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某一个夜晚,尊者和檀越夫妇老人等同在大帐篷里饮粥。饮完之时尊者便返回神帐去了。这时施主家有一名叫拉吉的女仆,走出帐外拿取柴火,忽然看到大帐与神帐之间大火腾冲,于是高呼失火,来往奔跑,边跑边叫。这么一闹,家人们都闻声起来,尊者听到呼叫也忙问哪里失火,随着赶出帷幕来察看。他在火中捡起一领披单,道:“是我的披单遗落在这里了。”随手把披单缠在腰上,那火光也就像虹霓一样地消失了。众人无不咋舌。天明了仔细察看,却没有丝毫火烧的痕迹。
还有一回,尊者把自己的坐骑交于施主家一名马夫饲放。那马夫把马牵走后,有一天备上鞍辔,骑着去寻找野地里的马匹。正行间,突然飞来两只大乌鸦,在马夫的左右不住盘旋,作势搏击,飞来飞去。这人大惧,赶忙从马上爬下来,卸了鞍鞯,又撒一把土到马背上抚摩一番,把马儿放走了。
次日,马夫回到家里,尊者正与施主等人在一起喝茶。见了马夫,问道:“昨天我从这里看见你偷骑我的马。匝喀如格旗有良驹三百,难道其中就没有一匹能供你骑的?你可是骑了我那匹马?”马夫道:“这一定是什么人向您老胡说,把您骗了。”尊者冁然一笑:“你休得如此说谎,昨天你骑那匹马走到河边的时候,我的两个护法化作乌鸦,在你左肩上面扑了一下,又在你的右肩上面扑了一下,这里我看得一清二楚,只因你这小小的生灵大发慈悲,所以我才寄信给护法,禁止伤害于你,若非如此,你怎能逃得过去?”一听此言,那马夫顿时生出厌离心,痛哭流涕,合掌顶礼,说道:“上师您老人家果然是法力无边,遍知一切!多蒙您老保佑救护,实在是恩德无量。小人我忏悔自己的罪孽!”说罢礼拜,崩角在地。施主和所有的家属都在谈论这件事,对尊者无不敬佩,更加信奉。
次日,匝喀如格旗的主人去谒见王爷,把他亲眼所见的尊者的异行奇迹,滔滔不绝,尽情宣述一番。王爷听了大为叹赏,说道:“若当真如此,我就要供养他。”欢喜不尽。第二日,阿宝王便打发匝喀如格旗主人为首的数名长者去迎接尊者。把王爷自己乘坐的一匹白玉宝骧,备齐鞍辔,交付给众人带去,恳求尊者务必驾临。尊者按其所请,莅临阿宝王府中。那王爷因前世善业的福力,一见尊者便生出无限的欢喜信仰。随即向尊者顶礼叩拜奉献哈达,领受摩顶。然后把尊者请到高座之上,献上了香茗及精馔美肴,荤素俱备。又将尊者乘来的白玉宝骧赠予尊者。
王爷开口讲道:“在我与格格的这块邑地上,要请你任我们全体的上师。今生今世不要离开。更要请你保佑犬子长寿。”尊者知道,王爷这片领地上的一世众生,无论僧俗,不分贵贱,全是自己前生已经心许的有缘所化。故此应允道:“我既在蒙古地方居住,自然要做你们的法师。为了替你们一切人谋今生后世的利益,特别是保佑这位公子,更是责无旁贷了。”
那时请尊者居住的地方,是王爷家一所宽敞精美的帐篷,里面的铺设,洁净雅致,无一处不停停当当。
却说那位命妇格格,全不把尊者放到眼里。一日早上,尊者正在趺坐诵经时,格格带着太监、丫环等众多随从突然光临了。把锦绣垫铺叠了七层,傲然踞坐,气势凌人。格格启齿:“我来瞧你大喇嘛来了。虽说大伙儿都称道你大喇嘛有两下子,可我不能把这话当成金科玉律呀!要是你能在我跟前显显神通法术,我发誓甘当你的施主。要是你露不出什么真本事来,那么这条通衢大路上跟你一样的行脚僧有老有少,那可就多了,有什么稀罕!”说罢,捧起一根老长老长的烟袋,一边吸着,一边瞧着。
这时,尊者默然不语,紧闭双目,诵经不辍。正好,王爷收留的一名僧人上来献茶。他把茶斟到一只长柄瓷杯里面,捧到尊着手中。尊者接过瓷杯,如同揉捏稀泥一样,把杯子弄做一个鸡蛋般的圆球,又用双手往左右一扯,像拽面一般拉做一尺上下的长条。然后又捏成一个圆球,扔到空中。那球儿先是从帐篷上方的窟窿里飞出一箭之程,回来后正好又落回到帐幕中央。这时依然是原先那只瓷杯,不破不裂,端端正正,还满装着一泓清茶。众人见到全都惊呆了。
正像《经》中所说的那样:“凡夫俗子一见神变法立即折服。”那王妃格格见到尊者大显神通忙不迭地从垫子上下来,双膝跪地,一面哭着,一面按汉族的规矩磕下头去。她把所有头上戴的颈上系的珍宝首饰都卸下来献到尊者手中。尊者辞道:“我一个行脚僧要女人的饰物干什么!何况你格格公主的宝饰我更不能受!”虽是如此,王妃却执意要送,说是为了表白一片诚心,务必笑纳。尊者却不过情面,也只得收下来了。此后,暂时应王爷、王妃和地方上人们的邀请,做了各种佛事。用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尊者满足了施主们的心愿。
那位格格这时也变得非常虔诚。她将自己的发丝积攒起来,做成一只精美的顶髻,嵌上了各种珍宝。又因为尚缺少些许发丝,遂私下把头上的发辫剪下来一绺补足,制作得如同天神的顶髻一般。与此相匹配的还有五佛冠,上下衣裳等全套服饰。有貉绒大袍一件;香木折扇一对;库缎锦褥一双;垫数只;大小靠枕几种,上面俱饰以流苏彩绣,花团簇锦。此外还有各式银制器皿、四季服装、一串价值纹银数千两的珠串、金色锦缎、貂皮风帽及靴鞋等物。总之,凡是高僧大德所应配备的日需用品应有尽有,全部贡献,从而成为阿拉善全境无与伦比的首席施主。
应该说明的是,在得道高僧眼中,如果为了教化众生,适当地显示神通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佛教重视善行和智慧,而把“神通”之类凡夫俗子津津乐道的法力看得比较轻,一般情况下,即使有神通也禁止显现。
这是因为佛教以为转生善道或者终极解脱,归根到底依靠的是人的善行和智慧,而不是神通,这种神通,不但佛有,邪魔外道也会有。
一位得道高僧曾说,在西藏,一位真正的密宗上师绝对不为了炫耀的目的显示神通,不会猜你最近发生了什么,也不会答应保佑自己的信徒得财得官,更不会四处驱邪捉鬼,不会挑逗女弟子所谓双修,也绝不摆排场故作高深,不会画稀奇古怪的符……他只指导信徒如何修行,如果走向解脱之路。
在高僧看来,一个学佛的人最好是通过苦修渐进,而不能依赖心理幻象速成。一个信徒如果只对灵异之事感兴趣,实在是已经误入歧途,上师匡正还唯恐不及呢。
28、 法相庄严
……说到尊者的相貌体态,则是不高不矮。无论是混迹于市井之中,或者跻身与各种显贵中间,总是丰采超俗,气度不凡。纵令鹑衣百结,也胜过他人的锦衣华服。有些从未见过尊者的达官贵人,原来全都倨傲不恭,一旦来到台前,都变得股栗舌结,惶恐不安,甚至不敢抬头仰视,连回话也答复不上。有那么几个人私下里原本作好打算,不储备大礼参见。但等到一见尊者的颜面,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不由得泪水盈眶,五体投地,将尊者的脚奉于自己头上。
尊者面容俊美,齿白唇红,光彩照人。虽然年逾六十,但相貌常如三十余岁的人,偶尔也显示高寿的面容。头发油亮蜷曲,有时每月需剃一次,有时四五个月不剃也不见更长。双手过膝,手足掌心俱红润,指趾间不生空隙,关节不显,齿如编贝,共四十颗整。其中下边的右门齿恰似一颗尖端折断的松耳宝石,颜色碧绿。尊者讲过:“当我年幼时,逢大愿法会。有一夜戏做跳神舞,从高层屋顶上坠下,摔到石板上面,将这牙齐根磕掉。当时颊颈皆肿,疼痛难忍,向三宝奋力祈祷之后,到了天明,肿胀全消,居然痊愈。如今这里不是缺一颗吗?”那牙根还常常露在外面,有时恐怕在众人面前发笑时被人看到,所以常常不使人见到这颗断牙。尊者生就一双丹凤眼,细看眼眸似乎有彩虹闪耀。双耳迤长,耳垂有孔。鼻准隆直,唇形美,令人一见之下便生崇敬之心,不敢仰视。虽有痘痕,但往往一点儿也不显。到年岁很高时手足也没有青筋暴起。腰身挺拔,毫无龙钟老态。左掌中有目形纹,右手食指稍偏左方有一金刚手佛像凸现——眼目须发清晰可见。无名指尖右侧有“阿”叠字,用来指验舍利子神效无比。当进行熏药或沐浴时,可运气使男根缩至腹中。在裸体做金刚跏趺及双手等引行导引术时,神采美妙,令人倾倒。
持戒的香气浓烈,甚至尊者用过的卧具、筹子、木箸等物也都香气氤氲。尊者曾讲过:“即使混在乞丐群中,我身上这股香气也使他人生疑。”每食蒜,口中呼气全无蒜臭。吐气如药香。吸烟时,喷出的烟气与供神的异香一样……种种功德奇妙非凡,令人不可思议,所有的随侍仆从,有目共睹。
人们总喜欢用“法相庄严”来形容佛颜之美。其实法不着相,一些外在的相貌容颜都是虚幻无常,只有内心笃定的信仰和纯净平和的心灵,才是永恒魅力的源泉。
有人说,小偷穿着几万块钱的衣服,看起来仍然贼眉鼠眼;而一个有智慧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乞丐的衣服,也会有一种慑人的气质和风度。“有信仰的人最有魅力”,“有智慧的人最有魅力”,正是长期的修持和求道,让年逾花甲的仓央嘉措脱尘拔俗,“神采美妙,令人倾倒”。
在佛教中,历来有以“香”、“花”供佛的传统,同时很多人也相信修为到一定程度,念佛可以生香,所谓“念佛飘香”、“见佛飘香”,这都是佛法精进的表现。仓央嘉措终身向佛,通晓显密两宗,体有异香自是不难理解。
29、 佛家的慈悲心
……尊者性本慈悲,对他人的死、病、痛苦,无论目睹耳闻,一旦知道了便心中难忍,为之流泪,为之除障消灾,祈祷祝愿。对此十分认真,从不马虎。尊者为他人利益身受磨难,甚至不顾自家性命,种种事迹不胜枚举。另外,无论远近、明暗,全能洞悉无余,谈人心思分毫不差。复述人们私下的言论及远处声音准确无误。
“为他人利益身受磨难,甚至不顾自家性命,种种事迹不胜枚举”,这就是佛家的慈悲心。
有一次早餐时,有人端碗过来,忽然因为太烫失手,汤汁溅到几人身上,有人怒目而视,有人骂骂咧咧,只有一个人问失手者烫着没有——不同的反应,显示了慈悲心的深浅。
据说在仓央嘉措老家的错那地区,在过去,当地的门巴人从不吃自己养的畜禽。他们只吃买来的、别人杀的或猎获的东西,而自己养的只用来交换。在他们看来,自家的牛是帮助自己的,吃自家的牛非常残忍。
仓央嘉措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又一心向佛熟谙佛法,所以能够大慈大悲,“虽然自己遭受百般痛苦不堪回首,却在内心祈求佛祖连我的仇人都不要重复我的经历”。而这种慈悲,无疑也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人格魅力。
“对他人的死、病、痛苦,无论目睹耳闻,一旦知道了便心中难忍”,一个人做一件善事,是出于慈悲的本心做事,还是为了博取慈悲的名声做事,效果很不一样。有时候,做事动机比结果更重要。如果行动和由此带来的快乐是一种果,那么动机本身就是一种因。只有怀着利乐众生的清净动机,才能得到最好的快乐之果。
有商界人士曾感叹说:“你之所以不成功,并不是因为你不够勤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不为结果勤奋,尤其是不为他人的利益勤奋。收益不是从自己的勤奋中来,而是从别人的认可中来。你的价值是由别人决定的,为别人着想的人才是获利最大的人。”
30、 超度亡灵
……一天晚上,尊者以神通力未卜先知,吩咐阿旺伦珠和夏尔潘尔二人:“你二人今夜不要睡,在我跟前铺设一副褥垫。”他二人便遵命坐守。到了夜半时分,阿老爷主仆数人来了。他摆出王爷的架势,端坐在座位上面说:“咱家瞧你来了。你的底细,咱全明白。现在有两条道由你选,得问问你的主意,你就痛痛快快地说吧!”
尊者道:“我先需听你说些什么,然后才能看看是否办得到。”
他道:“上人!您的根底儿,咱家一清二楚。我能启奏皇上,让你重登教主宝座,若其不然,日下掌玺大法师已经圆寂了,如今正有空缺,我启明圣上,总能让你称心合意。”
尊者道:“这两件职事实在太高,我担当不起。我一个游方僧人萍踪不定,远离红尘,这些显赫的封诰和官衔根本就用不着。”
阿老爷稍微露出不悦之色,说:“只要皇上一道圣旨,不管你上人走到哪儿去,不由你不来。”此言一出,尊者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道:“皇帝和殿下能召得我的身,可是召不到我的心!”
阿老爷莞尔一笑,站起来行了一礼:“上师!虽说你为人刚正,有啥说啥,可是以后千万别这么讲话了。你若是一定不干高阶位的差事,那么还是明后天快点离开这儿好。德木呼图克图是咱家的师父,他刚给贬到察域(察隅)去时间还不长,那位活佛可是神通广大,在临去察域(察隅)以前给我留下了一函经卷和一只宝瓶,他嘱咐过‘我走之后,有一位法力相仿的大师要来到这儿,这就是仓央佛爷。你暗中察访,准能察到。他驾临这儿以后,请你把这些东西替我奉献给他,就说是我老衲的一点心意。’”说着,把一函《莲花遗教》和一只瓶子献给了尊者。“如果需要在这儿暂时住些天,也希望你别在大白天里走动。有机会的话,我尽量在夜里来拜望你。”说完,当夜就回去了。
翌日起,尊者就照他所说的深居不出。阿老爷也不时地昼夜前往,请教各种教法经典。如此住了大约一个来月。这期间额驸贡布加与土观呼图克图也虚心求教,学了许多法。但详情不明。
那时第司桑结嘉措的公子第巴·阿旺仁钦、第巴·玛索次仁、第巴·阿旺尊珠及另一名女公子,连同数名仲科尔和家仆共有二三十人都被拉藏王送到了内地。有一日尊者经安定门进城时,他们正被押行在德胜门的路上,尊者正驻足观看时,他们从西藏带来的一条獒犬远远地看到了尊者,便跑到驾前,舔着尊者的衣襟,摇头摆尾,显得极其欢喜。尊者感慨万分:“噫!这轮回之中是何等虚妄!人间沧桑,有始无终又是如此光景!我到这个年纪,背井离乡,孑然一身,连一个故乡的亲人也难见到。倒是这个哑巴畜生对我十分眷恋,岂非它有灵性!可怜哪,可怜。”想到此外处,心中凄惶。从此以后,这条狗就跟定了尊者,不离左右,一直陪伴他回到蒙古地方。后来这狗死的时候,尊者还为它认真地做了追荐超度诸种法事。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现世的一个人并不比一条狗更加高贵。狗之所以托生为狗,是因为这个生命的上辈子犯了愚痴业障。同样,一个生命如果托生到地狱,是其上辈子动辄嗔怒所致;托生为饿鬼道,是上辈子过于贪恋而致……善恶不同,转世不同,但生命不灭。不过,无论一个生命上辈子犯了何种业障,只要在其死后为其“超度”,就能帮助这个生命托生得更好。六道众生之中,虽然天道尽享荣华富贵,但只有人能证悟成佛,所以托生为人是最好的。