过视听结合而极大地扩充了信息的接收量,在选择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容上更加灵活多变。然而不论是什么内容的新闻评论策划,策划者都要遵循一定原则,对我国的舆论进行正面有效的引导。一方面要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在新闻评论节目中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真正发挥新闻媒体政府喉舌的作用,建立群众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在策划中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我国的新闻评论节目才能真正地发挥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总体来说,想要实现新闻评论的社会舆论功能,创作者在创作节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作者一定要找准自身的定位,不能刻意回避社会尖锐敏感的话题,在节目中坚持社会主流价值引导下的舆论导向,用事实说话。在评论新闻事实时充分考虑新闻信息及受众的特点,阐述观点新颖独到,深入浅出。其次,如今我国受众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新闻评论节目中评论员简单的解说和议论,而是希望通过节目得到对于新闻事实更加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因此新闻评论节目应尽最大可能提高评论员的专业技能及解说技巧。当然,评论员本身也应当具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对新闻信息的分析能力。媒体要提高新闻评论节目质量,就应当打造品牌节目、品牌评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最大化地得到实现。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杨禹等人的新闻评论就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他们不仅代表一个栏目的形象,还在受众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他们使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第三,节目创作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媒体优势,在节目的形式上争取创新。如电视新闻评论的创作者想要发挥新闻评论巨大的社会功能,就要注重将电视的视听元素和新闻评论元素结合在一起。语言和电视画面应互相结合,这可使新闻评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当然其结合的方式也因节目播出或新闻信息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如在节目中使用现场长镜头就可以真实地记录现场的情况,让观众在电视机前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以此为基础的新闻评论其真实性更强,也更具有说服力。

受众对信息把握程度的需求已经直接影响了新闻评论的存在形式。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作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不仅仅要保证传播的信息真实准确,还要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对信息语境准确地作出判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在阐述观点时应首先考虑评论本身是否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规范,在真实性的指导下快速灵活地掌握信息,将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只有这样,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才可能真正完成其提高受众社会认知的功能,从而真正做到舆论监督,形成正面的舆论引导。而想要获得理想的预期传播效果,就要充分考虑节目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因素,并在传播时以社会主流价值规范为指导,有效发挥新闻评论节目的正面社会功能。

思考题:

1.举例说明你对“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理解。

2.新闻评论策划的原则有哪些?

3.请论述新闻媒体“耳目”与“喉舌”的关系。

4.选择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完成一期广播或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方案。

注释

[1].侯永生.道义· 良心· 责任[M]∥新闻纵横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桑义燐.新闻报道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亚里士多德.修辞术· 亚历山大修辞学· 论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5唱137.

[4].欧阳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及解困策略探析[J].现代传播,2009(2).

[5].李东.广播节目策划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87.

[6].皮埃尔· 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46.

[7].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2.

[8].皮埃尔· 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7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