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18099500000052

第52章 艺术篇(16)

民主开放是课堂教学生成的前提

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体现民主开放的理念,是这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考虑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起点和动机、态度、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落差,课堂教学要力求保障不同层次学生都吃饱、吃好。课堂的动态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保障这种学生观的体现。(李云吾,丁琬琰,2007 )

坚持民主开放宗旨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为了实现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具备民主作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生成才能有所保证。教师要在民主的氛围中,处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谋求发展。教师还要保持一份开放的心态,能接纳学生,赏识学生。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赏识学生的点滴发现。教师需要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按照教学情境实施动态的教学方案,适时调整教学预设。

倡导多元生成方向

生成性的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学习和认识过程,更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方式,宽松和民主的环境,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改变单一的或固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模式,应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位,从学生学习的实际现状出发,营造氛围,以内容活动为载体,以探究和互动为形式,强化学生自主探究、探讨、交流与合作学习,创设多样化的学生活动机会,丰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加强了,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生成性课堂教学双重特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颠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学观念,把自己放到和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导者,大朋友。这是课堂教学生成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面,并且把“交往”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在活动参与中凭着对文本的理解优势及教学策划,重组课堂教学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发挥“学习指导者”的作用。

重视学生学习需求

课堂学习主体的学生总是带着各自特有的经验、知识、视角、理想走进课程的,他们对课程的学习需求、期盼也是有差异的,不尽相同。动态的课堂教学生成目标,应该是向学生的这种需求倾斜,这是课堂教学生成的生长点、动力所在。要帮助学生反思、体验、享受生活并提升、完善生活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校生活的社会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的重要特色。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金亦挺,2004 )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在生成性的课堂上,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设疑、质疑,使之产生悬念、疑难,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应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机会与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精巧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解读自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产生的效果不同。

尊重学习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常常会从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体验出发,表达不同的见解,产生意见的分歧,这就是差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感悟、见解和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挖掘其背后蕴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引导全体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生成精彩。(解敏,2009 )

课堂教学生成的艺术

课堂教学生成这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具有这种特殊的生成艺术,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生成的主人,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

顺水推舟法

学生的回答或提出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预设不一致,并且其中也不乏合理的因素,有些还是十分有价值的生成教学的资源。教师不仅不抑制学生的质疑、探究的兴趣,而且采取将计就计的应对策略,适时地顺水推舟,推波助澜,顺势而下,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生成新的教学活动。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因数和倍数枠时提出:请同学们把你找到的36的因数写在横线上,要是能把你的方法或算式都写下来就更好了。教师出示一个同学的答案:1、2、3、4、6、9、36、12。这个同学把36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了吗?生1:少了18。教师:这位同学把18忘了,这仅仅是粗心吗?请看第二个同学是怎么找出36 的因数?( 36的因数是1、36、2、18、3、12、4、9、6 )看了这个答案,你会得到什么启发?生2:两个数乘起来都是36。师:换句话说,这个同学是一对一对找的。比较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快些?生3:一对一对的找更快些。师:这位同学除了一对一对找以外,还有一个诀窍你发现了吗?生4:他是有规律的,按照一定顺序去试的,先用1试,试过之后试2,接着再试3师:我们把这个同学找的方法表露出来,看看他是怎样想的。(先从小往大写。比如:1×36、2×18、3×12、4×9、6×6)这个同学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出了36的因数,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的吗?生5:可以用36除以1至9的自然数,能整除就是36的因数。师:你用了哪几道除法算式,能不能有序地给大家报一报?生5:36 ÷1=36、36 ÷2=18、36 ÷3=12、36 ÷4=9、36 ÷6=6。教师:找一个数的因数用乘、除法都行,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这一教学片断则是从那位同学少了一个18顺水推舟生成出来的。

问题回踢法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提出一些十分有价值,而且又有一定尝试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是课堂生成教学求之不得的。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进程,而应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并理智纳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洋溢着鲜活的动感。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工程问题枠时,一个学生提出:“如果一段公路全长不一样,两人合作还是12天吗?”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好,非常有价值。大家想一想:公路全长可能是多少千米?请各人自己假设一个具体的数量,算一算,两人合修要多少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汇报探究结果:生1:把一段公路看作1 200 千米,甲乙合做的时间为:1 200 ÷( 1 200 ÷20+1 200 ÷30 )=12 (天)。生2:把一段公路看作2 400千米,甲乙合做时间为:2 400 ÷( 2 400 ÷20+2 400 ÷30 )=12 (天)。生3:把一段公路看作3 600 千米,甲乙合做的时间为:3 600 ÷( 3 600 ÷20+3 600 ÷ 30 )=12 (天)教师:刚才几个同学假设具体的工作总量不一样,甲乙做的效率就不一样,但合做的工作时间不变,都是12天,这是为什么?通过再一次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悟出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工作总量可以看成“单位1”,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合做的工作时间。学生在课堂上生成问题,不是教师越俎代庖,而是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课堂因此而精彩。

有的放矢法

课堂教学生成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并且是一些回避不了的问题。有时这些问题还不止一个,需要教师经过更改的思考,或者发动学生进行筛选,从中挑出最有针对性的,当作课堂教学生成的资源,再有的放矢设计生成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教学。

一位教师在教学“把5∶12的前项加上15 ,后项必须加上多少?”时:生1:后项必须加上36。师:你们是怎么想的?生2:前项加上15 ,前项变为20 ,即前项乘以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同时乘以4 ,后项为48 ,即后项必须加上48-12=36才行。生3:我与他们方法不一样,是一个简便方法:前项加15 ,即前项增大了3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同时增加3倍,即增大12 ×3=36。师:两种解题思路不同,方法上也可能有简有繁,我们要学会观察,多思考,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教师不仅有的放矢地设置生成教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显得生动而有灵性。(房晓慧,2012 )

精心预设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离不开预设,同样课堂教学中的千百万也同样离不开预设。课堂教学的生成不仅不否定预设,而且强调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的预设。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标、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需要,在预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2)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3)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成为课堂的兴奋点?(4)教材中哪些内容学生可能存在误解,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有意外的表述?该怎么处理和对应?同时还应该预设一定的时间供课堂生成使用。

置疑激疑法

置疑激疑,是教师这个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设计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途径。教师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让每位学生身临其中,触景生情,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之中。(王建春,2008)

一位教师在枟船长枠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体会船长高大的形象,让学生反复朗读:“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一位学生突然发难:“老师,你觉得,在这阴森恐怖的薄雾里,在迅速沉没的舰桥上,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面对死神的来临,难道他真的不怕吗?他在离开人世的一刹那间没有一点留恋吗?”教师:“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教师先让大家思考三分钟,然后全班交流。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一个个说得真切感人,有的说: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儿子和生病的老母亲,他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向远在他乡的亲人作最后的告别有的说:他想到了平时与自己在一起工作的最亲密的同事,他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在为他们将来的命运默默祝福有的说:他想到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走过的道路,几多辛酸和坎坷听着学生这些感伤的语言,看着同学们渲染在预设的情境中,感受着这个伟大的灵魂。无需过多点拨,生成了最美的精彩。(赵向英,2010 )

互动对话法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平等的互动对话情景,不仅能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环境支撑,而且能使学生在平等互动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

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孔雀东南飞枠课文最后两段时,教室里出现一片叹息声,有的学生小声地嘀咕“划不来”“不值得”。教师意识到再按部就班往下讲,效果肯定不好。于是灵机一动问学生:“同学们都觉得焦、刘二人双双殉情不值得,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位,你会怎样做呢?”接下来的讨论出乎意料的激烈,意见最后归结为三类:(1)斗争,拿起法律武器跟母亲、兄长斗争;(2)私奔,逃离家长专制的魔爪;(3)顺从,或再嫁或再娶,日子也能过。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几种方案的可行性:第三种方案最没有意义,如果那样就不再有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第二种方案不可取,但逃离的只是一时一地,焦、刘终究逃脱不了那个社会、那种制度;至于第一种方案,可惜没有枟婚姻法枠或妇联组织等作为后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那个社会的法律。讨论中学生自己意识到,是封建家长专制的黑暗制度扼杀了焦、刘的爱情。靠生成教学、互动对话形成精彩。(吴文宁,2006 )

妙用错误法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生成资源,教师不但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更要挖掘、利用好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从而发挥生成教学资源的应有价值,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