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32

第32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策划(6)

《新闻追踪》不但讲究新闻的客观性,更需要记者对新闻进行理性的思考。一组好的新闻评论节目,如果记者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抚古今于一瞬”,理性思维达到了高峰,这篇作品就具有了深层的新闻魅力;而缺乏理性思维,道理不精辟、不到位,《新闻追踪》就很难吸引听众,更不要说在社会上叫响了。

《新闻追踪》采用现场报道、记者口头述评等方式,把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它还调动大众评说,听取党政官员、权威人物对新闻的透彻分析,其信息量和透明度是其他新闻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综上所述,《新闻追踪》属于观念新闻,它是记者自身或通过调动大众参与的方式,对重大事实,特别是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理性评述。这也是《新闻追踪》的定位。

二、《新闻追踪》的选题

《新闻追踪》既区别于一般的新闻,又区别于一般的评论,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在全省有广泛的影响。要提高它的舆论引导水平,就要规范它的内容,就要从选题抓起。选题应着眼于团结、稳定、鼓舞人心,以正面宣传为主,服从服务于大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一年多的实践,同时结合全国新闻评论类名牌栏目的经验,《新闻追踪》的内容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反映当代社会的主流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思路、重大举措;报道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全国特别是省内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力宣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新思想、新风尚、新道德、新体制。

(2)理论阐述。对某项政策、某种观念、某项法令进行解释阐述,对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疏导,参政议政,扩大信息源。

(3)追踪重大节日和事件。对国内外有关节日、纪念日、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以及重大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

(4)批评监督。对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模糊观点进行追踪评论。对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弘扬正气,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作努力。

(5)发挥警示作用。对省内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一些重要而被忽视的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促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问题得以正确解决。

对上述内容中的正面报道和批评报道,还要区别开来。

①正面报道。《新闻追踪》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团结稳定鼓舞人心的作用。首先,要把对上与对下一致结合起来,吃透上头,又吃透下头,找到结合点,把人民群众需求的,呼唤的,想知道的,能得到满足、振奋鼓舞的,与党和政府关注、倡导的结合起来。找到了这个结合点,《新闻追踪》节目无论是对典型人物、重大事件或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作解释性的报道,都具有了普遍意义。其次,要以思想深度和快速反应取胜。思想深度就是要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等方面棋高一着。在这个方面,又恰恰是省台的优势。省对于中央与州县来说,属于中观;对全省来说,属于宏观。省级电台由于自身所处的地位,了解省委、省政府的意图比较快、比较多,包含省级各部门权威性的信息来得快,因而站得高、看得远,易于搞好报道。快速反应是对重大问题的报道“先声夺人”,抢“第一家”、走“第一站”。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如果被报纸、电视占领了制高点,我们再作后续报道,从广播自身的特点来看,就很难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上要超过其他新闻媒体,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就非常大。

②批评报道。《新闻追踪》应以舆论导向为主,舆论监督为辅。但在做好正面报道的同时,还要做好批评报道。正面报道与批评报道,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所以,在强调正面报道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批评报道。而且,对《新闻追踪》的节目,人们普遍的心理是,比较关注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新闻追踪》的生存。

但是,批评报道不是为批评而批评,应有利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应有利于省委、省政府的决心、意图的落实,应具有典型意义,应注意客观性,应有始有终,使事情得到圆满妥善的解决。

第一,对旧思想、旧观念展开批评。云南地处边疆,交通较为闭塞、信息较为落后。加之长期形成的因循守旧的思想,对改革开放起到了阻碍作用。特别是那些妨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陈旧思想和观念,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平均主义和习惯势力带来的危害等,要列入选题范围。

第二,对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展开抨击。这个问题要以中纪委所界定的标准为依据,对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分子予以揭露。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反腐倡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课题,《新闻追踪》配合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对社会生活中各种违背道德观念、违反科学的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对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损人利己的思想、不讲公德的不良风气以及社会丑恶现象,如贩毒吸毒、制黄贩黄、赌博、卖淫嫖娼等,都应有选择地揭露。

第四,对社会生活中的无序现象、违法行为进行揭露和批评。比如局部利益、制假贩假、地方保护主义等。

另外,在正面报道与批评报道之间,有一种“中性话题”的说法。我们认为,新闻评论性节目,有着强烈的政治倾向,列入了“话题”,本身就是一种倾向。因此,“中性”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新闻追踪》不列所谓的“中性话题”。

我们分析了正面报道和批评报道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它的选题。我们的思考是:选题要有云南特色。《新闻追踪》要办出地方特色,就必须办出鲜明的云南特色,所选题目要从云南的特点来考虑,是在云南发生或与云南相关的人和事,是云南人民关注的人和事。同时,要着眼于未来,把云南放在世纪之交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就是说,《新闻追踪》的题材和观念应有云南特色的超前性和预测性。

选题要有高度,在云南甚至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所选择的内容要多从宏观上考虑,或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具有代表性,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意义,能对各方面有启发作用。

对全省进行全方位扫描。《新闻追踪》是全省的《新闻追踪》,不是省城的《新闻追踪》。凡省内各地重大的、以小见大的选题都可以列入。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典型人物、科技、旅游等,都应该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对全省产生的热点问题,也要有选择地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省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才能打得响。

选题要突出新闻性、时效性。《新闻追踪》在《早间新闻节目》后播出,是《早间新闻节目》的拓展和深化,其内容也应在《早间新闻节目》播出之后紧紧跟上。缺乏这样的时效性,《新闻追踪》就失去了它自身的价值。要做到这一条,就要号准社会的脉搏,作最快的反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有一条原则:凡是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或老百姓关心的政策调整等,早上《报摘》报出后,《新闻纵横》要紧跟在早七点、晚七点播出,也就是迅速在节目中作释疑解惑的阐述。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句话:“对这件事,早七点、晚七点的《新闻纵横》节目将作详细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选题要有国际内容。广播节目上星后,覆盖了42个国家和地区。内容变成了外宣,这一现实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节目要参与世界舆论,引导世界舆论,在世界热点上进行“追踪”,拓展《新闻追踪》的空间,扩展视野,增强《新闻追踪》的生命力。

三、《新闻追踪》的版面构思

《新闻追踪》作为一个完整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有自己完整的时段。如同报纸,它也有一个完整的版面。在这个“版面”上如何做好文章,是大有学问的。根据《新闻追踪》所承担的任务,它的版面构思,要具有如下特点。

先声夺人的导言。在快速、凝重或活泼新鲜的富有云南地方特点的音乐中,推出“导言”,浓缩《新闻追踪》的主题、宗旨,紧紧地“咬”住听众。导言为四句话:红土高原传真,彩云之南透视,边陲儿女风采,东陆百姓论坛。

丰富新颖的栏目。《新闻追踪》的栏目设计,要丰富新颖、立得住。可考虑设置“新闻评点”“云岭快讯”“大众话题”“权威访谈”“新闻人物”“百姓呼声”“人间真情”“周末回望”等栏目。

“新闻评点”。评重大的、有意义的、别人没有评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通过透彻分析,产生更大的新闻能量,显示新闻精华,升华新闻理性,让听众获取更多的信息。既可以对各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的新闻发表评论,也可以对未刊播的新闻发表评论;既可以对公告性新闻如重要法规、文件出台作出解释,也可以对来自社会的新鲜事物提炼升华。突出“评点”,不拘一格。

“云岭快讯”。立足于“今天”,对国内省内的时事、政治新闻作出深度报道。紧跟国情省情,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出记者独到的见解。

“大众话题”。对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作出迅速反应,调动党政官员和大众参与,通过透彻的理性分析,引导舆论、解决问题,满足听众的需求。

“权威访谈”。世纪之交的云南,政治关系优化,思想观念解放,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转型,道德利益调整。可以说动力与压力并存,希望与困难同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难题需要解决,导向必须把握。因此,“权威访谈”将借助于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借助于在全省范围内有威望、地位的人,如党政官员、决策人士以及各领域中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就云南当今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以及云南社会发展走向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应采取的决策与对策,作出分析预测和判断,与听众交流、引导舆论。对重大方针政策、法规法令、重要工作、重大社会现象作出释疑解难的阐述。展望国内国际动态,纵论政治风云,剖析改革得失,安抚民众心态。

“新闻人物”。对代表发展方向,有发展前途,人民喜闻乐见、普遍关心的典型人物和热点人物作出分析报道。它与《早间新闻节目》里的“今日名流”不同的是,要对人物作出分析和评价,提炼精神内涵,又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

“百姓呼声”。反映听众的呼声,揭露社会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少年来,早间新闻节目的运作方式大多采取的是采、编、审、播、录音合成,再播出的程序。其好处是规范,能够杜绝差错;不足的是呆板,缺少现代生活气息。在属于早间新闻节目的《新闻追踪》中开设“百姓呼声”,使节目扩大信息源、增加信息量,将适应听众的口味,吸引大批听众,增加群众对电台的信任感。但它要求一是要符合政策规定,二是要有选择,三是要正确地处理,四是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五是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要高。这类节目的开办很复杂,要积极稳妥。可以预言,这个栏目的设置,将大大提高《新闻追踪》的电台知名度。

“人间真情”。把话筒对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普通人。反映云南人在社会转型中与困难作斗争、与逆境抗衡而奋起的拼搏精神,反映在经济体制改变中云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感情,反映良好的社会公德,反映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以优美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去感染听众、打动听众,去净化人们的灵魂。注意不要渲染阴暗面。

“周末回望”。回顾一周国内、省内和国际要闻。这个栏目在《新闻追踪》中很有特点。它的重大事实,新鲜话题和大容量的信息以及主持人的风格吸引了不少听众。各种小栏目在“周末回望”中搭配出现。

《新闻追踪》的“新闻评点”“云岭快讯”“大众话题”“权威访谈”“人间真情”栏目不固定时间,交替出现。“周末回望”则属于固定栏目,占据《新闻追踪》的固定时段,在星期六和星期日播出。

《新闻追踪》里的所有栏目要辅之以体现栏目特点的音乐。针对声音转瞬即逝的情况,每期《新闻追踪》要不断重复“欢迎收听《新闻追踪》”的话语,加深听众的印象。

独具个性的标题或提要。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雷同、平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云南广播界也如此。《新闻追踪》作为新闻竞争的重要战场,记者们应该精心对待每一组稿件,精心制作每一个标题。所以,《新闻追踪》要在标题或提要上下功夫、下苦功夫。在口播中突出标题的新闻魅力和个性,充分发挥新闻提要的“窗口”作用,多一些“花色品种”,让听众记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