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福,原名李丕福,1912生,1983年病逝,甘肃华池县人。华池,地处陕甘黄土高原,黄河流域,位于甘肃东部的庆阳地区。这里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周人创始农耕文化的地区之一。晋以前,华池属禹贡雍州,南北朝时期,西魏始治华池县,地名来自源源流淌的二将川河,古人将这贯穿故土山川、滋养田野民生的二将川河称之为“华池水”。西魏设置的府县,就建立在“华池水”径流之地,遂以河流作县名,自然是约定俗成,顺理成章。然而,春秋代序,时代更迭,伴随着历史变迁,华池县名时隐时废,归属亦常属不定,并非一贯沿革承袭。究其地理位置,北与陕西省的吴旗、保安(志丹)、定边接壤,西南与甘肃省内的环县、庆城相连,东南与合水县毗邻。这里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欠发达。旧社会,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残酷剥削,无情压迫,加之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汗滴禾土,舍命劳作,常常所收无几,弄得民不聊生,华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利用陕甘山脉的有利地形,以及陕甘边区和陇东地区良好的群众基础,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1934年秋,在南梁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习仲勋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同时,成立了华池县,县府就设立在南梁。因此,当时的南梁即华池,华池即南梁,直到1951年,华池县府由南梁迁往柔远,结束了南梁为华池县府所在地的历史。
李培福是伴随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而成长的边区干部。他知道,是党把他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贫苦农民,教育培养成为根据地的干部的,他清楚自己本来就是个老百姓,与人民群众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肉联系,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不能脱离群众,背离群众,甚至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党的根据地教育,使他懂得,干部必须植根于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道理。
李培福生在华池,长在华池,是土生土长的华池人,南梁人。他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起早贪黑地给地主扛活当长工,挑起生活的重担,品尝了受压迫受剥削穷困苦难的滋味。
1931年秋,陕甘边区的领导刘志丹、马锡伍决定建立一支独立的革命武装,实行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南梁位于陕甘交界,黄河流域葫芦河的上游。这里沟壑纵横,山林茂密,地势险要,远离城市,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富于战略眼光的刘志丹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方攻守兼得的军事要地,他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南梁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有山,有川,有哨林,又是两省边界,敌人统治困难,咱们活动方便,只要在这里建立起根据地,再步步向外发展,就能把红旗插遍西北。”
决定了西北红军活动的根据地,刘志丹便指示杨培胜率部在合水倒水湾进行整编。之后,命令队伍首战华池二将川,一举歼灭了陇东民团张廷芝的一个骑兵连,缴获枪支20余,队伍也发展到400多人。随后这支为穷人打天下闹翻身的队伍,就在华池南梁一带进行游击战争,人们亲切地把他们称之为“咱们的南梁游击队”。
刘志丹在华池闹红了,人们在信天游里唱道:
阳湾的桃树河畔上柳,
共产党来了跟上走。
长枪短枪马拐枪,
东路过来些共产党。
拔起黄蒿带起根,
跟上咱红军闹翻身。
地主土豪要打倒,
文约账簿放火烧。
土地牛羊都要分,
咱们穷人喜盈盈。
年轻的李培福和许多当地青年一样,踊跃参加了游击队,毫不动摇地走上了“跟上咱们的刘志丹,为咱穷汉打江山”的革命道路。在革命的队伍里,他受到了教育和考验,成长为一名游击队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彻底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34年11月7日,陕甘根据地在南梁荔园圃召开了陕甘边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习仲勋当选为首届苏维埃主席,刘志丹当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同天,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李培福与根据地军民2000余众接受了首任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军委主席刘志丹同志的庄严检阅。随后,陕甘根据地各县以及所属的革命委员会,也改成或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并相继发展成立了党领导下的工会、农会、妇女会、贫农团、青年团、儿童团等各种群众组织。从此,南梁根据地开创了陕甘边区革命的新局面,李培福也逐步锻炼成长为根据地的青年干部。
1935年11月,中央决定将陕甘边区划分为陕北省、陕甘省,设立关中、神府两个特区,共同归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统一领导。陕甘省辖八个县,其中有陇东的华池、庆北县。1936年4月,庆北县并入华池县。5月,中央撤销了陕甘省,同时成立了陕甘宁省,省委、省政府随即由陕北洛川迁至甘肃环县河连湾,河连湾也由此成为陕甘宁新苏区的根据地中心。6月,西征红军解放了陇东及宁夏的大片土地,率先解放了环县的曲子镇,成立了曲子县,6月2日,建立了曲子县委、曲子县工农苏维埃政府,刘昌汉任县委书记,李培福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全县有18个区,两支游击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剿土匪,组织群众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年末,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次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形势的发展,9月,中央撤销了陕甘宁省,所辖地区归化为三边、庆环两分区,华池属三边分区,边区政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实行了民主选举,11月,李培福当选华池县县长。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李培福身先士卒,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带领群众巩固红色政权,发展地方武装,组织群众为人民军队筹粮筹款,支援抗日前线,成绩显著。
1941年,陇东解放区普选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县按照中央制定的“三三制”进行了第二次普选。“三三制”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政权建设上实行统一战线的新举措,即在政权组织中,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进步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1/3。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问题》中强调指出:“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主义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选举方式上,政府首先向选民报告工作,听取选民意见。其次,选民可随时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干部提出批评,认为“参议会是替老百姓说公道话做事的机关”,因此“定要把好人选到议会和政府里去”。经过参议会和选民的普选,1941年11月,李培福连任华池县县长。李培福深知自己这个县长是群众选的,他是群众的头,必须在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样才对得起群众,对得起百姓。李培福的所想所为,也是当时根据地干部对“当官”的一种普遍认识和觉悟。
当县长,就要帮助县上的群众解决各种困难。陇东地处黄土高原,历来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一直是陕甘宁边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如何提高解放区的农业生产,促进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克服解放区面临的经济困难,成为党中央和边区政府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为此,党和政府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鼓励和帮助群众开荒种地,解决实际困难,比如积极组织劳动生产力,鼓励和奖励边区移民等。史料记载,1941年,仅华池一县就安置移民250户,不仅为解放区增加了劳动力,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引进了新技术,新人才,扩大了工农商贸经济发展的品种和项目,陇东解放区不少的县相继建立了纺织厂、造纸厂。1941年建立的华池纺织厂,有织布机2架,织毛机13架,手摇机6架,工人10名,年产老布360匹。同时,民间也兴建了一些手工业作坊,比如酒坊、油坊、毡坊、皮坊、粉坊、磨坊、豆腐坊,等等。
抗日战争时期,经济困难,毛主席在延安提出“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党中央提出“依靠自己的力量,用我们自己的劳动力,发展我们边区的农业工业各种生产和商业贸易,保证我们后方和前方在财政经济物质上的供给,不受战争破坏的影响,而能自给自足”,号召陕甘宁解放区全面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此,陕甘宁边区无不雷厉风行,陕北的南泥湾,陇东的大凤川、小凤川、华池等亘古一梦的不毛之地,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开荒种地的劳动生产景象。当地的农民、外来的移民、军队、学校、机关,无不荷锄扛锹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来。他们唱着“四二年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走向荒山,走向野岭,向荒山要粮,向荒地要麻,要棉。他们开哨林,引河水,造良田,盖工房,建农场,变工队、唐将班子,这些在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型劳动组织,活跃在解放区的山林大坡,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劳动竞赛红红火火,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意气风发的军民大生产的喜人景象。以下这首欢快活泼的陇东民歌,就是当时军民大生产的生动写照,最好体现:
解放区呀么嗬嗨,
大生产呀么嗬嗨,
军队和人民,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
齐动员那么嗬嗨。
开哨林呀么嗬嗨,
开荒地呀么嗬嗨。
边区的男男女女,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
加油干那么嗬嗨。
妇女们呀么嗬嗨,
都争先呀么嗬嗨,
手摇着纺车,
吱咛咛咛吱咛咛咛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那么嗬嗨。
自力更生么嗬嗨,
丰衣足食么嗬嗨,
加紧生产,
西里里里嚓啦啦啦嗦罗罗罗呔,
为抗战那么嗬嗨。
又能武呀么嗬嗨,
又能文呀么嗬嗨,
人问我什么队伍,
一、二、三、四,
八路军那么嗬嗨!
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政府从专员、书记、县长,到普通机关干部、部队战士,或者校长、学生、教师,人人参加劳动生产,个个投身生产自救,并且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很快解决了解放区的粮食、蔬菜、日用品供给的困难问题,不少地方达到了生产自给、或半自给状态。一些县府机关,自己开荒种地,开办农场,种豆种麦种蔬菜,有的养猪养羊,自己做豆腐,生豆芽,种植棉麻,解决夏衣冬棉,鞋袜毛巾,至于纺线织布,或各种日用消费品,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树立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得到了人民的充分肯定和拥护。
1943年,党中央召开了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会上,党中央对在大生产运动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干部进行了公开表彰,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带头开荒种地,积极组织群众开荒、运盐,并且超额完成任务的华池县县长李培福题写了“面向群众”;为完成运盐任务亲自到三边沿途视察情况的陇东特委书记马锡伍题写了“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为亲自深入曲子、环县督查完成运盐任务的陇东分区专员马文瑞题写了“密切联系群众”,以奖状的形式,予以鼓励。
战争结束了,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边区干部进城了。环境变了,条件好了,职务高了,官做大了,身为地级、厅级、副省长的李培福还能“面向群众”,心系百姓,还能保持陕甘边区革命干部的本色吗?
带着疑惑,我走进了景泰川。
景泰川是李培福生前工作最久、最投入的地方。他1983年病逝,迄今已过世近30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高能量、高信息的年代,还有人记得他、了解他吗?
出乎意料,景泰川的很多人都记得他,认识他。
他们告诉我说:
李老汉是个好人,我们这里没人把他看成当官的,还是称他“李老汉”。看看现在的景泰川,良田万顷,绿树成林,水渠成网,春天鸟语花香,夏天山川如画,秋天果实累累,大地金黄,即便是冬天,我们景泰川也是最美的,要城有城,要乡有乡,暖气、轿车、楼房、超市、手机、宽网、自来水,哪样也不差。过去的景泰川,荒滩一片,沙丘起伏,老鸹不落脚,兔子不拉屎,若不是包兰铁路通车后在这里设了个“一条山”的小站,谁知道这是个啥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