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35

第35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策划(9)

新闻评论是精神活动领域中一种自觉、有为的评论行为,这使它必然对一定的价值关系及其可能后果作出评估和预测,在价值导向上表现出预见性的特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对一定的价值关系及其后果所作的评估的预测,分别体现为对新闻事实客体的潜在价值、新闻文稿价值和新闻作品价值的预见与评估,也就是按照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预测其将产生怎样的思想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发挥怎样的性质与程度的社会功能。然后根据主体、客体与实践、认识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提供对传媒有督导意义,对受众有导向作用的评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评论过程中主体不仅受到价值事实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评论造成由主观随意性导致的盲点和误区,这就要求贯穿于新闻传播全过程的新闻评论及其预测注重考察、验证,注意及时修正和不断完善。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出现各种群体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为的种种分化和重新排列组合。这种社会分化和组合给予人们心理的冲击是巨大的。由于受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求同排异思想,对社会差异难以容忍。这种排斥差异的社会心理,不仅反对个体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而且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另类事物也不可忍受。它限制了人们成就动机的实现程度,而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差异强烈排斥的社会心理氛围,又从反面支持了这种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一个社会的风气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有关。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对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更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程度、社会分工的细化程度日渐提高,人们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加,仅靠简单的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已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而新闻评论是一种在价值导向上具有规范意义的意识行为。在评论的过程中,主体总是依据一定的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评论标准来决定新闻取舍和评论,并以此规范媒体自身的行为,指导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影响受众心理。新闻评论在价值导向上的规范性,就是依据合理的新闻评论标准,凭借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价值观念来评论。由于评论主体的价值主体和新闻客体之间建构的是客观的价值体系,由于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评论标准得到了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认同及价值观念上的趋同性,新闻评论在价值导向上的规范性得到了保证,并显示出规范意识活动的特征。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新闻评论在价值导向上还具有权威性的特征。新闻评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评价,新闻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共享特性决定了新闻评论需要从一定的社会角度来考察和评判媒体及新闻的价值,审视媒体和新闻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评论,新闻评论关注的是对于大多数个体和群体有较重要价值意义的人和事;关注的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影响的或有驱动力的人和事;关注的是被称为重大题材的社会变革、社会运动的主流方面的人和事以及与这些人和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因素。在新闻评论活动中,社会精英和评论者一起作为评论价值关系的主体,也是以评论主体出现的,并以其社会身份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说话,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新闻评论的整体标准的,其权威性也是因此而产生和确立起来的。

第四节 不同内容的策划

一、热点新闻评论策划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重视热点问题的报道策划和引导,其内容就会显得平淡无奇。热点,是高价值新闻、深层次新闻。其受众层面大,社会关切度高,把热点报道策划好,是提高节目档次与权威性的重要依托。而主动自觉地抓热点,也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热点,又往往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甚至是难点,也往往是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重点。作为媒体,是否敢于触及这些矛盾,能否促进这些矛盾的转化,也是新闻节目的价值所在。在现在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受到受众好评的报道往往就是那些敢于触及社会热点的新闻报道。

热点问题又分为政治热点、社会热点、经济热点、文化热点等,每个地区又有当地的热点,每个阶段也有每个阶段的热点。新闻策划应该始终把热点问题作为主要的策划取向,选取最适当的角度和最恰当的方法,着眼于沟通和协调,使社会热点问题为大家正确认识和看待。但热点问题的选择、分寸的把握,又是需要认真对待的,否则,热点成了“乱点”,甚至引发出新的矛盾,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在日本大地震期间,我国新闻媒体抓住此热点,进行了适时、恰当的新闻评论报道。2011年3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针对日本大地震策划了名为《关注日本大地震》的一期栏目,在做到对热点新闻及时把握的同时,也对我国大众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评论,如救援进展怎样、核泄露将会造成什么影响、中国在日人员情况如何等。

整个节目的策划从内容上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中国政府全力支援日本抗震救灾,中国民众为受灾民众祈福。此板块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在日本奋力抢救日本伤员的情况。其中用一名日本当地的超市老板面对中国救援队员时将队员购买物品全数赠送一事,表现出我国的救援队员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而这也能表现出我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二是,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危机,国际社会反响强烈。核危机问题是日本大地震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如果此问题宣传不当,势必会引起大众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因此在此版块中,节目一方面详细介绍日本核危机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是告诉大众此次日本核事故的传播扩散相对是比较温和的,更多是近程效应,漂洋过海地跑到别的国家去造成大面积污染的可能性不大。三是,我国政府密切监测放射性物质各项数据。此问题是上一问题的延续,是整个新闻评论策划的重点,也是我国大众对本次日本大地震事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即此次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对我国是否存在影响,我国政府有何作为。节目中明确说明我国的有关机构在密切关注着事态进展,中国环境保护部当日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未发现任何异常;国家质检总局也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放射性物质入境的风险分析,切实做好口岸核辐射物质监测工作。对于未来的事态发展,节目也将进一步关注。整个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播出后可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不仅使观众接收到关于日本大地震及时、可靠的信息,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还在政治层面上表达了两国友好的愿望。

二、疑点新闻评论策划

作为新闻传播媒体,在历史的转轨时期,为民“排难解惑”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疑点报道的策划,就是努力寻找政府工作的操心点、社会群众的迷惑点,选准典型,通过舆论引导,形成双方沟通的交叉点,通过入情入理的分析,讲清道理,达到为受众释惑解疑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许多新闻传播媒体在进行事实报道时,为了提高整个报道的质量,往往采取集团作战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集团作战本身就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精心的策划,否则,报道活动就无法展开,或者使报道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如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大敏感点,也是群众的一大疑惑点,各大新闻媒体针对此问题播出了诸多的新闻评论节目,试图为公众排疑解惑。2011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播出了《添清楚,加明白,吃放心!》节目,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今随着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因此食品安全在大众心中的不信任感也越发强烈。如何减轻大众心中的疑虑,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重拾信心成为此节目的重要目的之一。在整个节目策划上编导首先罗列出我国政府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所作出的相关实质性举措。如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在全国部署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4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4月23日,国家重申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剂名单。4月24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同时还宣布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在这些事实面前,观众可以感受到政府对整治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力度,而这样的话语也出现在该节目的整个文本中。

节目中多位专家针对食品安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说明问题有三点:第一,让观众区分什么是非法食品添加剂,什么是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如“针对百姓的食品里最容易被非法添加的是什么”一问题中,节目提及4月22日卫生部就公布了最新的一份关于食品添加物的黑名单,分别列出了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及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而对于这两种物质的认识公众一直混淆不清。第二,政府已经意识到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巨大,正严厉整治,效果明显。如上文所列举的相关政府举措,在节目中也涉及具体的省市部门查处不安全食品相关新闻。第三,希望公众及媒体积极对此问题进行监督,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督机制。总之,公众在对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的同时应当也充满信心,相信在政府、媒体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改善。在明确的策划思想指导下,整组报道获得了极好的效果,对舆论导向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用节目中的话概括就是,“针对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更多地去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监督,鼓励举报”。

三、冰点新闻评论策划

所谓冰点新闻报道,就是不去追求那些所谓的“热点”,而是去关注那些为社会所遗忘的角落,关注普通人在社会变革中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和由此辐射出的社会变迁与人性的真善美。冰点人物多是普通人,过着平平常常的生活,能够传达的信息也非常有限。《中国青年报》开设的“冰点”专栏就是这方面成功的典范。其专栏负责人李大同曾谈到自己的体会:“冰点”创设伊始,就把反映普通民众“不普通”的命运作为办刊的重要方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