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文化的实践形态?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五彩斑斓的文化现象,各种流行元素的出场此起彼伏,既有学院派的经典演绎,也有草根的倾情展示,将文化观念植入日常生活的策划比比皆是。但是,面对某些流行文化的恶搞与庸俗渲染,在大众生活中“被文化”的无奈也并非罕见的景观。人们在欣然享用文化娱乐的盛宴时,也时常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到忧虑,时常产生人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感喟。在各种层次的文化评论日益开放的今天,人们既感到文化交流的自如与畅快,也感到某些文化杂音的喧嚣与浮躁。确认文化的实践形态,理解文化实践的哲学自觉,开启文化发展的哲学视域,呈现了当代哲学家的文化努力和实践探索。延续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传统,当代哲学家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生成健康的文化选择,审视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潮,在文化实践中丰富文化观念的样态,提升社会发展的文化境界。
尽管对文化的学术规定迄今有数百种,但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化是承载人类思想的知识样态,一个有知识的人和一个有文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同等看待。其实,知识是现成的、确定性的存在,而文化则是生成的、未完成的存在。对人的文化素质的赞扬实则强调人的精神境界,而不仅是对人的知识储备的肯定。观念文化贯穿在知识谱系的各个层面,但文化始终流动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实践形态体现了文化的本质规定。
从中西文化的传统理解来看,“人文化成”体认东方哲学的智慧运思,《易传》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带有“人化”痕迹的事件均具有广义的文化价值,探求人生幸福的使命都指向独特的文化目的;而起源于耕种土地、培养家畜的“文化”在西方社会衍生出教育、尊重、信仰等应有之义,体认世界对人的意义,强调文化的自然情态。前者以人的目光关注自然,后者通过自然理解人,两者呈现出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的人们与自然交往的经验。
文化始终处于变迁的过程中,文化变迁力图在传承中创新。文化发展不能从零开始,无法摆脱传统起点,但保守泥古的怀旧情结、热衷平均的怠惰意识、囿于经验的偏执观念等文化基因也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文化发展的速度。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体验日常生活质感的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更为实际。学术界既研究文化自觉如何可能的理论问题,又研究促进文化自觉的现实举措,致力于追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变迁,概括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人们意识到应避免极端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对话的态度辩证地安顿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致力于把握人的文化世界。
从17世纪上半叶开始,文化研究在欧洲逐渐兴盛起来。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在1838年最早提出“文化科学”概念,英国学者泰勒的《原始文化》与德国学者古斯塔夫·克莱姆的《普通文化学》都是写于17世纪的名著。作为文化学的元理论,文化哲学彰显了文化发展的精神境界。当代文化哲学汲取了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理解文化的思路,不仅具有把握形而上的意义世界的思维旨趣,同时具有关注形而下的现象世界的实践向度。在这个意义上,缺失生活内涵的哲学与缺乏文化品位的实践都无法得到高估,因为哲学与生活通过人的文化思考与文化行为紧密交织,哲学、文化与生活处于同一界面,哲学思考为生活世界刻画了文化“路标”。如果我们从哲学、生活与时代的关系角度把握文化的存在方式,就会更为关注文化发展的当代性,进而从实际生活中激发文化自觉的生命力。
文化具有现实的力量,具有拒绝蒙昧的判断标准,文化的光亮可以驱散黑暗,即使再漠然的人也难以长久地停留在文化的背影中。余秋雨先生以文化散文的笔触书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二战的时候,有一个笼罩法西斯阴影的村子,住的全是农民,在他们的生活中,难以体味到阳光的温暖,可就是在这个村子,常有反纳粹的标语出现,标语的文字蕴含着力量。显然,这里生活着有文化的人,这引起了德国法西斯的恐慌,因为文明会点燃坚忍的信仰。于是,他们下了一道死令:立即除掉村子里有文化的人。在暴力的逼迫下,村民们聚在村子中央,“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文化的人往往散发出别样的气质,德国法西斯很快在排列的人群中挑出,你是,你是……他们点到了五个,凡是他们点到的确实都是有文化的人。正将行刑之时,一个满脸胡茬的老人站了起来:我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德国纳粹嘲笑他不识相:你拿什么证明呢?老人问,你知道莎士比亚吗?德国纳粹说,当然知道啊,懂得莎士比亚的人一定是有文化的人。老人随即在空地上表演了《李尔王》的大片独白,震住了全场的人。枪响了六声……老人明知道等待他的是死亡,却用生命的代价证明:“我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死亡又证明什么?证明文化无处不在,证明阳光的火种是不能熄灭的。我们看到了这个村子的希望,而这种希望向未来敞开。
《李尔王》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名作之一,取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主要讲述由于两位女儿的阿谀奉承,李尔王将自己的产业分给了她们,造成了悲惨的结局。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该剧以气魄雄浑而著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甚至被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创作。萧伯纳曾写道:“没有人可以写出比《李尔王》更加悲惨的戏剧了。”
文化温暖着生命的火种,燃亮不屈的信念,为人们提供可能生活的智慧。文化的附丽未必意味着荣耀的降临,但无疑能够超越琐碎的功利,驱散低迷的平庸,传播高尚生活的价值。没有文化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正如没有阳光的日子是孤寂而寒冷的,嘲弄文化的举动总是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文化具有公认的前提,具有拒绝蒙昧的判断标准,具有激情燃烧的力量。因为生命的火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希望之源,尽管生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任何坎坷的道路都并非无边阴冷的写意,我们每天总会接触到金子般的阳光。只要有阳光般的自信,并踏实进取,一切的一切都可能发生,包括惊人的奇迹。我们总是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在不同范式的文化中栖居,谁有理由放弃文化的火种?谁有理由躲避阳光赐予我们的温暖呢?文化实践从来都是超越的存在,它从思想的土壤中萌芽之后,就构成追寻生命意义的习惯。我们可以从时间、空间和意义维度理解文化实践的特质。
从时间维度看,人们的文化生命开始于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以历史为自身的文化确证。人无法与历史的延展分离,对“历史之谜”的追问涉及“人之谜”的解答。曾经热度很高的“寻根”活动表现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缘起的追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们对历史的解读产生了很多“文本”,对“文本”的解读又产生了新的“文本”,或者说对历史的梳理往往提供前瞻的可能,因为历史具有未完成的意义。人们在历史过程中以文化实践的方式扬弃以往蒙昧、迂腐的文化思维,以价值凝结文化生命,使历史的求索在当代获得实践的契机,在“感性确证”与应然追求中促进文化实践的人文提升。
从空间维度看,人来自自然,不能因为自然之外的世界精彩而拒绝家园的感召。对空间的认识体认文化实践的品位,“诸空间乃是从诸位置那里而不是从‘这个’空间那里获得其本质的”,“人和空间的关系无非是从根本上得到思考的栖居”。我们所要完成的各种文化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实践场所展开,对空间的选择与拓展体现了人的文化实践能力。文化实践在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艺术空间的展开,多维地理解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发展得以完善的哲学根据。置身于信息高速公路联通的“地球村”,我们应在空间维度自觉澄清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人格塑造。人们的文化实践既不能离开“无机的身体”,又不能退回自在自然,人们总是在对空间的“人化”过程中追问时间的意义,勾画社会发展与生活世界的自为“文本”,守护诗意栖居的处所,并在生活实践中探索文化超越的可能。
从意义维度看,文化实践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对人类尊严的崇敬及对人类自由的追求,必然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文化哲学彰显了文化意义维度,因为“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人类文化形象和文化实践结果的反思,而进一步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机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文化哲学固然以哲学的当代视野考察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哲学的丰富与深刻不能隔离生活的沉重与鲜活,在审视人类现实生活的同时,当代哲学家关注人类存在的哲学境界,对文化实践的未来境界与应然情态加以理性展望,这种思路映射出以哲学方式求索文化世界的理论眼界。处于生成状态的文化哲学之所以在场,因为反思人们的文化实践和精神建构至关重要。
当代文化哲学强调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误导。当文化快餐以怪诞、离奇或简约的方式占据了严肃、深刻且郑重的文化空间,浮躁便不可避免地冲击人们的文化神经,令人们感到“无所谓”,甚至在非理性冲动之后感到迷失,直至重新领会哲学视野的文化追求,才会在五彩缤纷的文化实践中把握创造动力。任何哲学运思无疑都牵动着文化的目光,文化实践使人们在高尚精神的体验中感受鼓舞,在高尚作品的创作与阅读中感受塑造,人们总是憧憬在未来的文化生活中获得更丰富的意义。
当代文化哲学倡导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与社会的文化品位。当人们初步触及爱智慧的灵性创造时,往往觉得自己从事着高雅的文化活动,但当这种文化活动完成最初的目标时,又觉得失去起初的文化冲动。文化实践应避免在表层体验中陷入单薄。当私人时间的流变具有个人化、多样化和商业化特征时,人们的追求逐渐“感性化”,通往未来的坐标变得模糊,现代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惊异与祝福之中突飞猛进,流行音乐、时尚影视、网络话语等成为文化对话的中介。为此,要厘清文化实践的哲学思路,以科学理性和人文理性导引大众文化,使人们的文化创造能力在高品质追求中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而更新陈旧的思维观念,推动跨文化理解,关注世界文化发展潮流,摒弃文化偏见,倡导宽容的人文精神,理解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时代特色,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促进人性生成与社会发展。
二、为何在文化实践中培育创新思维?
法国生物学家费伯赫通过一个耐人寻味的实验,提出了“前进毛虫”的科学假说。他让毛毛虫绕着花盆围成一圈,花盆里是它们爱吃的松针,毛毛虫沿着花盆不停地打转,七天七夜后终因饥饿疲倦死去。食物近在咫尺,毛毛虫却饿死了。它们不知道可以走出打转的习惯,因为沿袭陈旧的生活模式而走向生命的终结。毛毛虫没有思维,这是有思维的人们作出的判断,人不仅有思维,而且追求思维创新,创新思维往往可以使人们避免遭遇失败的人生事件。我们知道,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思维创新是在文化实践中实现的,而文化实践不能一蹴而就,因为文化是悠远绵长的无形力量。
培育创新思维是人才培养的内容,是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是哲学传播的目的。面对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活,我们应当在保持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关注文化的个性培育,呈现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创造面向未来的文化再生机制。文化发展需要人的文化自觉,而“文化的自觉必先做到哲学的自觉——哲学的自觉是文化自觉的前提,进而也是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精神条件”。只有培养符合时代精神的哲学与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使人们拥有爱智慧的学养,才能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文化是人的生成方式,人的精神生活在文化场域展开,对文化的解读、构建与创新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样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始终是学人的日常功课,而培育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文化选择、文化判断与文化批评的高度。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往往具有深层的文化基因,避开事件的文化成因而试图解决是不可能的。引起社会关注的公共危机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成因,危机的形成往往出于文化失衡。对公共生活中的事件与危机从事实角度理解,极易造成文化失语,文化失语使事件与危机的解决步履维艰。为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具有基本的文化判断、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的自觉。文化自觉与人的思维创新同步,文化实践对人们思维观念的导向作用是从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角度切入的,从而促进了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
首先,更新了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转换了人外在于自然的单向度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视为一体的存在。为此,人们对现代科技的弊端表示深深的忧虑,呼吁反思由技术理性崇拜导致的社会发展的沉重代价,对征服自然的技术理性、强权政治的国家意识及大众文化的物欲泛化提出了不客气的批评,同时看到“与自然和解”乃是当代文化实践的自觉选择,因为文化发展意味着文化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共同发展。为此,我们应站在时代高度审视文化世界,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自觉检讨改造自然的手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能,呵护自然得以调节的运作机制,为后代人的自然权利承担道德责任。
其次,更新了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转换了人与人疲于竞争的对抗性思维模式,将人与人的合作共赢视为重要交往方式。胡塞尔强调的“交互主体性”与哈贝马斯强调的“商谈伦理”得到重视,人们在合理表现自我的时候,通过交往和商谈与他人达成理解、交融和共识。人与人之间从斗争走向合作,从竞争走向多赢。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文化图景表明,每个人都应当重视主体间性,每个人可以参与商谈,彼此的认同必经商谈而达成。我们在文化中产生,应以文化的方式对话。当代文化实践是开放的,人们在对话中走入彼此的思想深处,在文化交往中超越自身。
再次,更新了关于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观念,转换了个性与公共性内在紧张的思维模式,使人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在当今时代,人们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就是去成为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也意识到“作为一个人活着,就是生活在社会的框架之中,在其中,我和我们都一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这个共同体作为一个视界为我们所拥有”。我们知道,个性与公共性是完整的人性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我们既不能寂寞地生活在人生的孤岛上,也不能随波逐流失去生活本来的目的,而应在回顾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促进个性与公共性的融通,深化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哲学理解。
最后,更新了关于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观念,转换了个人完全能够把握自我的思维模式,将自我及其实现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来看待。“自我”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自我意识是自黑格尔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当今时代,人对自我的理解、认同与实现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当代文化实践强化人对自我的呵护与超越,强调心理健康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考量人的心理危机及其成因,使心理对话成为生活常态。为此,我们应当研究提高人们心理素质的精神生活方式,使人的自我实现逐渐抵达更高的文化层次。
可见,思维创新是文化实践的重要内容。我们都很熟悉《弯弯的月亮》这首歌,这首歌将流行乐的特质与古典元素融为一体,令人青睐而陶醉。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社会发展无法摆脱文化乡愁,但我们应以开放的眼界理解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现代境遇中的民族文化自我。既不完全回归传统,拒斥全球化与现代性,也不全盘西化,摒弃中华文化的历史记忆。在深入阐发文化实践的内在追求,诉求大众文化价值提升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当代社会的文化研究,确立健康的文化心态,使个性意识符合社会现实,形成超越自我的文化自觉。在当今时代,包括体力、智力、潜力等的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培育具有超越意识的创新思维,无疑能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思维创新是扬弃陈旧思维观念的动态过程,促进思维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思维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思维观念的彻底摒弃,而在于改变传统思维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向度,生发传统思维观念的时代活力,使之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为此,我们应以文化视角观察世界,进一步更新思维观念,在文化语境中解读当代生活,对变幻莫测的时代作出哲学诊断。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益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计划经济的初衷是建立无失业且有可观发展前景的可规划社会,但计划经济思维滋生了人们的精神惰性,缺少公共意识和责任感,继而产生了封闭的文化观念。计划经济思维方式轻视价值规律、藐视私人财产的文化观念一度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当人们感到制约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时,又对旧体制存有深深的依赖,社会发展因而遭遇竞争压力与思维陈旧的障碍。如今,当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时,传统工业文明也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化。为此,必须进一步培育创新思维。
思维创新要求树立竞争、效益、正义等文化观念,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走势,有效地解决一系列矛盾,扬弃垄断文化、官本位文化和侵权文化,特别是沉浸在计划经济思维方式中的人们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变革,作别司空见惯的传统思维,谋求社会发展的文化转型。只有在思维创新、社会转型和文化价值重塑等层面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内涵,顺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潮流,拥有开放、宽容的气魄,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才能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在全球化视域中增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创新是思维创新的重要表征,建构社会发展的文化氛围,务必着力提升当代人的文化质感与文明程度。之所以强调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倡导健全的文化发展机制,原因在于文化具有无形而持久的作用,可以通过人们的细微之举循序渐进地改变社会。在当今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文化高度,以历史眼光和主体意识反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反思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文化生活的影响。调节市场经济运作中产生的文化冲突,推动经济环境的人文建构,确立科学发展视野与文化发展境界,从文化角度审视个体创造行为与社会发展举措,解决当代人的文化矛盾,在对社会事件的文化解决中品味复杂之后上升的单纯。因而,当代哲学家不仅批判大众文化的误区,探究时尚事物流行的文化机理,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文化价值,还力图使人们自觉提高文明程度,摆脱庸俗趣味与私利的束缚,具备促进社会进步与实现自我的和谐力量。
高速传播的通用语言表达着海纳百川的时代胸怀,透露着社会生活的文化信息。随着现代化实践的深化,社会转型使文化实践得到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文化支撑具有更丰富的意义。在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同时,应尊重多元文化传统的价值资源,建构时代认同的文化价值,在对工业文明的矫正中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规范。促进“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创新,实现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的观念变革,必将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正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在国际舞台上展露风采。为此,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人必须使思维创新与时俱进,以现代化思维方式发展现代化事业,以全球性思维方式解决全球性问题,是社会发展对人们提出的现实要求。立足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的实际,在思维创新的同时推动社会实践领域的创新,对日常生活加以价值检审,以文化实践的自觉实现文化发展的新境界,体现了当代哲学家的文化使命。
三、如何促进文化与科学视界融合?
前面曾经提到,我们通常理解的文化是承载人类思想的知识样态,而知识与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差异。知识得到认同,往往以具有科学性为前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通常指的是人文文化,不涵盖展现人类进步路标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既可以得益于科学的昌明,也可以用前科学的(pre.scientific)方式体现原初质朴的美,以从未经受现代科学洗礼作为自身的文化标识。通常所说的文化和科学有时候甚至发生冲突,当技术理性主义膨胀,人类在一次次科学实验中挑战自然的范围加大且程度加深时,必将遭遇文化批判,必将在文化引导中重审科技的前景。当文化实践缺乏科学理性精神,甚至以蒙昧落后的方式张扬不健康的文化样态时,必将遭遇科学质疑,必将在科学视野中确认进步的范式。只有规避二者的冲突,使之抵达“视界融合”(fusion of horizons),才能在开放的世界理解彼此。可以说,人文文化和科学相互影响,只有当人文文化与科学水乳交融的图景得以呈现时,社会发展才会进入良性状态。
英国物理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中将文化划分为科学与人文两种样态,他后来在《再看两种文化》中论述这两种样态的融合,认为融合的结果是产生“第三种文化”。我们可以将“第三种文化”称为科学文化或文化科学,这种文化实现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对接,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自然哲学或古典文化思想的螺旋式上升。但是,确立科学文化并不意味着可能取消原有的文化样态,因为有些文化是不能被科学化的,也有很多科学是不能过多涂抹人文色彩的。但重视文化与科学的互动是必要的,这不仅因为作为文化实践的文艺复兴直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且在启蒙运动中科学的发展需要以人文精神研究经济、文化在历史中的作用。可以说,文化传统和文化思潮时刻影响人们的科学实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与合流,将为人类未来文化的整合展示光明的前景。在今后的人类生活中,科技文化存在的若干盲区,需要人文文化去关照,而人文文化又需要科学文化的滋养使之清晰化、形象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这将是人类未来的希望之所在”。在文化实践中,我们对科学精神的人文意蕴与人文精神的科学取向均不可忽视。
新科技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后现代理论与后工业思维方式更新了人们的观念,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单向度的科学思维和挑战道德的科学实践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全球性的公共危机,避免生活秩序失控,成为人们的现实关注。可以说,缺乏科学意识的文化实践,对社会发展来说等于无。面对突飞猛进的科技繁荣景观,文化实践既不能在科学思维中失去自我,也不能成为科学的孤岛,而应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引导科学的进程,既摒弃盲目的实践,又关注文化的现实,使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内在契合顺乎自然。
当然,在科学处于强势的时代,科学与文化的对接可能造成科学对文化的侵蚀,这种担忧实则提示人们守持人文文化的社会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4年发布的关于科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报告表明:“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活动的部分在其周围的文化空间内已增长到如此程度,以至于它好像正在代替整个文化本身。某些人相信,这只是由于高速发展而形成的幻影,这个文化的历险将很快重新申明自己并把科学带回到为人类服务中去。另一些人考虑,最新科学的胜利最终要给它统治整个文化的资格,而且文化之所以能继续被大家知道,仅仅因为它是通过科学装置来传播的。还有一些人,被只要人和社会在科学的支配下就会受到操纵的危险所吓倒,他们觉察到在远处隐隐出现的文化灾难的幽灵。”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话语仍然引人深思。重视促进科学发展,避免科学的负面作用,仍然是当今时代人们应有的文化自觉。
为此,我们应关注社会进步的文化意义,拒绝在“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
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该书出版后颇受争议,在世界范围内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将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
感受“发展的极限”,“以人为本”地解决各种科学问题,诉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获得解读科学与文化关系的新思路,真正意识到“排斥了文化多样性,科学本性一无所有”,“超越于其他生活形式的科学选择并不是一个科学的选择”。同时,自觉秉持科学探索精神,注重协调文化实践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地域性、单一性与多元性等关系问题,使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凝结具有价值理想的科学力量,体认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引,在与时俱进的文化实践中超越保守与封闭的思维误区。
在当今时代,网络、核能和航天技术等新文化得到开拓,传统的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调整自身,精英文化渗透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使精英文化注重认同,尽管其间曾经遭遇文化失范的状态,但文化实践注定在对表层体验感到乏味之后,扶持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树立高品位的文化意识。文化实践应尊重文化的多元存在,避免以工业社会的思维范式统筹社会整体发展,保持农业文明的有益元素与后工业的探索在工业社会的生长空间,因为在这两种“科学选择”中,前者以依靠技术层面的力量为圭臬,后者指向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识。我们在思索整个时代文化观念的同时,应当看到前现代的传统文化、工业文明中的科学理性、以检讨理性为核心的后现代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存格局,意识到中国走向现代化也是一种文化选择,从而更好地汲取科学发展的新成果。
综上可见,我们通过对文化的实践形态的思考,理解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诉求与现实关注,探究培育创新思维对文化实践的意义,进而对文化与科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中看到,重视文化的科学取向与人文规定十分必要,在人类通往自由的路上,务必将文化实践视为不可或缺的理性选择,而科学与文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同时并进。无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观察,还是文化实践的现实体认,都要自觉地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视角,不能离开生活世界的科学视野,不能抹杀文化进步的内在标准。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科学发展与文化生成应弘扬时代主旋律,优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科学取向与人文环境,增强文化创新意识,将文化经济和文化政治视为推动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现实路径,使在生活世界中展开文化实践的现代人领悟到富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发展境界。提升文化实践的内涵,需要人们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如何实现道德生活的目的,解决当代社会的道德难题,是当代道德哲学关注的问题。
推荐阅读书目
1.[德]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2.[法]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美]詹姆逊,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美]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英]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7.[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衣俊卿,文化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9.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M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