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董军长点了点头,表示满意。“明天晚上我到你那里去,你把人马都准备好。”
第三天晚上,高志中按照军长指定的地点去找他,军长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他一见高志中便问:“准备好了吗?”
高志中回答说:“都准备好了,请首长吩咐。”
“现在有一封非常重要的信,你把它送到延安,或是瓦窑堡,或是保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也可能在瓦窑堡,也可能在保安。你无论如何要找到,把信交给他们。”
董振堂紧紧攥着那封信,信皮上写着:“面呈毛主席、朱总司令亲启。董振堂。”
董振堂掂了掂手上的信,注视着小高,把信递给了高志中。
高志中把信接过来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这次你们去要经过7道封锁线,但是你有条件,你是陕西人,说话容易懂。”接下去,董振堂又向高志中介绍了7道封锁线的情况和通过的办法。说完,董振堂用充满信任的目光看了高志中许久,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小高同志,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我摸着黑瞎闯了一阵子,好不容易才找到光,看到了中国光明的前途,只有跟党中央、毛主席走,才能真正实现劳苦大众的解放。这次你走了,今后我们可能还会见面,也可能见不了面,我有一句话你一定要记住:永远跟党走,革命到底!”说到这里,董军长的眼圈都红了。高志中更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着热泪说:“我一定记住首长的话,坚决完成任务,赶快回来见您。”
时间不早了,高志中陪着军长来到整装待发的马队前。战士们怀着惜别之情相视沉默了许久,军长把抚摸着马背的手慢慢抬起来用力一挥:“出发!祝同志们顺利!”高志中和其他9名战士跃身上马,向东疾驰而去。
高志中深深理解首长的急切心情,这封信的重量在首长心里可真是比泰山还要重哪!高志中带领9名战士策马扬鞭,昼夜兼程。在一天的黎明,他们突破第一道防线——李旺时,按照军长事先的嘱咐,乘机偷袭过关,不幸伤亡了3人。接着,他们一鼓作气,闯过了仙城堡、洛川两道封锁线,随之第四道封锁线又横在了他们面前,过雁门关时,又牺牲了2人,剩下的5人,依然不顾一切地策马奔驰,继续冲过一道一道封锁线。大约在第六天,到达瓦窑堡一带,找到朱总司令,把信交给了总司令。
“情况我们知道了。”朱总司令看完信后,对高志中等五名战士关切地说:“我看你们就不要回去了。”
高志中说:“我们来时董军长要我们一定回去,最好带信回去。”
“回去要过几道封锁线,你们回得去吗?”
高志中很有信心地回答说:“我们既然能来,就一定能回去。”
“那好!”于是,朱总司令给高志中他们写了一个回签:
振堂同志,信己收到。
朱德
1936年10月10日,会宁县城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红4方面军总指挥部与红1方面军部队终于在这里胜利会师,并在文庙大成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在大会上,朱德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0日联合发表的《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朱德发表讲话,指出,今天,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了,就更要团结一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并肩作战,打败我们共同的敌人。今天的会师来之不易,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伟大胜利。
红1、红4方面军在会宁庆祝胜利会师的时候,红2方面军也踏上会师征程。12日,红2方面军向会宁方向急进。15日至23日,陆续与红1、红4方面军会合。
当前方传来胜利会师的消息,第5军将士无不为之兴奋,部队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时第5军为红4方面军的后卫,正在华家岭一带。华家岭位于甘肃省通渭县西北部,西邻定西县,北靠会宁县,南接马营镇,东接北城乡、义岗镇。
为保障会师后的主力部队安全北上,董振堂按照总部的布置,率部就地构筑野战防御工事,准备抗击国民党第3军王均部、第37军毛炳文部的攻击。由于此地地形不利于防守,故选择阵地极为重要,董振堂会同副军长罗南辉、参谋长李屏仁等谨慎地勘查华家岭一线,最后决定将第一道防线摆在马家营子,由第13师第37团和第39团负责。第15师的两个团隐蔽在华家岭后山,作为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罗南辉副军长负责指挥,第二道防线由军部直接掌握。
21日,敌人9个美式装备团逼近马家营子,这一天的阻击战打得尤为艰苦,第37团参谋长王力光荣牺牲,第43团在敌两面夹击下,阵地几度易手。关键时刻,董军长亲率第39团增援上来,才稳住阵脚。下午,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同志在指挥作战时,被敌机炸弹炸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烈士临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传达我的命令,一定要坚守两翼,守住阵地,决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董振堂在后山上怒视着敌机肆无忌惮地超低空轰炸、扫射,气得直跺脚,可又没有办法。部队没有对空重武器,有限的子弹只能对付攻击上来的敌人,好不容易挨到夜里,敌攻击停止。第37团伤亡惨重,董振堂即令第39团上去,把第37团换了下来。
夜里,董振堂在军指挥所召开会议,研究明天的阻击方案。参加会议的有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及第37团团长李连祥、第39团团长吴岱朝、第43团团长郭锡山、第45团团长叶崇本等。董军长首先讲道:“同志们,经过两天激烈战斗,我们的战士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打退了敌人2个军的10余次进攻。只要明天我们坚守到天黑,就全面完成了这次阻击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打好明天这一仗!”
“有!”到会的所有指挥员齐声回答。政委黄超接着说道:“两天来的战斗,我们损失很大,昨天罗副军长、第37团王力参谋长先后牺牲。但我们成功地拖住了敌人,为会师后的主力部队北上赢得了时间,为实施党中央部署的宁夏战役计划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三天,董振堂主动将防线后撤到大墩梁一带,由第43团、第45团防守大墩梁主峰,由第37团、第39团防守宋家梁。敌人进攻前照例先是飞机一通轰炸、扫射,然后,步兵成数路纵队攻了上来。红5军各团沉着还击,打退敌一次又一次疯狂进攻。战至下午,敌仍未突破红军防守的阵地,恼羞成怒的敌人再次调来飞机,沿着大墩梁主峰阵地轰炸。由于这一带全是光秃秃的山梁,没有什么可隐蔽的,造成第5军惨重的伤亡。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钟,天已渐黑,敌人才停止了进攻。
在把牺牲的同志掩埋好之后,董振堂命令机要参谋,给总指挥徐向前发报:
经三天激烈战斗,我军伤亡很大,罗南辉副军长牺牲,部队已完成总部交给的阻击任务,准备向会宁方向撤退。
董振堂
十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时
此役,红5军伤亡2000余人,占全军总人数的五分之二,仅大墩梁这一天就牺牲了887人。残酷的华家岭阻击战,第5军虽付出沉重代价,但也为北上的主力红军转移赢得了时间,为革命大局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