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18100700000031

第31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策划(5)

第二个步骤是节目计划的编制、论证和审定。节目的各种因素经研究确定后,还需要以节目计划的文字形式把它固定下来,这是报批审定和具体执行的依据,也是执行过程中同外部协调的依据,故有节目“宪法”之称。节目计划的内容包括节目的宗旨和方针、播出的频率及时间、内容、长度、组织架构、运作程序和要求、经费预算等。节目计划编制完成后,还可能会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优化。包括对目标系统进行分析,看目标是否明确,围绕实现目标的各个环节的关系是否协调,计划的把握程度如何;对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节目往往会受到某些外部条件的制约,并导致计划的某些方面的内容、甚至整个计划无法执行,这就需要对计划进行局部甚至全面的调整;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即预测计划在实施时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和障碍,寻求防止和补救的方法;对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即对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鉴定节目计划是否应该执行。节目计划经过论证后,还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这也是节目策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

(四)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的过程,是整个策划“物化”的过程,不仅关系到策划目标的实现,还反映出队伍在策划活动中对方案的执行能力和水平。实施计划包括计划的分解和计划的控制。

计划的分解指策划方案经过策划人员审议,报经主管部门审批,并被编制成具体计划后,细分出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岗位目标和责任,以方便计划的操作和任务的落实。首先要尽可能充分地把计划展开,既避免任务的疏漏,又方便对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靠系统内部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才能把计划完成。合作的基础是分工,所以,要把计划展开,就要合理分配好工作,以保证计划的推进和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尽可能严格地明确岗位责任,既避免职责不明,又方便具体操作。

计划的控制指围绕总体计划实施的要求,运用多种手段,对各项分解计划进行有效的指挥、协调和监控,以保证目标的实现和取得积极的效果。计划的控制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编制完整的日程安排;建立检查汇报制度;建立情况通报制度。

(五)总结经验

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丰富队伍在节目策划理论方面的认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际操作水平,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具体方式:个人或小组总结。小组总结不排除个人总结,在个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总结,有利于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有利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地引出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借鉴作用。专家评议。经验不仅指具体操作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怎样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充分借助于专家的力量。领导鉴定。主管节目计划实施的领导由于熟悉整体情况,不但能够对总体运作和实际效果作出权威性的分析,还能对各项分解计划和具体人员的表现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新闻评论策划的原则

新闻节目的策划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策划的目标和效果。李东在《广播节目策划论》一书中,将节目策划的原则归纳为: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的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创造性与可行性统一的原则;计划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原则。[5]此提法我们可以用于对新闻评论策划原则的研究中。

(一)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的原则

任何大众传播媒体,都是在一定的政治思想路线指引下,为一定形态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因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变化,不同的政治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又会形成不同的具体内涵和要求,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调整、丰富和发展,使之具体化和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我国在新时期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重大转变,必然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要求各方面的工作必须服从这一战略转移。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时代向大众传媒提出的新的原则要求。尤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广播电视媒体要准确地反映社会的客观变化,节目策划人员必须充分关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种变化,并将此作为策划、组织新闻评论节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大众传播媒体的另一种功能是教育,策划各种类型和内容的节目,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完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任务,这也是弘扬主旋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此,媒体的认识往往是比较统一的,问题是用什么思想和内容去教育和引导群众,群众喜欢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接受教育,这也对我们的节目策划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更大的背景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西方舆论从未停止过对我国“西化”和“分化”的图谋。新华社现在每天收到200多万字的外国通讯,其中90%以上是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讯社播发的。其中虽有自然、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但也有不少渲染夸大发展中国家“阴暗面”、攻击和污蔑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宣扬西方腐朽落后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内容,这也是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重要手段。在这一态势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强调弘扬主旋律、强调以正确舆论引导群众,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电视中的现场直播、电话参与、现场参与等新的节目形式、制作手段和运作管理办法被推广应用,由此形成了电视节目手段上的新特点,即节目人员在执行工作计划和具体方案过程中的主动权要大得多,变化的因素也多得多。确定了一项计划的总体方针和思想原则,未必能保证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统一的思想;审定了一个评论节目的选题和具体内容,未必能够保证节目进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符合计划的要求;规定了一个节目的基调和风格,未必能保证主持人稳定的情绪和节目积极的效果。因此,弘扬主旋律的原则不仅会出现在节目的策划阶段,不仅同策划人员相关,而且贯穿于整个节目的执行过程,应该引起全体节目人员的重视。

另一方面,弘扬主旋律也是通过反映生活的多样化来实现的。首先,弘扬主旋律是时代赋予传播媒体、包括节目策划人员的历史责任,也是对新闻评论内容提出的要求。如果违背了客观生活多样化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弘扬主旋律就要受到局限,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其次,生活的多样化为电视节目的策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无尽的源泉。忽视生活的多样化,忽视深入生活调查研究,不了解现实生活的各种变化和产生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评论节目策划人员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旺盛的策划热情,就不可能发掘和捕捉到有策划、经营价值的选题,所谓新闻评论节目策划和弘扬主旋律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

首先,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电视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当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地以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这是由我国媒体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电视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观众提供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电视节目,以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是电视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精神产品,它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其价值的实现更主要地表现在社会效益上。要做到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一切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部门,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三)创造性与可行性统一的原则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策划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为了追求策划方案的创造性特质,在策划过程中,应自由发挥,而不要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但当方案进入到论证阶段时,则需要遵循创造性与可行性统一的原则。首先,政策的可行性。因为新闻评论节目策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所以,策划方案产生后,要从政策上把关。其次,审视队伍在运作中的承受能力。无论在节目的策划阶段,还是方案的执行阶段,节目策划的决策者和方案执行的领导者,除应保证足够的人力投入外,还要知人善任,把最合适的人选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上,以保证策划的圆满效果。再次,审视技术条件的可行性。技术保障是节目制作与播出的一个环节,其技术的改变有时会促成节目的创新,有时又会制约计划的执行,所以,技术的可行性对于节目的策划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四)计划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原则

这里所谓计划性包括新闻评论节目内容的计划和具体操作的步骤。前者是节目策划思想“物化”的一种表现,后者则是策划思想“物化”的条件。两个方面的计划性越强,越严密细致,策划思想的体现和计划的实施就越有保障。但是,一个评论节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又包含许多变量因素,只强调计划性,忽视了灵活性,不能对计划的内容和执行的程序进行灵活的调整,也会使策划思想难以落实,具体的方案无法执行。根据计划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原则,节目的策划往往会把制定应变方案同时列入策划的工作范畴。应变方案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是应变方案及措施,即情况发生变化时的应对办法。变化可能性越大的环节,应变措施应该准备得越充分,但有时应变措施本身也含有不确定因素,所以,仅仅只有一套应变方案是不够的。二是应变队伍,即确定计划执行队伍的同时,安排适当的后备力量,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时执行应变措施。应变队伍不仅是人力的配备,必须注重队伍人员的应变能力,这是一种素质上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电视媒体,电视剧、娱乐节目、音乐节目和各种文艺晚会,已经广泛地运用策划了,节目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无法展示影像,这里就大众传播媒体进行统一性思考,谈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

新闻策划虽在新闻实践中早已存在,但进入理论研究视野的时间,却非常短暂。这里所说的新闻策划,特指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也指对重大报道的精心组织与指挥。它指媒体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传播效果,对具体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想与规划。其策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和利用新闻资源,以便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从操作的意义上看,包括各种经常出现的典型报道、系列报道、跟踪报道、专题报道、重点报道、组合报道以及媒体社会活动的策划。这类报道的特点是,持续报道的时间比较长;发稿的篇数比较多;多种体裁的集合;参与的记者人数多。

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信息的商品属性越来越突出。媒体作为信息产业的构成,也将面临市场的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根本是新闻受众市场的竞争。今天的广播,既要面对同行业的对手,也有行业外的对手,特别是电视,因其视觉优势、快捷优势,加上电视机的普及、覆盖面的扩大,其受众将越来越多,对广播新闻竞争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同时,另一种力量也正在崛起,那就是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电脑网络。它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所有的信息资源都将成为交易的商品,并每天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提供大量高质量的信息。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为自己的媒体生产出精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新闻策划。

要想通过新闻竞争去争取受众,就必须生产出精品,而精品的产生离不开策划。精品意识是办好媒体的基本要求,它代表着媒体的质量,是节目信息的重点,也是受众接收信息时的关注点。“写可有可无的文章,便是可有可无的记者。”(蒋钦挥语)如果新闻节目中总是缺乏一种“激动”,拿不出让受众热血沸腾的精品,那么,这种新闻节目在受众的心目中,就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精品的多少,决定着新闻节目的水平和档次,决定着媒体到底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案例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追踪》栏目总体策划

一、《新闻追踪》的定位

《新闻追踪》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既然是新闻评论类节目,它就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新闻性,一是政论性。新闻所包含的重大事实是基础、是展现;评论是分析、是深化、是重头戏。这种新闻事实的展现加上逻辑论证的精辟分析,两者有机地联结、交织在一起。或者说,这种新闻与评论的“联姻”所达到的效果,是单篇新闻或评论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社会性、理论性以及政治色彩。这种形式最适用于广播,可以说是广播新闻最具时代特征的一种新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